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華為和騰訊,哪個公司對社會貢獻較大?

吃貨先生先鋒號


我個人覺得,對社會貢獻比較大的是阿里巴巴、華為和騰訊,和你的標題排序是一樣的。當然,這三家公司都是中國著名的科技企業,僱傭了很多員工,從經營和納稅上對社會的貢獻都很大,不貴我這裡主要比較一下對社會整體變革的有利影響。


阿里巴巴為中國的社會帶來了產業上的改變


阿里巴巴帶來的是社會全行業的變革,這個是由電子商務的特點決定的,阿里巴巴促進了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轉型,帶動了整個中國社會的虛擬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從這點來說,阿里巴巴的對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

當然,過分的重視虛擬經濟也會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是毋庸置疑,虛擬經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帶動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轉型,這點對我國社會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阿里巴巴對社會的第二大貢獻是促進了我國社會向無紙化金融轉型,帶動了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當然這個過程騰訊也參與其中,不過我認為阿里巴巴才是始發,螞蟻金服現在都是全球第一大獨角獸企業。

很難說阿里巴巴打開了互聯網金融的潘多拉魔盒是好是壞,因為事實證明缺乏監管的互聯網金融很可能是惡性的毒瘤,阿里巴巴強行打開了這個潘多拉魔盒卻沒有督促政府進行強有力的監管,造成了很大諸如P2P暴雷,校園貸這類的社會問題。


但是從對社會的貢獻來說,由互聯網電子商務支付引申到線下的互聯網金融或者二維碼支付,改變了我國社會過去傳統的金融結構,督促了我國的金融改革,讓我國金融體系全球領先,這點阿里巴巴的作用非常大。

阿里巴巴對社會的第三大貢獻是,促進了社會全面創業的思潮。馬雲非常高調,曾經有一段時期馬雲語錄到處都是,這點和馬化騰的低調和任正非的更低調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對比。


但是馬雲的高調點燃和全國人民群眾的創業夢想,促進了萬眾創業的社會產業變革,改變了人們的固化死工作的思路,從這點來看,阿里巴巴的貢獻也非常大。


華為對國家的貢獻大,對社會的貢獻不如阿里巴巴


再談談華為,毋庸置疑,華為對國家的貢獻巨大,但是對社會而言,作為基礎網絡設備和智能終端製造商,我覺得對社會的貢獻倒還真不如阿里巴巴大。我這裡把對國家和對社會的貢獻區分了開來,對國家的貢獻顯然是更上層的,對社會的貢獻是面向大眾的。

這裡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華為作為企業的本質和阿里巴巴完全不一樣。作為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是對全民開放的,客戶是全國的消費者。而華為更偏向傳統的製造業,在沒有涉足終端前,客戶主要是運營商和企業,對個人的影響較小,對社會的影響自然也比較小。


華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側面是壓低了通信網絡建設費用,讓全國群眾都可以使用便宜的互聯網、用的起4G。當然這裡不僅僅是華為的功勞,但是華為的功勞絕對最大。因為通信領域只有華為做到了全面位居世界前列,中興和烽火等其他企業多領域只是部分領先。例如核心路由器,國內能替代思科的也就只有華為。

華為對社會的次要貢獻,是因為華為的精神。華為讓很多中國人看到聚焦核心技術也能有一片天地,不僅僅是做做組裝銷售的生意。華為和聯想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道路,通過美國製裁的事件,華為讓全社會知道到科技興國的重要性,讓全中國社會都崇尚科技,這點華為功不可沒。


騰訊對社會的貢獻,遊戲是減分項


騰訊本來對社會的貢獻應該大於華為,因為騰訊也是面向全社會的消費者,理應和阿里類似。但是這次我列在華為的後面,主要是因為騰訊的QQ和微信,對社會的貢獻可能沒有淘寶那麼大,對社會整體並沒有產生有利的正向的變革影響。

不可否認,即時聊天軟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這應該算對社會的貢獻,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沒什麼了,並沒有促進社會產業的發展,也沒有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福利。所以我認為,騰訊的QQ和微信,對我們個人生活的便利貢獻巨大,但是對社會整體變革的貢獻可能還真不大。


而且騰訊後來主營的業務遊戲,我覺得對社會還有一點負面的影響。遊戲雖然賺錢,但是的確遊戲一直存在這樣那樣的負面消息,對社會從來就談不上貢獻二字。尤其是騰訊“抄襲和充值”這兩個話題經常被消費者詬病,反而是兩個減分項,導致騰訊對社會的貢獻,我認為不如華為


所以,我覺得對社會的貢獻,騰訊排在最後。


IT老菜鳥


我個人認為騰訊給我在大貢獻,因為我沒用華為產品,和阿里巴巴的東西,(如果有個人有好多錢但是比不到我,但是有一個朋友請我吃一個面他就是對我有貢獻),所以華為阿黑巴巴對我沒有貢獻,我現在用騰訊的他對我有貢獻。


鹹的有理


三者之中來說,肯定是華為的貢獻最大,其次阿里巴巴,最後為騰訊。

華為

華為主營是通訊基礎領域的,運營商的基站、我們手機的信號等基礎通訊設施都需要華為的設備及技術支持,可以說沒有華為這類型的企業,那麼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做不起來,因為2G、3G、4G、5G都是華為這類企業研究創造推廣開來的,它是基礎,是根源。

假設我們沒有通訊的基礎設備及技術,即使阿里以及騰訊在厲害,別人都可以輕易地捏住你的喉嚨。

PS:估計會有人說華為不做通訊,其他企業也會做,那我想說的是阿里和騰訊不做,照樣也會有人做他們類似的產品,而且華為相比其他兩者的可替代性更難。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排第二主要是它改變為了人們的購物方式以及支付方式,讓我們足不出戶可以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商品,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一個交易模式;此外支付方式,讓一切變得比以往簡單了無數倍;而螞蟻金服的金融服務又進一步改變了銀行,可以說阿里繫有著很多很多的創新及第一。當然一定的程度上它也衝擊了我國的實體經濟,但是利大於弊,所以排在第二。

騰訊

騰訊靠抄襲起家,包括最早的QQ也是抄襲,目前騰訊而言,所推出的產品及服務,基本上均是抄襲,微信支付抄襲支付寶,零錢通抄襲餘額寶,微粒貸抄襲借唄、微信分抄襲芝麻信用分、QQ音樂抄襲酷狗音樂、騰訊視頻抄襲優酷土豆、微視抄襲抖音、QQ輸入法抄襲酷狗輸入法、以前拍拍網抄襲淘寶、騰訊微博抄襲新浪微博,此外還有各類遊戲更是數不勝數(比如QQ遊戲平臺抄襲聯眾、英雄殺抄襲三國殺,QQ農場抄襲開心農場等等)。

這幾年好點,企業做大之後,騰訊以參股入股為主,比較少直接抄襲了,但是嚴格意義上而言,騰訊的創新真的很少,靠抄襲起步後,靠社交用戶黏性獲利,然後現在開始各類投資入股成為互聯網一極,相比與阿里巴巴,騰訊的創新太少,所以排在最後。

總結

三家企業都是我國的知名企業,但一定要排序貢獻度的話,那就是華為榜首、阿里巴巴其次,騰訊墊底。


吃貨先生先鋒號


這還用想,肯定是:

第一、騰訊或者阿里巴巴。相比之下我更覺得是騰訊。

最後是華為。

為什麼這麼說,題目問的是對社會的貢獻,騰訊說不上最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但肯定是早期的互聯網公司裡最成功的一家了,我們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信息的革命,互聯網的革命,作為中國互聯網的中流砥柱,騰訊不僅僅是自己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同時走出來的方式,讓整個社交有了新方式,推動著整個中國的互聯網在起步晚的情況下奮起直追。

再說阿里巴巴,首先是阿里為中國經濟增長所做出的貢獻怕是十個騰訊加十個華為都比不了的,帶來的新商業模式走出中國特色的電商道路。

最後是華為,挺強的,但是歸根結底生產製造銷售企業,對人民群眾不存在影響,換個說法,你現在的哪些習慣是因為華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因為騰訊,因為阿里,至少你的社交,購物,生活,消費都發生了很大改變。


二百四十九點九


個人認為:1.華為; 2.阿里巴巴;3.騰訊;

剛好在通訊領域的UT斯達康工作過(當年中國通訊領域三駕馬車:華為 中興 UT),可惜小靈通之後UT很快隕落了,後又在阿里巴巴工作過,遺憾未能在騰訊工作過,以下僅僅個人觀點。

1、華為近10多年快速發展,已經是全球最大通訊設備商,能在這麼短時間在高科技領域做到top1,確實讓國人自豪。當年摩托羅拉、愛立信和IBM等在通訊領域是何等的威風,記得05年大學畢業在UT工作時,與韓國 日本 臺灣等團隊合作研發項目,能力和經驗明顯比國內團隊強很多,我們得抱著學習的心態,好好向他們請教。真的沒有想到短短十多年就能超越。有這樣的感受,所以對華為更加的敬佩,同時也更加的為中華有華為而自豪。對於國家,通訊設備出於華為,國家信息更為的安全,這就不多說了。故華為我排第一。

2、阿里巴巴,淘寶,天貓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有幸08年加入淘寶,7年打了很多的硬仗,也做出一兩個可以吹牛一輩子的產品,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阿里巴巴打造了一個全球最大的電商生態,也是國人為之可以自豪的,有幸參與建設,更加為之自豪。作為阿里人為什麼沒把阿里巴巴排第一,是我更加敬重華為的技術貢獻。但我相信,未來阿里雲會有更大的貢獻,到那個時候我一定把阿里巴巴排第一位。

3、騰訊,在我的印象中只有QQ、微信和遊戲,不可否認騰訊在社交領域有較大的貢獻,但遊戲,確實……賺錢不少禍害青少年也不少,在這就不評論了,但不可否認,騰訊也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老羊玩激光


毫無疑問,華為公司的貢獻最大,其次才是阿里巴巴,騰訊談不上多大作用,和前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華為公司,如果不是他們有遠見性的,做了相應的基礎芯片和操作系統研究,頂住了美國政府及其高科技公司的斷供和制裁,那中國的許多通訊製造公司,都要聽人擺佈了,華為的強大,讓中美經貿談判中,中方底氣更足,為獲取最後的談判勝利加上了強大的砝碼。


張金成46


阿里巴巴借錢給百姓,買東西還便宜,這就算是比較厚道的商家了,華為是靠賺老百姓錢起家的,現在仍然在賺老百姓錢,騰躍帝國旗下游戲大把大把的賺錢,騰訊視頻看個電影90%都收費,不知道為什麼騰訊那麼拼命的賺老百姓錢但騰訊從來不借錢給百姓


東北爺們兒31


個人認為:1.華為; 2.阿里巴巴;3.騰訊;

剛好在通訊領域的UT斯達康工作過(當年中國通訊領域三駕馬車:華為 中興 UT),可惜小靈通之後UT很快隕落了,後又在阿里巴巴工作過,遺憾未能在騰訊工作過,以下僅僅個人觀點。

1、華為近10多年快速發展,已經是全球最大通訊設備商,能在這麼短時間在高科技領域做到top1,確實讓國人自豪。當年摩托羅拉、愛立信和IBM等在通訊領域是何等的威風,記得05年大學畢業在UT工作時,與韓國 日本 臺灣等團隊合作研發項目,能力和經驗明顯比國內團隊強很多,我們得抱著學習的心態,好好向他們請教。真的沒有想到短短十多年就能超越。有這樣的感受,所以對華為更加的敬佩,同時也更加的為中華有華為而自豪。對於國家,通訊設備出於華為,國家信息更為的安全,這就不多說了。故華為我排第一。

2、阿里巴巴,淘寶,天貓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有幸08年加入淘寶,7年打了很多的硬仗,也做出一兩個可以吹牛一輩子的產品,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阿里巴巴打造了一個全球最大的電商生態,也是國人為之可以自豪的,有幸參與建設,更加為之自豪。作為阿里人為什麼沒把阿里巴巴排第一,是我更加敬重華為的技術貢獻。但我相信,未來阿里雲會有更大的貢獻,到那個時候我一定把阿里巴巴排第一位。

3、騰訊,在我的印象中只有QQ、微信和遊戲,不可否認騰訊在社交領域有較大的貢獻,但遊戲,確實……賺錢不少禍害青少年也不少,在這就不評論了,但不可否認,騰訊也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話說東南亞電商


第一華為,在通訊領域,基礎硬件設備都是華為在做,而且市場佔有率很高。

第二阿里巴巴,雖然改變了我們消費方式,但對實體的衝擊還是不小,所以譭譽各半。

第三嘛,騰訊排不上,做遊戲坑害下一代不說,在最近的NBA事件上表現很差勁。沒有大義,沒有企業擔當。看到這,反應出公司老闆的品格。


傳說137017222


毫無疑問是騰訊,你想,沒騰訊的產品會影響你嗎?沒阿里巴巴的影響大嗎?阿里的產品完全可以被騰訊代替,說實話,玩遊戲充錢,跟別的公司對比,哪裡有騰訊的爽,一點點錢就是不一樣的體驗,別的公司可以比嗎?購物,說實話,現在淘寶沒啥優勢哦,別的平臺都可以代替了,經濟提升來說,阿里還是不錯的,貢獻度來說,兩者都有禍害的,也有貢獻的,實體店主肯定都是罵阿里的,通過阿里賺錢的也會有一部分喜愛阿里的,但是對於用戶來說,便宜又好的淘寶才是淘寶,現在價格整體上升,就不那麼喜歡了!再說阿里和騰訊賺錢的方式,一個是通過留住你的時間賺錢,一個是通過提高價格賺錢,你以為商家價格都上漲了,因為不投廣告,你壓根找不著便宜的,都是想方設法賺錢的,就是騰訊軟刀子,阿里硬刀子,喜歡哪個?至於華為,據我瞭解,只是讓我的手機更好,網速更快,其他不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