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為什麼那麼輕易就奪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麼?

錢塘安東陽


古代開國皇帝有三種,一種是勢力崛起,比如秦始皇、唐高祖李淵、清太祖努爾哈赤等;一種是農民軍起義,比如漢高祖劉邦、梁太祖朱溫、明太祖朱元璋等;還有一種是一朝權臣篡位的,比如新朝王莽、魏文帝曹丕、晉武帝司馬炎,還有這位,隋文帝楊堅。

圖為隋文帝楊堅畫像。

楊堅有著高貴的出身,貴族世家的男兒,他的先祖是東漢太尉楊震,曾祖楊元壽是武川鎮司馬,後人一直繁衍於此,與宇文泰的祖先都是武川鎮的軍人,屬於關隴軍人集團,公元557年,宇文覺廢魏自立,建立北周,公元577年,宇文邕滅北齊,統一北方,此間,關隴楊氏扮演著左膀右臂的角色,北周建立後,楊堅父親楊忠封隋國公,官至柱國、大司空。

圖為滅北齊之前的北周勢力範圍。

父親楊忠的官爵給了楊堅平步青雲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楊堅14歲為軍中功曹,15歲就授散騎常侍,封縣公,16歲晉升為驃騎大將軍,宇文泰帝評價其“此兒相貌非凡,不似能經常出現的人物”,可見楊堅並非全靠父親蔭封,自己也是有實力的。權臣宇文泰死後,北周內亂,宇文泰長子宇文毓奪得皇位,是為周明帝,楊堅授衛尉,封郡公。

隋朝莫高窟第295窟壁畫。

21歲的楊堅已出任隋州刺史,進位大將軍,少年得志的楊堅受到朝中眾勳貴的親睞,特別是鮮卑大貴族、柱國大將軍、衛國公的獨孤信最積極,認為其前途無量,主動把七女兒許配給他,要知道獨孤信不僅在關隴集團有顯赫的地位,是北周朝廷重臣,他的長女已是皇后,楊堅與他的七女兒結為夫妻,對提高楊堅的地位有著更加堅實的作用,兩人婚後第二年,楊忠就去世了,楊堅順利的承襲了父親的爵位,這年他28歲。

圖為楊堅的泰陵。

周武帝宇文邕時,楊堅在北周政權中開始扶搖直上,公元575年在討伐北齊戰爭中,楊堅統率的3萬水軍於河橋擊破齊師,立下戰功,公元576年,武帝再次率六軍伐齊,楊堅為右三軍總管,再次大獲全勝,楊堅進位柱國,577年北周終於滅掉北齊,楊堅立下曠世之功。不久武帝去世,少年皇帝宇文贇即位,他的皇后正是楊堅長女楊麗華,楊堅拜為大司馬、柱國大將軍,進宮輔政,宇文贇胸無大志,整天不務正業,為這楊堅掌權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僅1年宇文贇死於酒色,8歲的兒子宇文闡即位,楊堅為大丞相,百官皆聽命於他,在清除了宇文家族反對勢力後,在眾望所歸下接受禪讓,改國號為“隋”。


圖文繪歷史


楊堅本是外戚,是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麗華的丈夫、北周皇帝宇文贇早就看楊堅不順眼,多次起念殺楊堅。楊堅心頭也十分懼怕,便請求到外地去做官,遠離皇帝。可動身之前,宇文贇突然死了,宇文贇死的時候22歲,史書記載宇文贇沉溺女色,荒淫過度。楊堅矯詔,做了總知中外兵馬事,也就是全國兵馬總司令啦,輔佐宇文贇長子宇文闡做皇帝,宇文闡只有八歲。

楊堅要坐穩攝政的位置可不容易,因為宇文皇族樹大根深,哪會容他踏實安寧。北周開國者宇文泰有13個兒子,老四武帝宇文邕就是宇文贇的父親,此時在世的兒子尚有五位,都是分封在各地的親王,是宇文皇族的樑柱子,如果這些親王得知楊堅攝政,肯定是不會答應的。於是楊堅隱瞞宇文贇的死訊,召五位親王入京朝見。說是千金公主要外嫁到突厥了,你們呢都到京城來慶賀這件大事吧,也順便給千金公主送行什麼的。千金公主是老七宇文招的女兒,那老七自然是要來了,其他親戚嘛,老九,老十,老11,老13也就都來了。五位皇族的大佬來了,來了自然就再也走不了啦。在京城,楊堅給宇文家的人官做,還讓宇文闡的叔父宇文贊當右丞相,宇文贄當上柱國,只不過都是些有名無實的虛職罷了,旨在把他們穩住。

困住了五位大佬,他們留在封地的兒子們也就翻不起什麼浪來。只有宇文泰外甥、相州總管尉遲迥鬧了一鬧,折騰了兩個月兵敗自殺,尉遲迥鬧騰的時候,尊奉宇文招的小兒子為皇帝,並以這個小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

到了這一步,宇文皇族基本上沒什麼後勁了,楊堅呢自然就開始動手殺人啦。半年之內,五位親王以及他們所有的兒子以謀逆等罪名誅殺。

拔除了鋒利的釘子,楊堅自導自演一出禪讓大戲,做了大隋的開國皇帝。將宇文闡降封為介公。

可這並沒有完。宇文泰有13個兒子,在世的五位以及他們的兒子都被楊堅殺了,可早先已經去世的八個兒子還育有許多兒子,這些兒子是隋國潛在的不安定因素,萬一某個野心家擁立一個出來作對也是未可知的,於是楊堅就用這許多的宇文家兒子們的人頭來祭祀大隋開國,儘管這些兒子們許多尚且年幼,最後將宇文闡也毒殺了。

這是宿命,是君主專制時代每逢改朝換代帝王家的宿命。

楊堅共屠滅宇文皇族男丁六十多口。38年後,這宿命也落到了楊堅的頭上,他的子孫合計三十多口也被後來的帝王屠滅。不過這是後話。



春風閒度


說楊堅得天下容易的怕是趙翼說“古今得天下之易者,未有如隋文帝者”吧。他懂個屁。其實隋文帝得天下非常不容易,而且還是十分艱難的,可說是如履薄冰。

楊堅至少有三次直接來自北周朝廷的死亡威脅

  • 第一次,在楊堅還只是個小宮伯(禁軍侍衛的小領導)時,掌管朝政的宇文護就非常忌憚楊堅,還多次想謀害他,多虧了大將軍侯伏、侯壽等人保護才倖免於難。
宇文護執政,尤忌高祖(楊堅),屢將害焉,大將軍侯伏、侯壽等匡護得免。
  • 第二次,北周齊王宇文憲曾經對北周武帝宇文邕說過:楊堅相貌非同一般常人,我每次見他都非常害怕,恐怕他不肯居人之下,請儘早殺了他。
普六如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

宇文憲說罷,內史王軌也突然對宇文邕說皇太子不是社稷之主,楊堅有反相。


內史王軌驟言於帝(宇文邕)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如堅貌有反相。
  • 第三次,周宣帝宇文贇對皇后楊麗華說:我一定要殺你全家族!於是召楊堅進宮,又對左右侍衛說,楊堅來了後要是臉色有變就立馬殺了他。
高祖(楊堅)位望益隆,帝(宇文贇)頗以為忌……帝每忿怒,謂後(楊麗華)曰:必族滅爾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動,即殺之。在古代,一旦被皇帝忌憚上了那是非常容易掉腦袋的事,但是隋文帝能化險為夷,不得不說他是有本事的,要不然早被一刀斬了,趙翼還說得天下容易,我說他是走過了無數個刀尖才當上的皇帝。

似夢蝴蝶


楊堅輕易奪得宇文家的天下其實也並非易事,楊堅一開始或許並沒有想過要篡位,野心幾乎都是在風向有變自己又大局在握的時候起的。首先楊堅本身就是一個不一般的人物,父親楊忠位列公侯,據說在楊堅孩子時有尼姑就說此童不可當做一般孩子養,再其讀書時更是表現出了少年老成,少言寡語,在班裡不怒自威。

楊堅父親楊忠死後楊堅繼承了爵位,襲封隨國公,接著就把自己的長女楊麗華嫁給了當時皇帝周武帝宇文邕的太子宇文贇,在隨國公之上又添加了一成皇親國戚的身份。嫁女給皇太子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他後來掌控大權大局邁向皇權,打下了夯實基礎的。

在被周武帝宇文邕有所猜疑,一些小人暗中詆譭在宇文邕面前多次提起楊堅不會久居人下後,楊堅便韜光養晦,從不出頭,打仗也是表現出與以前能征善戰截然相反一面,似乎有種好漢不提當年勇的感覺。就這樣不僅打消了宇文邕的猜疑還重新獲得了宇文邕的信任。

在周武帝宇文邕死後,周宣帝宇文贇登基後不僅貪圖享樂,殘暴不仁,更是荒唐至極,在已有楊堅之女楊麗華皇后的情況下,連立了四位皇后,還在當了一年皇上後把皇位傳給了兒子,楊麗華好意勸阻了一下,宇文贇竟然大怒要滅了楊家,同時真的把楊堅騙進了宮,欲殺之。

楊堅明白處境後面色平靜,表現的逆來順受,讓宇文贇一時找不出殺他的藉口,後為保全性命,以退為進,不惜自貶提出願意去鎮守藩地。

待到宇文贇把國家搞的天怒人怨,手握重兵楊堅就成為了大家擁護的對象,或許這時楊堅才有了造反之心,但是他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循序漸進,一步步的回到朝堂,掌控了實權,排除了異己,拉空了朝臣,清除了通往皇位大道上的絆腳石大局在握萬事俱備後,才真正的取代了宇文家坐上了皇位。其核心原因即在於楊堅的審時度勢,也在於周宣帝宇文贇的殘暴不仁,荒淫無道,沉迷酒色,不得人心。





ALIVE


楊堅家族十三世為官,並非是暴發戶;宇文氏雖然是皇族,但實際上關隴貴族對其的支持度很低。楊堅篡位時,並非是以楊氏一家之力單挑整個北周政權。而是楊家和宇文家單挑,外公贏了外孫。

也就是說,楊堅是運氣和實力並存。一切有利於篡位的條件,全讓他趕上了。所以他的篡位才會那麼成功。


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最初只是大將軍賀拔嶽的行臺左丞,平時替賀拔嶽處理一些政務上的事情。後來因為高歡使離間計,唆使侯莫陳嶽刺殺了賀拔嶽,而賀拔嶽的殘部又推舉宇文泰為新元帥,他這才上位。

後來宇文泰憑藉高超的個人能力,以及比較合理的政治平衡,讓賀拔嶽殘部以及關隴當地的貴族對他是俯首帖耳,他才得以穩坐西魏八柱國之首的位置。

注意了,當時宇文泰和其他柱國大將軍,不是君臣關係,而是盟主與盟友的關係。他能當上西魏相國,一是因為他能力強,二是大家抬舉他。並不是說他當了老大,他就是大傢伙的君主。不是這樣的。

宇文泰病死前,讓侄子宇文護監國攝政,輔佐宇文覺。因為宇文覺年紀太小了,需要宇文護幫他,否則他根本鎮不住場子。

後來,宇文護連殺宇文覺和宇文毓,發動宇文氏的家族內戰。在此期間,關隴貴族的權益並未受影響,只是有個別支持宇文覺的貴族受到了牽連而已。(比如獨孤信)

再之後,北周武帝宇文邕清洗宇文護後,也沒有搞清洗並未擴大化,被清洗的只有宇文護諸子及少數親信,依然只是家族內鬥,沒有牽涉到關隴貴族的頭上。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關隴集團的各大門閥貴族在北周一朝,是真心的牛掰。對於兩位先帝和宇文護被殺事件,這些人基本上抱著作壁上觀的態度,極少有人受到牽連。皇帝死了就死了,大家仍然是高官厚祿。皇帝的幸福感還不如臣子。

頗有一種“皇帝死了關我鳥事?我只關心我自己的利益”的感覺。


武帝駕崩,宣帝宇文贇繼位後,宇文氏內部繼續內鬥。宣帝接連清洗了齊王宇文憲、宇文孝伯、宇文神舉和,弄出五個皇后,然後再禪位給兒子自己做太上皇。而關隴貴族則繼續不受影響。

宇文贇發動這一系列皇族內鬥,目的可能是為了加強皇權。但是很可惜,他命短,才當了兩年皇帝就駕崩了。殘酷的權力結構重組才剛剛開了個頭,就悲劇的死去了。最後等於是給老丈人楊堅做了嫁衣。

因為,從後來楊堅可以輕易殺盡宇文氏諸王就可以看出,宇文氏因為宇文贇的內鬥,已經是毫無還手之力。楊堅攤上這樣一個能折騰,又無福享受,淨給別人做好事的主,也算是他命中有篡位的“運”。

周宣帝死後,門閥們投了宇文氏反對票,認為宇文氏不再具有統帥關隴貴族的資格,便對楊堅篡位一事予以默認。

當楊堅幹下篡位之事後,公開反對的貴族只有十二大將軍王雄之子王謙以及尉遲迥和北齊投降過來的司馬消難。除了這些人外,再沒有豪門貴族的響應。

這就足以可見,關隴貴族集團是打心眼裡拋棄了宇文氏。



最後做了總結。

首先,北周宇文氏本來就是一個統治力很弱的皇族。當年宇文覺能稱帝,全靠關隴貴族的抬舉。皇帝在貴族眼裡,就像是職業經理人,有用就抬舉,無用則棄之。

其次,宇文氏長年內鬥,皇族內訌從不牽涉到關隴貴族。這就導致統治力本來就不強的宇文氏更加的虛弱不堪。而楊堅家族則幾乎不受影響,這讓楊堅撿了便宜。

第三,楊堅家族實力強大。他父親是北周隨國公,爺爺北魏建遠將軍,太爺爺是北魏龍驤將軍、太守,高祖父是北魏太守,五世祖是北魏司馬,六世祖後燕太守。

結合以上三點,楊堅篡位時,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關隴貴族無所謂誰當皇帝,只要保證他們的利益,誰當皇帝都可以;宇文氏因為長年內訌,實力被削嚴重;楊堅家族累世為官,實力並不弱。最後,厚積薄發的楊家和只剩孤兒寡母的宇文家單挑。宇文家沒有能力反制,關隴貴族選擇冷眼旁觀,幾乎沒人出兵勤王。於是楊堅就順順利利的篡了外孫的皇位,並血屠了宇文氏。

後來隋朝的滅亡,也是同樣的情況。隋煬帝清洗了不少人,導致貴族後裔楊玄感、李密先後起兵。當隋煬帝遷都江都,拋棄關中之後,關隴貴族實際上也拋棄了他。李淵趁虛起兵,殺入關中接替楊氏,成為天下公認的正統。實際上就是關隴貴族對楊氏的否認和對他的承認。


Mer86


“最是無情帝王家”。楊堅雖然被後世稱為仁君,但他的帝位是從外孫手中搶過來的,為了不留後患,還殺害了自己的外孫。

楊堅最初可以進入朝堂,得益於自己的父親隨國公楊忠,楊忠死後,楊堅就承襲了他的爵位,正式進入權力中心。當時的周武帝很是器重楊堅,為了拉攏他,將他的長女楊麗華聘為太子妃,和他結成了兒女親家。



當時有人看出楊堅相貌有帝王之像,勸周武帝儘快剷除他。周武帝回了一句,“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這件事傳到楊堅耳朵裡,那是讓他心驚膽戰啊,開始了一段夾著尾巴做人的時期。

周武帝死後,楊堅的女婿周宣帝宇文贇即位,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國丈,那皇帝的老丈人不能虧待了啊,先後升任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大後丞等職位。職位上來了,脾氣可能也就上來了,有時候都不給女婿面子了。時間一長,女婿也不滿了,你這是功高震主啊,對自己的老丈人也越來越不放心。關鍵你心裡想殺楊堅也就算了,你還告訴別人,告訴別人也就算了,你還告訴楊堅的女兒,那你這不等於告訴楊堅了嗎?楊堅大概從這兒開始有了造反之意吧。

話說這個周宣帝也是坨爛泥,本就是是個無能的傢伙,各種壞毛病層出不窮,當初周武帝為了拯救他,各種方法都用了,但還是沒用。他繼位之後,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懶得過問朝政。為了自己可以尋歡作樂,把皇位傳給自己6歲的兒子,自己窩到後宮,而此時他僅僅才當了一年皇帝。



都知道酒色對人體的損害有多大,這位“太上皇”年紀輕輕身體就不行了。某次外出之後,就一命嗚呼了,後事什麼的都來不及交代。

皇帝年幼,楊堅作為皇帝的姥爺,理所當然的承擔起輔政的職責。控制朝堂以後,楊堅就開始動手了,多年佈局開始按部就班的執行。先是將宇文家族的五位外地藩王騙到京城,藉口殺掉。又開始部署收復地方武將的兵權。當時還是有人看出了楊堅的心思,率兵對抗楊堅,楊堅那是不慣著你,直接給你滅了。

致此軍政大權盡在他手。北周的小皇帝那是戰戰兢兢。楊堅離帝位只有一步之遙,為了體現皇權的合法性,當時的朝堂上演了一出“禪讓”的鬧劇,有點兒像我們現在過年收紅包,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小皇帝乖乖讓位,心裡還對這位姥爺心存幻想,企圖平安的過一生。可惜啊,不久之後就被害死了,不知道他死前在想什麼呢。



假如當時周武帝聽從建議,殺掉楊堅,不知道歷史會改寫成什麼樣子。話說周武帝泉下有知,會不會直接給氣活了呢→→

我是歷史伶俜者,用最平凡的語言講述歷史文化故事,歡迎各位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討論,如果喜歡請點上一讚


歷史伶俜者


假如我說,楊堅做皇帝靠的是運氣,你信嗎?實際上,看似必然的歷史事件,都是無數個偶然因素的組合。楊堅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你要是還不信,那就聽我給你嘮嘮:

偶然因素之一:幹得好,不如投胎投的好

楊堅的父親楊忠,因為替宇文家東征西討,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到柱國大將軍和隨國公。楊堅生來就是官二代不說,做官都可以走捷徑——楊堅27歲的時候,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時機,他老爹楊忠就很配合地老死了,楊堅就繼承了爵位,成為一方重臣。

偶然因素之二: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英年早逝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歷史上最有能力的皇帝之一,能文能武,用勇有謀,雄才大略。隱忍十多年,誅殺權臣宇文護,加強集權;完善府兵制,打造強軍;打擊地主兼併土地,緩和社會矛盾;堅決滅佛滅道,增加勞動人口,發展經濟;出兵北齊,一舉統一北方。

宇文邕這樣有能耐的皇帝,要是再多活十來年,滅南陳、滅吐谷渾、滅突厥、一統天下統統不在話下。在宇文邕手下的時候,楊堅只能瑟瑟發抖,伴君如伴虎。可惜天妒英才,宇文邕病死在了北伐突厥的征途上,這一年宇文邕36歲,楊堅38歲。

偶然因素之三:北周宣帝宇文贇(yūn)死在了縱慾過度

北周武帝去世後,19歲的宇文贇即位,這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吃喝嫖賭樣樣都喜歡。這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女人,他老爹剛去世不久,他就全國海選後宮。就是這麼一個人創造了歷史上的一個記錄:同時冊封了五個皇后。

宇文贇這麼個浪蕩子,有沒有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答案是肯定的。他就是楊堅做皇帝的神助攻。做了三件事:

  • 其一,殺掉了威望極高的皇叔宇文憲,這個王爺是宇文家的定海神針,唯一一個可以壓制楊堅的人物。宇文贇認為叔叔功高震主了,覺著派人砍死比較安心。宇文憲被殺,享年34歲。

  • 其二,娶了楊堅的大女兒楊麗華做皇后,把老丈人楊堅提拔為大司馬、柱國大將軍,使得楊堅的權柄越來越重。宇文贇對楊堅也不放心,試探了好幾次。派出去的人為了給自己留後路,替楊堅說了好話。宇文贇就不了了之了。

  • 其三,宇文贇先是把位子禪讓給7歲的兒子,然後就縱慾過度搞死了自己——才21歲就掛了。有人對宇文贇的死因懷疑,別懷疑,他肯定是死於縱慾過度。13歲還是太子的時候,就開始後宮種馬,皇后就5位,妃子有名有姓的就有幾十個——做神仙也得看身子板呀。他一死,沒人壓的住楊堅了。

看看吧,宇文家的兩個皇帝一個王爺,都搶著早早投胎,楊堅繼承老爹爵位,宇文家還把楊堅扶上國丈大將軍的位置,替老楊家鋪好了路。楊堅要是還抓不住機會,哪能對得起宇文家的栽培?


爾朱少帥


朝代更替,本來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日中則昃,月盈則食,這不僅僅是大自然界的規律,也是社會的自然法則。古往今來,有多少有野心有實力的權臣權傾天下,想要謀奪皇位呢?這恐怕是俯拾皆是,數不勝數吧。



楊堅謀朝篡位、奪得江山的幾率不大但是也不小,都是有一半的機會,不勝則敗唄。然而,他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兵不血刃,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了當時宇文家族的北周政權,這才是讓人甚覺驚歎的地方。因此,他也被西方國家判定為最讓人敬佩的中國皇帝之一。

大家都知道打下江山是何其艱難的事情,一般來說,一個成功奪權的人背後得要多少忠心耿耿的馬前卒為他衝鋒陷陣,拼個頭破血流的,為何楊堅卻簡單容易地奪得了宇文家的天下呢?這其中的核心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讓瀚海來帶領大家瞭解一下其中因緣。



核心原因之一:天時

瀚海認為,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取得勝利,肯定得要有一下三大法寶: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而楊堅打下江山也毫不例外。天時在這裡指的是他在去往成功之路上的機遇。地利在這裡指的是讓他在奪權路上所向披靡的有利環境條件。人和在這裡指的是楊堅得民心,正所謂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這成就了他的宏圖霸業。

楊堅謀權篡位時候,正是他的大好時機。宣政元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因病去世,當時的太子宇文贇即位,史稱周宣帝。宇文贇跟前任皇帝宇文邕不一樣,宇文贇遠遠不及宇文邕,他昏庸無道,貪圖安逸享受,簡直是個酒色皇帝。現任皇帝的種種殘暴無能的表現皆在群臣和老百姓的眼裡,他們敢怒不敢言,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以及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惡人自有惡人磨,即使是周宣帝宇文贇也毫不例外。他自己折磨死了自己。他因為整天沉溺於酒池肉林裡,迷醉在風花雪月中,把自己的身體耗損壞了,最終早早駕崩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周宣帝宇文贇自己任意妄為,把自己的身體往壞裡整,最終成功地把自己的身體給掏空了。韜光養晦的楊堅顯然意識到,現在正是自己的最佳時間,所以他開始大顯身手,迅速篡奪北周大權。繼位的周靜帝是個空殼皇帝,沒有真實本事,一直都是楊堅主政,而他當時已經是大丞相,為百官之首了。

核心原因之二:地利

讓楊堅成功奪權無非就是以下幾個有利環境條件:第一,他出身高貴,是權臣之後,他的父親楊忠是兩朝都手握重權之臣。因其父協助北周開國而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隋國公,而古代有父爵子承的習俗,因此楊堅後來繼承其父親的“隋國公”爵位。

其次,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周武帝宇文邕封為太子妃,這為楊堅之後的外戚干政奠定了基礎。再次,楊堅曾多次隨宇文邕征戰沙場,而楊堅也有自己的統兵本領,立下了不少大功,讓宇文邕對他刮目相看。



因此,宇文邕又封楊堅為上柱國,且將許多朝政大權與兵權交予楊堅。這個時候的楊堅可以說是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了,但是宇文邕英明神武,也對楊堅青睞有加,所以楊堅是勤勤懇懇地做事,低調嚴肅地做人,不敢表現出來他的謀逆之心。

核心原因之三:人和

宇文贇繼位後,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就理所應當地做了皇后。正所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呀,在宇文贇荒淫無道的情況下,楊堅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權侵朝野的外戚。



在漫長而蟄伏的等待中,宇文贇把自家的信譽和民心都敗光了,與此同時,楊堅光明正大地以自己的名義,慈善佈施,施政寬和,贏得了天下黎民百姓的支持與讚歎。民心所依後,他就自然而然地操控周靜帝禪讓帝位,改朝換代了!

總結:楊堅之所以能夠開創隋朝新歷史,是因為他本來就有權有勢,有自己的才能和人力基礎,韜光養晦的他就等待一個能夠扭轉乾坤的時機,使得他得道得人心,一舉拿下了江山。他已經是萬事俱備,就欠了一個東風,待周朝大勢已去,自己把握東風,自封為帝。


瀚海說史


楊堅可以說是最被忽視的大一統王朝皇帝,而英國《劍橋中國古代歷史》把楊堅評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個最偉大君主(另外兩個是秦始皇與李世民)。而楊堅之所以被忽視原因在於隋朝立國時間太短。喪失話語權,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印記。第二就是楊堅得天下太速太易。用《大唐雙龍傳》裡,黃易借宋缺之口所說:自古得天下最易者莫過於楊堅,寇仲則大拍岳父馬屁,大概是時運到了。楊堅,即隋文帝。鮮卑姓氏普六茹。是漢化鮮卑人。出身關隴集團。是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應該是瞎認祖宗)大隋朝開國皇帝,在位23年。最大的功績就在於結束了長達265年的南北朝分裂。確立三省六部制,但楊堅是如此發家篡位的呢?

北周實際開國皇帝是宇文泰。楊堅的父親楊忠關隴集團。而當時5歲的楊堅就被加封為縣公,16歲晉封為驃騎大將軍,一代權臣宇文泰對於同殿稱臣的楊虎的兒子也是十分感慨,此子日後絕非池中物。

公元578年,周武帝駕崩,周武帝在位19年,死時39歲。可以說,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不死,一定是統一天下的皇帝,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楊堅,這是楊堅運氣。周武帝駕崩以後,宇文贇登基做皇帝,時年20歲的宇文贇當皇帝以後,讓自己的死黨鄭譯為大將軍,也就是此人日後投靠楊堅,矯詔輔政。幫助楊堅篡位,成為新朝功臣。當了皇帝的宇文贇天天是胡做非為,國家法令朝令夕改,弄的朝臣無所適從。由於宇文贇作的太厲害。公元579年22歲的太上皇宇文贇駕崩。8歲的皇帝宇文衍與太后孤兒寡母惶惶不可終日,就在此時,宇文贇的第一寵臣鄭義假傳聖旨,讓宇文贇的岳父楊堅輔政。為宰相。這一決定得到了皇后的支持,畢竟是自己的父親,實際上楊皇后和楊堅是名義上的父女,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北周隋唐一脈相承,三朝皇室皆出自於關隴貴族。都是關隴集團的核心層。而皇帝本身很弱。只要楊堅控制了關隴集團基本上當皇帝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可以說,楊堅當上丞相以後,就立即展開就開始了篡位計劃,當時的周靜帝拜楊堅假黃鉞、左大丞相,百官皆聽命於他。以鄭譯為長史,劉昉為司馬,設置丞相府官僚。可以開衙建府。楊堅當大丞相後,減輕律法,為政寬和,崇尚節儉(楊堅真是節儉了一輩子),一個八歲的孩子又如何掌管江山,宇文贇在位 的時候,為了防止宗室造反,基本上不授予宗室實權,而幾個有能力的宗室也被楊堅給殺了,(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都死於楊堅之手)。南北朝時期篡位比比皆是,北周自己也是篡位登基,別人也是有樣學樣,而朝中各個勢力,和天下之人心無不歸附於楊堅了。在581年,楊堅由隋國公晉封隋王。 同月,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佈禪讓。楊堅登基為帝。時年40歲。楊堅生性殘忍,在登基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把北周宇文氏皇室宗親誅殺的乾乾淨淨。節閔帝后裔子孫6家,周武帝后裔子孫12家,北周末帝自己的外孫宇文衍被殺時候才9歲。北周已經統一了整個北方,而且留下統一雄厚的經濟和政治基礎,楊堅篡位控制了北周的龐大疆域,隨後完成了統一。楊堅本身功績不大。

自公元581年。楊堅篡位登基。代周建隋。公元582年楊堅伐陳成功。天下重歸一統。大隋經三帝,歷時38年,也是一個短命王朝。但楊堅的功績無疑是巨大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楊堅之所以能夠輕易的代周建隋,乃是其世代打拼的功勞。

<strong>

楊堅家族乃是北朝豪族,關隴集團成員。他的父親楊忠,是追隨北周皇帝宇文泰打江山的肱骨之臣。北周成立後,楊忠被封為隨國公。這是楊堅奪權的基礎!

當然,“天作孽有可為,自作孽不可活”,楊堅之所以能夠輕而易舉的得到宇文家的江山,更是是因為宇文贇昏庸無能,奢靡成性,導致皇權流失,這才讓楊堅鑽了一個空子, 奪取了本該屬於宇文氏的北周江山。


楊忠病逝後,楊堅世襲了老爹的爵位,因此,楊堅的政治出身非常好,幾乎沒有任何汙點,優秀的出身為他日後大權獨攬打下了基礎。

楊堅的相貌極為奇特,根據史書《隋書》記載,楊堅的額頭上,有五塊向外突出的骨頭,從額頭貫穿到頭頂,像五隻角一樣,並且他的手掌紋連起來看像是一個“王”字,朝中傳言楊堅的面相不一般,有“飛龍之相”,將來必定不是一般人。

因此楊堅奇怪的相貌引起了宇文邑的不安,宇文邑曾幾次想殺掉楊堅,奈何楊堅逢凶化吉,次次都順利躲過災難。

短命的宇文邑死後,由荒淫無道的宇文贇繼位,宇文贇沉迷女色,大肆建造行宮,勞民傷財,徹底敗光了老百姓對宇文氏的好感。

宇文贇立了五個皇后,夜夜笙歌,縱慾過度,22歲便病死了,宇文贇死後,年僅7歲的宇文闡登基,年少無知的宇文闡任命楊堅衛丞相總理朝政,楊堅靠著丞相的權力大肆消除異己,籠絡權力。

楊堅逐漸把宇文家族的權力架空,直到581年,楊堅暗中逼迫宇文闡禪讓皇位,渴求自保的宇文闡對楊堅的要求言聽計從。

楊堅假惺惺的推讓了三次,最後以“為國為民”為理由,接受了禪讓,成為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