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鈞:做一名“溫暖”的醫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彭婷 通訊員 段斌

10月22日清晨,66歲的湘潭市民黎馥香拿著一把淡紅色木梳,對鏡梳頭。儘管這把梳子已經用了10年,黎馥香卻把它當作寶貝一樣珍惜。因為,這是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周仕鈞,送給她的禮物。

黎馥香曾患急性白血病。“剛知道病情時,我整天以淚洗面,是周醫生把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黎馥香說,周醫生不僅給她治病,還給她“療心”,鼓勵她陽光面對一切。

經過7年治療,黎馥香奇蹟般康復了,掉光的頭髮也重新長了出來。出院時,周仕鈞特意送給她一把梳子,寓意順心順意。這把梳子,如今成了黎馥香最珍貴的物品。

“溫暖!”熟悉周仕鈞的人,大多這樣評價她。這位慈眉善目的銀髮女醫生今年75歲,退休後被醫院返聘。自1968年從湖南醫學院畢業,她已在醫療戰線耕耘51年。

大學畢業那年,周仕鈞被分配到城步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工作。那時,醫療條件非常落後,除日常臨床工作外,她還要面對各種危重的傳染病,有時晚上翻山越嶺出診,幾天也回不來。“我還為難產的牛接過生,為農戶的豬治過病。”雖然條件艱苦,周仕鈞沒有抱怨,在城步堅守了5年多。

“我永遠不會忘記離開城步時的情景,小小的長途汽車站,擠滿了為我送行的人。”回憶起40多年前的場景,周仕鈞眼裡噙滿淚水。她說,正是這5年多身背藥箱在苗嶺山寨行醫的寶貴經歷,讓她感受到了鄉親們的淳樸,收穫了一個“白衣天使”的成就感。從此,她立下誓言,要做一名“溫暖”的醫生。

1979年,周仕鈞調入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在這裡紮下了根。40年來,經她診治的患者達30多萬人次,從未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

2017年,一個大學生因車禍受傷、流血不止,被送到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會診中,很多醫生提出要在血管內安裝支架,患者家屬連安裝支架的31萬元都準備好了。“不搞清楚,不要盲目安裝支架。”周仕鈞堅持先給患者做全腦血管造影,確定哪根血管流血再採取下一步行動。

造影結果出來,確認不需要安裝支架。經過積極治療,這名大學生早已康復出院,重返校園。周仕鈞的精確診斷,為患者家節省了幾十萬元。

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51年的從醫經歷,周仕鈞始終堅持這樣做,深受患者和同事愛戴。

在周仕鈞所在的神經內科,患老年痴呆症、意識障礙症的病人較多。為了不讓他們走失和出現意外,周仕鈞帶領團隊自制內裝信息卡的馬甲,購買嵌有信息芯片的腕帶給他們戴上。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有時半夜起來上廁所都會迷路,怎麼辦?周仕鈞也為護理人員配置了腕帶。“一頭連著患者,一頭連著陪護,這樣暖心的舉措,是醫院一道靚麗風景。”醫院院長劉群友說。

50餘載治病救人,周仕鈞收穫了大量“粉絲”。一些被她治癒的患者給她送禮,她絲毫不取。她說,作為醫生,患者病癒就是最好的禮物,這份獲得感,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

周仕鈞是全國勞動模範、二級教授,曾有很多機會擔任院領導職務,她卻予以婉拒。她說:“我的初心是做一名‘溫暖’的醫生,在一線能夠幫助更多的患者。”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新湖南客戶端讀者熱線:0731-84326002。轉載授權:0731-84326133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