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學家要和高手過招

青年科學家要和高手過招

樊代明。 柳承志 攝影

“一個事物,既有正面,又有側面、背面。人到了老年,往往只研究、欣賞正面,而青年科學家思想解放,敢於探索側面、背面,說不定真理就在那兒。”出席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講座上妙語連珠,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這位以幽默敢言著稱的“網紅”院士今年66歲,卻說自己在平均年齡74歲左右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群體中尚屬於“比較年輕的院士”。“較年輕院士”談起青年科學家來滔滔不絕:“青年科學家就該到世界上遛遛,與國際高手過招。科技需要大家一起來推進,絕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如果我們不交流、不合作,很難產生新的火花。”

樊代明任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時曾推出一項規定,博士生髮表的論文一定要在國際學術雜誌發表,科學水平要以全球為背景,以世界定水準,不然就緩授學位。有的學生為此急哭了,樊代明拍拍他的肩膀:“我怕眼淚,可科學不相信眼淚,沒辦法,繼續做實驗吧。”有個學生乾脆把鋪蓋搬到實驗室,晝夜連軸轉,實在困了就在地板上睡一會。如此數月,結果出來了,論文也在國際學術雜誌上發表。

在講座上,樊代明提出自己的創見,即通過整體整合醫學的視角更好地解決現代臨床醫學的困境。“人類的疾病有三大類:三分之一屬於不治也能好的,三分之一屬於無法治好的,三分之一屬於治了才好的。”樊代明說,“醫學並非萬能,醫療對健康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具有有限性,不能單純依靠醫療來維護人體健康。”樊代明分析說,患上常見疾病比如普通感冒,可以靠人體的自愈力恢復健康,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導致人體的自愈力大幅下降。此外,人類約有7000種罕見病,到現在還是沒藥可治;剩下三分之一治了才能好的疾病,就在考驗醫院和醫生的診療救治水平了。

“我們曾一度認為健康就是沒病,於是一直在治病。我們能不能在治病之前做點什麼?康復以後做點什麼?”在觀眾的共鳴聲中,樊代明進一步闡釋:當今社會,疾病範圍在擴大,藥品種類在增多,國家醫療投入在增加,但患者卻依然增加,其原因便是醫療健康發展缺乏整合觀念。整合醫學提倡的不僅僅是一個人身體的健康,它還涉及到自然、社會、各行各業,以及其他凡是和人體有關的一切知識,都要拿來組成新的醫學知識體系。從整體觀、整合觀和醫學觀出發來認識醫學,可以有效解決現代醫學專業過度分化、專科過度細化、醫學知識碎片化所致的醫學難題,這將成為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