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發生在劉備征討荊州四郡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張飛、金旋和鞏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趙雲奪取桂陽郡後,諸葛亮終於答應了張飛領兵奪取武陵郡的請求。不過,諸葛亮同時也表示,張飛此去也必須像之前趙雲一樣立下軍令狀。張飛欣然答應,率領三千兵馬直撲武陵郡。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得知張飛率兵前來,武陵郡太守金旋整軍備戰。從事鞏志認為劉備是大漢皇叔,以仁義享譽天下,加上張飛驍勇善戰,強行抵抗不是上策,建議金旋歸順劉備。金旋聞言大怒,欲將鞏志斬首。幸虧軍中大小官吏苦苦哀求,金旋這才保住了性命。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金旋領兵出戰,在武陵城外二十里與張飛遭遇。張飛一馬當先,殺向金旋。金旋自知不敵,撥馬便走。等金旋率部來到武陵城下時,城頭亂箭齊發。從事鞏志表示,自己代表城中百姓歸順劉備。此後,鞏志一箭射中金旋面門,金旋當場斃命。有軍士將金旋的頭顱獻給張飛,鞏志又出城向張飛獻降。至此,武陵郡之戰宣告結束,張飛圓滿完成了任務。劉備聞訊後大喜,命鞏志繼任武陵郡太守之職。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過,歷史上的劉備征討荊州四郡並不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戰火紛飛,而是在一種相對和平的氣氛下進行的,期間並未發生過小說中所描述的那些戰事。不過,這也不代表四郡的郡守們都是心甘情願歸順的。在荊州四郡的四位郡守當中,長沙郡和零陵郡的情況相對平穩,但桂陽郡和武陵郡的情況卻有所不同。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據《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記載,桂陽郡太守趙範雖然投降了劉備,但其後便逃離了該郡,下落不明。至於本文提到的武陵郡,則與劉備出現了武裝衝突。《三國志•先主傳》注引《三輔決錄注》載:“(金旋)領武陵太守,為備所攻劫死。”這也就意味著金旋是在與劉備的對抗中戰死的。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不過,小說中提到的鞏志並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作者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也並無張飛出兵征討零陵郡的記載。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說到時任武陵郡太守的金旋,可謂是名門之後。他的遠祖名叫金日磾。此人原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後來被名將霍去病勸降,來到了中原,被漢武帝賜姓為金,歷任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等職,成為漢武帝時期的一代名臣。此後,其家族成員也在兩漢時期擔任過中、高層職務,是兩漢時期的望族。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金旋為官時間不短,曾在朝中擔任過黃門郎、議郎等職,後來又被調到地方任職,先後擔任過漢陽太守、武陵太守等職,最終在劉備征討四郡時被殺。不過,金旋的被殺並不意味著其家族故事的終結。他還有一個兒子名叫金禕。不過,金禕卻沒有因父親死於劉備之手而想著如何報仇,反而一心想除掉曹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記載,金旋被殺時,其子金禕並未在戰火中遇害,而是輾轉來到了許昌,成為漢末朝廷的一名官吏。而此時也正值曹操控制朝廷、漢獻帝被淪為傀儡之時。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目睹曹操的專權亂政,金禕怒不可遏,開始暗中與一些終於漢獻帝的朝臣接觸。到了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金禕與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及司直韋晃等人許昌發動叛亂,企圖誅殺曹操。不過,這次規模很小的叛亂很快便被曹操平定,金禕也死於非命。這一史實後來也被《三國演義》所採用,不過作者卻忘了介紹金旋與金禕是父子這一事實。


父親因張飛犯境而亡,此人卻不找劉備報仇,反倒想要了曹操的命


最後附帶再談一個問題:漢末時期的武陵郡是如今的哪裡呢?從當時的疆域範圍來看,武陵郡下屬十個縣,包含了如今的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的部分地區。武陵郡的郡治在臨沅縣,也就是如今的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