“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群众利益无小事,“未诉先办”见担当。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朝阳区在解决群众诉求上向前一步,扑下身子听民意,围绕群众的痛点难点焦点,及早发现问题,提前研判谋划,主动开展工作,把服务群众的哨声提前吹响,化“被动响应”为“主动出击”,以主动治理的态度、源头治理的方法、共同治理的路径,把百姓的烦心事变成省心事、放心事、舒心事,初步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未诉先办”,主题教育在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中做实功、见实效。

为进一步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现将部分单位在“未诉先办”中的典型做法刊出,以供各街乡和相关单位交流借鉴,提升“接诉即办”水平,真正做到围着群众转,奔着问题去,沉到一线干,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

东风地区“六包、五动、三起来”

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东风地区

东风地区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和整改环节的重点工作,坚定群众路线,着重解决群众诉求,想在群众诉求之前,做到群众满意之后。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地区“六包”治理模式理念,以动态楼宇为载体,创新“五动”工作法,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实现问题导向“三起来”,打通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强化党建引领,以“六包”凝聚治理合力。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强化“要想做主人,必先负责任”的观念。以党委为核心,强化层级管理,诉求责任到人,切实解决问题。实行“主要领导包地区、副职领导包管片、科室领导包社区、社区领导包街面、社区干部包门店”五级管理责任网络。推动辖区各社会单位和商铺门店承担“包卫生、包整洁、包绿化、包设施、包秩序、包安全”六包社会责任制,坚持月月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改正。410名义务监督员被划区分片、编组排班,每周检查2次,每次2小时,做到“心中有数”。落实“街巷长”制,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实现地区党群共融、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

创新动态楼宇,以“五动”深化长效治理。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创新动态楼宇机制,结合“12345”市民热线情况,突出源头预防、前端管控、长效治理,为居民提供多融并包的社区公共服务,推动工作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让主题教育落地落实。“动态楼宇”以“出真招、见实效、暖人心”为原则,通过“五项”联动机制,一是组织“活动”,将支部建在项目上;二是人员“行动”,社工包楼包片走动式工作;三是信息“变动”,利用新媒体实时报送排查信息;四是工作“联动”,依托“吹哨报到”机制,拓展“一吹三报”(社区吹哨,科室、辖区单位、党员均报到),实现“四转”,即党委围着支部转,支部围着党员转,党员围着居民转,措施围着问题转,深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是文化“生动”,以学习强国APP、动态公益积分兑换等为依托,加大宣传,形成思想认同。处理疏解整治促提升、背街小巷治理、违建拆除等3000余件问题,发现及时,解决迅速,群众满意。

坚持向前一步,以“三起来”落实主动治理。东风地区开展“暖东风 大走访”系列活动,将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相结合,实现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的转变。一是走访慰问真动起来。发动社区、村全体工作人员,包片社区、村主管领导及科室成员配合,入户走访社区、村居民、辖区单位,共计走访27742户,实现全覆盖。二是民生福祉细问起来。全面深入了解民生服务诉求,全面摸排,深入调研弱势群体、居民骨干、矛盾问题反映诉求户、辖区单位4类重点对象,共发现376条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逐一破解。三是解决问题实改起来。结合工作实际,对照问题整改清单,主动分析问题,突出实效,措施得力,举一反三,活动中直接参与率达240人次,处理率高达84%,做到整改到位,群众满意。

“五真”“五好”提升

“接诉即办”工作水平

东湖街道

东湖街道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重点加强“接诉即办”工作推进落实,明确“五真、五好”工作标准,实现从“解决眼前事”向“解决一类问题”的观念转变,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从“我要为群众干什么”向“群众想让我干什么”转变。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着眼诉求办理,做到“五真”。一是思想认识做到“真深刻”。把到“真感情”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直面辖区矛盾,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将案件吸附在街道、社区层面。二是组织领导做到“真到位”。对派遣的案件建立诉求挂账和销账机制,对当天案件描述和统计分析汇报;分管领导全程督办重点案件,确保责任落实。三是机制运行做到“真顺畅”。主责领导亲自督办,专业问题相关部门配合解决,具体问题分管部门现场解决。四是问题解决做到“真智慧”。既重视个案的办理,又注重一类问题的解决,把“接诉即办”的被动治理推向“未诉先办”的主动治理。五是监督考核做到“真严明”。明确监督考核办法,实现诉求办理全过程可追溯、可分析,促进部门和社区主动、及时响应和解决群众诉求。

着眼常态长效,做到“五好”。一是好态度绘制群众满意答卷。

坚持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态度诚恳,了解诉求,分析问题,为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提供保障。二是好队伍加快问题解决速度。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治安巡防队、环境应急队和志愿服务队4支实体队伍,把民生诉求满意率作为考核工作重要指标。三是好流程规范诉求案件处置。提出“接、核、办、验、访、结”六步工作法,对“未解决、不满意”的合理诉求,启动二次、三次派发办理流程,做到问题不解决、诉求不下账。四是好机制引领创新发展方向。坚持首接负责制,建立居民诉求多部门联合处置机制,多部门快速响应,解决疑难问题。五是好方法筑牢服务保障根基。形成“三级吹哨”机制,接件员派发相关部门受理处置;包片领导吹哨处置,多部门联合处理;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回访不满意、处置不彻底的案件,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坚持问题导向

注重源头治理

孙河地区

孙河地区坚持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源头治理,推动“接诉即办”转向“未诉先办”,健全机制,明权定责,解决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未诉先办” -- 朝阳在行动 ⑤

创新机制,源头治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减量化、走访、全响应机制,着眼于源头治理、快捷响应、高效解决、有效沟通、压力传导,形成“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完整闭环。一是减量化机制。在源头治理中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制定预案,从源头上减少热线数量。提前研判,面对面沟通,达成共识。发挥地区热线作用,开通乡“接诉即办”热线,24小时值守,受理案件,响应率达100%,分流、消减通过上级平台的派发量,推动问题的减量化。二是走访机制。采取上门走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寻求最大支持,重点聚焦重复反映问题。三是全响应机制。按照四责分置要求,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工作,责任主体牵头包村,干部和副职配合,协助办理,通过居民议事厅、社区工作会、乡长办公会等会商平台,推动问题解决落实。

问题导向、未诉先办。坚持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体会群众的冷暖,把群众的信任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

一是从“接诉即办”延伸到“未诉先办”。面对康营家园社区道路破损、管线堵塞、地下车库启用、房屋漏雨等问题,多次听取居民建议,实施综合整治,环境得以提升,秩序得以改善,群众满意度得以提高。地区物业公司坚持走访入户制度,每月抽取120户,对反馈、反映集中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二是处理好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既要解决大面上突出的问题,又解决眼前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客观工作与主观评价相互印证。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倾力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破解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上门走访,主动向前,解读政策,解释热线处理的要求,降低投诉热线量。加强改善民生的项目宣传、沟通,邀请群众参与监督项目进程,把好事办好。面对不合理诉求,摆事实、讲道理,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讲透政策法规。

分类研究、全程督办。强化过程控制,全程跟踪,强化督办力度,实现“接诉即办”。一是分类研究解决。主管领导带领责任部门,分析热线难点,商讨解决对策,现场办理,提高满意度。面对康营四期回迁房施工中群众投诉反映施工噪音、扬尘等20多件热线问题,地区领导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召开5次施工工地现场会,会商会讨,督促落实整改。责任部门上门走访12次,面对面沟通交流,参与监督施工现场,解决热线问题。

二是强化过程控制。地区热线坚持平台办理,平台回复,强化督促督办,统计热线接收回复情况,做到日日有统计、周周有汇总。纳入每周乡长办公会会议议题,分析研讨突出问题、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走实群众路线。见面三分情,坚持面对面交流,上门走访,注重沟通技巧,科学引导,让“接诉即办”成为群众表达诉求的“传声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