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作者/ 葉月芬

導語:

近一週來,大連10歲女孩被害一案,被炒得沸沸揚揚,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10月24日13點左右,在仁壽縣某中學內,又發生一起學生打傷老師的事件。

視頻顯示,犯罪嫌疑人顏某在老師剛進教室,且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從老師身後突然躥出,手拿板磚10秒之內連砸老師頭部9下。黃老師滿頭是血,當場癱倒在地。隨後被送進醫院,進了ICU。

顏某今年15歲,為該校初三學生,現已被刑拘。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近年來,未成年人霸凌、傷人,甚至殺人事件頻發,一樁樁一件件,不斷的衝擊著我們的視野和耳膜。

人們不禁要問,本應是天使的孩子,為什麼卻成了傷人的惡魔呢?

這些傷害他人的小惡魔到底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呢?

孩子是天使還是惡魔,是由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水平和家庭環境所決定的。

從天使變成惡魔的孩子,其父母和家庭環境大多有以下特徵:

1、充滿暴力和爭吵的家庭

夫妻關係不和睦,總是爭吵,甚至動手,這些負面的暴力行為,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心理傷害,讓孩子生活在壓抑和恐懼當中,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

父母不會溝通,不能正確處理情緒,總是使用暴力或冷暴力,無形中為孩子做出了錯誤的示範,讓孩子誤以為,這些就是處理問題應該有的方式。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自卑、內向、膽小、冷漠、暴力或頑劣。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2、父母離異的家庭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打擊和傷害,遠遠超出父母的想象。將嚴重摧毀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覺得自己被拋棄,自我價值感和認同感降低。如果父母再婚,甚至有了新的子女,孩子將會受到二次傷害,被拋棄的感受,會更加的強烈。

離異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孤僻、易怒、愛走極端、對他人失去信任感。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3、留守兒童家庭

很多父母,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常年外出打工。孩子跟父母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面。雖有雙親,卻活得像孤兒。無法享受父母的關愛和陪伴,正確的教育更是無從談起。

這類孩子,最讓人惋惜,他們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暖和踏實。但父母為了追求無限的物質條件,完全忽視孩子的心裡需求和吶喊,美其名曰,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向向、自卑、孤僻、任性、敏感、沒有界限感等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4、物質條件優越的家庭

像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以及經商的家庭。由於家庭條件和社會地位優越,對孩子容易放任和溺愛,甚至有求必應。

家長的這種優越感有意無意的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變得乖張任性,目中無人。會覺得,我父母有錢、有勢,什麼事都能擺平,因此,會變得有恃無恐。

這種孩子容易沾染任性、狂妄、暴躁、欺負他人、花錢大手大腳等習性。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5、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的家庭

有的家長出發點是好的,怕孩子學壞,所以會對孩子嚴加管教。但由於不懂正確的教育方法,只好採用傳統式的、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孩子輕則吼叫,重則打罵,根本不關心孩子的內心需求。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孩子捱了不少打,但效果卻很有限。從小接受棍棒教育的孩子,表面順從,但內心並不服氣。尤其到了青春期,這類孩子的叛逆程度,一定會讓家長苦不堪言。

這類家庭,內向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順從、愛說謊、甚至自殺,外向的孩子會變得:有攻擊性、頑劣、叛逆、惹事生非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6、父母三觀不正的家庭

這類父母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熊家長”。有這樣的家長,孩子的一生都會過得很辛苦。因為他們無疑於跟大多數人逆向而行,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同和欣賞的。

父母從小為孩子種下三觀不正的種子,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縱容包庇,讓孩子對世界產生了錯誤的認知。

這類父母,如同給孩子描繪了一幅錯誤的人生地圖。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四處碰壁,從幼兒園起,就不被小朋友喜歡,上學、工作、結婚,其人生之路都不會順暢。

這類孩子的特徵:沒有是非觀念、自私自利、影響和防礙他人、特別招人討厭。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如何避免讓孩子從天使變成惡魔呢?

1、父母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為人父母,做任何決定,都要考慮對孩子的影響。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夫妻雙方,必須自律,規範自己的言行,彼此尊重和理解,避免引發家庭矛盾。

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步。

2、孩子成人前,不要跟孩子長時間分離

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蘇霍姆林斯基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陪伴和家的溫暖,而不是大房子、大汽車和成堆的玩具。那些扔下幼小的孩子不管,卻只為賺錢的父母,你賺的錢對孩子來說,毫無意義,除了買到孩子對你的怨恨,別無其他。

如果你必須要出去工作掙錢,請記得把孩子帶在身邊。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3、重新審視自己的三觀,努力修正

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魯普斯卡婭

三觀教育是奠定孩子道德基礎的前提條件。

為人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人無完人,都會犯錯。但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和自我反思的習慣。

父母的三觀和言行,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範本,其最終受益者或受害者,除了父母就是孩子自己。

塑造正確的三觀,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最寶貴的財富,可以讓孩子一生受益。

4、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任何教育方法和手段,如果缺少愛的前提,這種教育註定是不會有效果的。

愛有很多種,寵愛、溺愛、錯愛、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等。家長除了要注意把握愛的尺度,之外,選擇正確的愛的方式,更加重要。

最好的愛的方式,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無條件但有原則的愛,是讓教育發揮最大作用的關鍵因素。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所謂無條件的愛,就是無論孩子聽話還是頑劣,優秀還是平凡、健康還是殘疾、聰明還是愚笨,你都愛他。你愛他,只因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因為他漂亮、優秀、聽話等其他因素。

無條件式的愛,可以讓孩子自信快樂的玩耍,學習和探索,無需擔心會被懲罰,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看父母的臉色,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擁有父母無條件之愛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影響,親子關係十分融洽,教育也就變得非常輕鬆高效。

仁壽學生磚頭打老師:6種家庭,容易養出“熊孩子”和“小惡魔”

結束語: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家長的鏡子。

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都源於家長的教育及所提供的家庭環境。因此,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一味的去責怪孩子,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會變在這樣?家長有所調整,孩子就會有所改變。自己不做任何改變,只希望孩子改變,無疑是天方夜譚。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要讓他們成為危害社會和他人的“熊孩子”和“惡魔”,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在此基礎上,如果能讓孩子更優秀,那既是父母之幸,更是孩子之幸!

教育好子女,家長應先從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開始,先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