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與和珅死磕的3個人,你都沒聽說過

和珅是個大貪官,劉墉、紀曉嵐是大清官,所以有人就製造機會,讓清官和這個大貪官鬥,鬥得不亦樂乎,熱鬧非凡,最後把和珅鬥倒。

可惜那是電視劇裡的情節,是“騙人”的。

歷史上,劉墉雖然看不起和珅,卻從來沒和他鬥過,雖然他比和珅當官早,但和珅升官快,被乾隆爺賞識不久,就當上了一品大員,那時的劉墉,官兒比和珅小得多,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想鬥也沒資格;

紀曉嵐也是這樣,他們三人在朝時,劉墉和紀曉嵐都得聽和珅的,和上司鬥,除非不想混了,而且,紀曉嵐比和珅大了26歲!

真正敢和和珅鬥,並且和和珅鬥過的,有三個人:


一個叫尹壯圖

一個叫曹錫寶

一個叫謝振定


01

尹壯圖VS和珅

真敢與和珅死磕的3個人,你都沒聽說過

尹壯圖,字楚珍,雲南蒙自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中進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閣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說到尹壯圖,就要從和珅創設議罪銀製度談起。

啥叫“議罪銀”?簡單點說,就是犯了罪的官員,交錢之後就可以免予懲罰,依然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更搞笑的是,有些官員預感到自己今後會成為貪官,即使沒任何過錯,也會事先交上幾萬兩銀子,目的是未雨綢繆。

這餿主意一出,就得到乾隆皇帝高度讚賞,還是和愛卿好啊,明白朕最愛什麼。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確切地說是三大歡喜:

乾隆,和珅,犯罪的官員。乾隆的好處是從此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可花,和珅的好處是從此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可貪,犯罪官員的好處是從此可以花錢免罪。

有歡喜的,自然有不歡喜的,這個不歡喜的就是禮部侍郎尹壯圖,他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皇帝老兒倍加讚賞的“好制度”提出異議。

他上書歷數“議罪銀”之弊端,請求皇上永遠廢除。

乾隆非常不爽——別他媽捕風捉影,給我指出事實來。

《清史稿》收錄了尹壯圖回覆上諭的奏摺:

“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培養皆蹙額興嘆,各省風氣,大抵皆然,請旨簡派滿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查望。”

這話不僅乾隆聽了不爽,和珅也是恨得牙癢癢——很顯然,尹壯圖的話,實際上是對和珅執掌大權十多年來貪贓枉法造成各省銀庫虧空的指控。

但又不能不讓尹壯圖去查,否則就是有鬼。

怎麼辦?和珅當然有辦法,他對乾隆說:

“尹壯圖所謂的秘訪實在是不成體統,一個朝廷命官,豈能任意查訪?必須給他指出範圍,這樣才不會搞得各地百姓不得安寧。”乾隆說還是和愛卿言之有理,不過這麼辦還不夠,還要下令尹壯圖每查一地之前,都要快馬通知當地官員。

結果是,當尹壯圖查到有問題的地方時,那些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當地有問題的官員再笨,早就接到通知的他們也能想辦法彌補。

尹壯圖悲催了,所有的地方,都沒查出問題!

一無所獲的尹壯圖滿腔憤懣,卻無可奈何,只有仰天長嘆,給乾隆寫奏摺,違心地承認自己搞錯了。

既然搞錯了,就應該付出代價。尹壯圖一回到京城,就被刑部以“比挾詐欺公,妄生異議律”為名關進大獄,判處斬刑。

心知尹壯圖沒錯的乾隆倒是“寬大為懷”,免去了他的死罪。

那以後不久,尹壯圖就辭官回鄉,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被嘉慶皇帝重新起用。

好玩的是,尹壯圖倒黴之後,紀曉嵐打算為其求情,被乾隆臭罵一頓:

“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全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老子以為你有點文學細胞,所以讓你領頭整四庫全書,實際上就像養了一個戲子,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有啥子資格妄談國事!


真敢與和珅死磕的3個人,你都沒聽說過


假假的


在乾隆眼裡,紀曉嵐不過是一個戲子,他還能和哪個鬥?他還有興趣和哪個鬥?

02

曹錫寶VS和珅



真敢與和珅死磕的3個人,你都沒聽說過


曹錫寶(1719-1792),字鴻書,一字劍亭,江南上海人。

曹錫寶並未與和珅直接發生“關係”,他斗的,是和珅的家奴劉全。

劉全這個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對,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那個賊眉鼠眼、小人得志的劉全,外號劉禿子。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傍上和珅這個“大款”的劉全,也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暴發戶,擁有房屋一百多間,當鋪、藥鋪、賬局數座,白銀超過萬兩。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富和地位,這個奴才在生活上極度奢侈,蓋的房子豪奢程度居然超過皇室宮殿!

實際上,當時想扳倒和珅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御史曹錫寶,但苦於一直沒有證據。既然正面進攻不行,那就側面進攻,和珅家奴劉全的所作所為,給了曹御史機會。

得意忘形的劉全也許不知道自己的豪宅超越了等級,這叫“逾制”,當時是殺頭的大罪,但是曹御史知道。而且他還知道,只有資格坐一匹馬拉的車的這個奴才,居然坐的是三匹馬拉的車,他又“逾制”了,該殺兩次。曹錫寶發現這個事以後,馬上給乾隆皇帝寫奏摺,打算揭發這個大膽的奴才。

當時乾隆皇帝正在承德避暑山莊過七十大壽,和六世班禪討論西藏問題,曹錫寶得把摺子送到承德。

誰知他想揭發劉全的事被吳省欽知道了,這個靠和珅想了辦法才當上進士的傢伙(當年和珅是主考官,吳省欽是考生),當然得知恩圖報,於是他連夜快馬加鞭跑到承德,把這事兒告訴了和珅,和珅又連夜趕回北京,讓劉全把那些“逾制”的建築全部拆掉。

這樣一來,曹錫寶的奏摺就成了“無中生有”,他“理所當然”被乾隆革職。

這事兒說到底是曹錫寶自己做事不慎,居然把奏摺給吳省欽這個老鄉看,他哪裡知道,吳省欽不僅是和珅的學生,還是和珅的親信!

老鄉整老鄉,整得老鄉淚汪汪,這話一點沒錯。

03

謝振定VS和珅



真敢與和珅死磕的3個人,你都沒聽說過


謝振定(1753-1809):字一齋,號薌泉,湘鄉(今漣源市金石鎮桃林村)人。

劉全毫髮無損,和珅的家奴便越發狗膽包天地亂整,和珅一個愛妾的弟弟就是這樣一個狗仗人勢的東西,這個“小舅子”經常乘坐一品大員的車轎前呼後擁,招搖過市,人們都畏懼他們家的權勢,敢怒而不敢言,甚至怒都不敢怒。

但是新任監察御史謝振定敢。他對和珅家奴的恃勢橫行深惡痛絕,發誓不收拾一哈誓不為人。

嘉慶元年(1796年)的一個晚上,謝御史巡視北京東城,正碰見那家奴駕著豪車牛逼哄哄地飛奔而來,巷道狹窄,一些路人避讓不及,鞭子就劈頭蓋臉地朝他們招呼。

這一幕被謝御史看了個正著,頓時義憤填膺,命令手下將其攔住,拿下訊問。

謝御史自然是一番怒斥,然後令手下杖責。那家奴一邊喊哎喲一邊高叫:“我是相爺的人,我坐的是我主人的車,你敢打我?”

謝御史故意裝傻,怒目圓睜:

“混賬東西,居然敢冒充相爺家人,真是活膩歪了,如此橫行不法,按律當斬!”叫手下把那家奴從車裡揪出來,用鞭子一頓猛抽,又指著那車轎說:“此等僭越之物,已給小人玷汙,豈堪相爺再坐?給我一把火燒了!”

從此以後,謝振定得了個“燒車御史”的雅號,名震京城。

謝御史依法燒車,和珅自然是要報復的,給謝振定捏造了一些罪名進行彈劾,謝振定被削職歸籍,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伏法,謝振定才被特旨起用為禮部主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