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上季回顧

一、陰差陽錯的選擇

上個賽季開始前,深圳隊留下了被很多人譽為【最強大外援】的薩林傑——這也意味著深圳隊徹底放棄了之前的大外援蘭佩。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在CBA賽場,薩林傑擁有異於常人的運動天賦,身為四號位的他既能夠自己持球打面框進攻,也能夠自己運球推快攻,一般防守人根本無法擋住他在籃下的終結。而且,薩林傑也具備一定的三分球能力,雖無法撐起三分球產量但也足以回應對方的放空策略。結果是,他在小樣本里場均拿到了27.3分,真實命中率64.7%。另外,薩林傑也能夠承擔一些策應之類的工作,是CBA大外援裡單位時間內助攻數較多且助攻失誤比較為好看的那一個球員。

但不幸的是,僅僅十幾場過後,薩林傑就遭遇了傷病的侵襲。在外援至關重要的CBA,任何球隊都無法承受一名外援長期缺陣帶來的影響。因此,深圳隊及時用拜克斯替換掉了薩林傑。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拜克斯雖然投籃能力不好、傳球在同位置球員之中也不算好,但他畢竟是控衛,落入陣地戰以後能夠靠著【更容易的擋拆】為球隊開發進攻機會(包括自己攻框和輻射隊友)。而這,正是薩林傑這種體型的球員所不具備的能力。

這裡面的籃球邏輯無非就是:靠著能夠讓更多隊友參與到有球側戰術的方式(擋拆),以及自身投籃、突破以及傳球的獨天優勢,控衛比4號位的球員能容易打出更好的影響力。更為關鍵的是,在經歷了這次外援更換之後,深圳隊在場上可以擺出更為現代化的極致空間陣容

二、極致空間陣

在薩林傑尚在陣中時,深圳隊在4-5號位的主要輪轉是薩林傑、李慕豪和沈梓捷。初看之下,這樣輪換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仔細一推敲,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

前文已經提及:薩林傑有一定的三分球回應能力。但事實上,薩林傑在場依然不是一個優質的空間點。他多走攻框路線,還是會受到籃下有中鋒拖空間的影響。而且,這樣子佈陣其實還有兩個隱藏條件沒有被人提及。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一方面,盧藝文的出場機會會驟降。他去年在三分球方面有巨大的進步,很有可能是整個CBA僅次於朱彥西的空間型4號位。薩林傑尚在陣中時,盧藝文如果去打3號位,就要成為顧全的替補;他如果去打4號位,就要和三名內線競爭。更為誇張的是,他有時候的輪換優先級還在老將邱彪之後。

另一方面,單小外援的配置又決定了深圳必須要多用於德豪。由於CBA4節6人次外援制度的存在,深圳必須在伯頓不在場的時候在場上放上一名國產控衛——毫無疑問,由於能力和傷病等因素的影響,深圳隊只能多給於德豪機會(賽季初期有時候一場比賽要打30多分鐘)。於德豪確實有其價值,但他連接球投都做不好(別說持球投了),傳球也有高光的時刻但代價是賠上相應的失誤。

而在拜克斯替代了薩林傑之後,以上兩個負面因素的影響明顯減小了。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一方面,盧藝文在薩林傑走後被加到了4號位的輪換上,這樣他就可以拿到和顧全同時出場的機會,深圳在3-4號位擁有了兩名優質射手;另一方面,由於拜克斯的存在,深圳隊在伯頓下場之後,也可以把那部分分給拜克斯,這樣於德豪在場上的作用就被弱化了,出場時間也自然會往下調。

而一旦到了2-3節,深圳完全可以排出一套拜克斯+伯頓+顧全+盧藝文+李慕豪(或者沈梓捷)的極致空間陣。一般這些球員同時在場的時候,顧全和盧藝文充當空間點的角色(盧藝文還會頻繁掩護之後外拆),拜克斯的擋拆優先級會在伯頓之前——其實道理很簡單,拜克斯投籃不如伯頓,但他突破攻框能力更強,而投籃更好的伯頓在無球側也可以提供牽制力。

在優秀的空間支援下,伯頓的攻框表現無疑會更好。我們雖然無法查到伯頓在籃下的出手頻率和命中率,但也可以從側面進行一下推測:拜克斯上個賽季的兩分錢命中率達到了57%,創下了其在CBA生涯的最高值。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相比於此,伯頓打擋拆依然更傾向於持球投。整季下來,他每36分鐘要出手9.39次三分球,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44%。另外,盧藝文和顧全提供優秀三分球回應能力之餘,另一名主要輪換賀希寧是很謹慎但準星較好的三分球射手——在空間支援好的情況下,賀希寧的定點突破效率也不錯,而沈梓捷和李慕豪還帶來了出色的籃下終結能力(李慕豪兩分球命中率下滑是因為他多投了低效的中距離。

結果整季下來,深圳的真實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61.1%!要知道,整個CBA只有兩支球隊能夠把這個數據提升到60%以上(另一支自然是廣東)。

不過,深圳的進攻也並非完美無瑕,盧藝文走空間型4號位路線,必然意味球隊衝搶進攻籃板球的兵力被削弱;拜克斯多攻框(籃下協防力量大,更易失誤)、顧全喜歡定點做一些後續處理,又給球隊帶來了更多的失誤。即便如此,深圳百回合依然可以拿到122.37分,高居CBA第4。

三、被人低估的防守

而且,深圳隊的防守也可以達到良好以上。

由於薩林傑的離去,深圳隊在保護防守籃板球方面有著體型方面的劣勢——盧藝文卡位積極性再高,也難以抹平這個劣勢。但這裡的問題在於,控制防守籃板球並不是防守的全部,甚至於其在防守側四要素所佔的戲份不是特別大。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由於李慕豪和沈梓捷的存在,深圳的護框延續性可以保持下去。當然,當倆人中的其中一人無法出戰或者都無法出戰時,球隊的護框延續性就無法維持住了(張凱就做這個事情肯定不如他們二人)。賽季第二次與新疆隊交手時,深圳隊就出現過李慕豪無法出戰、沈梓捷因傷離場的情況。結果整季下來,深圳在限制對方有效命中率方面可以做到CBA第8。當然,這裡面的重要原因是:這倆人還經常要到上線去延誤對方的擋拆手。

不過,這樣子做也有一個理論上的好處:可以造到更多的失誤。但實際上,李慕豪在搶斷方面的表現一直不好,這是貫穿於他整個職業生涯的問題——考慮到他並不是張兆旭那種蹲坑型防守風格中鋒這一前提,這是非常不應該出現的情況。反而是被球迷們批評選位不好的沈梓捷,卻因為執行大延誤而完成了更多的搶斷。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好消息則是,深圳的小外援拜克斯防守侵略性極佳,他單防時就有極強的搶斷能力,協防也非常積極。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於德豪身上。結果是,深圳在造失誤方面,同樣可以排到第8。

另外,深圳無論是造失誤還是護框,都會盡可能地控制住犯規(拜克斯和沈梓捷尤為明顯),他們在限制對方造罰球率方面也可以排到CBA第4。

整季下來,他們百回合失114.67分,位列CBA第7。

四、及時糾錯

有意思的是,深圳季後賽開始前用埃西換掉了拜克斯,力求提高整體的體型。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決定:在球隊執行大延誤時,4號位需要做的是出色的後續輪轉能力,而這恰恰是埃西所不具備的能力,代價是漏給北京隊大量的定點三分球;而艾西在進攻端的定位也無非是空間型4號位,這恰恰是盧藝文已經能夠做到的事情,而且用他是以犧牲一名擋拆手為代價的……

所幸的是,深圳隊及時進行了自我糾錯,球隊也得以在0-2落後的情況下實現史詩級大逆轉,和廣東隊會師半決賽。球隊最終輸給廣東隊,還是因為雙方本就存在巨大的檔次差距——常規賽期間,廣東隊百回合要淨勝16.52分,而深圳是7.70分。

夏季操作

  1. 在經歷了一個相對成功的賽季後,深圳隊決心繼續沿用雙小外援的建隊思路:他們簽下了上個賽季效力於北控隊的皮埃爾-傑克遜,又簽下了上個賽季效力于山西隊的沙巴茲(側翼體型)。
  2. 在經過了夏季的調整後,深圳隊也基本告別了傷病,新生代的國內球員們都等待著可以拿到更多出場的機會。
  3. 另外,在張凱和邱彪退役後,深圳隊迎回了另一名老臣子:孟鐸。

新季展望

一、進攻最強外援之一

如果傑克遜能夠上個賽季的進攻表現,他就很有可能是CBA史上進攻最強的外援之一。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他持球投能力出眾,可以靠著大量的持球投,把自己的每36分鐘三分球出手數提升到12.86次,且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42%;他也有出眾的突破能力,且造罰球能力極佳,每36分鐘可以拿到9.22次罰球機會,這是伯頓和拜克斯所不具備的能力;另外,他還有出色的傳球能力,每36分鐘8.25次助攻同樣遠勝於伯頓和拜克斯。

如果CBA有orpm(進攻真實正負值)之類的數據,筆者相信傑克遜可以自成一檔。

當然,傑克遜上個賽季在北控的出場時間還不夠多,這個賽季能否將之前的表現維持整季也是值得我們觀察的事情。但直接用他替換掉伯頓或者拜克斯的其中一人,對球隊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二、沙巴茲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

相比于傑克遜,沙巴茲的到來很有可能帶來不太好的影響。他確實是側翼體型,能夠在陣地戰之中打擋拆(這是薩林傑不具備的能力)且頻繁利用自己的體型去攻框(自然也能夠得到大量的罰球)。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但這裡的問題是,他那種打法也是以我為主的風格,打完擋拆也很難輻射到全隊,他單位時間內的助攻數還不如不怎麼打擋拆的薩林傑。更讓人擔憂的事情,則在防守端。

他固然是側翼體型的球員,也能夠和對方的側翼球員對位。但問題在於:他防守的專注度極為糟糕,上個賽季阿不都在對陣山西時拿到40+,其實就和他糟糕的防守有關係。除了單防的專注度極為糟糕,沙巴茲還存在協防意識極為糟糕的問題:他很少刷卡協防,去籃下護框的熱情也很差,結果自然是他的搶斷和蓋帽數據都很不好看了。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考慮到傑克遜在北控也很少承擔很重的單防任務這一事實,深圳隊很有可能要在1-2號位上多放上一個防守較好的球員——毫無疑問,那個人會是於德豪。但這裡的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一方面,深圳隊要重用於德豪,就可能要把盧藝文和顧全變成輪換競爭者的關係;另一方面,於德豪對於進攻的負面效應也較為明顯。總之,這樣佈陣會讓球隊無法在進攻端傾盡全力。

三、如何平衡新人和老將的上場時間?

另外,深圳隊還需要謹慎對待韓馭豐、容子峰、白昊天等年輕球員的出場時間問題。這幾人中不乏之前季前熱身表現不俗的球員,但僅以那種比賽作為CBA的參考樣本是不合適的(水準不夠且樣本太少),有其考慮到深圳上個賽季的多名國內球員已經達到了合格以上的輪換水準。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更讓人擔心的一個問題,深圳究竟應該怎麼對待孟鐸的問題。

CBA前瞻:深圳沿襲現代化之路,或將成為廣東隊的最大競爭者

僅以上個賽季的表現以及年齡而言,孟鐸不應該分走賀希寧的大量時間。他現在回到隊裡,更應該起到一個傳幫帶、更衣室領袖的作用,而不是成為出場優先級極高的球員——類似於上個賽季邱彪輪換優先級在盧藝文之前的事情,深圳隊不應該再做一次。

四、合適的目標

但無論如何,在保留原來核心陣容的基礎上,深圳隊能夠把小外援換成CBA頂級本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他們現在更應該做的事情,是力求在常規賽打出更好的戰績,力求獲得相應的主場優勢,進而在季後賽期間握有從第二集團突圍的優勢;並且儘可能打出更高的百回合淨勝分,現階段力求儘可能縮小和廣東隊的檔次差距,【待天下有變】,再去追求隊史首座總冠軍獎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