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系列

摘要: “傳統行業”也可以並不傳統。

對於絕大部分區塊鏈從業者來說,農業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行業,說陌生,是因為農業產業鏈的絕大部分都處於距離城市較遠的鄉鎮地區,很多人對其認知並不是特別深刻;說熟悉,是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和農業的成品——食物打交道。尤其是在近兩年的國際貿易戰當中,很多人都意識到農產品不僅是必需的生活物資,更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乃至維護其貨幣與金融體系穩定的貿易工具。其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基於此,在今天的文章中,筆者就將針對農業與區塊鏈的結合情況做一個分析,以探究在即將到來的數字經濟時代中,在經濟社會中最為傳統的農業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以及每一類身處其中的利益相關者在面臨區塊鏈技術時,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一、農業行業概述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的特點之一是其市場規模極其龐大, 而本土產能卻隨著耕地的減少而受到抑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這種多元化的農產品來源,使得中國的農業直接面臨著與國際市場進口產品的競爭,總體來看,中國本土農產品的價格要高於國外競品,根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員2017年公佈的消息,國內穀物的價格水平要比國際市場平均高出30%到50%,大豆大概要高出40%到50%,棉花大概要比國際市場高出30%到40%。糖要比國際市場大概要高出60%,肉類,牛羊肉大概要比國際市場的價格高出70%到80%。這一較大的價格劣勢,是導致中國農產品的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原因。而此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可歸咎於兩大因素:

一是在生產環節,中國農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要高於國外競品。

與中國相比,部分農產品出口國的農業生產要素成本較低,包括土地和水在內的自然資源都頗為豐富,其價格也相對低廉。同時,某些國家的農業技術也較為發達,在多種作物、以及多個環節上都實現了較高程度的機械化與信息化,而相比之下,機械的養護費用要遠遠地低於人工費用。此外,這些機械所帶來的單位時間高產量,更是進一步攤薄了單位重量農產品的成本。而中國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外加機械化程度較低,過於依賴人工,使得其總成本偏高,同時產出效率也偏低,最終導致其在生產環節單位產出的成本相對較高。

“区块链+”系列

二是在流通環節,中國農產品流通成本佔總成本的比例要高於國外競品。

目前,中國農產品的流通模式大多比較傳統,需經過菜農、初級集貨商、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菜場集市、消費者等多箇中間環節,致使流通中介費用偏高。數據顯示,國際上農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其農產品流通成本一般佔總成本的10%左右。而中國平均則為40%左右,其中鮮活產品及果蔬產品要佔60%以上,而在個別地區和個別品種,這一比例甚至可以達到75~95%的地步。在這些成本當中,除了一些行政方面的稅費之外,產業鏈中主要利益主體之間的信任程度不夠也是推動流通環節成本過高的重要原因。

“区块链+”系列

從上面的兩大因素不難看出,在機械化與信息化改造尚需時日,農業生產環節壓縮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採用相關手段,削減農產品在流通環節中的信任成本,是目前增加中國農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先對中國農產品的流通鏈條進行梳理,方能找出切入的缺口。一般來講,農產品的流通供應鏈至少會涉及到四類典型的利益主體:

一是種植戶,主要為農民或農場。其職能為對農產品進行生產、同時就地進行銷售。

二是收貨商,主要為種植基地或某一區域的專業採購者,其職能為將零散的農產品進行集中收購後,再向下游的零售商進行銷售。

三是代售商,主要為在特定市場擁有攤位(又稱“檔口”)的中介商,其職能為將農產品直接向下遊的用戶(包括其他中介批發商、零售商或是終端消費者)進行銷售。

四是消費者。

“区块链+”系列

目前,在農產品的流轉鏈條中,存在著三種信任成本較高的情況:一是種植戶與收貨商之間;二是收貨商等貨主【注1】與代售商之間,三是消費者與整條農業產業鏈之間。對於這一情況,國內曾有比較大的公司希望能夠藉助財團的形式來整合這些環節,打造全產業鏈的農業集團,進而在內部消解這些利益主體之間的信任與摩擦成本。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由於經驗不足等一系列原因,這一過程進展得並不順利,暫時還不能成為行業的主流發展模式,尚需相當長時間的發展才能在行業內佔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說,在可預期的時間之內,農產品產業鏈中上面三個環節的信任成本還會繼續存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行業現狀也為區塊鏈與農業的結合提供了切入缺口。在接下來的文章部分中,我們就將對這三個環節的場景進行進一步的剖析、以及區塊鏈在其中可能會起到的作用進行研究與展望。

【注1】在與代售商進行對接的過程中,除了有從種植戶那裡直接拿菜的收貨商外,還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的中介批發者,這裡為了方便閱讀,暫時以收貨商定為貨主。

二、種植戶與收貨商之間的信任成本

與大多數行業一樣,農產品的生產者、也就是種植戶,會把他們的產品就地銷售給那些擁有更多渠道的收貨商。而這二者之間的對接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大類是產銷結合,此種模式多見於一些大基地、大企業、大農場。其種植面積較大,而且品種相對較為簡單,所以更適合進行直接銷售,一般而言,這類企業會與批發市場的檔口進行合作、甚至是直接在批發市場租用檔口、自己派員工進行銷售,也就是與其他批發商、零售商甚至是消費者進行直接對接,在這種模式中,種植戶與批發商之間不是獨立的利益主體,而是一個利益主體下方的兩個部門,彼此的利益分配經常是由上級部門來進行協調,很少會出現信任成本較高的情況,因此暫時不列入這一章節的討論。

第二大類是產銷分離,這是農產品行業比較傳統的收購方式,也是目前種植戶與批發商之間最常見的對接方式。具體來看,根據價格形成機制的差異,這一大類還可以分為三個子類別:

一是完全現貨,又稱產區收貨型。也就是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格完全按照市場行情進行。這種對接模式常見於種植品種較為集中的農業產區,由於此類地區種植農戶較多,而且普遍規模不大,所以可以通過多筆交易形成市場價格。

二是完全期貨,又稱訂單生產型。也就是買賣雙方簽訂中長期協議,採購方設定產品標準,委託種植戶種植特定的數量,種植出來的產品按約定的標準及價格回收。目前一些大型的蔬菜採購企業往往採用這種方式,如麥當勞、肯德基等。

三是現期結合,又稱包地銷售型。也就是在產品成熟前的一個月左右、收貨商在對種植戶的產量與市場行情有一個較為準確的綜合判斷之後,與種植戶進行洽談,直接約定一個包地價格,達成協議之後,包括後期的管理、採收等均由收貨商負責。由於此種方式兼具了現貨和期貨的優勢,一方面可以保持較為平穩的價格,另一方面產品質量也不會出現出現較大差異,因此受到不少種植戶和收貨商的歡迎。

“区块链+”系列

總體來說,以上三種模式各具特點:其中現貨型對接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價格上,其可以保證絕大多數的成交都物有所值,貨物的質量與成交的價格不匹配的情況出現比較少,缺點則體現在數量上,也就是在完全市場化的隨機情況下,市場上的供需可能會不匹配,從而造成農產品緊缺或是過剩。

期貨型的對接則恰恰相反,雖然可以避免出現收不到貨或是賣不出去,但有可能會造成價格偏高或是偏低的情況:譬如在買賣雙方已經簽訂了訂單合同的情況下,假如現貨價格下降、或是菜品質量偏低,收貨商很有可能會付出高於這些產品價值的價格,而如果市場現貨價格高漲,種植戶則很有可能會獲得少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

現期結合雖然融合了上面兩種方式各自的優點,但由於農產品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的特殊性,因此目前僅適用於相對能夠儲存的品種上,象大蒜、土豆、紅蘿蔔等。

“区块链+”系列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農產品現期結合的對接方式,所產生的行業流通成本相對來說最低,一方面不易產生較多的庫存,另一方面又能以相對合理的價格成交,可惜其使用範圍目前主要集中在個別品種當中,難以進行全面推廣。

相比之下,現貨型對接由於沒有保底合同,存在一定的滯銷風險,因此容易產生較高的行業流通成本,因為對於種植戶來說,在滯銷商品上所付出的成本,最後都是要通過銷售出去的商品來進行回收的,也就是說,在完全現貨的對接模式中,農產品的價格會包含滯銷或潛在滯銷而產生的溢價。

而期貨型對接從理論上講,可以有效鎖定數量風險,在數量上不易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出現供需不匹配的情況,因此與現貨型對接相比,似乎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銷售方式,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它的風險卻可能會比現貨型更大——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由於農產品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外加當前其流通鏈條較為混亂,種植戶與收貨商相互之間的信任基礎非常之差,經常會出現毀約的情況:如果收貨商覺得種植戶的產品的真實價值低於早先談成的價格,很可能會棄保跑路;而種植戶如果覺得自己的菜品按照市價賣可以獲得比合約價更高的價格,則可能會退保直銷。但不管哪一種情況發生,對於買賣雙方來說,這都意味著上一筆交易的作廢,而花在這筆交易上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成本,也都成為了無用功。但這些不必要的成本並不會憑空消失,對於這一環節中的利益主體來說,他們最後在通過菜價來確保自己利益的時候,都會將這些成本計算到價格當中。

考慮到期貨型對接在目前的種植戶與批發商之間仍然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對接模式,因此,利用區塊鏈削減種菜戶與批發商之間對接的信任成本,對於壓縮流通成本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在這裡設想了一種解決方案,其過程大概如下:

買家與賣家基於某底層公鏈共同設定一個智能合約,同時雙方各出一部分定金,鎖定在智能合約中,具體數量由雙方共同約定,除非雙方同時使用密鑰,否則智能合約不可單方面篡改,而合約的規則大致如下:

1)若賣家產品的數量與質量均達標,買家款項入賬,到達時限後,雙方定金各自退回,款項發送至賣方賬戶處,買房提走貨物。

2)若賣家產品數量與質量有任意一項不達標,買家款項入賬,到達時限後,雙方定金+款項退給買方,賣方定金作為賠償費。

3)若賣家產品達標,買家款項未入賬,到達時限後,雙方定金退給賣方,買方定金作為賠償費。

4)若賣家產品質量不達標,買家款項未入賬,到達時限後,雙方定金各自退回。

“区块链+”系列

從理論上講,在存在定金抵押的情況下,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可以有效地約束買賣雙方的行為,在讓買方及時履約付款的同時、也促使賣方產品的質量與數量實現達標水平。但是在現實操作中,這個解決方案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目前中國農業信息化與數字化尚未普及的情況下,賣家產品質量的指標屬於鏈下信息,比如說對生鮮產品的肉眼鑑別等,是很難以可信的狀態被量化記錄到區塊鏈上的,那這樣一來,在這個環節,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只能用來丈量農產品的數量而非質量。

由這點來看,在這個場景中,區塊鏈在確保買家款項到位方面可以起到較大作用,在確保賣家產品數量到位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農產品可能會因為摻水等原因而存在“虛重”情況),而在確保賣家產品質量達標上目前暫時還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可能要等到中國農業領域的數字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之後,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它的潛力所在。也就是說,在種植戶與批發商之間,“區塊鏈+智能合約”的組合可以在特定的情景下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的信任成本

與上一個環節類似,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也存在著多種對接方式,具體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第一大類是收售結合,也就是檔口由生產基地或收貨商自營,自己銷售自己收到的農產品。和上一部分中的“產銷結合”類似,收貨商與代售商彼此之間不是獨立的利益主體,而是一個利益主體下方的兩個部門,其利益分配更多地是由上級進行決定,因此暫時不列入這一章節的討論。

第二大類是收售分離,這是目前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最常見的對接方式。根據合作模式不同,可以分為兩個子類別:一是“二級分銷”,也就是代售商從收貨商那裡進貨,然後自己進行銷售,整個過程代售商自負盈虧;二是“委託代售”,也就是收貨商把貨發到批發市場的合作代售商處,由代售商負責銷售並收取代賣費,整個過程收貨商自負盈虧。

“区块链+”系列

總體來看,在目前的農產品行業,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主要仍以收售分離的對接方式為主,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主要因素:首先,批發市場檔口資源是有限的,並非想有就能有,尤其是某些交易旺盛的市場,閒置的檔口非常難找、即便找到了,費用也比較高昂;其次,由於農產品具備季節性,很多基地或收貨商不是長年都有貨供應,絕大部分只有一個生產季節,時間很短,如果自設檔口,成本非常高;再次,生產與銷售屬於不同的分工,各具有獨特的專業性,沒有長時間的經驗及資源積累,未必能銷售得好價格。所以區塊鏈產業鏈中的收菜商和代售商一般都是不同的利益主體,而在收售分離中,由於“委託代售”無需花費大筆資金從上游買入貨源,相對來說經營風險較小,因此是農產品行業由來已久的主流對接方式。

但是,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一傳統的農產品對接方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代售商依然採取較為“黑箱”的方式,來為委託人進行代銷售;而另一方面,收貨商卻可以通過互聯網,從各個渠道獲得一些亦真亦假的價格信息。這種舊模式與新技術之間的衝突,很快引起了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的信任危機:

從收貨商的角度來看,他們如果發現自家商品的成交價低於早先的預期、或者是與其他的同行存在出入,便會覺得代售方的議價水平有限,導致自己貨物的價格被低估。甚至有時候會認為代售商為了牟利,主觀態度有問題,存在虛報成交價的行為。

而在代售商看來,農產品本身存在著質量多元化和行情變化快的特點,收貨商如果將不同質量的貨物、或是不同時間段的價格進行對比,本身就有失偏頗。至於虛報價格的行為,收貨商們的擔憂亦是多餘的,對於代售商而言,近年來代售領域競爭愈發激烈,檔口與人力的費用有所上升,代售商不太可能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失去長期的客戶,所以他們所擔心的、惡意虛報價格的情況,實際上並非行業主流行為。

很顯然,收貨商與代售商的各執一詞,對於雙方達成共識並無太多幫助,而雙方的不信任程度,在近年來也開始愈發加深,其中最直觀的體現有兩點:一是在空間維度上,收貨商越來越趨向於將自己的貨分為幾份,在市場找多個檔口代賣,以便互相比價。二是在時間緯度上,雙方的合作週期逐漸縮短:在行業發展早期,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的合作時間可以達到數年,而現在能夠合作一個季度便已經十分理想,有不少買賣方甚至已經只能以天來計數。在彼此之間迅速透支掉早期的期待與信任之後,便會一拍兩散,尋找新的合作對象。由此一來,便形成了農產品流轉市場上一個奇特的景象:雖然市場上的收貨商和代售商都很多,但收貨商卻天天都在找代售商,而代售商也天天都在找收貨商。

毫無疑問,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這種走馬燈似的短期合作關係,耗費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收貨商看來,長期的合作雖然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成本較低,卻會致使自己的收益也有所下降,短期的合作雖然要不斷的尋找夥伴,但至少可以獲得相對滿意的價格。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這個最終的成交價格里面,已經無形中包含了農產品在這一環節因互不信任而產生的時間與精力成本,在最終抬高了農產品終端價格的同時,也削弱了自身與進口農產品相比的國際競爭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用區塊鏈來削減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因為互不信任而產生的無謂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就顯得比較重要。而具體的解決方案大致如下:

1)通過預言機等技術設備及手段,將農產品交易市場的稱重與支付設備接入到區塊鏈中,使得其所產生的數據信息可以上鍊。

2)實現每筆交易格式的標準化,交易進行中農產品的重量以及成交總價,都會自動通過相關設備被記錄到各自所處的每筆交易中。進而通過“成交總價/農產品重量”的方式來計算得出每筆交易的單價。方便收貨商與代售商之間進行價格核對,從而可讓代售商證明自己並未虛報價格。

3)市場方面可將特定品種的交易價格進行彙總,形成類似於金融市場交易所的價格-時間K線圖,每筆交易匿名但可回溯,能夠查詢成交量與成交價,這樣一來,可以讓收穫上看到特定時間的成交價格,避免因為農產品行情變化過快,而對代售商產生“議價能力欠佳”的疑慮。

“区块链+”系列

在這一場景中,區塊鏈的使用,基本解決了收貨商和代售商之間的“主觀不信任”問題,也就是說,在相關規則設置合理的情況下,利用區塊鏈的可追溯特性,收貨商可以通過查詢單筆交易的成交情況,清楚且實時地瞭解到,代售商在“委託銷售”的過程中,究竟有無虛報價格的行為。同時,在“客觀不信任”方面,通過查詢整個市場的交易價格變動情況,收貨商可以瞭解到,自己所委託的代售商,其成交價格與其他同行之間是否存在較大的差距。

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與一些同質化程度較高、或者是比較標準化的產品不同(如電力、原油等),農產品的品質是比較多樣化的,即便是同一個品種的產品,也有可能會因為光照、土壤、灌溉等原因,而導致質量出現一定的差異,它們的成交價格亦將因此而有所不同,如果貨主方面無法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在發現自己的貨物與同類產品在同一時間點出現價格差異的時候,他們仍然可能會對代售商的議價水平產生質疑,這一點是區塊鏈所無法彌補的,因為在農產品質量的鑑別上,目前在蔬菜流通領域還沒有特別標準化的指標,也很難以量化的數據狀態上鍊,不過總體而言,在這一環節中,區塊鏈還是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畢竟,交易信息目前還是比較數字化的。

四、消費者與農業產業鏈之間的信任成本

農業產業鏈最廣為人知、對行業影響也最大的一個信任危機,出自於消費者與整個農業行業的供應鏈之間。這一信任危機所帶來的成本,並不會在農產品的終端價格中體現出來,但它卻會使得消費者認為本土的農產品具有較大的風險,因此即便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也會轉而選擇進口農產品。

消費者對於農產品的不信任感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它並非是某一個品種在某一個環節的“點”,而是源自於很多品種、乃至整條產業鏈的“面”。無論是蔬菜、水果、生鮮、魚肉等橫向種類,還是生產、加工、流通、分配等縱向環節,幾乎是全面質疑。譬如:假若農產品的品相比較鮮豔,便會被消費者懷疑為打農藥或是上色素了,如果農產品體量比較大,便會被懷疑為使用了膨大劑,而如果產品換了個顏色或是形狀,又會被懷疑為是轉基因產品。對於這一涉及到C端用戶的種種不信任情況,近年來人們都有所耳聞,也都身處其中,這裡不再贅述。

目前,市場上旨在解決C端消費者對農產品產業鏈不信任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主要是以溯源入手,但目前來看,存在的問題有三點:

一是農產品產業鏈距離實現可靠信息上鍊還有較大距離。目前,在農產品產業鏈中,下游對上游商品質量的驗收,很多時候是以類似於“望聞問切”的行業經驗來進行的,尚未形成較為嚴謹的行業標準、以及相關信息與數據的信息化採集過程。即便被記錄到了區塊鏈中,也很難說是值得信賴的信息。

二是即便信息上鍊,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由於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花費在農產品挑選上的時間比較有限,因此也很難有精力去仔細研讀鏈上的產業鏈信息,即便有,也很難鑑定這些指標是否真的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

三是鏈上信息與鏈下產品可能並不是對應匹配的關係。譬如根據央視《焦點訪談》的報道,部分超市在進行蔬菜銷售時,將部分普通蔬菜貼上有機蔬菜的“有機二維碼”進行售賣,從而出現了包裝二維碼與具體農產品不匹配的現象。考慮到有機蔬菜的溯源和區塊鏈溯源在原理上頗為類似,因此這樣的情況很可能也會出現在農產品的區塊鏈溯源方案上。

圖:農業產業鏈數據要被消費者認可,需要跨過的三個坎

“区块链+”系列

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直接把農業數據推送給消費者”來獲取信任的行業解決方案,實際上只能覆蓋農業產業鏈的一部分環節,而在這一部分環節,目前也存在著很大的優化空間——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之所以會選擇進口農產品,本質上是因為他們信任這些國家的農業供應鏈、檢驗體系、以及後續的分配包裝流程,換言之,這些進口農產品的背後,是有著產品來源國的農業實力、完善檢驗、甚至是商業環境在背書的。這才是消費者能夠快速產生信任的標誌。因此,如果未來能夠實現農業可靠數據的上鍊,那與其通過區塊鏈把相關的信息全部推送給消費者,不如把這些數據推送給權威的監管部門,讓監管部門對自己的產品進行認證,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監管部門的認證與背書,才能讓他們快速看懂相關的標誌,並且對產品產生一定的信任。

然而,嚴格來講,即便是數據上鍊可以規範未來的農業供應鏈,但這種解決方案仍然是存在疏漏的,因為在最後人工的裝配階段,相關機構與人員仍然會因為缺乏見證者而存在作惡的可能。譬如像前面所舉的《焦點訪談》的例子一樣,把二手的監管合格標誌貼在不合格的農產品上,對於這一點,目前區塊鏈還無能為力。而通過區塊鏈來削減消費者對整條農業產業鏈的信任成本,也是一項非常任重道遠的任務,由於相關工作的複雜性,因此就本文所提到的三個環節來看,區塊鏈在這一個環節上的落地,可能是最為滯後的。

圖:本文中三中農業解決方案,最有可能的落地順序

“区块链+”系列

五、總結

從農業與區塊鏈的結合情況來看,這一領域始終面臨著“產業鏈數據難以上鍊”的困境,但其產品的敏感性與多樣性,又要求其生產與流通的過程高度透明,這就決定了在可預期的時期內,區塊鏈更多地會是在一些小範圍的對接環節,率先進行一些特定場景下的應用,隨著農業產業鏈的數字化改造、農產品質量體系的標準化、甚至是整個商業環境誠信程度的提升,區塊鏈在農業中的應用將會逐漸鋪開。與其他行業相比,它消耗的時間相對來說最多,但其給社會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包括健康、就業、貿易等),也將會是最大的。

(作者:孫副社長,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