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八素家長祕密訪談,名校之路除了“雞娃”還要拼媽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領取《八少八素試題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試題分享》

2019年6月的少素全市海選至今歷歷在目,近萬個孩子參加考試,進入複試的孩子有3000人,而真正留下的孩子僅有一百餘人。這項針對全市超常兒童的早期培養實驗項目,一直被很多家長津津樂道。

少年班: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小學五年級至高中的全部學業,15歲參加高考;

素質班:用7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小學五年級至高中的全部學業後,參加北京市統一高考。

避開了浪費心神的小升初及初升高,少素班的孩子可以直接備戰高考,參考連續12年就讀育英學校的今年文科狀元胡天惠,便可預見少素班的孩子成績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每年報名開啟前夕,家長們四處打聽,報名後孩子應該準備什麼?家長應該準備什麼?非海淀的家長有報名的必要嗎?如果真的要說準備,那一定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有“備”而來。為此,高小思也採訪了已上岸少素少兒班的小白媽媽,帶大家一起了解非海淀家長是如何“雞娃

”的。

八少八素家長秘密訪談,名校之路除了“雞娃”還要拼媽

誰說天然牛就不需要努力?

看到少素兩字可能聯想最多的是“牛蛙”,有些家長就打起退堂鼓了。畢竟牛蛙是少數,但是牛蛙之所以成為牛蛙與自身努力是離不開的。

KET/PET/FCE三個英語考試相信大多數家長都不陌生,這三個考試小白分別:半年通過KET卓越、半年通過PET卓越、半年通過FCE優秀,你以為牛蛙考證就是這麼順理成章嗎?錯!小白正式接觸英語輔導班其實是在四年級,“起飛”落人一步,自然更要努力。以PET舉例,小白為了考試,將PET真題集刷了三遍,面對最不擅長句型轉換題小白抱著死磕到底的心態,把練習題足足刷了1000道。不止是英語,在準備少素時,依舊能感受到小白的努力,門薩題、神測題全部是小白利用課餘時間反覆學習、反覆刷。這樣的努力是多少孩子可以做到的?相信能做到的孩子,也必定是“牛娃”了吧!

對於努力,小白媽媽說她很少正面肯定孩子的聰明,但是她卻經常肯定孩子的努力。因為聰明、厲害一類的表揚很容易讓孩子飄飄然,而努力會讓孩子覺得付出是有收穫的。就是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小白才會願意努力、願意堅持。

八少八素家長秘密訪談,名校之路除了“雞娃”還要拼媽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我做過最正確的事”

在小學階段,很多家長信奉數學是鍛鍊孩子思維邏輯能力的最好方式,所以閱讀常常會被忽視。小白媽媽認為不然,她覺得數學不是全部,閱讀也是鍛鍊邏輯的好方法。通過閱讀孩子會認真思考、會感同身受還可以拓展思維,所以閱讀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小白媽媽從不在買書這件事上吝嗇,目前家中存書超過2000本,涵蓋科技類、人文類各式各樣的書。小白的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書,他隨手就能拿起一本津津有味的讀起來。在選書上,小白媽媽也有自己的思考,她會有意拔高小白的閱讀水平,選擇的書要比興趣高一點,比如小白7歲時媽媽會為他選擇8-10歲閱讀的書。

在閱讀這件事上,小白媽媽從來不逼迫孩子看,畢竟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這也是學習的一方面。小時候是父母陪著小白一起看,給他講故事,讓他知道書裡有很多有趣的知識。長大後小白自然而然的離不開這些“有意思”的書了。現在,20萬字的書對於小白來說不是壓力,這對於未來的學習必然也是一種幫助。

八少八素家長秘密訪談,名校之路除了“雞娃”還要拼媽

“走出去”對於孩子來說是重要的一步

小白家位於北京的近郊區,那裡的家長沒有海淀家長雞血,更多的僅是小區同齡孩子間相互比較的佛系。

鑑於小白的在校成績一直比較優異,所以小白媽媽三年級前也從沒想過給小白報輔導班,只是在完成課業之餘給小白練習網上尋找的奧數題。到了三升四的時候,小白媽媽並沒有坐井觀天,她意識到如果僅是通過學校學習和課餘練習對於小白的提高非常有限,而小白能力可能不止侷限於此,於是她開始考慮給小白報名輔導班,讓小白看看“

外面”的世界。

小白家所處的地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算是教育的“低窪”地帶,師資較於海淀仍舊有肉眼可見的差距。於是小白媽媽為小白選擇了“瘋狂的黃莊”。三個小時的路程、三個小時的課程,小白媽媽盡全力幫助小白拉近和教育強區孩子之間的距離;課程全程陪聽,課後盡力輔導,不僅是為了能夠端正小白上課的態度,也是為了讓他敬畏辛苦,認真對待每一次課程。

八少八素家長秘密訪談,名校之路除了“雞娃”還要拼媽

周圍的家長對於小白媽媽的做法很不理解,家附近就有培訓機構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小白媽媽告訴高小思:一方面小白與同區孩子能力有差異,機構難以平衡;另一方小白媽媽希望小白可以接觸一個奮進、努力的學習環境,對小白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再聰明的孩子也需要學會努力,再聰明的孩子也需要被激發潛能,否則就像傷仲永,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最終變得庸庸碌碌。

最後小白媽媽總結到,作為家長正確的“雞”娃方法應該是:

1.努力瞭解,多聽多看多想

2.關注孩子的成長,嘗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3.為孩子做決策時慎重慎重再慎重

4.爭取不浪費孩子的每一分鐘

5.學會引導孩子,教育不是簡單粗暴

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努力也是公平的,付出就會有收穫。雞娃不是讓孩子無休無止的埋頭苦幹,而是找到適合孩子的最好的引導方向,即使牛蛙也是如此。別被“牛蛙”兩字矇住雙眼,作為家長,你應該跟孩子一起努力了!

更多人大附早培、八少八素的資料

點擊:瞭解更多 領取《八少八素試題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試題分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