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陽能革命?遠非如此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印度太阳能革命?远非如此

ET EnergyWorld網10月24日報道: 儘管印度在太陽能行業有雄心勃勃的計劃,但不連貫的政策、毫無創新的法律和復鎖的稅制已經為這個新興行業敲響了喪鐘。

印度致力於,到2022年生產100千兆瓦太陽能。 該國計劃生產175千兆瓦太陽能,這是可再生資源生產計劃的一部分。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曾表示,他希望印度成為太陽能電池製造中心。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一份報告顯示,太陽能符合國家戰略需求。 到2030年,國家每年可節省20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進口,國內製造業可節省420億美元的設備進口。 據報告稱,太陽能製造業在未來5年內新增5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意願和行動千差萬別。 最近由《經濟時報》與太陽能行業參與者組織的一次圓桌會議上,與會者表示,繼續依賴中國來滿足我們的太陽能硬件需求這一現狀噬待解決。 印度目前不能獨立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只能依靠從中國進口來滿足需求。 印度試圖扭轉這一趨勢,並於2018年5月招標建造太陽能設備。

奈何沒有收到任何投標,業內人士指出,根據條款,製造商還必須建造一座發電量為1.5吉瓦的太陽能發電廠。 自去年5月以來,投標截止日期已數次延長,現已延至2019年10月31日。 目前投標形式是希望開發商為模塊、電池、錠和晶圓製造設立四個項目,每個項目的年生產能力為500兆瓦。 馬恆達集團(Mahindra)監管和企業關係部門主管安可?帕塔尼(Ankur Pathak)表示:“如果製造是投標人的核心競爭力,那麼製造商對發電就毫無興趣,因此,建造太陽能發電廠的額外要求則成了一個問題。 此外,如果你看一下我們目前的需求和對未來的預測,就會發現每年500兆瓦的產能目標遠遠不夠。 ”

太陽能行業專家一致認為,該行業需要變革觀念、改革監管政策來實現行業變革。

小組成員建議,如果要實現該國的太陽能目標,即使成本高昂,也必須建立製造業。 印度國家太陽能聯盟(NSEFI)總幹事迪帕克·古普塔(Deepak Gupta)補充說: “應將其視為一項戰略投資。 向印度巴拉特重型電器有限公司(BHEL)等實體支付政府資金,或通過適當的激勵措施吸引私營部門的興趣。 如果支付了資金成本,只剩下運營成本,那麼晶圓片的成本可能一直較低。 晶圓片的成本是電池和模塊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

除了中國的低價外,印度在太陽能和電子產品方面也不敵中國,因為印度沒有生產多晶硅這種基本原材料的工廠。 印度光伏安裝商Refex Energy執行董事P·K·沙瑪(P K Sharma)表示: “目前我們正在進口晶圓片,但實際工作尚未完成。 除非我們這裡沒有太陽能製造工廠,否則我們將無法控制太陽能項目的成本,因為所有多晶硅製造商都在推高成本。 ”

此外,2018年7月為刺激本地生產而對太陽能電池徵收的保障關稅並沒有帶來任何預期的好處。 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儘管這可能提高了中國進口產品的價格,但它們仍比國內電池板和電池便宜。

但是,人們感到眾多瓶頸阻礙著這一設想成為現實。 NSEFI的古普塔突顯了這一情緒,並補充道,目前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和信任感缺失。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出現了有關關稅、反傾銷稅、數量變化、商品及服務稅(GST)問題、大量延遲付款、重新談判合同、取消項目以及對準則的追溯等問題,這些問題完全改變了項目的性質。 然後是限制關稅和投資,取消招標,監管機構下達不同的命令,把所有人都推向法庭。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集邦新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