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中國金融學年會成立於2003年12月。自2004年起,中國金融學年會每年舉行一次,目前已成為中國最重要、學術水平最高的金融學會議之一,為我國金融教學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增強國內金融研究的學術氣氛。10月26日,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在浙江大學舉行。本屆年會由浙江大學和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聯合主辦,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和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互聯網金融分院共同承辦。本屆金融學年會共有來自200多所國內外高校和金融機構的1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他們共同展開了金融學術前沿的廣泛交流。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大會現場

10月26日上午,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開幕式隆重召開,兩位浙大學子表演的越劇《西廂記》緩緩拉開了開幕式的帷幕。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長江特聘教授黃先海主持了本屆年會的開幕式,對全體參會代表、專家學者表示最真誠的歡迎。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長江特聘教授 黃先海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鄔小撐

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教授首先進行了大會致辭,他介紹到浙江大學秉承求是創新的校訓,立足於浙江數字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高地區位優勢,致力於培養高層次的數字金融專業應用型人才,在全國首先開設了互聯網金融專業方向的碩士點、博士點等,浙大經院、工程師學院互金分院和金融研究院組成了集互聯網金融和數字金融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有機體。鄔小撐教授更表示學校將全力為本次金融年會做好保障,並預祝本屆年會取得圓滿成功。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長 史晉川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長史晉川教授介紹了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概況,他表示金融學科的建設擔負著促進我國金融發展的歷史使命,金融學科的發展需要不斷地交流與積累,本屆年會為全國金融領域的專家學者深化金融學科建設和學術合作提供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浙江省特級專家、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主席 金雪軍

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互聯網金融分院院長、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主席金雪軍教授介紹了本屆年會新的嘗試與新的突破,包括首次舉辦理事論壇、投稿論文數量與質量再創新高、參會代表規模再次突破上屆規模等。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主席、暨南大學劉少波教授盛讚本屆年會盛況空前。作為見證了中國金融學年會發展歷程的親歷者,劉少波教授從順應時代背景、嚴格純粹的學術標準和學術民主、鐵桿群體的支持、青年學者的踴躍參加、開放包容的年會氛圍這五點來闡明中國金融學年會越來越有影響力的原因。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秘書長、廈門大學鄭振龍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中國金融學年會的發展歷程,對本屆年會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宣佈了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通過的新增理事單位、理事會成員,以及第十七屆中國金融學年將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舉辦。最後主持人黃先海教授宣讀了本屆年會優秀論文獲獎名單並進行優秀論文頒獎。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 羅伯特·默頓

緊接著,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最高級“終身教授”羅伯特·默頓(Robert Merton)作了題為“Observations on the Digital Revolution: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Tech”的主旨演講。默頓教授著眼金融科技發展的必須要素,指出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嚴謹可靠的驗證機制是金融科技獲得信任的必需條件。默頓教授指出只有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金融科技才能在金融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而監管機構合理的監管制度能夠幫助塑造金融科技集團的公信力,保障金融市場參與者的權益。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螞蟻金服集團總裁 胡曉明

螞蟻金服集團總裁胡曉明作了題為“數字經濟下的新金融科技”的主旨演講。胡曉明先生指出金融科技必須遵循金融兩個基本規律:風險管理與驅動普惠金融的發展,並提出了金融科技創新的三大基石,互聯網是基礎設施,大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能力,以及五大“技數”能力,分別為數據智能、安全風控、區塊鏈、生物識別、隱私保護。同時胡曉明先生還表示科技對未來金融貢獻越來越大,這也是驅動金融生產創造力的最重要因素。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助理教授、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鄔介然以“Macro-Financial Volatility under Dispersed Information”為題,圍繞總體消費水平、實體經濟、金融集團經濟等展開演講。

三位學者精彩的主旨演講之後,來自復旦大學的Jing Yao分享了他和上海財經大學Jianjun Gao,香港城市大學Duan Li合作的一等獎優秀論文,作了題為“When Prospect Theory Preference Meets Mean-Reverting Asset Returns:A Dynamic Asset Allocation Model”的論文報告。

隨後,大會進入雜誌社專題環節,《經濟研究》編輯部謝謙,《管理科學學報》編輯部熊熊,《管理科學》編輯部藍華分別對雜誌社相關情況、投稿要求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號召各位專家學者踴躍投稿。

最後,大會在愉快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本屆年會論文徵集受到各界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來自300多所高校和金融機構的學者投稿720篇,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銀行、證券公司等機構。經過多位金融領域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匿名審稿,最終產生了205篇入選論文。本屆年會設有45個分論壇,圍繞公司金融、風險管理、企業創新、資產定價等16個議題進行報告。各個議題引起熱烈的討論,學者們產生激烈的思想交鋒,將本次年會推向了新一輪高潮。本次會議支持單位有《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管理科學學報》、《管理科學》、《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編輯部。

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26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

圖為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合照

理事會會議

10月25日晚,中國金融學年會秘書長鄭振龍教授主持召開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出席會議的嘉賓有來自各院校單位的近60位理事會成員,及申請加入理事單位和被推薦的理事成員。

首先,第十六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會主席劉少波致辭。年會主席金雪軍教授對年會籌備情況、論文徵集及評選工作進行了彙報,接著年會執行主席王義中教授向理事會通報優秀論文評審結果。隨後,理事會在聽取了申請加入理事單位的學校彙報後,進行無記名投票,最終華東師範大學、福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三所高校均以超過半數的有效票數,成功加入理事會。最後,一所院校申請承辦下屆會議,理事們在聽取了其學院發展情況及年會籌備條件相關彙報後,投票選舉通過第十七屆中國金融學年會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承辦。(記者袁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