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從比薩沿著瓦諾河向東一百公里就是意大利乃至世界著名的文藝城市佛羅倫薩(Florence)。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在這裡興起,也在這裡達到巔峰。這天晚上,我們到了一個酒店去睡覺,為了讓我們預熱一下,店家就在房間裡掛了美術大師名畫。我的房間裡掛的不是佛羅倫薩大師的畫,而是梵高的《午間休息》,這是梵高向米勒致敬的一幅畫。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個佛羅倫薩是托斯卡納大區的首府,最早公元前200年已經是伊特魯利亞人的一個村落,或者你願意把它叫做部落也行。公元前80年,鎮壓斯巴達克斯起義的那個蘇拉消滅了這個村落。蘇拉之後,公元前60年,凱撒在這裡建了一個居住點,用來安置退伍老兵和轉業軍人,成為一個營地。為了讓這些退伍軍人開心一點,凱撒就把營地建在瓦諾河谷的百花叢中,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佛羅倫提亞(Florentia),就是“鮮花盛開的村莊”的意思。這個地方正好在北方通往羅馬的大路上,而且地處富饒的瓦諾河谷,所以很快就發達起來了,在一直到羅馬帝國時期都很繁榮。西羅馬帝國自行解散以後,東哥特人佔據了這裡,這裡成了東哥特和拜占庭二夥強人大戰的地方。然後倫巴底人、查理曼大帝先後拿下這個地盤,到公元1000年的時候,這裡是托斯卡納公爵雨果的領地。從此,佛羅倫薩的藝術黃金期開始了,它的名字也簡化成Firenze,就是Florence。徐志摩把它叫做“翡冷翠”,很高冷。1013年在佛羅倫薩最高處蓋起了一座聖米尼亞託大教堂(Basillica di San Miniato al Monte),這是一座巴西利亞,後來在1059到1128年被改成了羅曼式大教堂,現在還在,號稱是托斯卡納最有範兒的羅曼式教堂。1100年,佛羅倫薩創造了匯票,方便了銀錢上路旅行,極大地促進了商業發展。在我們中國,最早的官方銀票是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朝廷設立益州銀票務,發行官方交子。如果說民間交子,也就是民間銀票,那就要再往前100年到北宋初期趙匡胤年代。中國的金融一直都早於西方,不過那個時候的交子和佛羅倫薩的匯票更接近紙幣。佛羅倫薩藝術發展黃金期開始於公元1000年,中國這個時候正是北宋時期,也是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佛羅倫薩發達以後,有錢人就開展了一場反抗貴族運動,運動的結果是1293年的《正義法規(Ordinances of Justice)》。這部法規決定由有錢人組成的長老會掌權,叫做“胖子”的大款在長老會佔多數席位,“瘦子”小款佔少數席位,平民沒有席位。當時最胖的大款是薅羊毛的,毛紡織業是佛羅倫薩最來錢的崗位。進入15世紀,柯西莫美第齊開始了發光發熱,這是美第齊家族的第一代。柯西莫特別有錢,他開出來的路不是一條血路,他往路上撒錢,你想,那後面得跟上來多少人呀,連教皇都跟在後面。他用金錢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和聯盟,他的兒子皮耶羅繼續照此辦理,到他的孫子勞倫佐(Lorenzo)的時候,美第齊家族已經統治了佛羅倫薩。勞倫佐是一個偉大的藝術愛好者、贊助人和保護人,其實就是一個偉大的甲方。他向很多美術家定製各種藝術品,還去佛羅倫薩潘家園淘弄各種真假古董。他去世以後葬在美第齊家廟裡,米開朗基羅為他製作了牌位上的雕像,被人稱作《思想者》,不知道對法國雕塑家羅丹的那座《思想者》有沒有啟發。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勞倫佐不僅愛好美術,還喜歡音樂、詩歌,因此被世人叫做“高雅的勞倫佐”。1492年勞倫佐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皮耶羅二世接了班,這小子不爭氣,居然敢和法王查理八世對抗,結果吃了敗仗,還在比薩和人家簽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最後,佛羅倫薩人民一起決定開除這個皮耶羅二世,把他流放到科西嘉島上去了。等會兒,被流放到科西嘉島的是拿破崙哈?那皮耶羅二世就是被流放到另一個島上去了。到此,美第齊家族輝煌史的第一幕落下。佛羅倫薩接下來這一段時間很混亂,到1537年,美第齊家族又發作,當上了佛羅倫薩大公,1569年甚至成為托斯卡納大公,地區內的黨政工團婦諸事一肩挑。美第齊家族在佛羅倫薩一直髮光發熱到18世紀後半葉,因為後代繁殖能力底下,造成斷子絕孫,1737年開始終於倒臺。此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法國波旁王朝、拿破崙等等把佛羅倫薩管來管去,直到1861年被埃馬努埃爾二世劃拉到意大利王國,還做了一段時間的王國首都。

如果說托斯卡納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溫床,那就可以說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搖籃。到佛羅倫薩肯定是要看藝術的,而且是以文藝復興藝術為主。佛羅倫薩現在旅遊的人太多,所以大巴車都只能停在很遠的地方,然後坐火車到市內的中心火車站。因為只有二站,所以不用坐高鐵,矮鐵就行。下了火車,被滾滾人流裹挾到大街上去等紅燈。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跟著前面的世界各國人民向前進,就走到了一座樓下。這樓角上有美第齊家的徽章。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個徽章上有六個小球,再加上美第齊的英文是Medici,就有人說美第齊家是做藥丸出身的。這個純粹是謠傳,美第齊家族從來都否認這個說法。美第齊家族發達的時候,西方還根本沒有藥丸,要有也是藥水。他們那時候主要是靠放血治病,每個醫生家裡都養了一池子螞蝗,隨時準備抓兩條揣兜裡去出診給人看病。真正的西藥都是18世紀以後的事。中國最早的藥丸見於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黃帝內經》,那裡面已經有丸、散、膏、丹、酒的記載。美第齊家族是靠開銀行發的財,也就是所謂的錢莊。

一轉身,發現我們正站在一座教堂前面。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是聖母百花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Maria of the Flowers)呀!這個地方最早有一座老教堂,到13世紀的時候已經無法滿足城市人口增長的需要,於是,佛羅倫薩市政府就拆了老教堂蓋了一座新的,吐故納新嘛。1294年,著名雕塑家建築師迪坎比奧(Arnolfo di Cambio)的作品。迪坎比奧當時為佛羅倫薩設計建造了好幾處建築,包括著名的聖十字教堂和維奇奧皇宮。這座聖母百花大教堂1296年開工建造,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一直到1436年才最後完工,教皇尤金四世舉行首次祝聖。按照佛羅倫薩自己的歷法,首次祝聖是在1436年的第一天,對應的公曆是1436年3月25日。你看,佛羅倫薩居然有自己的立法,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不陰不陽很神奇。

這座教堂晚於比薩大教堂,但還是屬於羅曼式建築,只不過是晚期。看一下這座教堂的正立面。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它的整體構造還是和比薩大教堂一樣的,從巴西利卡發展而來的羅曼式。這個時期的西歐已經流行哥特式建築,但是在托斯卡納仍然頑固地堅持羅曼式。這座大教堂結構完工後,裝飾又繼續了很長時間,它外牆上的彩色大理石就比比薩大教堂更加複雜,圖案更多,也更華麗。這個正立面有各種風格混雜在一起,但是基本可以看作是二個主要風格。三座青銅大門的門楣過樑往下是曼努埃爾羅曼式,沒有羅馬柱,都是方形半柱和曼努埃爾麻花柱。從過樑往上是托斯卡納哥特式,內凹的尖拱形門楣拱券,拱券上的尖拱,分佈的小尖頂,三座大門上的玫瑰窗和門兩側的柳葉窗,這些都是哥特式的元素。正立面所有的神龕都是曼努埃爾式,最上層的所有出簷下都有葉形倫巴底花邊。這種哥特和羅曼式結合的風格是托斯卡納哥特式的一個特點。這個正立面最早是迪坎比奧的設計,羅曼風格,曼努埃爾風格也是羅曼時期的一個分支。建造只做了下半部分就停工了,上半部分是19世紀重新設計建造的。

看看正門內凹尖拱門楣上的拜占庭風格鑲嵌畫,19世紀意大利畫家巴拉維諾所作。中間坐的是基督,兩側是聖母瑪利亞和施洗者聖約翰;下面兩側站著的是佛羅倫斯大主教和柯西莫美第齊。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兩邊側門的門楣上也有鑲嵌畫,看看北側門上的畫,中間坐著的是聖母,下面兩邊站著的是紅衣主教和勞倫佐美第齊。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看看南側廳正立面上部。尖拱兩側有哥特式小尖塔,尖拱裡金色馬賽克襯托的高浮雕是施洗者聖約翰。內凹的玫瑰窗,玫瑰窗前面是瑪麗亞的丈夫聖約瑟雕像。下面尖拱券門楣裡馬賽克鑲嵌畫裡背對觀眾向聖母行禮的是畫家巴拉維諾本人。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看看中廳正立面上部。最上面是曼努埃爾式三角楣,裡面的高浮雕是手持聖經的基督,腦後的三角形光環應該是表示神的三位一體,就是聖父、聖子和聖靈。三角楣下面橫樑上的浮雕是佛羅倫薩的十位藝術家,從左往右數,我能認得出來的,第一位是米開朗基羅,第三位是喬託,第四位是拉斐爾,第五位應該是《君主論(The Prince)》的作者馬基雅維利,第八位是波提切利,第九位是達芬奇。大玫瑰窗下是一排神龕,最中間是抱著基督的聖母,兩邊是基督的十二位門徒。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看完正立面,我們就往南面走,去看側面。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在這裡最醒目的是十字平面中間上面的八邊穹頂。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我們在比薩大教堂的洗禮堂已經見過一座八角形磚砌的穹頂,那座穹頂建於14世紀。這裡的這座穹頂更大。最初的設計是迪坎比奧在1296年所作,他設計的穹頂只建造了側翼,就是下面圖片中的小穹頂,這是意大利的第一座磚砌穹頂。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可以看到小穹頂是一個完整的磚砌殼。中間的大穹頂是布魯內萊斯基的設計,1469年完工。可以看到外面加了八條筋。比薩洗禮堂的磚砌穹頂也有八條筋,但那是圓形的。從教堂的東面可以看到完整的北翼,南翼頂上的小穹頂正在維修。還可以看到教堂平面最後面只有一個圓廳。這個平面是典型的羅曼式佈置,在巴西利卡上增加同樣大小的側翼和東翼後廳。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看看教堂側面華麗的托斯卡納哥特裝飾,亮瞎所有人的眼。這是世界上最花哨的天主教大教堂了!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比薩大教堂開建於1064年,而這座聖母百花大教堂開建於1296年,雖然差了200年,但是它們都是起源於羅曼風格。比薩大教堂完成的時候還保持了羅曼風格;這座聖母百花大教堂完成的時候已經表現出帶有哥特風格了。但是聖母百花大教堂仍然保持了羅曼式平面佈置,它的洗禮堂和鐘樓都是分立的。因為這座教堂是拆舊建新,沒有比薩奇蹟廣場那麼大的空地,所以這裡的教堂、洗禮堂和鐘樓就都擠在一起。看看它的洗禮堂。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八角形洗禮堂完工得比較早,1059年開建,1150年完工。這座洗禮堂還是和大教堂下部一樣的羅曼風格。看看它的正立面。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典型的帶有拜占庭風格的羅曼式建築。大門橫樑上是一組基督受洗雕塑,中間是基督,他的右手是大天使迦百利,左手是聖約翰。正面的青銅大門是早期文藝復興美術家吉貝爾蒂(Lorenzo Ghiberti)1401年的設計,21年後才完成。米開朗基羅稱這座門是“天堂之門”。吉貝爾蒂是佛羅倫薩文藝復興雕塑的第一人,這座門上有十幅近似於繪畫的極淺浮雕,描繪的是《舊約》中的故事。從這些浮雕中已經可以看到吉貝爾蒂對透視的嘗試,這在過去是沒有的,過去的繪畫只有遠近目標的大小之分,從來沒有過透視。而且,吉貝爾蒂不是僅僅在一幅作品中嘗試透視技法,而是在十幅作品中都採用了透視技法表現人物、物體之間的位置。這扇門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雕塑開始的標誌,在西方美術史上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吉貝爾蒂在製作這扇門期間,培養出另一位早期文藝復興雕塑大師,那就是著名的多納泰羅(Donatello)。在美術史中,多納泰羅甚至比老師吉貝爾蒂名氣還大。

再來看看那座獨立的鐘樓。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1302年迪坎比奧去世以後,大教堂就停工了,直到1334年,才又任命著名畫家喬託(Giotto di Bondone)接替迪坎比奧的大教堂建築師,這時喬託已經67歲。喬託為大教堂設計了這座鐘樓,這位畫家又成了一位高級建築師,而這座鐘樓也因他得名“喬託鐘樓”。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可以看出來鐘樓上下的風格完全不同。這座鐘樓四角是四根方柱,橫向有四層橫樑構成五層鐘樓。1337年喬託去世的時候只完成了最下面一層。1343年由皮薩諾接替他的大教堂建築師,皮薩諾繼續按照喬託的設計完成了第二層,就是帶有神龕的那一層,1348年因為黑死病爆發而停工。再復工的時候,塔倫第接替了皮薩諾,並且按照自己的重新設計在1359年完成了上面的三層。看看喬託鐘樓的下面二層。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二層和旁邊的大教堂下層完全一致,和洗禮堂風格也是一致的。彩色大理石鑲嵌的幾何圖案和浮雕裝飾,有拜占庭影子的羅曼式,也就是所謂的托斯卡納羅曼式風格。最下面一層每一個矩形框裡有一幅六邊形浮雕,都是描繪的人類活動,包括航海、豐收等等,最奇妙的是最右邊的一個人坐在那裡做作業,這個人是歐幾里德。大門上哥特式尖拱上的三座人像是“救世主和二先知”,救世主當然是耶穌基督。上面一排菱形浮雕是人文藝術,包括天文、音樂、數學等等。上面一層是二排神龕,上排是空的,下排有四座雕像。最左邊無髯者是多納泰羅所作,可能是他的朋友建築家布魯內萊斯基,往右是亞伯拉罕、以掃和思想家,都是多納泰羅所作。這些人像和浮雕都是拷貝的,原作被搬到博物館去了。

再看上面幾層,明顯地改變了風格。複雜的雕花,外簷下的倫巴底花邊,內凹的柳葉窗,花哨的細柱,這個是托斯卡納哥特式,和大教堂的上層完全一致。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座聖母百花大教堂華麗無比,和過去看的那些色彩單調的教堂建築完全不同。從它外裝飾的風格變化,可以看到時代變遷的烙印。總之,很震撼!

接下來就是慣例鑽衚衕,在佛羅倫薩老城裡鑽營。佛羅倫薩老城裡的房子都老得不行了,需要互相扶著才能站住。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就走到一座加固後的老房子,這是但丁家。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外牆上有一座小小的但丁胸像。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門口有一個業餘愛好者在表演,裝腔作勢地朗讀《神曲》。城管一來,他就得跑,因為他肯定沒有在城管那兒買票註冊。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但丁的學名是杜蘭特(Durante degli Alighieri),簡稱但丁(Dante Alighieri)。但丁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他既是中世紀詩人,也是文藝復興詩人,他代表了從中世紀向文藝復興轉變的意大利文學。在但丁之前,意大利的文學是用拉丁文寫作的,但丁是第一位用意大利語言寫白話詩的詩人。他最有名的著作是人所共知的《神曲》,完成於1321年。《神曲》的年代相當於中國的元代,中國的詩歌從《詩經》、楚辭的文言發展到漢代就有了成熟的白話文了,像《孔雀東南飛》《和陌上桑》,那中國白話詩歌就有二千年的歷史了。但丁的《神曲》對後人影響很大,他對地獄、煉獄和天堂的描寫很神奇,而且他還描寫了哪些人才能上天堂,當然都是和他要好的人和他喜歡的人。但丁的作品對薄迦丘、喬叟、彌爾頓、丁尼生這些大詩人都有很大影響。當年,1301年,佛羅倫薩把但丁流放出去,還要羞辱他。從那以後,但丁就再也沒有回到佛羅倫薩。現在,佛羅倫薩以但丁故鄉為榮,不僅杜撰了一座但丁故居,而且還在市中心的聖十字廣場上立了一座但丁雕像。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但丁雕像的後面可以看到一個漂亮的羅曼式柱廊。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這是一座教堂的附屬建築,它後面的牆是聖十字教堂的北牆,柱廊裡面都是名人墓。這座聖十字教堂是方濟會教堂,據傳最早是聖方濟各本人所建。現在這座教堂是1294年重建的,就是前面所說的由迪坎比奧設計的。這是世上最大的方濟會教堂,也是佛羅倫薩第二大教堂。聖方濟各(Sant Francis)是一個苦修僧人,這座教堂也保留了非常樸素的風格。教堂的建築是和聖母百花大教堂相似的沒有後廳的十字型,也叫“T”型十字,外牆幾乎沒有裝飾,最接近原始的巴西利卡。到19世紀的時候,從意大利東部來了一位猶太建築師叫馬特嘶(Niccolo Matas),他按照新哥特風格重建了這座教堂的正立面。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七:佛羅倫薩(1)

19世紀在藝術上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時期,除了浪漫主義的盛行之外,各種經典的藝術都被拿出來重新演繹。藝術家們熱衷於重修經典,模仿其它藝術風格,並且把這個潮流美其名曰“歷史主義”,出現了新拜占庭、新文藝復興等等建築形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新哥特建築,這是從英國開始興起的,代表作是倫敦的議會大廈,就是泰晤士河邊大本鐘下面的那座樓,叫做英國新哥特。這裡的聖十字大教堂正立面是意大利新哥特。英國和意大利的新哥特都還比較四平八穩,最激進的新哥特是高迪修建的巴塞羅那聖家族大教堂,讓人瞠目結舌。眼前的這個聖十字大教堂正立面沒有改動整體構造,也沒有改動彩色大理石裝飾,只是在上面增加了小裝飾。門楣上的尖拱和小尖頂、正廳和側廳上部橫樑上三角楣兩邊的大尖頂、正廳上面的玫瑰窗,這些都是哥特元素。正廳上面三角楣裡增加了一個彩色大理石圖案,這個由二個等邊三角形疊加出來的六角形叫做“猶太之星”,這是馬特嘶的標誌,他要用這個標誌為猶太人嘶吼一聲。馬特嘶曾經申請死後葬在這座教堂裡,沒有成功。這裡葬了不少意大利名人,包括米開朗基羅、伽利略、《君主論》的作者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奧爾蒂斯的最後書簡》的作者詩人福斯科洛(Foscolo)、哲學家秦梯利(Gentile)和作曲家羅西尼。你看看,都是大名鼎鼎吧?所以這座教堂也叫“意大利榮耀之廟(Temple of the Italian Glories)”。

佛羅倫薩還有非常著名的幾個去處,我們是一定要去看的,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