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將要迎來中國人的身影,載人登月方案已定,還要建立月球基地

據新華社28日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在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總體共識和初步方案,未來將會在月球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

近年來,多個國家已經把月球探測當成了重點發展領域,全球會迎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包括印度、美國等都有自己的登月計劃,印度雖然“月船2號”項目遭遇了失敗,但並不影響其進一步探測月球的決心。美國也表示會向宇航局撥款210億美元,在2028年將宇航員再度送上月球。

月球將要迎來中國人的身影,載人登月方案已定,還要建立月球基地

陳善廣表示,未來載人航天的發展趨勢是載人月球探測,並在月球上建立自己國家的基地。月球基地可以利用月球低重力、弱磁場、高真空等特殊的環境展開大量的科學研究,可以進行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等多學科研究和原位資源利用,促進基礎科學的創新和發展;月球特殊環境還會為人類學會在月球生存提供條件,在月球表面建立密閉的生活環境將會為人在進一步走向深空探索打下基礎。載人登月只是第一步,中國的遠期目標是實現人類達到火星。

月球將要迎來中國人的身影,載人登月方案已定,還要建立月球基地

據介紹,中國第一步將會在2020年實現登月“回”地任務,也就是說嫦娥5號登月將會把月球上的物質採樣後帶回地球,在2030年左右中國就將要實際航天員登月。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在載人登月工程上並沒有公佈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但已經在做積極的論證和準備。根據中國航天白皮書的公示,中國在2013年就已經開始了載人登月工程關鍵技術的攻關。不過,中國繞月工程、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葉培建曾在南京演講時表示,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計劃可能在2025年前後實現。

載人登月目前對中國來說最大的難題仍然是運載火箭運力的不足。在今年10月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表示該院“5米直徑模塊新一代載人火箭總體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已經通過了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驗收評審。

月球將要迎來中國人的身影,載人登月方案已定,還要建立月球基地

該火箭起飛重量約2200噸,起飛推力接近2700噸,奔月軌道運載能力將不會低於25噸。這將會比中國目前擁有的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征5號的8噸運力有了4倍的提升,該火箭成熟之後將會解決中國載人登月火箭動力不足的難題。

在最大的技術難題被攻克之後,中國載人登月工程的進度預計會大大提前,2025年前後實現這一夢想也成為了可能。

月球已經荒涼了無數個歲月了,真的很期待中國航天員的訪問,也歡迎中國建立自己的月球基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個擁有中國人常住的月球也將會成為現實。想想日前美國通過不發籤證的方式阻止中國宇航局和航天企業參與國際宇航大會的事,真為美國感到可悲,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你美國所能阻擋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