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止咳藥水會讓人上癮?

前幾年,一些關於“止咳藥水上癮”的新聞報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主要內容就是說,有一些青少年大量飲用止咳藥水,每天7、8瓶,非得要喝,不喝不行,對這個東西上癮了。那麼,為什麼止咳藥水會讓人上癮呢?

為什麼止咳藥水會讓人上癮?

止咳藥水成癮

最表淺也是最好理解的原因,就是說有些止咳藥水含有一些會讓人上癮的成分,西藥比如說可待因,中藥比如說罌粟殼。無論是可待因,還是罌粟殼,實際上其中都含有阿片類成分,也就是鴉片。什麼是鴉片,鴉片戰爭,林則徐禁菸,說的就是這個事。所以,簡單地說,止咳藥水中含有鴉片類成分,所以喝了以後會上癮。

為什麼止咳藥水會讓人上癮?

但是,如果我們的思維僅停留在這一層,那就太表淺了。在某網站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帖子,有孩子家長問:“一個治療咳嗽的藥,誰也想不到會和上癮有關係啊!”換句話說,感冒咳嗽不是很常見的病嗎?咳嗽不是肺、氣管支氣管和呼吸系統的疾病嗎?這種肺系統範圍內的疾病用藥,怎麼還會出現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效果了呢?再說的直白一點,我們治療肺系統的疾病,為什麼一定要影響到神經系統呢?難道沒有不影響神經系統的止咳藥嗎?

其實,目前常用的西藥止咳藥,基本上都是鎮咳藥。根據作用靶位的不同,分為中樞性鎮咳藥(例如可待因、福爾可定、右美沙芬和噴托維林)和外周性鎮咳藥(例如那可丁、苯丙哌林、苯佐那酯和莫吉司坦),但無論是哪一種,似乎從一開始就錨定的是咳嗽的神經反應環節,而不是肺和氣管反應環節。例如,中樞性鎮咳藥的作用靶點是延髓咳嗽中樞,延髓在哪?在大腦。外周性鎮咳藥的作用靶點是咳嗽反射弧上的咳嗽感受器、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等。啥是反射弧?還是神經系統概念。

所以,西藥鎮咳藥的目標很明確,從一開始就是神經系統,而不是肺和氣管系統。從這個意義上看,西藥鎮咳藥應該劃歸神經系統用藥,而不是呼吸系統用藥。也正是這種頂層定位,造成了西藥鎮咳藥的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頭暈、嗜睡)和成癮性。

為什麼止咳藥水會讓人上癮?

反射弧就是一個神經系統概念(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止咳藥就是這樣的啊,為什麼會有不作用於神經系統而作用於肺系統的止咳藥呢?

原因很簡單,目前沒有不代表不能有。什麼是思想禁錮?什麼是洗腦?什麼是“學而不思則罔”?什麼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就是。另外,從中藥止咳藥的分類也可以進行佐證。中藥止咳藥數十種,而罌粟殼、洋金花這樣的類似於鎮咳藥和麻醉劑的止咳中藥,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只是對於特殊咳嗽時才需要用的中藥。其他各種各樣的止咳化痰藥、止咳理氣藥、止咳平喘藥等品類非常多,例如枇杷葉、百部、苦杏仁、紫蘇子、川貝、前胡、款冬花、甘草等等,都可以選擇。

為什麼止咳藥水會讓人上癮?

止咳良藥川貝母

所以,我們認為,止咳藥水容易上癮的問題,與其說是一兩個阿片類成分所致,還不如說是頂層設計的天然缺陷更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