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给父母带,就不可避免要接受老人的一些育儿观念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23期,原文标题《保护圈》,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孩子交给父母带,就不可避免要接受老人的一些育儿观念

爱人的工作早出晚归,我的工作经常出差,能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两个人的收入请不起保姆,双方父母,特别是老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照看孩子的任务,一南一北两个老太太,一年两班倒,北方较远,寒来暑往,主要带2月到6月,剩下的南方的阿婆全包,孩子上幼儿园前,正好三个循环。

我和老婆虽然退出了带孩子的一线阵地,但交班不交权,放手不放心,设定标准、检查指导、批评督促,这些工作跟得紧抓得细。奶瓶、碗勺等什么时间烫、烫几遍、用什么水烫,普通尿布和拉拉裤分别在什么场合使用,提示线到什么颜色必须换,屁股盆、脸盆、澡盆、洗衣盆怎么区分,出门汗巾、毛巾、纸巾、湿巾、保温杯、凉水杯、喝水杯等差不多10件套有多么必要,一日三餐,奶粉水不能烫,破坏营养,不能用力摇晃产生气泡,影响消化,菜要嫩、肉要碎、饭要软,油不多不少,盐不咸不淡。睡觉按时按点,外出一天三次,电视能少则少,手机坚决不行。在这些要求的挟持下,两位老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婆媳关系、母女关系偶有裂痕,翻白眼、生闷气、嘟囔嘴时有发生,但在一切为了孩子的高压下,基本还是做到了忍气吞声。

我们这种情况在院子里很有代表性,有孩子的家家户户,只是略有排列组合、人员分工、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勉强可以称为凤凰男女的我们,对老母鸡孵蛋带崽那一套非常不待见,认为过时又愚昧,老人们吃苦受累还被说三道四,心里自然极其不爽快,幸好子女们白天上班,管得着但看不着,他们正好可以扎堆吐嘈,加之总有几个带孩子的身份特殊,保姆或者远房亲戚什么的,别人家庭的故事,复杂关系八卦成了他们不多的快乐时光,也许这也是我们这种人员相对集中的大院才有的福利吧。不过有熊孩子们在,快乐一定很短暂。这边厢,张奶奶正抱怨媳妇不肯生二胎,大家议论纷纷、见仁见智,那边李姥姥家的铁蛋哧溜一下从栅栏钻到了马路上,李姥姥大喊一声“妈呀”,飞奔过去,像刘翔跨栏似的,翻过比肩高的栅栏墙,一把抓住马上要跑到双黄线的小铁蛋,迅雷不及掩耳地压下了老伙伴们的一场虚惊。一边嘴狠手轻地打骂着孩子,一边严肃地叮嘱左邻右舍:“可不敢让铁蛋他爸妈知道。”

铁蛋他爸妈知道不知道不得而知,反正我和老婆当天晚上肯定会知道,拿出父母当年训我们的架势,严肃提醒:“一定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不可麻痹大意。”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院里找我,看到大爷大妈们围成一圈,手舞足蹈、低头猫腰,一边笑一边说:“你们院里的广场舞水平有待提高啊!”我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圈里是一群熊孩子,他们一对一盯阵,也互相挡差配合,争取用纸包住火,免得磕了碰了。”朋友很认真地说:“有老人帮你们带孩子真好,这样盯着也是够累的,不过你们这个保护圈比保护伞可瓷实多了。”听得我骄傲自傲,热泪盈眶。

(广州 暖暖)

《三联生活周刊》最新封面“改变世界的人”

喧嚣时代,给灵魂一个栖息之地,《三联生活周刊》带你体会阅读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