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今天,不想談文學,想談談生活。為什麼?因為文學也是來自生活。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孩子哭鬧,你會怎麼辦?

昨夜,剛剛四歲的小兒子又半夜鬧騰,無論怎麼哄都不行。摸了摸額頭,不燒!按了按肚子,軟軟的,不硬;看了看屁股,也沒尿床。問他怎麼了?小魔王只是閉著眼睛嚎嚎大哭,即不讓抱,也不讓蓋被子。

沒辦法,我就像猜謎語一樣,問他:尿尿吧?不尿!喝水吧?不喝!做夢了?沒有!.....到最後,我也沒猜出小傢伙兒究竟是怎麼了。只看他,像個剛剛從魚缸裡被人撈起的大鯉魚一樣,一挺一挺地,一倔一倔地在床上翻滾著,從這頭滾到那頭,又從那頭滾到這頭。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哭鬧的孩子

夜深人靜,他嘹亮的哭聲在小區裡迴響著,震盪著周圍寂靜的世界。而我呢,只能惆悵地坐在床的一角,靜靜地無奈地看著他,翻滾,翻滾,翻滾.....最後,差不多過了半個多小時,小混蛋終於累了,從床的那頭摸過來,爬進我的懷裡,嘴裡咕噥著:“抱抱!“

不一會兒,他就睡著了。可經常熬夜寫東西的我,卻再也睡不著了。起來看看錶,凌晨三點,我睡了還不到一個小時。看看身邊均勻打鼾的小傢伙兒,我真的是即疲憊,又內疚。因為,自從為人父母后,為了實現自己的寫作夢,我一直都處在“食言”“反省”,”又食言”“又反省”的不斷自責中。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人人都有自己的舞臺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又是別人生命的配角。

現實生活中,我們多數時候都喜歡以一個“看客”的視角來看待周圍的世界,包括在為人父母這件事情上。此時,處於網絡另一端的你,已經為人父母了嗎?你還記得你在為人父母之前發過的那些“誓言”嗎?

當看到別人家的父母在追著孩子餵飯時,你有沒有露出一副很不屑的樣子,信誓旦旦地說道:“如果我作了父母,絕對不會追著孩子餵飯。那樣習慣太不好了,我一定要這樣,要那樣......”然後就引經據典地發表了一大串“看似很專業”實則“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育兒言論。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孩子不吃飯,讓多少父母大傷腦筋!

可是,真當你作了父母,你的孩子如果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各種不吃:不吃青菜,不吃麵條,不吃米飯,不吃這個,不吃那個,你不發愁不焦慮?你難道沒有過端著碗,追著孩子,各種威逼利誘地餵飯?當看到孩子笨拙地拿著筷子,扒拉半天,連一小碗飯都沒有吃進去的時候,你難道沒有過一把奪過孩子的飯碗,親自上陣喂孩子吃飯?

當看到網絡上有新聞報道說,哪裡哪裡又發生“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了。你聽了後,真是義憤填膺,恨不得從網絡中穿梭過去,將那為父母痛打一頓。而你嘴上自然也不會忘記發一通“觀後感”:“如果我做了父母,我絕對不會打孩子,我要和孩子講道理,要以理服人。我討厭暴力。”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在夢想中,我們都是超人一樣的父母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在成為父母前,我們總是信誓旦旦要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可事實上了,當你家的“熊孩子”把你的迪奧口紅當作畫筆,在你潔白的襯衣上任意揮灑時,你敢說你心裡沒有一絲想“使用暴力”的念頭?

當你睡地正香,可能還夢到中了鉅獎,你家的寶貝蛋一腳踹到你的鼻子上時,你敢說你心中沒有一絲想要“揮舞拳頭”的想法?當你坐在旁邊親自監督,看著他從“1”寫到“10”,愣是寫了一個多小時,你敢說你心中沒有一絲想“大耳刮子抽他”的想法?......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憤怒的父母

我敢說,這些想法,很多曾經發誓“不使用暴力”的父母,不僅想了千次萬次,還親身實踐了。只不過,不同的父母在使用暴力時,“暴力指數”會因父母的性格和自身素質而有所不同而已。那些上了新聞的,不過是將很多父母心中的“暴力指數”升級了,並打破了人性的底線。

畢竟,多數父母,還是愛孩子的,但是並不知道怎樣去愛孩子罷了。在沒有做父母之前,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是世界上最獨特的父母,我們可以培養出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其他父母犯的錯,等我們作了父母后,我們一定不會再犯。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不一樣的孩子,一樣的父母

等我們真正為人父母后,我們就會發現,真當了父母,大家還不都一樣。

看到別家孩子不到1歲過就會走路了,而你的孩子都1歲半了,連一兩步都不敢走。於是,你就忍不住暗暗著急了,你開心不停地擔心:你家孩子身體發育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可是,你卻忘記了一點:孩子走路並不是都一樣的,存在個體差異。

等到孩子上學了,你本來想當一個有個性的父母,希望培養一個身心全面發展的孩子,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童年。可是,等你看到別家的孩子一到週末,都是在各種興趣班和補習班中度過時,你卻開始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你又一次違背了當初的誓言,也給自家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補習班。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父母發火,為難孩子

在我們自己作了父母以後,我們就會發現:為人父母真的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你曾經說過要以身作則,做一個愛學習的父母。可是,當你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苦苦掙扎時,你一年到頭,可能連做夢都不會夢到過“讀書”;

當你發誓要做一個高情商,有修養的父母時,你又有多少次在孩子犯錯後,揮舞著你的拳頭對孩子使用了“暴力”?你又有多少次在孩子拿回“不及格”的成績單後,勃然大怒,朝孩子發火,譏諷嘲笑孩子?當孩子在學校惹了禍被請家長後,你又有多少次是能忍住火氣,心平氣和地瞭解前因後果,而後再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的?

為人父母就是一件不斷“打自己臉”的過程

一個打,一個護,多麼熟悉的畫面!

可憐天下父母心!等到真當了父母,我們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愛我們的孩子,可是,我們常常不知道怎麼去正確地愛孩子。太溺愛了,不行;太嚴厲了,不行;太放任了,不行;罵,不行;打,更不行。總之,為人父母真是這天底下最最難的事情了。

謹以此文,獻給全天下努力想做一個好爸爸好媽媽的父母們,願我們都能:即做好我們自己,也做好父母!也願所有的孩子都能獨立、健康、平安地長大!在為人父母的道路上,我們或許做地還不夠好,我們有很多不得已和無奈,但我們愛孩子的心是永遠不會變的。

歡迎關注張強強的“文化點心鋪”:多數時間聊文學,偶爾也會看向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