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安全生產執法規範化暨 互聯網+安全監管專題培訓會在鄭州召開

近日,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安全生產執法規範化暨互聯網+安全監管專題培訓會在鄭州召開。

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省各級安全生產執法隊伍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化相關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各項工作紮實推進。特別是應急管理機構改革以來,各級安全生產執法隊伍機構人員逐步到位、裝備能力不斷提升、執法力度持續加大、執法行為趨於規範、線上執法持續深化,強化了依法行政理念、提升了監管執法能力、鍛鍊了各級幹部隊伍,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1-9月份,全省各行業領域共發生生產安全傷亡事故613起,死亡412人,同比分別下降30.10%和33.55%,14個省轄市工礦商貿領域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其中焦作市未發生亡人事故,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在實踐中形成了共識,明確了聚焦重點區域嚴治是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的前提基礎,聚焦重點行業嚴管是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的關鍵措施,聚焦重點企業嚴防是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的治本之策,聚焦重點時段嚴控是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的有效途徑,聚焦重點違法行為嚴懲是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的有力武器。實踐證明,生產安全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做到嚴格執法、履職盡責、嚴管重罰,就一定能夠做到少死人、不死人。

會議要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認清新時代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安全生產發展階段、城鄉發展過快、非傳統高危行業領域事故多發、隊伍自身建設、基層基礎建設和執法環境、部分行業領域事故反彈等新挑戰,認清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安全生產工作在安全需求、監管執法、行政事項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認清人民安全意識提高、應急管理體制改革、建設雙重預防體系、打造應急管理文化等給新時代安全生產工作帶來的新機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中心,以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實現事故總量持續下降、較大事故持續下降、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一個杜絕、三個持續下降”為目標,以源頭治理與行業監管並重、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同步、集中行動與專項行動結合、規範執法與公正文明執法並舉、深化改革與實踐探索互動為重點,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為保障,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在線監測系統實戰應用和“互聯網+”監管服務水平,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會議強調,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認清形勢、正視問題、抓住機遇,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一是堅持源頭治理與行業監管並重,向管理要安全。要樹立“風險就是隱患、隱患就是事故”的危機意識,堅持關口前移,實施源頭治理;要緊扣法定職責和“三定”方案,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要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完善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的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機制;要研判分析本轄區內企業、行業領域等規律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執法;要實行省市縣三級執法計劃對接,確保轄區內企業監管執法全覆蓋。二是堅持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同步,向科技要安全。要加快推進風險在線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實現對重大危險源和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的實時監控和數據採集;要加強大數據研判分析,做到心中有“數”,及時掌握風險信息,提高預測預警能力,有效管控安全風險;要實現大數據與監管執法深度融合,對企業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程管控,確保安全監管無盲區、現場管理全覆蓋,實現遠程執法、在線執法、精準執法;要積極推廣人臉識別系統、語音播報系統、連鎖報警系統、緊急切斷系統等現代科技在企業安全監管、重大危險源管控等方面的應用;要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照單管控風險、消除隱患、交辦督促、嚴格責任。
三是堅持集中行動與專項行動結合,向整治要安全。要參照“防風險除隱患保平安迎大慶”行動做法,繼續堅持在特殊時段、特殊時期開展安全生產集中執法行動,結合本地實際,採取駐地指導、專家幫扶等措施,打擊違法行為,排查消除隱患,強化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的紅線意識、底線思維。要針對季節特點、行業規律等,適時開展危化、非煤礦山、工貿、消防安全、交通運輸、建築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探索建立有力有序有效的執法工作機制和部門聯動機制,堅決防範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四是堅持規範執法與公正文明執法並舉,向法治要安全。要嚴格規範執法,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堅持嚴字當頭,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持續發力;要規範執法行為和執法程序,推行照單檢查、按表檢查、線上執法,實施閉環管理;要公正文明執法,講究方式方法,把握執法尺度,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堅決杜絕“一罰了之”“以罰代管”;要堅持嚴管重罰,對企業存在的嚴重違法行為,一經查實,要依法嚴格追責;要深度開展事故調查,利用公益訴訟手段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相關規定,將七類涉嫌安全生產犯罪的責任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推動齊抓共管,鼓勵群眾舉報,兌現舉報獎勵,實施警示曝光、約談問責、失信聯合懲戒等措施,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
五是堅持深化改革與實踐探索互動,向創新要安全。要領會上級精神、借鑑外地經驗、尊重基層首創,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查找短板差距,勇於實踐探索,大膽改革創新,對標先進做法和成熟經驗創造性吸收,創新方式方法,提高執法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