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航公司的員工大部分家庭條件都不差?

銀振冰


這個問題反映的情況並不絕對。國內民航產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競爭局面,既有國有航空公司,也有民營航空公司。在這樣行業背景下,民航系統中一部分子弟,尤其是祖輩、父輩就是原先民航系統的員工,哪怕都是機務出身,家境條件也還是不錯的;但是一部分民航員工如果是新入行的,其父輩及以上原本不是民航系統的,那麼家境可能偏一般,但是整體收入水平還是比當地平均水平高一些(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除外)。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民航行業的改制歷程;

咱們國內的民航業務最早和中國郵電那樣,都是由中國民航總局來進行經營和管理的,民航總局既是運營者,也是行政管理者。從1983年開始,民航總局開始進行政企分離改革,遍佈全國各地的飛行大隊和地方管理局在此之後都成立了相應的航空公司,比如西北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中國通用航空公司、北方航空公司等,這些公司經歷20年的運營之後,由於各自經營情況不同,導致盈利水平不一樣,2000年之後民航總局開始實施兼併重組策略,這樣一些航空公司就消失了,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在此期間有一部分民營企業介入到航空產業,成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比如吉祥、九元、春秋等等。

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下,很多航空人的父輩、祖輩原本就是民航總局飛行大隊或者地方管理局的幹部、員工、飛行員、老機務等,這樣一來傳承到現在,這些航空企業子弟的家境就不會很差了,畢竟有積累,你懂的。

2、民航系統的收入水平;

民航行業的收入水平相比於其他交通運輸行業要高的多。航空公司三種典型崗位:飛行員、乘務員和籤派。飛行員中的副駕駛一般年薪30-50萬元,機長一般100萬元-150萬元;剛入職乘務員一般6000-8000元/月,兩艙乘務員或者主任乘務員一般10000元-15000元/月;籤派員的收入一般在8000-10000元/月,職稱上去之後一般在15000/月左右。

所以,民航企業的員工家庭收入還是普遍不錯的,不過工作性質也比較辛苦,這一點和高鐵運輸比較類似,不能朝九晚五,節假日才是最忙的時候,尤其是春運。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民航人而言,這些收入都是辛苦勞動所得。


OK,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靚靚咖啡堅持原創分享,如需瞭解更多關於職場、財務方面的知識,請關注“靚靚咖啡”吧,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