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殺人,於是,他趕緊挖了人家的祖墳,沒過幾天此人真的死了

晉人郭璞著《葬書》稱,“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風水。”所以,中國人始終認為,風水與墳墓,一直是連結一塊的。以至於,古人最怕祖墳遭挖,這樣就犯了風水大忌。

話說,清咸豐三年的時候,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這個時候有不少農民揭竿起義,最終,組成太平軍上京北伐,於是,咸豐皇帝命令地方官員沿途圍攔阻截。

皇帝要殺人,於是,他趕緊挖了人家的祖墳,沒過幾天此人真的死了

據記載,地方官勝保在山東時,就曾虜獲了不少農民兵,這其中,有一位還是太平軍的一個小頭目。狡猾的頭目想保命,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太平軍內部的核心秘密向勝保和盤托出。其實,這個頭目所說的有真有假,並不完全屬實,甚至,他還想用“煙霧彈”來迷惑清廷。

他利用自己在太平軍首腦會議中聽到的核心內容,進行了二次加工後胡說八道,竭盡所能地編了不少瞎話。好在,清廷的地方官員勝保,也不是什麼等閒之輩,他很快就在這個頭目所闡述的內容裡,捕獲到了一條有用的信息:

“太平天國裡的東王楊秀清是湖南人,全家住在西鄉一帶,楊家父親楊大鵬非常耿直,面對黑惡勢力從不屈服。曾因不滿清廷的糧稅制度而反抗,最終,觸犯了大清律令,被殘忍的殺害了。”勝保得知這一消息,馬上命人上書給了咸豐皇帝。

清廷抓不到楊秀清,所以,只好想辦法挖了他家的祖墳。但是,祖墳雖然好挖,也得找到人家楊秀清的祖宗是誰呀。於是,咸豐皇帝立刻召見駱秉章讓他查清案情,並且,在挖了楊秀清的祖墳之後,押解楊秀清一族到京城接受審問。

皇帝要殺人,於是,他趕緊挖了人家的祖墳,沒過幾天此人真的死了

面對聖旨,駱秉章不敢鬆懈,立即命令張丞實調查詳情。然而,在認真勘察幾天之後,都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收穫,這讓張丞實非常失望。不過,這條線索還是有真實之處的,這個地方確實有一個叫楊大鵬的人,但是,他的本姓不是楊,而是歐陽。

經過核實,抗糧稅被殺之人並不是楊大鵬,而是他的兒子們,分別是:親生兒子楊石來和楊二來,還有養子鍾紹宗。隨著張大人的深入調查,他還發現了楊家更多的家庭情況,以及族譜關係,大致情況是這樣的:

楊大鵬本是西鄉人,他的祖輩們都是一脈相傳,到他這代有了兩個弟弟楊大鴻和楊大鳩。兄弟二人也因抗稅事件受到過牽連,至今,仍含冤入獄未歸。因入獄時年紀小尚未娶妻生子,因此,楊大鵬在外就沒有至親之人了。

經過一番查證,楊秀清根本不是楊大鵬的兒子。張大人為確保消息屬實,反覆查證西鄉一帶族譜,走訪四鄰,最終,查到北門城外有一個楊姓人。但是,這家人以耕田餬口,三個兒子年齡尚小,通過族譜查看,也沒見楊秀清的身影,由此,確定了楊秀清與西鄉楊家沒有什麼關係。

皇帝要殺人,於是,他趕緊挖了人家的祖墳,沒過幾天此人真的死了

通過細緻的走訪,張大人最終把這一結論如實的呈給了駱秉章,並向他交代了查證的始末。雖然,沒能找到楊秀清,但是,走訪的聲勢可不小,在當地百姓間也引起了一陣騷亂。在距離楊大鵬所在地幾尺遠的蘇家巷,有一個老人聽聞朝廷在找姓楊的人,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那麼,老人究竟為何心懷不安呢?

此事的背後,有這樣一個故事,老人名叫梁人泰,他離世很久的妻子姓楊。梁人泰與妻子育有一子,名家梁宗清,小名禾乃。妻子楊氏在離世之後,梁人泰又娶了一房妻子嚴氏,但是,此事卻受到兒子梁宗清的反對。於是,在道光十九年,梁宗清便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了。

梁人泰聽聞政府找楊秀清心裡一緊,想到:政府要找的這個楊秀清,不會就是他多年前,離家出走的兒子梁宗清吧?梁老頭越想越害怕,他覺得兒子少時頑劣喜歡打鬧,說不定,出走後加入到了“黑社會”組織,甚至,他為了不給家裡惹事,乾脆改母姓為“楊秀清”。

梁人泰擔心被清廷查出後,株連九族,乾脆“坦白從寬,爭取寬大處理”。

皇帝要殺人,於是,他趕緊挖了人家的祖墳,沒過幾天此人真的死了

駱秉章聽到有人前去自首,承認自己與楊秀清有關係,趕緊與左宗棠聯手處理此案。任誰憑說,這都是一樁棘手的案件,他們為保公正,請來梁人泰所在地方的知縣給他擔保,詢問梁人泰的為人。通過走訪得知,梁人泰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還曾擔任地方保充團長。

他兒子少時離家,誰也不能確保他的兒子一定就是楊秀清。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將梁人泰定罪,這個案子只好先如實向咸豐皇帝彙報後,暫時停止審訊。次年,事情有了飛速進展,湖南有一大官,名叫楊彝珍,他不滿楊秀清與自己名諱一樣,盼著梁宗清就是楊秀清。

於是,他在常州走訪之際,發現告示牌上寫著“禾乃”的名字,不由聯想楊秀清的名字應該是取了母姓和乳名。楊大人跳過駱秉章這個環節,直接把這個信息彙報給了咸豐皇帝,於是,坐實了梁宗清就是楊秀清的事實。

咸豐皇帝看過楊彝珍的奏摺後,再經過他的仔細推敲,發現楊彝珍言之有理,證據確鑿。於是,咸豐皇帝立馬派人去挖了梁人泰的祖墳,說:“掘地三尺,也要挖出一個所以然來。”當時,民間有傳言說,一旦祖墳被挖,風水就會被破壞,一家子都會倒八輩子的大黴。

皇帝要殺人,於是,他趕緊挖了人家的祖墳,沒過幾天此人真的死了

之後,古人關於風水的傳言,果然一一應驗了,就在當年的九月,隨著天京事變的爆發,楊秀清便死在了混戰之中。這個時候,正頭疼太平軍的咸豐皇帝一聽這個“好消息”,當即就站了起來,不僅精神抖擻了許多,臉上更是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

可是,事實真是如此麼?這種挖祖墳的事情,真有傳說中的那麼玄乎麼?

後人考察後發現,楊秀清其實生於廣西,楊亞齊才是他的父親,他的母親姓古。可見,梁宗清並不是楊秀清。那麼,清廷又為何會有如此舉動呢?其實,在古人心中祖墳的風水對子孫非常重要,所以,因“挖祖墳”而引起的掘墓扒墳現象,在中國古代早已是一大奇景見怪不怪了。

【《清文宗實錄》、《太平天國史》、《賊情彙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