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比例大幅度提高以后,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就业就成了问题

在今年的两会里面,出乎意外的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成为头号目标,反而是稳就业放在了首位,在稳就业面前,所有的政策方针都必须向后站,因此,社保全额征收的消息没了下文,环保政策也成为失业人群炮轰的目标,甚至有地方的城管也开始放宽了对街头摆摊的限制。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就业,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收入来源,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稳字当头,一切靠后站!


城镇化比例大幅度提高以后,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就业就成了问题


与此相适应的是,城镇化这几个字也慢慢地在政府的八股文里面消失了,以前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是官家所说的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待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圈地卖钱,即把农民的土地低价收购,再转手高价卖出,成为推升房价的第一黑手。但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期时,这种操作就不可持续,更可怕的是,失地农民或城镇化后的居民,如果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也回不到农村那种自给自足的时代,他们的活路在那里,所以,就业就成了问题。

以前引进外资,是为了引进新技术、管理经验、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这两年在毛衣战的打压下,几乎所有的外资企业都撤离了。政府缺钱了可以透支信用去印,但老百姓失业了没有了收入,怎么办?只能通过扩大就业渠道,降低税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就业,而这一切都要经济景气来做铺垫。

在当前炒房兴邦、实业误国的思路横行天下时,就算你有钱,你也不敢去投资实业,特别是在当前人工费用高、房租高和各类税费高的环境下,低回报行业根本就没法生存,而高盈利行业却是垄断企业把持,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就业就是一个问题。

不过,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年轻人越来越少,即使工作岗位减少,其竞争性也大不如前,这使人感觉到,找工作好像并不难,但结构性的转变,使人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