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中國海油或再添千億方大氣田,海洋油氣忙碌的日子來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重大发现!中国海油或再添千亿方大气田,海洋油气忙碌的日子来了

繼中石油、中石化之後,中國海油千億方大氣田也要來了。

作為中國油氣大開發的“三駕馬車”,中石油和中石化“10億噸大油田”、“千億方級大氣田”接踵而至之際,中國海油前方也傳來了喜訊。

日前,中國海油宣佈探井永樂8-3-1井成功測試,獲百萬方優質天然氣流,創造了我國海域潛山天然氣測試產能新紀錄。

這一破記錄高產井的出世,標誌著中國海油繼5年前發現千億方大氣田陵水17-2之後,在瓊東南盆地深水領域又叩開了一個千億方氣田寶藏的大門。

這不僅是中國海油的一次重要資源收穫,也標誌著中國海油在業內公認的難度與潛力同在的深海領域取得了又一里程碑,為公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打開了通道。

01

再探千億方大氣田

據瞭解,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選定實施的探井永樂8- 3-1井,位於瓊東南盆地松南低凸起發育的潛 山構造帶,與盆地深水西區的陵水17-2氣田遙相對望。

2013年,湛江分公司在瓊東南盆地西區的中央峽谷陵水凹陷陵水17-2構造部署探井,並於2014年8月鑽獲陵水17-2氣田,它是我國首個深水自營高產大氣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方,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

一時間,瓊東南盆地深水海域這一天然氣“寶藏”走到了臺前。

重大发现!中国海油或再添千亿方大气田,海洋油气忙碌的日子来了

圖來自文獻《瓊東南盆地深水區中央峽谷砂體成因與展布規律》

瓊東南盆地深水區域範圍主要包括中央坳陷帶和南部隆起帶,水深為300~3000米,面積約為5.2萬平方公里,有樂東、陵水、松南-寶島、長昌等眾多凹陷。

鑑於凹陷之間油氣地質環境和成藏條件相似性,陵水17-2氣田的發現,使得大眾對這些凹陷發現更多天然氣充滿了期待。

但是按照業內大於500米水深海域為深水,超過1500米為超深水的定義,瓊東南盆地300~3000米深水區域的勘探屬於世界級理論技術難題, 這似乎註定了要在這片土地發現下一個千億方大氣田絕非易事,尤其是在鑽井少、勘探程度低的盆地東區。

數年間,湛江分公司在瓊東南盆地東區經歷過鑽遇差氣層、未鑽遇氣層的失利,也經歷過永樂8-1-1井鑽遇88米純氣層,但探明儲量少,未達到大氣田規模的失落。

或許好事總是多磨。 期間,湛江分公司勘探靶區從松南-寶島凹陷到松南低凸起,研究方向不斷優化,油氣運移路徑、成藏模式逐漸釐清。

至今年6月,湛江分公司幾經研討,將勘探目標定在了緊鄰凹陷生烴區的低凸起發育的潛山構造——永樂8-3潛山構造,並提交探井永樂8-3-1井。

這口井設計井深3015米,水深1831米,屬於超深水範疇。

7月開鑽以來,從鑽井刷新深水東區氣層厚度紀錄,到測試作業氣流噴湧而出,證實了南海瓊東南盆地深水東區勘探獲重大突破,千億方氣田征戰序幕就此拉開。

02

砸重金,備戰南海油氣會戰

事實上,千億方氣田的持續攻關正是中國海油南海油氣大會戰的關鍵一環。

公開數據顯示, 中國海油“七年行動計劃”中,發現大中型優質油氣田、建設南海大氣區成為了重要方向, 南海正成為中國海油乃至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的主戰場。

國土資源部《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顯示,我國南海油氣資源量高達350億噸,其中約1/3的資源量以天然氣的形式封存在 高溫高壓區域。 以往限於技術等多方因素,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基本處於後備狀態,很少動用。

如今,伴隨著高溫、高壓、深水領域三大世界級油氣勘探開發難題的攻克,南海油氣大開發正蓄勢待發。

以湛江分公司為例,作為南海西部海域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的主體,公 司日前透露, 2020年到2025年,公司每年將投入資本性支出160億元人民幣。

公司相關負責人補充道,“未來五年,湛江分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年均鑽井50口,年均儲量替代率達到130%,積極推進新項目評價建設,預計共14 個新項目投產。 ”

按照規劃預期,湛江分公司2025年將上產60-80百萬桶油當量(約相當於1000萬噸油氣當量),以目前南海西部油田年產油氣1000萬方油氣當量的水平,意味著到2025年油田產量將翻一番。

對於這一目標,公司計劃採用深挖在生產、攻關新領域、盤活難動用、主攻大氣區的舉措, 全力推進南海油氣勘探開發多點開花。

其中,在原油開發方面,公司將建成潿西南、烏石、海中、邁陳、雷東和文昌A/B凹油田七大油田開發體系,達到原油450-500萬噸的穩定年產能。

天然氣開發方面,建成東方、樂東、崖城、深水四大氣田開發體系,上產天然氣100億立方米。

03

海洋油氣忙碌的日子來了

有跡象顯示,海洋在逐步走向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C位。

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對2019年上游數據做年中評估顯示,全球上半年已獲得56個常規發現,其中30個為海洋油氣田。

此外,Rystad Energy曾推算,由於大量海上油氣項目獲批,從2018年至2020年,海上油氣投資將增長一倍,並在未來5年維持較高水平,到2025年,海上油氣服務需求將達到4420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45%。

從中不難看出,海洋正成為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熱土,併成長為全世界油氣戰略接替的重點領域。

以中國海油為例,10月24日中國海油公佈了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數據顯示中國海油實現油氣淨產量124.8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9.7%。其中,中國海域淨產量為80.2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高達8.9%,顯示出了海 洋油氣勘探開發的資源潛力。

更重要的是,伴隨技術的革新、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海上油氣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高成本項目, 甚至相比陸地油氣勘探開發具備更可觀的經濟性。

據瞭解,中國海油通過提高採收率、降低油田遞減率、增加勘探研究力度、全項目優化等方式使得桶油成本有效降低。 2018年,中國海油桶油成本為30.39美元/桶,2019年中期的桶油成本降至28.99美元/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石油Link,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