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物流:改革內生持續動力 激發創新思維

新華社上海10月28日電 題:東航物流:改革內生持續動力 激發創新思維

新華社記者賈遠琨

一家曾經“十年九虧”的民航貨運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動下扭虧為盈,並進一步向打造現代化綜合物流商努力。這家企業就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批試點企業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改革激發活力,改革賦予空間,改革推動創新……這是混改給企業帶來的最大變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指出,要堅持通過深化改革來破難題、解新題,加快改革創新,推動任務落實,強化制度集成,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增強應對挑戰、抵禦風險能力。在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國際貿易格局瞬息萬變的背景下,東航物流正不斷創新思維、拓展空間,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軍。

有探索的勇氣 才能邁開步子

會飛的汽車、芬蘭概念車、捷克水晶等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網紅”展品,曾搭乘東航物流的貨運班機從世界各地抵達上海。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這一次,東航物流有了新職責。東航物流旗下“東航產地直達”還被認定為進博會“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

從承運人到服務平臺,東航物流不斷拓展服務外延,創新發展思路,成為行業裡“不走尋常路”的新銳企業。多年前,它還是一家長期虧損的“困難戶”,如此轉變從何而來?

2016年9月,東航物流成為首批國有企業混改試點,要打破傳統航空貨運公司“十年九虧”的怪圈,歸根到底要靠改革轉變機制,緊跟市場步伐,東航物流一系列的變化就從這裡開始。

通過完成股權轉讓、增資擴股,東航集團引入45%非國有資本和10%核心員工持股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革。

股權結構變化只是經營理念轉變,激發企業活力的第一步。改革帶來的最大變化是讓思維活起來、動作快起來、效益提起來。2018年末,東航物流資產負債率降到了47.58%,已優於世界優質航空物流企業75%的平均水平。

混改的目標不僅是提高經濟效益,更要通過改革試點摸索出國有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新路徑。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紹勇說:“混改之後,東航物流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未來還將逐步完善和建設業內領先的航空物流產業鏈和生態圈。”

有改革的決心 才能扛起擔子

混改的一大難點是解決收入“能多不能少”、崗位“能上不能下”、人員“能進不能出”的問題。東航物流打破“陳規”,建立了完全市場化的薪酬管理體系、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按照市場化原則,全員重新簽訂完全市場化勞動合同。

比如,在中高層管理人員中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按照“一人一薪、易崗易薪”的目標,對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和全體員工實行完全市場化薪酬分配與考核機制,真正打破“大鍋飯”。

“三難問題是國有企業存在的,但不是國有企業特有的,只要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起來並不難。”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九鵬說,“關鍵在於打破‘面子’怪圈,破除攀比心態,權力責任下沉。”

將企業的錢袋與自己的口袋聯繫起來,將企業的業績與自己的成績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調動起主觀能動性。

東航物流中高管和業務骨幹持有公司10%的股份,為了籌措資金,一些管理人員把房子抵押了,向銀行抵押貸款,可以說拿出了全部“家當”,實現“全心當家”,將企業的事變成自己的事。

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以價值創造為綱,為能力付薪,為業績付薪。東航物流改革實施以來,在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下,持續迸發出破浪前行的新動力。

有長遠的佈局 才能換來市場空間

在全球貿易格局變化與互聯網、大數據對傳統行業的衝擊下,民航貨運正處於快速迭代和市場探索過程中,李九鵬給出一個形象的比喻:“好比下圍棋,走一步看三步,不僅要看落點,還要看次序,沒有長遠佈局,企業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貿易流量受國際貿易格局的直接影響,也有明顯的淡旺季,如何形成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平臺與物流市場深度嫁接,傳統物流企業還有多少空間?這是李九鵬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做強東航物流,在東航集團層面形成航空客運與航空物流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適當的產業對沖,減緩單一產業的週期性波動對產業收益的影響。“初步思路形成,簡單地說,貿易量大的時候,向貨運要收益,貿易量小的時候,向倉儲要收益……是不是正確的決策還有待檢驗。”李九鵬說。

市場瞬息萬變,身處其中的東航物流時時刻刻感受到競爭的壓力,也在千方百計想辦法,這樣的如履薄冰或許就是企業的常態。

“為企業釋放空間,也激發了創新意識,是改革給東航物流的最大賦能。”李九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