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多少人保留著給先人燒紙的習慣?大家怎麼看這種習俗?

張大實在


我是皮哥,我來回答。

現在在中國很多農村,都保留有給先人燒紙的習俗,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有。

首先,以我所在陝西農村來說,這種習俗很常見,過年、元宵節、清明節都會去祭祖,祭祖就要燒紙燒香。如果是哪一位特定的已故親人的誕辰或者是去世一週年等日子的話,更是要燒紙祭拜的。

其實,這種習俗流傳了上千年,到現在為止,也算現代人的一種精神寄託,現代人對古代親人的懷念與流傳,一代又一代告訴後人這位逝去的親人是誰,和咱們家族是什麼關係,這些對於一個家族的文化傳承是很重要的。我有個同學,他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然而他長大之後心裡一直沒有忘記他媽,每每到了節日都會給他媽燒紙,有時候他自己生活的事情,他也會一個人去墳頭自言自語給他媽說,說完了燒紙祭拜。

他成績很好,他高考的時候,考了我們全縣第三名,被錄取到上海交大,領到通知書那天,他一個人帶了很多很多的紙在他媽的墳頭燒,那天他哭了,整整哭了一下午。這也算是他給他媽最好的禮物了,之後一直過了很多年,他基本上大學畢業證之後定居在外地,然而每到節日和他媽的忌日,他都會回來祭拜,燒紙。

所以說,很多時候這種文化也算是後代緬懷親人的一種方式,一種精神上的情愫的寄託,讓逝去的親人給我們力量和勇氣,讓我們勇敢地走下去。


西安第一帥


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父親就會帶我去爺爺和奶奶的墓地上墳,會帶冥幣,水果和酒,後來自己學習時間緊,參加工作後我也就再沒去了,只有父親一人去給故人少些紙錢。

還有農曆的七月十五,過年,會到十字路口燒紙錢,寄託對他父母的思念。這是一個民間習俗吧,我們自己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也想著給逝去的人能有同樣的好生活。


安妮夜讀


祭祀祖先是我國傳統文化。每年春節、清明節、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是我國人民群眾祭祀祖先的日子。
我家在北方農村地區,一到春節,就會到墓地燒紙祭祖。家中也為逝去的親人承上貢品,點上一燭香,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和尊敬。老人會跪地燒紙,祭拜先人的同時也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清明節,又稱祭祖節。現在已經成為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祭祀節日。掃墓祭祖、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清明節祭祀祖先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以促進家族成員及民族凝聚力。


現在城市都有公共墓地,祭祖燒紙錢不方便。為先人掃完墓以後敬上一束鮮花和果品,以表達對先人的哀思。

農村地區由於墓地比較分散,祭祀祖先以燒紙為主。燒紙給自己家的墳頭上添新土,這是中國傳統習俗。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式。還有一點,給逝去的親人上墳燒紙,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而你的運氣也會改變許多。
七月十四、五中元節,也是中國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又稱為鬼節。


中元節除了祭祀先人燒紙之外,很多地方還有放河燈燒街衣等習俗。

中元節也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祭祖燒紙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弘揚家風的一種形式,也是祭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爽朗不如小心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雖然說燒紙是傳統的迷信,但是緬懷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忘先祖,積託哀思,是給後輩遺留的美德。

在我們農村可以說百分之百有燒紙錢的習慣,都知道死後明知萬事空,一死百了化為泥土。只能用燒紙供奉來積託哀思以表孝心。如果先輩在世後輩能盡孝總比死後多燒紙強。但是就是不孝之人他也要給先祖燒紙,以託後福。

所以我認為,逝後燒紙錢是取諦不了的,如果連這樣的積託都要取諦的話,那麼還要先祖幹什麼,這就成了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忘掉先祖的無義之人了。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美好生活。





王銀令


為先人燒紙錢應該是中華文化圈裡很普遍的現象。

首先,為先人燒紙錢大約和古人視死如生的歡念有聯繫。

商周時期的墓葬,特別是漢代皇室和貴族普遍厚葬,黃腸題湊、金縷玉衣、墓道里撒滿銅錢,陪葬各種禮器、冥器。海昏侯墓、中山靖王墓都充分體現這一點。

但是,普通百姓沒有這種財力和厚葬的資格,所以只能把草紙當錢燒,供逝者在陰間使用。

其次,古代人均壽命很低,不少人年齡不大就死去了,活著捱餓、受凍,被壓榨剝削。

死後親人用理想化的方式給自己精神安慰,多燒紙錢,死者到陰間買好東西,彌補一下活著時的遺憾。

再次,感謝先人養育之恩。古代人均壽命低,老一輩死亡較早,留下孤兒寡母或父親,他們用這種方式緬懷逝者,表達哀思,減輕失去親人的精神痛苦。

最後,每年燒紙錢,壓上墳頭紙,告訴別人這些墳墓的後人都在,不要平了墳子。

當然燒紙錢也有弊端,汙染環境和容易失火。

其實可以用鮮花代替,活著的人積極努力生活就是對逝者最好的紀念。

傳統文化不可丟,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感念祖恩不可少。


春風依醉


現在還有多少人保留著給先人燒紙的習慣?大家怎樣看這種習俗?

100%家居農村、家居鄉鎮縣城、家居大城市只要有機會回到故鄉鄉下的民眾,在傳統祭奠、祭祠、祭祖的日子,只要有條件的都保留著這一通俗的歷史傳統,並把它作為民俗傳統文化承傳。這種習俗體顯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對先人的敬畏,對今生來世的一種慾望和期待。人活就算壽高也不過百年,幾十年人生如夢,生死是必然,靈魂是永遠,就是變成灰,也覺得魂魄不遠,天堂不遠,大千世界不遠。因此,我個人認為,幾千年習俗傳承下來,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即定科學還無法破譯其中密碼,在目前來說習俗所敬仰的未知因果,符合物質不滅定律。


景陽鍾


給先人燒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隨著科技進步和人思想觀念的轉化,現在燒紙的風俗慢慢的減少。但是在農村,這個傳統文化還是很好的保存下來。我家就是在北方農村,一般是三個時間去燒紙。第一,清明時節去祖先墳頭燒紙,剪很長的白紙風簍,插在祖先墳頭。第二個期間是立冬,用白紙疊上棉褲棉襖的形狀,裡面在塞點棉花,為了讓祖先在另一個世界不挨凍,也是作為子孫應盡的孝道。當然每次也會燒一大筆冥幣。第三個時間就是過年,大年三十去給祖先燒點紙和錢以及其他的物資,給他們拜個年。



阿彌陀佛65173536


燒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 我國祭祖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漢朝,是漢族民間信俗之一。發展到今天,不管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都是體現“不忘祖先”“飲水思源”的傳統民俗對於“孝道”的尊重和傳承。

關於這個燒紙還有個傳說 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可以上網搜也可以明天來我直播間我講給你們聽。


遊玩俊哥


這種現象應該很普遍吧,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這種祭奠死人的方式,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根基,是很難短時間移除的。許多人認為死去的人去了另一個世界,而去的那個世界,類似於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燒各種紙紮的東西、紙錢、元寶……只有這樣才能要活著的人心裡好受些,也是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方式。這不能一概認為是封建陋習。更是長時間形成的習俗。

但這也引發了許多隱患,比如因為燒紙引發大的火災等等。如果一刀切的禁止勢必引發一些問題,還是要引導為主,倡議文明祭奠親人。


過去即歷史


全國應該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給祖先燒紙錢吧,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一種傳承,緬懷祖宗的功德,祁求先人的庇佑。所以逢年過節燒紙錢也算是對先人的一種尊敬,我著還是繼續傳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