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過去,肩周炎被稱作是“五十肩”,也就是說多數發病的年齡段為50上下也就是中年人才會患上這種疾病的。但是近些年,因為青少年需要經常的保持一個姿勢看書、社會人伏案工作、以及通常以一個姿勢玩手機等,都使得肩周炎患者急速增長,越來越多。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很多人對肩周炎存在誤解,甚至對”肩周炎“的認識不足。不是肩周疼痛就可以劃分為“肩周炎”。我們的肩關節由很多肌肉、肌腱、韌帶、滑囊共同組成,任何一個部位的病變、損傷都可以產生疼痛、造成廣義上“肩關節周圍炎”。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肩部主要組成

但這與50歲左右常見、可自行緩解、活動受限為主的“粘連性肩關節囊炎”(狹義“肩周炎”)不同,尤其是在運動指導上,會有本質上的差別。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肩部容易受損的區域

常見的引起肩關節周圍炎症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 1肩峰下撞擊綜合徵

肩峰下關節由於解剖結構異常,造成肩部運動時,肩袖肌腱在肩關節上舉過程中存在反覆與喙肩弓碰撞,造成局部肌腱、滑囊發炎,甚至損傷斷裂。是引起肩關節周圍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 2肩峰下滑囊炎

各種原因所致的肩峰下滑囊炎症,均可導致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病因可為:肩峰下撞擊綜合徵、類風溼性關節炎、外傷、長期擠壓(長時間使用鼠標)等均可以造成。

  • 3肱二頭肌肌腱炎

當上肢在外展位屈肘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容易磨損,長期的摩擦或過度活動可引起腱鞘充血、水腫、增厚,造成腱鞘滑膜層急性水腫或慢性損傷性炎症。造成肩關節疼痛,甚至斷裂,多好發於臂力鍛鍊等人群。

  • 4粘連性肩關節囊炎

被稱為狹義的“肩周炎”"五十肩",實際只佔引起肩關節疼痛中的一小部分。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表現為肩關節疼痛,肩關節主動活動度與被動活動度均下降,長時間可造成局部肌肉廢用性萎縮。其病變本質是肩關節關節囊的增厚、瘢痕形成。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肩周炎自主訓練方法

1、爬牆練習:肩周炎患者常用方法,患者面牆站立,雙手用手指在牆上做爬牆動作,儘量有力地向上爬牆,要一次比一次爬的高,可雙手交替進行,也可雙手同時進行。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2、梳頭動作:雙手交替由前額、頭頂、枕頭、耳後,做類似梳頭動作,每次15~20次,每天3~5次。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3、旋肩動作: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後劃圈,旋轉速度要緩慢柔和,避免暴力旋轉,幅度由小到大。經常做可預防和緩解肩周炎。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4、搓背式:站立位,用長毛巾或長澡巾均可,一邊上肢肩關節前屈,肘關節屈曲握住毛巾一頭,另一邊上肢肩關節後伸、內旋,肘關節屈曲握住毛巾另一頭,進行搓背動作,兩上肢交替進行,30次/組,3組/天。

5、展翅動作:站立,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留10秒左右,然後回到原處,反覆進行。

肩痛、肩酸,有肩周炎怎麼辦?醫生推薦這5個鍛鍊方法,簡單有效

提醒大家:切不可遇到肩關節疼痛時候,盲目地認為是“肩周炎”,開始“甩膀子”“掄胳膊”等動作幅度大的“緩解方法”,否則不但沒效,還可能造成損傷。


這裡是健康益站,那些關於養生、健康的小知識我們都在這裡與你分享,歡迎點擊關注,轉發給需要的人,還可以查看更多每日養生的視頻,讓我們一起把生活過得更健康。

參考文獻:

1.Ji Shurong. Exercise therapy technology [M].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4:89.

2,程國林,李忠孝,程雪梅,等.肩胛上神經阻滯治療肩關節周圍炎54例體會[J].中華麻醉學雜誌,1993,13(增刊):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