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現在的醫學水平,頸部動脈的斑塊難道去除不了嗎?

灰鶴博士


對於頸動脈斑塊,服用藥物可以逆轉,手術治療可以去除,這才是現在醫學技術對頸動脈斑塊的治療現狀!

那既然有這麼好的治療方法,為什麼我們醫學還是不能把你的頸動脈去除?難道是我們醫生故意拖延?

當然不是,這點大家要非常清楚,醫,大部分都是良醫,只要遇到病人都會盡畢生之所學為你治療!

我們醫生之所以無法去除你的頸動脈斑塊,在於以下兩點:

一是服用藥物逆轉頸動脈斑塊時間週期太長,在我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目前,唯一可以逆轉動脈斑塊的藥物就是以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為主的他汀類。它們通過抑制我們人體內的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來達到縮小或穩定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質斑塊,而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人體大部分的動脈斑塊都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當然,它們還具有以下作用:

  1. 對抗應激;
  2. 減少心血管內皮過氧化,減少血管內皮炎症和內皮素生成;
  3. 減少我們腦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發生;
  4.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

所以,他汀類是這麼多調脂藥物中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最強的一類藥!

那有人就會說,我吃呀,吃了他汀類藥物了呀,而且吃了幾年了,怎麼不見斑塊消失?

還是錯了,吃了不代表有那麼快消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內皮受損,使血液中過多的脂質沉積在我們受損的血管壁上,早期形成的是脂質條紋,然後經過十幾,甚至幾十年的進展,才最終導致粥樣硬化斑塊的,你想想,你假如花了25年形成的頸動脈斑塊,你吃了3年的藥能逆轉嗎?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本身人的血管也會老化,進一步加劇了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這是不可逆的因素。因此,服用他汀類藥物,藥物作用可以縮小逆轉斑塊,但是卻最終只能控制斑塊不要越來越大,穩定斑塊作用!

二是手術確實可以直接將頸動脈斑塊剝脫去除,臨床上稱之為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而且這手術已經早在幾十年前就有開展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成熟和安全的手術。


但是,為什麼我們醫生不在你立馬查到斑塊就建議你手術治療呢?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醫生做任何一臺手術,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只有治療目的大於其他治療手術,有利於疾病的發展,才會建議你手術的,我們醫生稱之為手術適應症。而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也不另外,有它適應症。

下面美國心臟協會推薦做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CEA)的適應症。

一種是近期發生腦卒中或 6 個月內發生缺血性卒中合併同側嚴重頸動脈狹窄的(70%~99%),評估圍手術期病人患病率和病死率風險<6%的,推薦做CEA;

另一種是近期發生腦卒中或 6 個月內發生缺血性卒中合併同側中度頸動脈狹窄的(50%~69%),評估圍手術期患病率和病死率風險<6%,這時候做不做 CEA,還要看你的患病年齡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疾病。

2.不是發現的所有頸動脈斑塊都是危險性斑塊。斑塊的穩定性才是判定斑塊危險等級的重要指標,而軟硬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並非是判定的唯一標準!如果你發現的斑塊,經過進一步的評估,發現是穩定性的,只要不太影響大腦血供,是沒必要手術剝脫的。



3.頸部血管彩超檢查發現一個斑塊,甚至是沒有發現斑塊,並不代表你體內就沒有或者只有一個斑塊!斑塊太小,也是頸動脈超聲無法分辨的,之所以選擇頸部血管彩超,主要是因為它是最便捷、最安全、最便宜的一種檢查手段,適宜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所以,你手術剝脫也只是剝脫了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斑塊,而且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疾病,任何一個位置都可能出現斑塊。


醫學小偵探


已經出現的頸動脈斑塊,到底能不能去除掉?這個問題問得好,這個問題的確是很多患者朋友關心的,尤其是那些已經發現了頸動脈斑塊的人們,更是十分關心這個問題。當然,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看科普,或者聽報道說斑塊可以逆轉,於是就盼望著自己也能不能逆轉,甚至消除斑塊。今天咱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首先說,在人類現有的某些試驗中,的確有些情況下的斑塊得到逆轉,有些試驗也這麼宣傳。但是,張大夫更像告訴大家的是,逆轉斑塊機率還是比較小的,更多的是控制斑塊不再進展發展就已經很好了。其實,一些宣傳材料中提到的逆轉斑塊,也不能完全認為就是讓斑塊消除,更多的是體積上的控制,可能相對有所減小。那種讓斑塊完全消失的方法,暫時還沒有。

其次,那些方法可以逆轉或者控制頸動脈的斑塊呢?現有條件下,大家最為熟知的就是口服他汀類降脂藥,讓低密度脂蛋白達標,長期控制,斑塊的發展就可能被控制。口服他汀類藥物,這是現在很多人發現頸動脈斑塊後都在進行的治療。但是,你指望吃他汀讓頸動脈斑塊消失,那還是比較難的,不發展擴大就不錯了。

總之,如果你盼望著頸動脈斑塊消失掉,那可能比較難,但是控制它,不讓它繼續發展還是可以做到的。


張之瀛大夫


依照現在的醫學水平,頸部動脈的斑塊難道去除不了嗎?

基於現代醫學的認識,目前可以通過手術來剝脫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治療嚴重的堵塞;也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並聯合藥物來穩定斑塊,預防腦血管病的急性發作。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方法從根本上“消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而且,可以預計,與其他慢性疾病過程一樣,醫學手段永遠也不可能逆轉其發生、進展,只有可能儘可能預防和控制。

看到很多答主都在說,可以通過服用藥物來“逆轉”頸動脈斑塊,這其實是對有些研究的誤讀。

什麼叫逆轉?

一個人,如果能從80歲活回到真實的18歲,叫逆轉。

如果只能透過“拉皮”“填充”“塗抹”等方法讓容貌看上去像回到18歲的樣子,那隻能叫“修飾”或“裝飾”。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像人的老化類似,目前來說僅可能實現極小限度的“修飾”,沒有顯示出任何可逆轉的跡象。

動脈粥樣硬化,一個全身性、終生性疾病過程

動脈粥樣硬化是累及全身大、中動脈的一個長期慢性病理過程。

我們的動脈就如同鍍鋅輸水鋼管,動脈內壁光滑的內皮細胞層就如同鍍鋅管內壁鍍鋅層防止生鏽(長斑塊)一樣的保護機制。

一旦內皮遭到破壞(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吸菸等因素),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就侵入並沉積到動脈內膜下,引發纖維增生和炎症反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我們全身的大、中動脈都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因而,這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人們更關注心臟的冠狀動脈、腦動脈、頸動脈,還有腎動脈等部位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因為這些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的這些重要臟器的缺血會更早引發症狀,產生嚴重甚至致命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發作(心絞痛發作、心梗),腦血管病發作(腦梗死、腦出血)等。

更重要的是,這個病理過程幾乎是終生性的。

動脈粥樣硬化最早的跡象是主動脈內壁脂肪斑紋的出現,這種變化最早可見於肥胖婦女大月份死胎、流產胎兒的主動脈內膜。

對於大多數人來,動脈粥樣硬化也會在青年甚至兒童期開始。

就目前的研究證據而言,這個過程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路”可走,所差的僅是進展的快慢,最終發展的程度。

那麼,醫學界為什麼會產生出“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概念呢?

從“血管造影悖論”說起

上世紀60年代一項研究中,接受煙酸治療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管造影顯示斑塊消退(regression)的跡象,並得到後續更大規模研究的證實。

但是,斑塊的這種“消退”卻幾乎沒有顯示出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發作的不良後果。

這一現象被稱為“血管造影悖論”。

他汀類降脂藥治療大幅度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發作,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REVERSAL(逆轉)試驗”

他汀類降脂藥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治療方面最偉大的進展,早期的一項試驗顯示,聯合辛伐他汀和煙酸治療減少心血管發作87%,同時血管造影檢測到的動脈狹窄程度減少0.4%。

後來大量證據表明,儘可能減低血液低膽固醇水平,“一直”會顯著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發作的風險。

歐洲最新發布的血脂管理指南甚至認為,血液低密度膽固醇沒有安全水平標準,就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發作的風險而言,“越低越好”。

儘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小的幅度極其有限,更新的技術,比如血管內超聲檢測顯示斑塊縮小幅度不會超過1%,但畢竟顯示出可“逆轉”的跡象,引發了醫學界的一陣興奮,並激發出系列“動脈粥樣硬化斑塊REVERSAL(逆轉)試驗”研究。

結果卻有些令人失望,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小僅限於大劑量、超長療程的患者,而且斑塊縮小程度限於1%內。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會被逆轉,僅可以被“修飾”

重要的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大小極其有限的縮小同時,其成分也發生一定的變化,斑塊纖維脂肪壞死核心體積保持不變,變化的是斑塊的鈣化和密度。

簡單來說,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和他汀類降脂藥為主的藥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變得相對更穩定,和非常有限的消退(regression)。

但是,就整個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來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存在任何“逆轉”(REVERSAL)的可能。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需要從娃娃抓起

經常看答主健康類科普的網友會發現,無論哪一次,說到動脈粥樣硬化,答主必然會不厭其煩地強調“動脈粥樣硬化只可以預防,不能被治癒”,“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需要從娃娃抓起”。

預防的關鍵是從兒童期開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任何人不要受“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逆轉”這個說法的誤導,認為“等到出現臨床症狀再進行治療也不晚”,結果只能是“白白誤了卿卿大好的健康年華”。


掙脫枷鎖的囚徒


頸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形式,隨我們年齡的增加,血管彈性逐漸減退,發生斑塊的概率也會增大。同時,斑塊的發生也受到遺傳、飲食、吸菸、飲酒、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斑塊一旦形成,常常難以去除,我們治療的目的在於穩定控制病情,避免斑塊繼續增大或發生破裂、脫落、血栓形成,以堵塞血管。當然,對於早期斑塊,及時干預有時甚至可以達到逆轉的目的。

斑塊根據穩定性,可分為穩定型斑塊(鈣化性硬斑)和不穩定型斑塊(軟斑塊、扁平斑塊、混合型斑塊)。斑塊的治療應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必要時的藥物、支架介入或外科手術治療。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於不穩定型斑塊,建議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預防血栓形成。而對於斑塊狹窄程度過大或頻繁出現缺血癥狀時,可考慮使用支架介入治療。而對於病情複雜者,必要時可行外科治療。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如果這個問題是指頸動脈斑塊能否通過非手術的藥物治療方式逆轉消失的話,現在的醫療水平,確實很難做到,但如果通過手術手段,是可以通過頸動脈斑塊剝脫手術來進行斑塊的去除的,而且這種手術已經應用有幾十年歷史,比較成熟和安全。但是否真的要進行這樣的剝脫手術呢,還要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頸動脈斑塊是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病率很高的問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頸動脈斑塊的幾率會越來越大,有研究統計發現,70歲老年人發現頸動脈斑塊的幾率高達80%以上,我們不會讓所有發現頸動脈斑塊的朋友都去做剝脫手術去除它,因為多數情況下,頸動脈斑塊雖然不一定能夠逆轉,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非手術手段去控制它,用定期監測的手段去監測它,確保能夠降低和控制好頸動脈斑塊可能引發的健康風險。

頸動脈斑塊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不怎麼增長,而有的會一直逐漸增長,導致頸動脈狹窄程度不斷加大,有的穩定不容易破裂,而有的則不穩定,容易發生破裂或潰破,導致血栓風險,因此,對於不同的情況,可以採用不同的應對措施。

多數情況下,對於頸動脈狹窄不超過50%的無症狀頸動脈斑塊情況,建議根據身體情況,做好相關慢病的控制就可以了,比如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應該控制好血壓水平,比如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血脂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控制好血脂,有利於減緩頸動脈的硬化進程,穩定斑塊;血糖也要控制好,高血糖同樣是造成血管硬化問題的重要風險因素,如果能夠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飲食,適度鍛鍊,控制體重和腰圍,戒菸限酒等這些方面做好,同時合理用藥把三高控制好,通常頸動脈斑塊也能夠保持穩定,而出現頸動脈斑塊破裂或進一步發展導致血管堵塞或狹窄的幾率也不大。在做好生活幹預和合理用藥控制頸動脈斑塊風險的前提下,可以注意定期複查頸動脈斑塊情況,如果現實頸動脈斑塊出現不穩定風險或頸動脈進一步狹窄的情況,可以考慮進一步的加強控制。

通常會認為頸動脈狹窄超過50%,則會影響腦部的血供,而出現卒中的風險也更高,這種情況下,可以加強血脂的控制和加上抗血小板藥物來加強預防,研究發現,如果能夠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到2.1以下,就能夠降低甚至停止斑塊的進一步增長,而如果能夠把這個值控制到1.8以下,則心腦血管的疾病風險還會進一步降低;抗血小板藥物我們常見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這類藥物能夠抵抗血小板的聚集,減少頸動脈斑塊破裂引起梗塞性腦卒中的風險。

而對於頸動脈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0%以上的情況,如果已經對腦供血引起較大影響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經過評估進行手術治療,目前常見的手術有兩種,一種是頸動脈斑塊剝脫術,通過手術的方式將斑塊從頸動脈血管內皮下方剝脫出來後,在對頸動脈內膜進行縫合,以達到改善腦動脈供血,減少卒中風險的效果,這個手術在歐美是頸動脈斑塊手術治療的主要方式,應用多年,目前技術也比較成熟和安全,另一種則是通過介入方式進行的支架手術,與心血管支架類似,通過支架的支撐,恢復頸動脈血供。這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千秋,都是可以採用的嚴重頸動脈狹窄手術治療方式,手術成功後,也都可以大大減少腦卒中風險。

有朋友會奇怪,既然可以採用剝脫術取出斑塊,手術技術也成熟,為什麼不對所有的頸動脈斑塊問題進行手術治療呢?這不才是徹底解決方法嗎?但實際上,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性,而頸動脈斑塊剝脫手術,也不例外,考慮是否進行手術,一方面是是否確有必要進行手術,另一方面還應該考慮手術的健康獲益和風險哪個更大,另外,還應該綜合評估患者斑塊情況,是否可以通過手術方式進行剝離,這些條件都符合,才可以考慮進行手術剝脫斑塊。

總之,對於有頸動脈斑塊問題的朋友,定期檢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加上合理用藥,控制好頸動脈硬化進程,還是最常規和最主要的控制手段,對於狹窄程度嚴重,保守治療方式無法有效控制的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


李藥師談健康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內膜有脂質等血液成分的沉積、平滑肌細胞增生和膠原纖維增多,形成粥糜樣含脂壞死病灶和血管壁硬化。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主要累及大、中動脈。所以所有的大中動脈都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風險。頸動脈也是其中一部分。並沒有資料顯示頸動脈相較於其他動脈更容易形成狹窄和堵塞。

大概是因為隨著頸動脈彩超技術的日漸成熟與普及,檢查出頸動脈長有斑塊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因為頸動脈的位置表淺,非常適宜彩超觀察,而且頸動脈的解剖結構較為特殊,有一個分叉,是全身血管中容易長斑塊的一根血管,所以常被用來作為發現動脈斑塊的檢查部位。

有了斑塊也別怕。首先,要防止血管內表面的損傷,常見的原因有高血壓、高血糖、吸菸、酗酒、熬夜等,也就是要積極治療慢性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其次,要儘可能地降低血脂,而合理飲食比如限鹽少油、多吃蔬菜水果;加強運動比如每天堅持30分鐘有氧運動等,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最後,就是要請醫生對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做評估,如果存在的風險較大,則應及時並長期服用相應的藥物進行降壓、降脂、降糖等治療。


心血管馮博士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頸動脈斑塊,顧名思義就是頸動脈血管上因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了團塊。它實際上是全身體血管狀態的一種反映,因為全身血管處於相同的血液內環境下,只不過一是因為頸動脈在解剖結構上較為特殊,有一個近乎直角的分叉容易受到血流衝擊而受損,二是位置比較表淺易於通過彩超觀察,所以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比較多

實際上,有頸動脈斑塊發生時,全身其它部位的血管也可能發生了相同的病變,只是沒有發現而已。因此,對有頸動脈斑塊的人不僅僅是要去除這個部位的斑塊,而是要對全身的血管病變都要進行防治。

問題來了,如果僅僅針對頸動脈斑塊,能去除掉嗎?

先來看看頸動脈斑塊是如何長出來的?正常情況下,血管的內表面是柔軟光滑的,這樣才能保證血液流動時有最小的阻力,但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比如高血糖的侵蝕、高血壓的衝擊、菸草中有害物的傷害、大最飲酒代謝產物的氧化等,柔軟的血管內皮可能變的粗糙甚至破損。

這種狀態下,血流的阻力加大,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比如脂肪就會通過破損處進入並沉積在血管內皮下,沉積的多了就會引起炎症,脂肪發生了變性,就形成了像粥一樣的脂質物,這些物質堆積在血管內皮下使得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如果粥狀態脂質物堆積成團就形成了斑塊。這些斑塊存在的時間長了,就可能發生纖維化由軟變硬,由軟斑變成硬斑。

由此可見,斑塊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一旦形成不僅取代破壞了血管原有的正常組織,體積會變得很大,關鍵是發生了纖維化而成為了固體,要想把這種固體團塊移出血管內皮,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人工把斑塊從血管上剝離下來,而這是有創的手術且有一定的風險,因此當斑塊對血流尚沒有造成嚴重的阻斷時,不會進行斑塊剝離手術。

綜上所述,頸動脈斑塊形成後除了手術,目前沒有方法能夠分解它並去除掉,能做的是從去除斑塊形成的各種危險因素,比如控制好血糖和血壓、戒除菸酒避免血管內皮損傷,控制好血脂減少脂肪沉積,減輕炎性反應延緩沉積脂肪的變性等。實踐證實:通過這樣的方法對早期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有一定的減輕、減小作用,關鍵的是阻止與延緩其繼續進展,這才是最現實的結果。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一、頸動脈狹窄的危害

醫學研究表明,頸動脈硬化的危害不亞於心、腦動脈硬化。頸動脈較粗大,血液直接供應腦組織和五官等重要器官。頸動脈硬化時,腦組織缺血、缺氧,會出現頭暈、目眩、思維能力下降等症狀。若頸動脈硬化斑塊脫落,會阻塞動脈血管,造成失明、偏癱甚至危及生命。

二、引起因素

吸菸和皰疹病毒感染是造成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吸菸對頸動脈硬化的影響最大,作用超過年齡、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因素。所以,戒菸是預防頸動脈硬化的首要措施。

(一)合理飲食:飲食總熱量不應過高防止超重.

(二)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四)其他:提倡不吸菸,可飲少量酒.

2.控制易患因素:如患有糖尿病,應及時控制血糖,包括飲食控制.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藥物應以不引起高胰島素血癥為宜如達美康等;如有高血壓則應給降壓藥,使血壓降至適當水平,如有血膽固醇增高,則應控制高膽固醇適當給予降脂藥物.




莊德生


動脈斑塊是動脈硬化的形成的,其實朋友們都知道,動脈斑塊進一步發展可以出現斑塊破裂出血以及形成血栓,其最終結果是引起動脈血管狹窄或者被堵塞,而引起腦部供血不足、腦梗死等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危害較大。



動脈硬化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部分患者在兒童時期和青壯年時期就出現動脈硬化,逐漸演變形成斑塊,根據統計調查,動脈硬化有向年輕化發展的傾向,但一般在50歲以後動脈硬化進展明顯加快。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有血脂異常、血壓升高、血糖升高、超重肥胖、家族遺傳以及抽菸。

動脈斑塊,不管是那個部位形成斑塊,最常見的部位是頭頸部和冠狀動脈,都重在預防,而且目前提倡從兒童時期就需要引起重視,開始著手預防動脈硬化,正所謂上醫治未病。



以現有的醫學技術水平,通過合理的預防和治療,可以阻止和延緩動脈硬化形成斑塊的進展,甚至可以使部分患者的動脈硬化發生逆轉和消退,在阻止和延緩動脈硬化進展的同時,可以促進形成斑塊動脈建立側支循環,可以一定程度的緩解動脈硬化。



對於動脈斑塊的治療,目前主要是採取綜合治療,包括合理健康的飲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戒菸限酒、預防高血壓、高血糖以及血脂異常和超重肥胖,調節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對於發生狹窄和堵塞的血管,目前多采用植入支架和植入球囊擴張血管緩解症狀,以恢復血供,改善缺氧症狀。另外還可以採取切除斑塊,對新新形成的血栓可以採取導管進行抽吸,但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動脈硬化重在預防。


佳園道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依照現在的醫學水平,血管內的斑塊還是不能用保守方法去除的。這跟斑塊的形成特點有關。

斑塊的形成需要幾個基礎條件,首先是在血管的內膜容易受到損傷的地方,其次,要有超出需要的膽固醇能夠沉積到這個易損傷的部位,再有,因為這個損傷,炎症細胞會往這兒聚集。

由於斑塊的這個形成方式,斑塊是和血管壁緊密生長在一起的。打個比方來說,就是本來設計成不鏽鋼水管,但由於局部防鏽沒做好,這個地方開始長鐵鏽,這些鐵鏽其實是和管道的成分長在一起,不能簡單分開的。

因此,避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最好的方法,是避免這些危險因素,預防為主,斑塊一旦形成,用藥物或物理的方法是不能去除的,不嚴格控制,只會越長越大。

如果斑塊長的過大,導致頸動脈嚴重狹窄甚至閉塞,那麼,可以用外科方法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那麼,斑塊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被去除的。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頸動脈內膜剝脫能夠去除斑塊,那幹嘛不在斑塊剛發現時就做?因為這個手術對血管也是一種損傷,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值得做的。

還是剛才那個比喻,生了鏽的水管,把鐵鏽去除時,水管本身也要被去掉一層,而且還要想辦法避免再生鏽。

因此,頸動脈斑塊不能用保守的方法去除,但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去除,手術的方法是可以去除頸動脈斑塊的,但同時也會剝脫頸動脈的內膜。這個辦法是萬不得已的辦法,術後還是要服藥防止血栓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預防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