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增長潛力較大,請相信“春天”會來

“金九”失色,“銀十”未卜。中汽協數據顯示,1-9月汽車銷量完成1837.1萬輛,同比下降10.3%,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4個月同比下降。在此之際,部分車企陷入業績滑坡、停產裁員等經營困局,在業內儼如常態。

車市增長潛力較大,請相信“春天”會來

日前,一次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從保有量來看,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增長空間和潛力。另外,今年1-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8.2%。再加上,部分城市在進行一些政策調整,汽車產業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未來的空間和潛力將會比較大。

保有量(人均保有量)一說,再一次成為評判中國車市遠未飽和,潛力巨大的依據。

公安部交管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僅次於美國。而根據此前世界銀行公佈的2019年全球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中國每千人擁車量為173輛,位列榜單第17名。

車市增長潛力較大,請相信“春天”會來

從榜單可見,我國汽車人均保有量不僅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差距較大,也要遜於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印象中發展水平不高的國家。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曾預測,我國汽車保有量的飽和點是千人400輛至450輛,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最終將突破4000萬輛。

目前的人均汽車保有量沒有處在高點,尚有很大上升空間,不過制約人均汽車保有量的因素比較複雜。

日前發改委發佈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大體同步,唯獨與汽車銷量增速不同步。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車市受樓市的擠壓嚴重,在市場飽和度不高的中西部地區,今年房價走勢依然較強。從最新樓市動態來看,今年全年有望刷新2018年創造的15萬億銷售額的歷史紀錄,對於車市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不僅如此,根據公安部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中國摩托車保有量達到9000萬輛,且集中分佈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對於汽車市場也有一定的分流影響。除此之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國際貿易局勢也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消費信心。

行業專家表示,車市面臨管理環境的桎梏。資深汽車行業記者、選車網創始人兼總編管學軍認為,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肯定還不夠大,今後有關部分應繼續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而購車需求就是其中的一項。不過具體到實際,以北京來說,保有量和人均保有量都不如東京等國際大都市,但卻比東京要擁堵,有關部門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崔東樹也表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完成可以達到,或十分接近榜單前列國家。“總體上講,其實中國的環境承載能力、道路資源強於歐美,尤其是日本”,目前人均汽車保有量差距大,在他看來,是因為我國汽車普受到人為方面的制約。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直接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其中很多情況是有待商榷的,而且部分地區對促進汽車消費,解決老百姓停車難、用車成本高等問題上不夠重視,對於行業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好在,今年以來,區別於對待房地產行業一如既往地嚴控,我國各級政府對於汽車行業已頻吹政策暖風。

1月29日,國家發改委出臺《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重點是促進汽車消費平穩增長;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明確指出要放寬或取消汽車限購;9月12日,貴陽打響了取消汽車限購“第一槍”;10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其中汽車行業成為了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陣地……

可以說,今年汽車行業的政策環境要好於去年。如國家統計局所述,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決定了車市增長潛力,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產銷規模完全有可能上升一個臺階,請相信中國汽車產業的春天終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