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發佈機構:普益標準

研究支持:普益寰宇研究院•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

發佈時間:2019年10月28日

摘要

2019年3季度,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綜合理財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和漢口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和武漢農商銀行。

發行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長安銀行和天津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

收益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渤海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並列第四);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衡水銀行、盛京銀行、杭州銀行、營口沿海銀行、南京銀行、葫蘆島銀行、長安銀行、上海銀行、桂林銀行和青島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貴陽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貴州花溪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陽泉市郊區農信社、天津濱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並列第十)。

風險管理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徽商銀行、長沙銀行、晉城銀行(並列第三)、東莞銀行、漢口銀行、泰安銀行、廣州銀行、青島銀行(並列第八)、北京銀行和重慶銀行(並列第十);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廈門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

理財產品豐富性: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和廣發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徽商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廣州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齊魯銀行、長沙銀行和青島銀行(並列第九);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

信息披露規範性: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浙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渤海銀行和中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衡水銀行(並列第一)、齊魯銀行、長安銀行、浙江泰隆商行、泉州銀行、漢口銀行、甘肅銀行、蘇州銀行和南京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蘇州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並列第七)、廣州農商銀行和浙江蕭山農商銀行(並列第九)。


【轉載本報告請註明來源:普益標準(pystandard),考慮文章篇幅原因,本次農村金融機構各分類指標排名僅展示前150名,如需獲取完整版報告PDF版,請添加小助手:pystandard01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

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

(2019年3季度)

研究員:餘新月 康箐芸

本季度排名體系採用自2019年2季度開始啟用的“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體系5.1版”。5.1版排名體系更加註重對非保本理財產品的考量,與此同時,考慮到目前大部分銀行機構仍有保本型理財產品存續,因此,在排名體系中繼續考慮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影響,但重要程度有所弱化。此外,排名體系還增強了對淨值型產品的考察,以跟蹤過渡期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進程;在產品豐富性指標方面,根據市場情況新增1萬元投資門檻類型;產品對象類型方面,新版排名只考慮個人與機構產品類型,不再考慮同業產品類型。

此次銀行理財能力排名以2019年3季度為觀察期。我們對觀察期內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進行統計與評價,同時輔以評估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各家銀行理財業務的產品研發、投資管理、產品銷售、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考察與分析。本次排名對象為所有在本季度發行過產品的內資銀行或本季度未發行產品但有產品存續或到期的內資銀行,共計344家,較上期減少51家;其中包括全國性銀行18家(國有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城市商業銀行118家,農村金融機構208家。本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囊括了所有預期收益型產品(包括封閉式、半開放式和全開放式產品)和淨值型產品。

我們的數據來源於銀行通過公開渠道披露的信息、與銀行簽訂的數據交換協議及每季度銀行反饋的動態問卷,其中本季度問卷返回數達176份。其中,動態問卷的反饋信息中涵蓋了各家銀行的發行總量及存續數據,再結合前兩個渠道的數據,我們對2019年3季度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總量進行了估計。3季度,全市場商業銀行(不包括外資銀行)季末存續96817款理財產品,較2019年2季度減少3994款,環比下降3.96%,存續規模估計為26.92萬億元,較2019年2季度環比下降2.74%。

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

2019年3季度全國性銀行理財產品的存續數量及存續規模均領先,城市商業銀行次之,最後是農村金融機構。其中,全國性銀行(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存續數量為37822款,較2019年2季度減少3164款,環比減少7.72%,存續規模估計為20.86萬億元,環比減少2.79%;城市商業銀行存續數量為34792款,較2019年2季度增加269款,環比增加0.78%,存續規模估計為4.59萬億元,環比增加0.57%;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商銀行、農信社、農合行)的產品存續數量為24203款,較2019年2季度減少1099款,環比減少4.34%,存續規模估計為1.47萬億元,環比減少11.22%。

從收益類型來看,2019年3季度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28742款,較2019年2季度減少6071款,環比減少17.44%,存續規模估計為3.44萬億元,環比增加29.61%;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68075款,較2019年2季度增加2077款,環比增加3.15%,存續規模為23.48萬億元,環比減少6.18%。

從認購對象來看,2019年3季度個人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61295款,較2019年2季度增加1853款,環比增加3.12%,存續規模估計為19.64萬億元,環比減少7.78%;機構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5409款,較2019年2季度增加553款,環比增加11.39%,存續規模估計為2.97萬億元,環比增加6.71%;同業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1371款,較2019年2季度減少329款,環比減少19.35%,存續規模估計為0.87萬億元,環比減少7.81%。

全國性銀行的理財能力競爭仍然激烈,其中,興業銀行在發行能力和信息披露規範性中均位列單項第二位,其穩健全面的經營思路也助其綜合理財能力維持在全國性銀行第一位。城市商業銀行中,江蘇銀行風險控制與信息披露在城市商業銀行中表現優異,其他單項亦表現較好,理財業務穩步發展,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位列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農村金融機構中,江蘇蘇州農商銀行不斷夯實產品核心競爭力,理財產品收益水平較好,且信息披露規範性位居農村金融機構前列,綜合理財能力由2019年2季度的第8名上升至第6名。

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隨著領先銀行產品體系和業務轉型的推進,銀行業對於理財業務轉型發展的思路逐漸清晰,部分銀行發行速度有所放緩,銀行理財發展重點由向外拓展逐漸轉變為內部結構調整,在保持零售產品規模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淨值化結構調整的速度。具體來看,零售理財存續數量與規模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存續零售產品數量超過6萬款,規模約20萬億;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方面,2019年3季度,市場存續淨值型理財產品13067款,環比增長37.63%;2019年9月,全國銀行淨值化轉型程度指數為8.24點,較去年同期上升5.89點,淨值化轉型發展速度較2季度有進一步提升。從市場結構看,業務轉型仍由全國性銀行與實力較強的區域性銀行主導和推進,在市場環境和監管趨勢的雙重擠壓下,市場頭部效應增強,長期來看一部分小型銀行或將放棄開展理財業務並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

從行業動態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落地已接近一年,繼二季度4家國有行的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相繼開業後,8月徽商銀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隨後9月光大理財作為首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也正式開業。3季度,已開業的理財子公司共發行了69款產品,其中多為封閉式公募淨值型產品。隨著理財子公司逐漸步入正軌,在新型產品不斷面世的同時,其承接母行的部分存量業務的工作也在展開;新生的理財子公司有志於向混合類、權益類產品拓展,因此當前投研能力和人才儲備成為新的爭奪焦點。未來,隨著股份行和頭部區域性銀行的獲批進入,理財子公司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強,而理財子公司作為資管行業的新生力量,將帶領中國資管市場進入標準化、規範化的發展新階段。

綜合理財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和漢口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和武漢農商銀行。

2019年3季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

2019年3季度,興業銀行各考核單項表現優秀,在發行能力和信息披露規範性中均位列單項前三位,其餘各單項表現優秀且穩健,助其綜合理財能力維持在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國工商銀行在產品豐富性和發行能力上依舊錶現突出,其理財子公司發行的若干款理財產品亦體現出其強大的綜合實力和清晰的經營思路,助其維持季度排名中的第二位;中國光大銀行走在理財業務轉型發展的前列,成為股份行中首家旗下有理財子公司開業的銀行。在本季度排名中光大銀行在發行能力、收益能力、風險控制、信息披露規範性等多個單項上均位列前五名,助其位居全國性銀行排名第三位。

全國性銀行綜合排名前十強中,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的比例為7:3,較上季度的8:2略有變動,從市場表現來看,各國有行旗下理財子公司的陸續開業,為中國理財業務探明瞭發展路徑,隨著9月份首家股份行旗下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可預見未來中國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和競爭將進入一片新藍海。

2019年3季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和漢口銀行。

2019年3季度,位於前列的城市商業銀行競爭愈加激烈,其中,江蘇銀行在風控、信息披露單項上均位列首位,發行能力、產品豐富性亦保持相對優勢,助其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北京銀行繼續保持了在業務規模上的優勢,同時其產品豐富性表現優秀,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寧波銀行走在理財業務轉型前列,旗下理財子公司已獲批籌建,該銀行理財業務規模、產品豐富性均表現不俗,助其在業務其在本季度城商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三位。

2019年3季度,農村金融機構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和武漢農商銀行。

從數據統計來看,2019年3季度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為208家,較2季度減少了47家,降幅較明顯。整體來看,農村金融機構理財能力仍有較大前進空間,且不同地區機構表現有較大差異。其中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等排名靠前的農村金融機構,其理財能力比肩優秀的城市商業銀行;而排名靠後的農村金融機構,其理財能力在各個層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劣勢,隨著理財業務轉型的推進,頭部效應或將促使其理財業務進一步收縮,生存空間將持續收窄。

表1: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分類指標測度

1、發行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長安銀行和天津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

在5.1版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發行能力的計算主要考慮了存續規模總量、非保本理財存續規模佔比、當期非保本理財發行規模、非保本理財存續規模增長率和淨值轉型程度。相較於上一版指標體系,新版指標體系中將非保本理財、淨值型理財的規模納入重點考量,考慮到同業佔比已普遍降至較低水平,存續規模結構得分由非保本理財規模佔比得分替代原來的同業規模佔比得分。

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2019年3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3季度全國性銀行(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存續數量為37822款,環比減少3164款,存續規模為20.86萬億元,環比減少2.79%。其中,國有銀行存續款數為17477款,環比增加253款,存續規模為10.30萬億元,環比減少4.47%;股份制商業銀行存續款數為20345款,環比減少3417款,存續規模為10.57萬億元,環比減少1.11%。

在2019年3季度的發行能力排名中,招商銀行在淨值化轉型程度和非保本理財發行規模兩個子項上位列第一,加之其理財存續總規模佔據領先地位,因而其發行能力總得分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一位;興業銀行3季度非保本產品發行規模較大,位列全國性銀行前列,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中國工商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總量仍保持第一,其餘子項表現優秀,綜合使得其發行能力總得分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在城市商業銀行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長安銀行和天津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3季度城市商業銀行存續數量為34792款,環比增加269款,存續規模為4.59萬億元,環比增長0.57%。

北京銀行存續規模總量在城市商業銀行中處於領先地位,同時其理財業務結構良好,淨值化轉型速度較快,綜合來看其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寧波銀行3季度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有所增長,且業務存續規模和發行規模均較為靠前,綜合使得其發行能力總得分在城市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二位;上海銀行理財發行規模位列城市商業銀行首位,其餘子項表現優秀,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三位。

在農村金融機構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3季度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商行、農信社、農合行)的產品存續數量為24203款,環比減少1099款,存續規模為1.47萬億元,環比減少11.22%。

上海農商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位於農村金融機構前列,非保本理財規模增速較快,業務調整進度快,促使其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重慶農商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同時發行規模靠前,業務結構良好,助力其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二位;廣州農商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總量居農村金融機構領先水平,其餘子項得分表現均衡,綜合使得其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三位。

表2:發行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2、收益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渤海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並列第四);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衡水銀行、盛京銀行、杭州銀行、營口沿海銀行、南京銀行、葫蘆島銀行、長安銀行、上海銀行、桂林銀行和青島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貴陽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貴州花溪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陽泉市郊區農信社、天津濱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並列第十)。

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收益能力的計算主要包含了超額收益和星級產品評定兩部分。其中,超額收益綜合考慮了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的收益水平,並且在計算過程中剔除了投資對象、投資門檻等因素的影響。產品星級評定得分則是對考察期內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被普益標準評為星級產品的產品數量進行考察。

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並列第四)。

渤海銀行產品超額收益得分在全國性銀行中位列前三,同時其星級產品評定得分較高,綜合素質優秀,其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華夏銀行星級產品數量評定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浙商銀行各類理財收益均表現不俗,特別是淨值型理財收益水平在全國銀行中位列第一,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在城市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衡水銀行、盛京銀行、杭州銀行、營口沿海銀行、南京銀行、葫蘆島銀行、長安銀行、上海銀行、桂林銀行和青島銀行。

其中,衡水銀行在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收益水平均有不俗表現,綜合使其超額收益得分位列城商行第一,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盛京銀行星級產品評定得分佔據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同時其預期收益產品收益得分位居城商行前列,故其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杭州銀行淨值產品佔比較多且收益表現較好,各子項排名靠前,綜合使得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三位。

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貴陽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貴州花溪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陽泉市郊區農信社、天津濱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並列第十)。

在納入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中,貴陽農商銀行淨值型產品收益表現突出,因而超額收益得分較高,位列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故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無錫農商銀行淨值型產品收益表現同樣亮眼,淨值化轉型程度較高,超額收益水平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三位,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二位;貴州花溪農商銀行雖然未發行淨值型產品,但其預期收益型產品超額收益水平表現亮眼,助力其收益能力總得分躋身農村金融機構第三位。

表3:收益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3、風險管理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光大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徽商銀行、長沙銀行、晉城銀行(並列第三)、東莞銀行、漢口銀行、泰安銀行、廣州銀行、青島銀行(並列第八)、北京銀行和重慶銀行(並列第十);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廈門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

2019年3季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風控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光大銀行。

風險管理能力得分計算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為風險管理制度建設、產品層面風控管理表現以及風險事件調整項。從3季度全國性銀行風險管理能力來看,全國性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均處於行業前列,對行業起到較好的示範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性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淨值波動相對其它類型銀行更大,表明已有銀行開始著力推動市值法估值的理財產品,這將為剛性兌付打破提供助力。

2019年3季度,城市商業銀行中,風控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徽商銀行、長沙銀行、晉城銀行(並列第三)、東莞銀行、漢口銀行、泰安銀行、廣州銀行、青島銀行(並列第八)、北京銀行和重慶銀行(並列第十)。

在監管層大力推動理財業務模式轉型後,不少城市商業銀行也藉此機會重新梳理內部管理結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具體來看,2019年3季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表現並不遜於全國性銀行。不過,仍有部分銀行在風險控制能力上有較大進步空間,需從內部架構、風控流程、產品兌付風險等多個維度進行強化。

2019年第3季度,農村金融機構中,風控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廈門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

不同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差異較大,但整體水平較另兩類銀行仍有顯著差異。從分數變化來看,排名前10的農村金融機構風控平均分為19.09分,較前10的城市商業銀行差0.44分,差值略有擴大趨勢。農村金融機構與城市商業銀行相比,業務轉型進程相對落後,整改的業務基礎和業務資源相對薄弱,同時,由於部分地區農村金融機構受當地省聯社監管,各地農村金融機構在發展空間和發展路徑選擇上差別較大。

表4:風險管理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4、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和廣發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徽商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廣州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齊魯銀行、長沙銀行和青島銀行(並列第九);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

本次產品豐富性排名考慮了投資幣種、投向類型、投資起點、產品對象、產品形式、是否發行淨值型產品、產品日均在售數量、FOF/MOM開展情況等多個維度。同時針對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淨值型產品設定了不同的評分標準,以保證發行不同產品的銀行排名的公正性。

2019年3季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和廣發銀行。

隨著理財產品淨值化和理財子公司制轉型,全國性銀行在理財產品豐富性上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在監管放寬了投向選擇(權益)、投資模式選擇(FOF/MOM)後,全國性銀行憑藉自身投研優勢,在產品創新方面拓展大幅領先區域性銀行。從本季度得分來看,產品投向、投資管理模式、投資起點覆蓋度等是全國性銀行拉開與其他銀行差距的重要因素。

2019年3季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徽商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廣州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齊魯銀行、長沙銀行和青島銀行(並列第九)。

城市商業銀行產品豐富性分化較大,整體平均得分為8.74分。其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商業銀行的產品豐富性平均得分為12.86分,較上季度有所提升,但與排名前十的全國性銀行仍有0.86分的差距。隨著理財業務淨值化轉型的深入,城市商業銀行加快了淨值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產品類型進一步豐富。排名靠前的城市商業銀行,其在產品對象類型、投資起點設置及產品形式方面進一步完善,與全國性銀行無明顯差距;而排名靠後的城市商業銀行,不管在投向類型、投資起點設置、產品對象類型、產品形式方面,還是在日均在售產品數量方面,仍然存在明顯缺陷,各子項得分均較低,反映出其擁有的產品體系較為單一。

2019年3季度,農村金融機構中,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

農村金融機構產品豐富性繼續提高,但整體水平仍然偏低,整體平均得分為5.75分,比城市商業銀行、全國性銀行分別低2.98分、7.54分,分差較上季度略有縮小。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其豐富性程度相對較高,平均得分為11.39分,比排名前十的城市商業銀行、全國性銀行分別低1.47和2.34分。其中,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其產品投向類型較為完善,產品對象類型、產品形式等方面均較為多元,同時日均在售產品數量也較為靠前,最終,三者理財產品豐富性分列農村金融機構前三位。

表5:理財產品豐富性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5、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浙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渤海銀行和中國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衡水銀行(並列第一)、齊魯銀行、長安銀行、浙江泰隆商行、泉州銀行、漢口銀行、甘肅銀行、蘇州銀行和南京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蘇州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並列第七)、廣州農商銀行、浙江蕭山農商銀行(並列第九)。

信息披露規範性的考察劃分為針對預期收益型產品及淨值型產品的考察。其中針對預期收益型產品的考察將從發行、到期、運行三個方面評估銀行理財的信息披露質量。而針對淨值型產品的考察則將主要考慮淨值披露質量及頻率。

2019年3季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浙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渤海銀行和中國銀行。

全國性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質量整體表現良好,但在運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產品過多披露不及時的情況。具體來看,在預期收益型產品中,全國性銀行發行信息及到期信息披露均較為完善,但運行信息披露頻率過低,總體而言,除個別銀行外,淨值產品信息披露工作較預期收益型產品信披工作更為完善,體現了監管對產品淨值化轉型的推動力度和價值。

2019年3季度,城市商業銀行中,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衡水銀行(並列第一)、齊魯銀行、長安銀行、浙江泰隆商行、泉州銀行、漢口銀行、甘肅銀行、蘇州銀行和南京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質量兩極分化較為顯著。具體來看,排名前20的城商行中有17家在淨值信息披露上均為滿分,環比增加1家,且預期收益型產品信息披露較為詳細。其中,江蘇銀行、齊魯銀行在預期收益型產品在發行、到期、運行、淨值披露等多個維度均表現出色,分別位列城商行第一位和第三位,衡水銀行在淨值信息披露方面表現優秀,同時其淨值轉型程度較高,助其信披得分與江蘇銀行並列第一。

2019年3季度,農村金融機構中,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江蘇蘇州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並列第七)、廣州農商銀行、浙江蕭山農商銀行(並列第九)。

農村金融機構產品信息披露規範性整體表現與另兩類銀行仍有一定差距,但本季度該類銀行淨值產品信息披露規範性較此前有了較明顯的改進。具體看,當季披露了淨值產品的銀行數量為65家,其中48家銀行獲得了淨值披露滿分,與上季度獲得滿分的銀行數量相比增加了17家。同時,仍存在較多農村金融機構信息披露方式較為單一,缺少官網、APP等面向公眾的信息披露渠道,這也進一步導致農村金融機構信息披露整體得分表現不佳。具體來看,江蘇蘇州農商銀行、無錫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憑藉其在預期收益型產品發行、運行、到期信息披露方面的優異表現分列農村金融機構前三位。

表6:信息披露規範性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評估問卷測度

2019年3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的評估問卷分數,得分如下:

表7:評估問卷得分(2019年3季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獨家丨全國344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2019年3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