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樣的!永城這個好媳婦當選商丘好人

她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困難和挫折來臨,她不退縮,勇往直前,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為苦難的家撐起一片藍天,在平凡中演繹著偉大,她就是新橋鎮新橋村村民張苗苗。

2006年,張苗苗嫁到新橋鎮新橋村,婚後丈夫長年在外地打工,婆媳相處融洽,生活很是和諧,張苗苗和婆婆一起上街,婆婆總是跟別人說張苗苗是自己的女兒,大家都很羨慕這一對好婆媳。鄰居們人見人誇張苗苗是個好兒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0年6月的一天,張苗苗的婆婆被診斷患上了乳腺癌。難過之後,張苗苗想,無論花多少錢,都得給婆婆治病。於是,她自己一個人帶著婆婆到市人民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


好樣的!永城這個好媳婦當選商丘好人


“當時婆婆不願意治,認為家庭條件不太好,捨不得花錢。我給她溝通了很久才同意接受治療。”採訪中,張苗苗說。

後來,婆婆做了切乳手術,她伺候在病床旁。化療期間,她給婆婆做她喜歡吃的、有營養的飯菜,端到嘴邊,邊餵飯邊安慰婆婆,調節婆婆的情緒,同時守護在婆婆身邊悉心照顧。

2014年4月的一天,婆婆再次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骨轉移。她便再次踏上了陪婆婆看病治療的道路。在這次治療中,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中需要用一種進口藥,不但很貴,而且無法報銷。這種藥一支22695元,一共需要用14支。這樣昂貴的藥,對於他們這樣的普通農村家庭來說實在困難,然而面對這一情況,張苗苗沒有猶豫,立刻同意了醫生的治療。

就這樣,從2014年到2015年,她婆婆經歷了7次化療、30多次放療,再加上後來的內分泌治療,她的婆婆病情終於有了好轉。

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年初,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肺,於是,她又帶婆婆到鄭州做了7次化療。2018年,癌細胞又開始肝轉移,張苗苗繼續帶著婆婆進行治療。

在婆婆整個治療過程中,都是張苗苗一個人帶著婆婆到處奔波。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張苗苗始終沒有過放棄的念頭,她決定一定陪著婆婆與病魔抗爭到底。

“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為了生活,父母吃盡了苦,現在終於苦盡甘來,沒想到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婆婆卻得了嚴重的病。我們都還年輕,而父母只有一個,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給婆婆治病。”張苗苗說道。

真是禍不單行。2019年,當張苗苗的婆婆依然在與病魔做鬥爭的時候,她的公公也倒下了。她公公原本就患有糖尿病,因為心臟不好去醫院檢查治療時,醫生告訴張苗苗,她公公的病情需要下支架,一個支架就是3萬多元。她公公脾氣比較犟,知道要花很多錢,便不願意接受治療,堅持要出院。

張苗苗又像當初哄婆婆一樣,一邊耐心地做著公公的思想工作,打消公公擔心醫藥費的念頭,一邊又繼續籌錢給公公做手術。

公公手術前,張苗苗作為病人家屬被醫生叫到談話室談話。醫生告訴張苗苗,她公公的心臟血管很不好,有的已經斷斷續續,再不下支架的話血管就會斷裂,心臟就會壞死,這一次至少要下3個支架,而且有一個血管堵得嚴重,如果通不開的話還得搭橋。當時,醫生看到她一個人在醫院來回奔波,便問她丈夫為什麼不在身邊,堅強了許久的她還是哭了。

雖然委屈、勞累,但是,張苗苗心裡比誰都清楚家裡的情況,公婆生病需要錢治療,還有三個孩子要養活,一家人所有的開銷都壓在了她丈夫一個人身上,她也想讓丈夫在家陪著自己,陪著家人。可是如果丈夫在家,家中就沒有了經濟來源,就沒法給公婆看病。當醫生下最後通知要求家屬簽字的時候,她婆家妹妹嚇得趴在了凳子上,張苗苗果斷地拿起筆在同意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公公手術後的第二天,她丈夫從外地趕回來了。當她在車站接到丈夫時發現,丈夫正在流眼淚,又不想讓自己看到,她瞬間也鼻子一酸,強忍著淚水跟丈夫說:“你一個大男人,流什麼眼淚,別讓人家笑話。”丈夫對她說:“咱媽一個人生病就夠你辛苦的了,現在爸也病了,可辛苦你了。”

張苗苗認為,作為一個妻子,作為一個兒媳,首先要做好丈夫的“賢內助”,把家庭照顧好,不讓丈夫在外分心。然後把家裡老人照顧好,讓丈夫無後顧之憂,安心工作。

從2010年婆婆生病到現在,為了給公婆治病,張苗苗四處找親戚、朋友、鄰居借錢,家中負債累累,但她從不抱怨,一直依靠她那強大的內心支撐著。當談及她為何如此堅強時,她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想讓這句話應驗在自己身上,不想讓自己後悔。身教勝於言傳,我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孝敬父母的同時,也給自己的孩子做個好榜樣。”

在張苗苗的感染下,她的孩子也都很懂事,經常幫她做家務,家中有吃的,都會先拿給爺爺奶奶吃。

雖然經歷了這麼多的挫折和苦難,但交談之間,張苗苗依然積極向上、樂觀堅強、真誠善良。“好媳婦”“商丘好人”榮譽稱號,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