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尋找被低估的基金經理

價值投資,是要找出被市場低估的股票,買入後等待價格的迴歸,或是享受它一路超預期的高成長。同樣的,在基金經理這一端,一樣存在著被市場低估的基金經理。

他們都經歷過完整的牛熊轉換週期,3、5年的業績穩定優異,但卻還未被投資人充分認識,所管理的基金規模與他們曾管理過的,或是實際能力相比也並不匹配。

聰明投資者以三、五年為維度去考察市場上的基金經理,特別是那些“中生代”、“新生代”基金經理,以及因為更換公司、公轉私等各種原因出現過業績空窗期,而未被統計納入的基金經理,並將推出系列報道,挖掘這一批優質股。

第一期的主角,是現任永贏基金副總經理的李永興,長期業績遠超市場平均水平。李永興有著13年從業經驗,成長於交銀施羅德基金,是交銀第一個由應屆畢業生培養起來的基金經理。在他前後同事過的,是這麼一批基金經理,李旭利,史偉,管華雨,張科兵,王崇,何帥,楊浩,任相棟。

從2006年到2010年,李永興先後覆蓋宏觀經濟、房地產、消費和零售的研究,從宏觀到微觀,立體地構建起了他的認知體系。

2010年,李永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助理;兩年後,他開始獨擋一面,挑起了基金投資的重任。

在交銀期間,李永興管理兩隻基金,時間最長的是交銀主題優選,在管理3 年多的時間裡獲取總回報124.42%,年化回報達28.74%,相比同期滬深300有31.4個百分點的超額收益。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2017年加入永贏基金,目前任永贏基金副總經理、分管權益投資業務,並管理著多隻權益類基金。

根據天相投顧數據,截至今年8月31日,在13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偏股型基金收益榜單中,永贏基金整體業績排名第一,最近一年收益率同樣排名第一。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0月27日)

在永贏管理時間最長的權益基金是惠添利,成立於2018年5 月31 日的惠添利,雖經歷了2018年的市場大跌,但截至10 月23 日,今年以來收益已超過55%,成立以來共獲取總回報為48.46%,不僅跑贏業績基準,相比同期滬深

300指數有45 個百分點的超額收益。

在李永興目前累計5 年有公開業績紀錄的期間,如果計算累計複合收益,其年化回報達到了30%多的高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至今的這些年,市場有過2014-2015,2017-2018兩輪明顯的牛熊轉換,特別是2015和2018年經歷了市場的大幅下跌,這些對基金經理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也是最能甄別出投資能力的試金石。

從李永興過往的實踐看,喜歡踢足球的他在投資上同樣積極主動,在倉位上,他根據宏觀判斷,有過大幅加減倉動作,而在2018下半年大跌中,選擇逆市加倉,在10月份大跌後,倉位達到新高。

交銀主題優選和永贏惠添利倉位變動: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從重倉股配置來看,重倉程度一般比較均衡,在交銀期間,中國平安,海螺水泥等藍籌股的持有期相對較長,永贏期間,茅臺,東方財富,銀行等持有期較長。行業配置上,整體行業輪動明顯,且貢獻的收益較高。

交銀期間重倉股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在與李永興多次採訪交流,累計10 餘小時的對話後,我們記錄下,他5 年高收益背後的投資體系的形成和進化,他對投資、對2020年乃至於今後幾年市場、行業、公司的思考。

“雙週期”理論

問:你是一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選手,那麼,是否可以通過你對今年A股市場整體的分析判斷,來展示一下你的投資方法框架?比如,第一步,怎麼來觀察宏觀經濟的風險點?

宏觀分析模式是否一直有效?

李永興:對於宏觀經濟,宏觀研究的框架整體一直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除了經濟週期外,金融週期對短期市場的影響更大,因此需要一併考慮進來。這也是我一直在使用的“雙週期”方法。

比如,2016年以來的權益市場,市場風格出現重大變化,尤其是成長股和價值股走勢截然相悖。個股迥然相異的表現,折射的是經濟週期和金融週期變化方向相反的背景。

上一波出現這個情況的是2013年。當時經濟下行而金融週期趨於寬鬆,那輪週期導致了中小盤股的崛起,而這一次相反的週期變化,推動了績優價值股的突出表現。

在宏觀經濟研究框架中,重點關注四大風險:

高存貨、

過剩產能(低產能利用率)、

金融體系惡化(銀行不良上升)、

通脹轉通縮

在2005、2008、2011這三輪熊市所處的經濟環境中,至少面臨這四大風險中的2-3個。

對於2019年,目前來看,幾乎所有大的行業庫存水平都比較低。

我們來看整個工業企業的存貨,2016年年中的時候,當時是整個一輪大的存貨低點。當時的情況,首先工業企業存貨增速降到了零附近,這是歷史上最低的水平;然後,存貨佔總比重降到歷史最低點,因此在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整個工業企業全在補庫存。

這兩年,我們幾乎沒有看到消費、固定資產投資、淨出口的明顯上升,但整個宏觀經濟並不差,主要原因在於整個工業企業全在補庫存。

現在的情況,工業企業存貨速率降下來了,存貨增速大概在2%左右,存貨總佔比重也比2016年中略高一點,但總體來說,在

歷史上還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因此,即便降庫存,個人認為風險不會特別大,企業的庫存行為很多時候是跟PPI正相關的,PPI如果轉正,企業甚至是有補庫存的可能,相對來說,庫存還算是目前對經濟偏有利的因素,其他方面,暫時沒有看到特別大的有利因素。

從整個GDP的拆分來說,淨出口受貿易摩擦的影響不會太好。

消費,刨除汽車、家電後還是比較穩定的,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看到一個大的向上的可能。

房地產投資其實不差,即便差了,基建投資可以對沖掉,客觀來說,歷史上都是用基建投資來對沖房地產投資跟製造業投資下滑的。

整個GDP拆分當中主要的變數,可能就在存貨投資。除非貨幣政策大幅度放鬆,其他變數暫時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

同時,也要結合金融週期的變化,密切跟蹤、

關注信貸投放數據和資金流向等指標,特別是增量資金能否進入股市。信貸投放的資金是個大池子,房地產、基建等行業類似其中的小池子,這些池子之間的“水”在不停流動。典型的如2014年,資金從各個領域在向股票市場流入。

問:那你從哪些指標來跟蹤判斷資金流向,特別是增量資金?

李永興:目前我們參考觀察的是新開戶數和融資餘額的變化。第一,是不是發生資產配置轉移?第二,幅度會有多大?

問:剛才是對宏觀經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那麼,怎麼再落實到投資上去?

李永興:對宏觀分析,自上而下有兩個環節。

第一,是我對宏觀經濟要有判斷,

第二是宏觀判斷之後,對於投資的轉化。

邏輯上來說,這兩個環節的命中率要求都比較高,大概在80%以上,如果在60%左右,基本上跟猜差不了太多。

這兩個環節的轉化能力要求非常高,本身宏觀判斷的準確率,不要說投資界,在學術界都不一定很高。

我們不是大而全地研究經濟,精確預測相關數字,主要還是針對一些重要環節,有一個模糊的趨勢方向,然後研究判斷出來的結論。

至於怎麼達成投資上的轉化,這個需要經驗積累,沒有很長時間宏觀研究的經驗,轉化的命中率不一定會高。

而且,它的轉化是涉及到你對各個行業的理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宏觀策略的研究員,好像說起來他都知道,轉化到投資上他會有問題,因為他對很多行業的細節不瞭解。

總結來說,一方面是要具備宏觀的研究框架和知識,另一方面是要落實到投資的轉化,在這個環節,需要理解的行業有很多,如果對任何一個大的行業有盲點,轉化的命中率都會下降。

問:從你基金的投資,也可以看出你對宏觀的判斷和轉化的體現,但是,有的時候宏觀跟投資不一定那麼緊密,會有延誤,或者比如說經濟減速了,但有些行業或者說股市還是在上漲的,這種情況有沒有遇到過?怎麼應對?

李永興:做自上而下投資,具體操作上,我現在會有兩個做法:

第一個,在沒有大的把握的情況下,我不會去做重大的偏離。

比如像今年一季度,包括三季度,我的配置相對於基準的偏離度是比較大的,一季度券商和計算機比較重,三季度電子比較重,我對這些有確定性的把握,所以偏離度比較大。

但像二季度,尤其在5月份,我們在沒有明確方向時,如果看基金淨值,幾乎每天都跟滬深300差不多,換句話來說,在沒有確定性情況下,我不做重大的偏離,因為任何一種重大偏離,都是放大風險的。

第二方面的控制就是,宏觀有時候是需要去和微觀相

結合的,宏觀很多時候是做在左側,微觀有時候是做在右側。

它有時候確實會脫節,可能一直等不到出來右側,那你的這個投資效率就會差很多。

原來我剛做投資的時候,可能宏觀上想明白了,如果計劃要配20 個點,很快配上去,但萬一錯了,風險會比較大。

現在我的投資方法是,我宏觀上左側做出判斷,比如想買20 個點,我就先買10 個點,等微觀的數據也開始印證,再把後面的10個點加上去。雖然收益會比前面一種方法稍微低一些,但它風險下降得非常多。

問:剛才說到了行業選擇,從你過往投資實踐看,你對行業似乎也沒有特別偏好,有過集中也有過分散,金融、地產、醫藥、食飲,TMT,配置跨度很廣,而且整體也有輪動的跡象?

李永興:我是通過行業比較來選行業。

行業大致可以分成周期性行業、成長性行業。週期性行業重點留意供給需求的拐點出現。

成長性行業則進一步細分為概念期、導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四個階段,當判斷企業進入產品導入期後,就可以介入,儘管當時的收入和利潤可能不會有多大的體量。

股市上漲空間要看下面三因素

問:那麼根據以上你對於宏觀經濟在2019乃至於2020年的判斷,對於未來股票市場上漲空間,你是怎麼思考,得出什麼結論?

李永興:股票市場收益的空間,在我看來取決於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說經濟的情況。

目前為止經濟的數據還是不太好,往後看, 2019年四季度壓力相對來說會小很多,數據上不會太難看,但能好到什麼程度需要進一步觀察。

目前沒有看到一個大的領域有大幅向上的可能,唯一比較大的變數是存貨,當前大部分行業的企業存貨水平較低。如果需求好轉,不排除企業有補庫存的可能,但補的幅度有多大,有待我們進一步觀察。

第二方面因素,是資產配置的變化。

對居民來說,他的資產配置無非是理財產品、股票市場、房地產,有一些可能會流到實體,每一次利率的變化都易引發居民資產配置的變化。

在利率上升幅度比較高的情況下,由於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會有資金從高收益高風險資產轉移到低收益低風險資產,反過來也是一樣。

但每次資產配置轉移的方向可能不完全一樣,像2012年利率下行的時候,居民資產配置選擇房地產行業,因此2012年房價的漲幅遠遠高於股票市場的漲幅。2014年,利率下降,資金選擇流向是股票市場,因此2014年股市的表現遠好於房地產市場。

當前利率又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所以拉長來看,我覺得只要利率不大幅上升,那麼還是有發生資產配置的轉移的性可能。目前為止,我覺得至少轉移到股票市場的概率會比房產市場還比較大。

第三方面因素,就是成長性行業本身的推進進程。

在我看來,未來三年,中國最具成長性的行業,一個是TMT行業,一個是新能源汽車。

TMT行業的整個焦點是電子行業,明年電子行業推進進度比較正常的話,那麼整個TMT行業的估值中樞應該是一路上行的。如果它的推進明年受到阻礙,或者沒有再進一步的話,估值的天花板就會出來。

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的情況還比較差,明年應該也不會太好。

但從2021年開始,如果電池能量密度能正常上升,成本正常下降,到2021年下半年或者2022年,新能源汽車能夠做到平價售車,不再依賴補貼。

光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說,相比燃油車也不差,那個時候,新能源車的需求有可能會完全打開。

新能源車產業鏈機會在哪?

問: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利潤的分配會集中在哪幾個領域?

李永興:這個事情就比較有意思了,跟前幾年不太一樣。

前幾年每次市場追逐新能源汽車板塊時,都是往上游走,先增加供給。當時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邏輯在於市場格局未定,所有電池廠全在擴產來搶市場份額。

電池規模效應非常明顯,必須要產出,提升市場份額,利潤率才能上升。

比如說,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50%,傳導到電池,就增長100%,再往上繼續傳導,當時上游的供需格局特別好,所以價格全在漲。

現在的情況,你已經看到CATL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大概率上,市場格局CATL第一,比亞迪第二,後面的排序還不一定,但是應該不會有特別超越預期的。

就是說不再是像往年需求量增長50%,電池再增長100%,它往上游傳導的擴張效應在減弱,上游的供給已經放出來了,它的供需關係就很差。

甚至像有的大廠商為了降成本,它在引導上游降價,所以整個利潤環節其實是往電池廠商去傾斜的。

目前來看,需要看的就是產業鏈哪些環節能夠佔據利潤,第一,要有很強的規模效應,具有上下游議價能力,在電池環節,能夠存活下來的頭部幾家一定能夠佔據所有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其次,就是對競爭對手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比如在設備環節,有的公司對其他同業具有壓倒性優勢,任何一條新建的產品線,幾乎都要去找它供貨。

第二,上游公司,比如說正負極這些材料,一定要有成本優勢,你能夠賺別人賺不到的錢,壓著競爭對手成本線去賺,那就是你的利潤,具備成本性優勢的公司是可以的。

第三,上游資源型企業,鈷和鋰就是看供給的瓶頸,因為如果需求一旦起來,還是看供應的瓶頸。目前鈷的瓶頸依然很大,稍微往長一點看,鈷的機會可能更好一些。

問:這就是從企業競爭優勢來分析,要麼有技術上優勢或壟斷地位,要麼就是成本比別人低,別人打不過你。這種分析方法適用於其他行業嗎?

李永興:偏製造業的,大概率都是這樣的一個邏輯,消費還會有些差別,消費裡面有一個渠道,是公司競爭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問:說到公司競爭力,撇開財務報表不提,你是如何去評估一家公司的?

李永興:對企業的認識不單純只是對企業產品、銷售管理體系的認識,更是對企業家的認識,甚至是對整個社會的認識。

回想過去我們見到過的優秀企業,其成功秘訣無外乎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相反,我們見過的許多逐漸走向沒落的企業,其衰敗的根源也大多出自這三點。

天時,是指行業大勢的發展方向。

地利,是指企業自身在行業中的護城河。

人和,是指企業家能力。

買股前先考慮下行風險

問:我們也注意到,你在構建組合時會非常注重考察個股的下行空間。

李永興:我的投資方法中很重要一點是,我會注重安全邊際的控制,就是我想,萬一我判斷錯了、萬一不漲,下行風險有多大?我會從這個角度去控制。

問:這一點,我們其實可以結合你在永贏管理基金的具體實踐來探討。你在永贏管的第一隻基金惠添利,是在2018年5月發行成立,差不多是在3100點的位置,當時市場只跌了3.5%左右,後續倒是面臨著幾波大幅下跌,但到年底的時候,基金只虧了4%,2019年以來已經漲了50%多了。

特別是,我們注意到,你在當年三、四季度敢於大幅加倉,三季度末倉位基本上加到快90%了,四季度末90%多,這體現的是你一貫的投資方式嗎?

李永興:這個基金是在5 月31 號成立,成立的時候上證指數應該是3090點,然後在6月份剛下跌的時候,由於我們沒有把握說市場是不是一定就不會跌了,所以我先拿可轉債來建倉。

因為可轉債下有債權價值,就算市場再跌,它的下跌空間是可控的,而在市場上漲時會有一點點彈性。從實際情況來看,A股市場是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見底,但有些可轉債去年6 月就見底了

然後,在市場跌下來的時候,我們拿除了中行以外的四大行,加上招商銀行來建倉。

當時看國有銀行的報表,它的息差還在上升,不良率在持續下降,這種情況下,它的盈利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而且邏輯上來說,盈利如果一直穩定的話,他的PB是不應該長期低於一倍的。

所以當工行、建行跌到0.9倍PB,農行跌到0.8倍PB的時候,我們通過建倉國有銀行來進場。招行估值相對貴一點,但招行作為零售銀行的情況確實更好。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銀行股的低點就是在去年的6 、7 月份。

然後到10月份公佈三季報,你看到我們倉位上去了,另一方面加的是券商、地產,其實這也是考慮了風險收益比。

選擇券商股要看哪些點?

問:市場上直觀感受認為,券商是一個波動很大的行業,在下跌風險過程當中,你怎麼控制它的風險?

李永興:其實你仔細來看,券商的資產負債表相對來說比較乾淨,賬上大部分,除了現金就是固定收益的產品,只有少量的權益投資,尤其是大券商。

選擇券商時,從它內部風控的角度來說,它的虧損一定要能夠被它固收的利息所覆蓋。

因此它整個賬上唯一的風險,就是股權質押的風險。去年9 、10月份,當股權質押風險開始被逐步化解時,這就意味著,券商整個資產負債表會體現得比較紮實。

當大的券商跌到1.1倍PB,小券商跌到不到1 倍PB的時候,我們在三季度加了比較多的券商,而且利率下行過程中它是受益的。相當於我在一個比較便宜的價格買了一個向上的option,下行的風險非常可控,上行有空間。

剛才說的,無論轉債也好,銀行、券商也好,其實去年我們幾乎都買在最低點,都沒有虧錢。去年唯一造成比較多虧損的是白酒。

問:買得太高了?

李永興:我們也沒有買得很高位,是等茅臺跌到20多倍的時候買的,但是沒想到,茅臺去年出了那麼差的三季報。

但是跌下來之後,我們再去算茅臺的DCF,把所有的預期打到最悲觀的地步,利率往上調,風險溢價往上調,怎麼算,茅臺的股價也值640元。

那麼,在三季報公佈後,最低茅臺跌到550,所以,在跌到600塊以下時,我們是不降反加倉的,但還是因為當初一開始買的量比較大,所以還是有浮虧。

未來3-5年

是整個TMT一輪新的大的上升週期

問:從2019年前三季報可以看出,你配置電子行業股票較重,時間點也恰到好處,給基金帶來了較高收益,你是如何評估和捕捉到這個行業的機會?

李永興:因為隨著今年6 月底貿易摩擦壓力暫時緩解,邏輯就往TMT那邊去運行了。

因為貿易摩擦影響,導致TMT行業估值降的比較低,當時電子的TTM(滾動12 月)估值已經低於食品飲料的TTM估值了,這個在歷史上,只有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維持過較長時間,其他大部分時間裡,電子的TTM估值是遠遠高於食品飲料TTM估值的。

所以在當時,這個行業的估值,從相對收益的角度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足夠便宜的。

問:那在這之後,這個投資邏輯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李永興:7 月份開始,整個TMT行業或者說電子行業的運行邏輯開始出現重大的變化。在我看來,未來3-5年,是整個TMT一輪新的大的上升週期。

整個運行的邏輯應該是先通訊再電子,然後再是傳媒、計算機的應用。但是在整個上半年,所有TMT行業四大領域,唯一有基本面在向前推進的,只有通信。

所有的行業,你只有看到5G在加速建設,其他的如電子行業,不知道下一代智能終端是什麼,傳媒、計算機也無從談起,所以整個上半年,我們看到只有通信的估值是拉的比較高的。

但從7 月份開始,第一部5G手機面世,先是中興的,然後是華為的,都出來了。我倒也不一定覺得5G手機可能會像之前3G手機出來的時候,會變成下一代智能終端。

但是不管怎麼說,整個產業鏈在推進,已經開始從通訊行業蔓延到電子行業了,上半年電子行業是完全無頭緒、沒有方向的,產業鏈佈局也比較緩慢。就是從7 月份開始,整個產業鏈已經開始向電子行業推進了。

電子的估值以及它本身基本面是見到了一個大週期的底部,所以它的估值是一定會抬升的,而且應該是一輪比一輪高的抬升。

供給格局改善

問:估值提升的背後應該是行業基本面預期的好轉,那麼行業供需格局到底怎麼樣?

李永興:電子供給格局也是改善的。

前兩年,我們還會看到行業中一些企業雖然盈利不好,但是它靠提升它的負債率,往外擴產。但是,經過2018年的下滑之後,這樣的企業已經不再擴產了,所有能夠擴產的企業只剩下高ROE的企業,所以它的供給格局相比前幾年是改善的。

這也是為什麼說它是見到了一個大底,需求邊際開始好轉,同時供給格局又開始改善,然後相對估值又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所以,它的風險收益比是非常好的。

到目前為止,整個三季度的邏輯還是圍繞著電子去展開的,過去三個月,電子沒少漲,但是它本身的基本面推進是沒有任何放緩跡象的。

剛開始的邏輯是,5G手機出來大家發現,國產零部件的份額上升了。原來大家覺得,貿易摩擦會影響華為的供應鏈,就是核心零部件不給華為供應,是不是華為手機會有問題。

但是後來看到,情況是反過來的,你不給我供應,我反過來增加國產零部件的比例,所以國產廠商在電子行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往前推進。再往後看,它的行業邏輯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任何放緩的跡象,包括iPhone11出來,都沒有比大家預想的要差。

後面可以繼續看這個行業往前推進的幾個因素。

首先是蘋果新手機,明年的創新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改觀,明年蘋果可能會應用5G手機。當然,創新的動作會有多大,需要觀察。

在今年年底之前,確定了創新的方向之後,明年一季度大概會確定它的供應鏈的市場份額,所以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可能依然會有。

其次,明年再看5G手機的銷量。

第三,更大的一個邏輯就是我說的,我還是不覺得5G手機是真正殺手級的智能終端,明年我們還要看有沒有新的智能終端推出。

目前產業界在推進的、在加速的是VR、AR,從產業鏈反饋來看,比如說現在的VR相比於之前剛推出來的時候,確實有了不少的改進。

也就是說,雖然電子漲了很多,估值現在看起來,客觀來說,也不算特別便宜,但是本身產業鏈的推進目前來看沒有任何放緩的節奏,所以不排除說,短期漲多了,有可能基本面還沒跟上,可能出現短期回調,但是大的方向是沒變的,即便回調,底部一定是一次比一次抬高的,因為它見到了一個週期的大底。

問:那麼它這個基本面的推進,具體在報表上要體現的話,你覺得是會很快,還是需要時間?

李永興:是這樣的,因為電子行業很大,它有很多細分的領域,有些公司它會很快體現在報表上,比如說5G手機射頻。

相比於4G手機,它的天線數量是翻倍的,所以,這些射頻天線端的供應鏈的公司,尤其那些所佔市場份額還能上升的公司,它的報表很快會體現出相應的利潤。

其次,像半導體,半導體應該也是見到了一個大的低點,上一輪半導體的投資高峰,應該是2017年年底,這個行業大概18個月一個週期,它的供應端,目前應該是見底了,所以它的供需格局也是開始好轉,一定會有些公司的報表率先改善。

問:TMT行業的一個特性,就是會出現不斷的創新,這事實上也增加了投資的難度。

李永興:這是電子行業的一個屬性,比如現在有些公司漲得很多,但是下一輪產業再往前推進,可能最好的公司不一定是這些公司了。

現在焦點在於5G手機,射頻天線這樣的公司,市場份額在增加,比如說像華為的產業鏈,但後面的電子行業往前推進的邏輯不一定就是這條線了。

蘋果明年會不會有投資機會?再比如說AR、VR出來,它的供應鏈是不是有投資機會?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公司漲了很多,它有可能已經比較貴了,但如果說產業一直往前推進,它是不斷會有新的、好的公司。這就是TMT行業的屬性,和消費品行業不同,消費品行業10 年來最好的公司多數時候是不變的,TMT行業不是。

問:那對增量資金而言,比如新基金建倉,現在這些行業個股已經漲了不少,還能不能投資了?

李永興:首先說白了,一個是看業績,一個是估值,業績就是你看它現在的訂單會不會有問題,如果現在訂單沒有問題,它盈利大概是有空間的。

估值取決於接下來電子行業基本面的推進,比如推進到蘋果產業鏈,或者推進到AR、VR,那麼估值仍有抬升空間。

估值仍在低位

問:剛才談到了行業的估值和基本面情況,那麼對於整體市場,從估值和基本面兩個角度來看,是處於一個什麼階段?

李永興:往後看今年四季度、2020年,我的觀點就是,短期的擾動沒有辦法完全排除,比如貿易摩擦的影響,或者經濟數據不好,但總體來說,這種影響邊際在弱化。

我們看長一點,首先,現在整個A股市場的估值在歷史上還是一個偏低的水平,雖然今年漲了一些,但在歷史上看,大概也就是25 分位數的水平,總體估值還是一個偏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無風險收益率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只要風險收益率一直維持比較低的水平,它是有助於整個股票市場的估值,至少從一個偏低水平上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所以放長來看,我覺得獲取絕對收益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問:你提到了利率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非常

關注的,巴菲特也說利率是金融之母,現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差不多下降到3.1%左右,後續是否會破3,還是能像剛才說的,長時間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

李永興:破3這個是有可能的。

因為長期的利率,說白了,就是取決於全社會的投資回報率,目前看到的情況,客觀來說,全社會投資回報率是在下降的。

因為你的投資回報率要想提升,是要靠新技術、靠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升所帶來的,但目前沒有看到特別大的技術進步。

如果說下一輪,比如TMT行業,包括一些高端製造再起來的話,有可能企業的ROE能有提升。目前利率是處在一個下行的方向上,但我也不覺得下行的風險會很大。

問:為什麼下行空間不一定會很大?

李永興:客觀來說,我們現在的勞動生產率是在一個正常水平當中,我們還是有很多,相對來說低端的勞動力是要提升它的勞動力技能、勞動生產率的,至少我們不會比歐美差。

A股配置銀行、券商、成長性行業

問:目前來看,你看好哪幾個方向?

李永興:基本上對應的就是這三個方向,第一個,如果經濟見底回升,銀行應該是有機會的,因為銀行估值足夠便宜。

第二個對應的就是券商,如果資產配置發生轉移,資金流入股票市場,券商會有投資機會。

第三個就是成長行業本身的推進,目前來看,焦點是在電子行業。

如果經濟真的見底回升,週期性行業會有投資機會,因為它的估值其實是足夠低的。

如果說發生資產配置轉移,整個市場的估值都會上去,尤其是高股息率的這些行業。最簡單的,就是我拿著銀行股,它的股息率有四點幾,怎麼都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

好基金經理靠這兩點

問:跟三年前相比,你覺得自己最大的進步是在哪裡?

李永興:我剛做基金經理之後,業績波動也挺大的,好的時候特別好,差的時候特別差,因為剛開始有特別擅長的東西,也有不擅長的,遇到不擅長的行業或者市場風格時,業績波動就比較大。現在風險控制就好很多。

我個人提升比較明顯的一次是2013年,那一年投資業績不太理想,之前和之後的一年,基金業績都在市場排名前十。

我此前是研究宏觀週期和消費品出身,對於成長股的理解偏弱。2013年適逢成長股的黃金期,而價值股下跌,是一個極端的市場情況。那一年,大量學習了成長股的研究投資思路。

問:說到知識積累,你是靠什麼來完成知識的積累?

李永興:有時候自己看,我們內部的討論也比較多的,研究團隊也做各專題研究。

問: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他應該具備哪些素養呢?就是你最看重的是哪些?

李永興:首先,在我看來,好的基金經理必須是好的研究員出身,自己的研究能力必須足夠紮實,這是一個核心的競爭能力。

萬一碰到沒有外部團隊的支持,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比較好的研究能力,這是他取得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第二個,他必須要有風險控制的能力,因為每個基金經理有擅長的領域,也一定有不擅長的,那麼風險控制,是靠自己還是靠團隊。這個方法可能會不一樣,但一定要有這方面的努力。

所以,歸根到底就是兩方面能力,一方面是獲取收益,一方面就是控制風險,投資基本上就是風險和收益的權衡。

相信週期

問:如果用三個詞來評價一下自己,你會用哪三個詞?

李永興:第一個,還算勤奮,精力還是比較多的。

第二個,相對來說是心態還算平和,這個不一定是絕對意義上的好事或者壞事。

因為其實每種性格的人,適合不同的投資方法。從我經歷來說,其實任何一種性格,都有對應的投資方法。

行業裡面做的好的成長股的基金經理,大部分性格比較樂觀,他一定相信未來會越來越美好,做價值投資大部分還是性格偏謹慎的,始終要尋找估值的窪地,一定要確認風險收益比。

我相對來說會平和一點,沒有特別樂觀,也沒有特別的謹慎,所以在宏觀的判斷上,我更多相信週期,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和行業,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和行業,我看待每個行業相對來說還算平和一點。

第三個,開放,我對新的東西,包括新的知識、新的商業模式的學習還是很看重的,我不會固步自封,我在這個行業裡這麼些年,幾乎可以看到每3 到5年一些新的模式都會出來。如果固步自封的話,就會被淘汰掉。


點擊右邊鏈接下載聰明投資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三年回報124.4%的“週期高手”李永興:A股這三個行業有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