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冠縣名稱由來及歷史故事

聊城 冠縣名稱由來及歷史故事

冠縣始建於隋開皇6年(公元586年),時稱冠氏縣,因古“冠氏邑”得名。春秋“冠氏邑”在今東古城,冠氏邑的來歷、含義,傳說有二:一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官吏,專掌設計製作冠(帽子),他設計製作的“冠”既新穎美觀、舒適大方,又便於區分官階、貧富、貴賤、尊卑,甚為時尚,因此,得寵於晉侯,晉侯便賜之以姓,封之以地,其家族以職業為姓稱冠氏,其封地以姓為名稱冠氏邑。

另一說,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制度,即對有戰功的武將,由晉侯親自授予飾有鳥翎的桂冠一頂,以旌表其英雄業績。該國時有一名武官,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屢建功勳,晉侯便授之以冠,並賜姓冠氏,後轉為文官,封為邑大夫,其封地則以姓為稱冠氏邑。

以上兩說,是否屬實,沒有證據,誰是誰非更難分辨。查《中國姓氏彙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在春秋時期,統治者賜功臣以姓各大夫、官吏、貴族以職務或職業為姓的及封地以受封者之姓為名的確實有之。

冠縣地方古為冀州之城。春秋屬晉國冠氏邑;戰國,先屬魏、後屬趙、又屬衛。秦代屬東郡。

聊城 冠縣名稱由來及歷史故事

從漢初至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前的791年間,冠縣這個地方南為館陶縣地,北是清淵縣地,東屬發乾縣地;漢於今冠縣東古城和館陶縣清陽城,分置館陶縣、清淵縣,屬魏郡,隸冀州,東漢因之。三國時屬魏,魏析魏郡東界,置陽平郡於館陶,館陶、清淵屬陽平郡,隸冀州。西晉時屬司州陽平郡;東晉時屬後趙陽平郡。南北朝時期,北魏清淵縣治在今冠縣清水鎮,館陶、清淵復屬司州陽平郡。北齊因之。北周大象二年,置毛州,與陽平郡、館陶縣同城而治,館陶、清淵屬毛州陽平郡。

治今冠縣城,屬毛州。隋大業二年州廢,政屬武陽郡。唐武德五年復屬毛州,貞觀元年廢毛州,省清水(唐初為避高祖名改清淵為清水),入冠氏(其北境入臨清),時冠氏縣屬河北道魏州。五代因之。東宋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金屬大名府路大名府。

元初屬東平路大名府,公元6年(公元1269年)升冠氏縣為冠州,直隸中書省。

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降冠州為冠縣,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清屬山東省東昌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設道,屬山東濟西道,次年改東道。民國17年道廢,直屬山東省。民國25年屬山東省第六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期,冠縣先後屬魯西北行政委員會、冀南三專署、冀南七專署、冀南一專署。1949年8月,冠縣屬平原省聊城地區。1952年11月初,撤平原省,冠縣改屬山東省聊城地區。1956年3月,撤堂邑縣,其辛集、柳林兩區及溫集3個鄉入冠縣。1958年12月,館陶縣及莘縣的燕店、王奉入冠縣。1961年10月,冠縣、館陶分治,王奉、燕店等鄉鎮劃歸莘縣。1965年平3月館陶縣的南、北館陶兩區劃入冠縣。

聊城 冠縣名稱由來及歷史故事

冠縣旅遊資源豐富。一是歷史文化資源。孔子的弟子冉子曾長期在此遊學,並葬在這裡,建有冉子廟。這裡曾是遼宋戰爭的主戰場,遼國屯兵的蕭城歷經千年,至今保存較好。元代大詩人元好問曾在此長期生活,留下許多美好詩篇。千古奇丐武訓,行乞辦學,矢志不移,建有武訓祠和義學第一處。清代起義軍領袖宋景詩,在這裡揭竿而起,反清抗虐。此外還有曉春亭、清真寺、白佛頭寺、寒露寺等文化遺存。二是自然生態資源。冠縣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省生態建設試點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2.7%;全縣以鴨梨為主的果園面積達三十餘萬畝,被譽為“鴨梨之鄉”,有馬頰河度假村、萬畝梨園、新優果品生產基地(田馬園),以及百里黃河故道林海、全國毛白楊研究基地等自然生態資源。三是紅色旅遊資源。 

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冠縣湧現出了趙健民、徐運北等一大批優秀幹部,被譽為“魯西小延安”、“幹部母縣”,留下了魯西北地委舊址、六十二烈士墓、血水井以及劉鄧大軍南下時的冀魯豫邊區高幹會議舊址秤鉤彎等文化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