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旗:崗位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


最美燕趙人社人(29) | 陳江旗:崗位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


陳江旗,中共黨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現任邢臺市社保局副局長。作為一名曾經的人民教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品質在他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進入社保系統近三十年,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服務對象,他都始終秉承“崗位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的理念,嚴格要求自己,勇挑工作重擔,貼心服務群眾,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多次被市人社局授予“嘉獎”,考核優秀,2014年被授予記功獎勵。

敢做新事,履職盡責,爭做政策“全能手”

社保業務工作專業性強,政策複雜繁多,不是行家出身的他硬是靠著自己勤奮好學的一股子鑽勁成了局裡有名的政策專家,群眾有難題了找他,縣裡工作遇到瓶頸了找他,科裡有問題了也是他跑前跑後協調解決。他常說,自己幹了大半輩子的養老保險工作,高的目標不祈求,但是有一點必須要做到,那就是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專一行,盡心盡力為參保職工服務。他先後在多個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不管在哪個崗位,他都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找準工作突破口,調動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的開展新工作。在機關處工作期間,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很多單位不瞭解新政策,工作態度不積極,甚至有一家處級單位的黨委書記都不理解,冷言惡語予以牴觸,很不配合工作開展。為了迅速打開工作局面,他多次深入參保單位,苦口婆心反覆講政策,不厭其煩做思想工作,最終開創性地完成邢臺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作為河北省試點走在了全省前列;他積極適應新的工資政策,高水平的起草《實行績效工資改革後市直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實施辦法》等調研文章,確保全市績效工資制度與社保制度的順利銜接;2014年社保局成立後,分管養老保險工作的他又先後參與全市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牽頭起草邢臺市具體實施方案;提出“六個精準”發力,破解企業養老保險中斷繳費難題;提出“先易後難、同步推進”原則,攻克機關事業單位試點制度參保難題;圓滿完成全市“五保合一”金保工程建設工作,整合21個縣(市、區)機構和數據,解決群眾辦事多處跑、抱怨多的實際問題,為邢臺市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正是用一種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勁頭,勇立改革潮頭,抱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踐行著他心中的責任與擔當。他常說:“領導信任咱,把一項工作靠給咱,咱就得對得起這份信任,就得管好自己、帶好隊伍、把每一場仗打的漂亮!”

甘做細事,執著堅守,站好社保“每班崗”

在社保經辦部門,面對的服務對象基本上都是來辦退休的“老臉”、發生工傷的“哭臉”、保險有問題需要解決的“愁臉”,而他總是有一種力量,能讓他們都變成“笑臉”。工作中,他時刻銘記著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踏踏實實紮根在基層,奔波在一線,親力親為,主動發現問題並有效解決,讓社保政策最大程度的施惠於民。無論面服務對象是企業下崗職工、退役軍人還是靈活就業人員,他都能做到沉著冷靜,淡定從容,尤其是面對一些企業破產職工,因單位原因少報漏報,利益受損,情緒激動,頻繁上訪,話難聽、臉難看,他都能耐心的解釋每一條政策,解決每一個問題,讓人感到舒適和親近,讓辦事群眾焦急而來,滿意而歸。在檔案管理中心工作期間,管理全市涉及失業、靈活就業人員切身利益的業務檔案近三萬餘份,為了加強管理,他制定崗位職責,完善工作制度,將每週兩次的檔案查閱時間調整為五次,公佈辦公電話,提供預約服務,做到隨來隨查,大大減少職工排隊等候的時間;分管靈活就業人員管理工作後,推行繁簡分離經辦模式,使參保人整體等候時間縮短10%以上;分管社會保險登記徵繳工作後,啟動社會保險網上申報,打破邢臺市30年來參保單位需要到社保經辦機構手工申報和現場查詢的傳統辦事模式,讓社保申報工作搭上了“互聯網+社保”的快班車。

“每個人進入一個行業,不一定都是自己擅長和專攻的,但是隻要有一份恆心,有一份定力,不管多難的工作都能把他啃下來的!”站好每一班崗,守好每一份責,做實每一件事,就是他對自己堅守基層工作最真實的詮釋。

善做難事,用心服務,當好群眾“貼心人”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而他在實際工作中,就是不斷用自己有溫度的服務去攻堅克難,解決職工歷史遺留問題。2018年,涉軍問題突出,直接影響社會穩定,他代表人社局被抽調到市政府工作專班,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跑辦涉軍人員養老保險補費等工作,針對退役軍人無法提供原始憑證等問題開闢綠色通道,為市本級退役軍人補繳養老保險費279人次1661.2萬元,補繳醫療保險費238人次806.3萬元,被市政府提名河北省退役軍人管理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在解決破產企業職工因欠費無法辦理退休問題上,他更是憑藉著一股子韌勁,跑贏了破產企業欠費核銷這樣一場特殊的“民生考題”。面對時間長、資料缺的難題,他親身上陣為職工們找資料,在人社局一個狹小的倉庫裡,他從一沓一沓的材料裡一頁一頁翻,一個年份一個年份地找,最長的從1995年一直翻到2009年,跨度長達15年。“搶時間,決不讓時間在市一級層面耽誤。”這就是他心裡堅定的信念。在省欠費核銷新政策出臺之前,他趁著暫停期,到企業實地稽核、翻閱原始檔案、走訪原企業職工,審查企業核銷資格,把工作往前趕,做在前。2017年臘月二十六,接到省通知,要求補充材料,他帶領工作人員吃住在省廳,一次趕上石家莊召開活動,周邊沒有住宿的地方,他們專門跑到市郊的旅館住下。而這樣的付出,讓邢臺市無線電二廠等8家破產企業的1678名企業職工成為全省新政策實行以來的首批受益者,核銷了企業無法為他們清償的個人賬戶以外的養老保險費1801.39萬元,解決了困擾他們近10年的養老保險問題。“看到職工的笑臉,工作再苦心裡甜”他這樣說道。

工作崗位在變,他埋頭苦幹不求回報的精神卻始終如一,服務對象在變,他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的勁頭卻只增不減,在他身上展現的,是一種社保人對社保工作精益求精的信念,一種社保人為群眾服務到底的信念,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內在的精神風貌和品質。今天的他,依然憑著自己在社保事業中的歸屬感,不斷克難攻堅,挑戰極限,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揮灑著汗水,實現著價值,力爭把每一項工作任務乾的精彩又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