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上海人提到提篮桥,常有着一种复杂的心绪。

这里,有着“最上海的寺庙”下海庙,也有“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一个典型的上海三口之家,母亲或多或少,都在初一十五,去过香火旺盛的下海庙。父亲生气时,则会对孩子说:“你再这么皮,就把你送到提篮桥(监狱)去。”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所以,在一个上海小囡的心目中,提篮桥就成了一个敬畏而好奇的地方。那里,既有普度众生的佛音,也有神秘莫测的高墙。既有心理意义的放松,也有生理意义的强制。既有历史灵魂的残存,也有现实变迁的残酷。在幼小的心灵里,提篮桥是一个盛大到了缥缈的存在。

然而,提篮桥不仅限于此。这个上海本土地理品牌,却也成了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二战期间,大约有3万犹太人逃到上海,聚居在提篮桥附近。摩西会堂、白马咖啡馆和霍山公园,见证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细节,也见证了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的某种基因。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今年年初,我跑到上海最高的双子楼,在建的263米高的星港国际中心。站在56楼的直升机停机点,看向黄浦江的另一侧,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尽收眼底。听普通话很标准的工作人员介绍,星港国际“位于北外滩”,我突然意识到,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叫“提篮桥”啦。

提篮桥街道去年撤销了,新成立了北外滩街道。

对虹口区来说,北外滩已经汇聚了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中心”,上海最高的双子塔“星港国际中心”、国际客运码头中心、一滴水……北外滩的发展是整个区域的重点,连四川北路的发展,都放在其次,更何况提篮桥?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走出“星港国际”时,内心有那么一点点沉重。

上海人在提篮桥不太说“再见”,因为这里有高墙。但其实,人生的很多再见,就是再也不见!对提篮桥说“再也不见”,显得残忍。我觉得,提篮桥是值得留存的。在上海人的记忆中,这里,还有着血液里的一些东西。

1

提篮桥,位于虹口东南部。

东起大连路,折向杨树浦路,到秦皇岛路。

西至吴淞路。

南边是黄浦江。

北面是周家嘴路、高阳路、唐山路、舟山路、昆明路。

为什么要叫“提篮桥”呢?原来,上海的吴淞江曾有两条支流“上海浦”和“下海浦”。清乾隆年间,下海浦附近船家建庙,供奉妈祖娘娘,此庙嘉庆年间改名下海庙。下海庙附近,建了一座木桥,位于目前的东长治路以东、海门路以西。桥的两侧,多有竹器店,制作淘箩、提篮。而随着下海庙香火日盛,桥上,多有小贩提着篮子兜售香烛,于是“提篮桥”就应运而生了。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换句话说,提篮桥最早,就是一座“提着篮子的桥”。

岁月穿梭,桥已不知去处,只有庙如故。再次把这段历史挖掘出来的,是毛泽东。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视察上海时问:“上海有没有下海?”见众人都不能答,毛泽东又说:“应该有。”

据说,当时的上海同志,都觉得毛主席这段话有深意——有上就有下。去寻找“下海”的同志很快回报,上海真的有“下海”,位于昆明路73号,是一座庙。由这座下海庙,又找到了从前的历史。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听到这段历史,毛泽东微微一笑。

下海庙的香火,是很旺盛的。记得小时候,每逢初一十五,家中的长辈,就会到下海庙去礼佛。长辈说,礼佛的人该明白两个道理,一是不能临时抱佛脚,二是不能发害人的愿。曾有人问我的母亲,下海庙是拜什么的?母亲回答,这个问题要自己回答。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我对母亲的这个回答,印象很深刻。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你要永远感谢逆境。

下海庙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上海下海下海佑上海。下联是,大山小山小山垒大山

2

提篮桥监狱,号称“远东第一监狱”,启用于1903年,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所在。

根据《东方早报》对原上海监狱管理局史志办主任徐家俊的采访,民初革命党人章太炎、邹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汪精卫妻子陈璧君,侵华日军战犯冈部直三郎大将、安藤利吉大将,震惊上海滩的抢劫杀人案主犯于双戈,上海“首富”周正毅……这些人都进过提篮桥监狱。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对上海人来说,有两句骂人的话,是一听就懂的。一句是“送你到西宝兴路”,另一句就是“送你到提篮桥”。西宝兴路是殡仪馆,提篮桥则是监狱。在中国,监狱有“北秦南桥”之说。北秦,是秦城监狱。南桥,就是提篮桥监狱了。

章太炎和邹容是因为“苏报案”被关入提篮桥监狱的,章太炎3年,邹容两年。邹容写的《革命军》自序和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先后在《苏报》发表,清政府震怒。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我大学时读邹容的《革命军》,读到文末“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真正是心潮澎湃。想到邹容年仅20岁,就写出如此雄文。自己当年也是20岁,无论如何写不出这样蓬勃的文章,不由得一夜没有睡好。

人生很多事情,也确实不能勉强。

在提篮桥监狱,章太炎被印度看守殴打。而邹容竟然在出狱前一天吐血而亡,死时年仅21岁。章太炎抱着邹容尸身,痛哭不已。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一生坐过两次牢,第二次即在提篮桥。1929年,任弼时在上海被捕,在提篮桥监狱遭到酷刑。外国警探在任弼时的背上,烧出了两个拳头大的窟窿。

被营救出狱后,任弼时经常感到头晕。他的血压高,身体又虚弱,30岁出头时,常被人认为已有50多岁。解放后,任弼时病情突发,年仅46岁就过世了。

我读过叶剑英对任弼时的评价,极形象,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

3

提篮桥监狱曾被称为“中国海牙”,因为1946年,这里公审过日本战犯。当时,飞虎队司令陈纳德坐在首席旁听席。

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死在了提篮桥。冈村宁次曾在他回忆录中提到:“在上海公出的西浦参谋归来,带来在上海监狱中自杀的安藤大将给我的遗书一封。”

在提篮桥关押到死的陈璧君,则是另一个故事了。陈璧君此前坐国民党的牢时,看守人员均叫她“汪夫人”。1949年陈璧君转到提篮桥监狱后,番号是20304,于是就被叫304。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在当时的报纸上,曾有一篇《东方“巴士底”的解放,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参观记》中,这样写道:“我们看到女汉奸陈璧君,头上包着一块白布,穿着蓝色的旧囚衣,躺在床上正看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这些年来,互联网上总有一些传言,说的是宋庆龄和何香凝,为了让陈璧君出狱,劝其认罪。陈璧君拒绝认罪,在狱中终老一生。我是不太相信这种“轶事”的。一来,《宋庆龄年谱》中没有记录。二来,相关政法机关,没有备案。三来,陈璧君自己写的各种回忆资料中,从没有涉及宋庆龄、何香凝给她写信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陈璧君坐牢,是罪有应得。本来按照她的资历,确实该有所优待。只可惜,一个人什么都能当,就是不能当汉奸。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由陈璧君,想到“一生分作两回人”的汪精卫。遥想他当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何等悲壮慷慨。直到死后被人掘墓,从口袋里掏出一首诗“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真正是令人扼腕。

4

带教过我的钱勤发老师,曾是“上海滩第一政法记者”。他写过一篇文章《我与提篮桥监狱》,我反复读了,十分喜欢。文中涉及到提篮桥监狱“十字楼”和“一监区”的大量细节,非常生动。

我最感兴趣的,是钱老师写到的于双戈最后的八天八夜。1987年11月16日,于双戈带枪到银行抢劫,枪杀了银行的女出纳。事后,他在女友蒋佩玲和朋友徐根宝的帮助下出逃,随后落网。于双戈被判处死刑,蒋佩玲和徐根宝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和5年。

这件案子轰动了上海滩。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于双戈被判处死刑后,吃的第一顿饭,是炒牛肉片和青菜的盖浇饭。他的胃口很不错,不到5分钟就吃完了。他赴刑场前的最后两顿饭,午饭吃的是馒头,“断头饭”吃的是肉汁面,加两个荷包蛋,全部吃光。

从这些细节来看,于双戈就是一个无知的年轻人。他做事情不考虑后果,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哪怕面临死刑,也还是该吃就吃。这样的年轻人,如果引导得好,无论如何也不会沦为杀人犯啊。

当然了,提篮桥监狱,不会有那么多“如果”。它像是一个冰冷的黑洞,吸收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据《南方周末》2013年8月2日报道,2004年6月,上海“首富”周正毅从上海市看守所转移至提篮桥监狱关押,剩余刑期35个月。到提篮桥后不久,周正毅给提篮桥监狱每个牢房里装了空调。坐牢期间,周买通了专职看守他的监狱干部俞金宝,以期获得减刑,甚至因此“可以在提篮桥监狱开董事会”。周正毅出狱后三个月俞金宝被“双规”,而周又于2007年11月再度获刑17年。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

5

提篮桥当然不止佛音和高墙。这里,还有一杯喝了80年的犹太咖啡。

二战时期,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清洗。在欧洲,许多国家迫于纳粹淫威,不敢接纳犹太难民。此时,上海却无条件接收犹太难民。在维也纳,中国总领事何凤山发放了很多张签证,被称为“东方辛格勒”。

前前后后,有将近3万犹太难民,来到了上海。他们在租界之内,与10万上海人朝夕相处,彼此成了朋友乃至亲人。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希特勒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而逃到虹口区的近3万犹太人,却开始了新的生活。上海,成了当时犹太人心中圣地。犹太人彼此之间发电报,内容往往只有3个字——去上海!

1939年,犹太人鲁道夫开办白马咖啡馆,此处迅速成为难民日常聚集场所之一。在这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里,犹太人不再提心吊胆,能够自由自在喝上一杯咖啡,聊聊天。这,在当时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了。二战之后,不少犹太人曾深情回忆白马咖啡馆,心有戚戚焉的一句话是——在白马咖啡馆,我才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可惜的是,白马咖啡馆一度遭到拆除。不过拆除时,原有的材料都保存着。如今,白马咖啡馆在长阳路上重新建起,保留了当年的风貌。

犹太难民念念不忘的,还有霍山公园。这座建于1917年的微型公园,是逃难虹口的犹太居民室外休闲的主要场所,也是犹太人举办室外活动的地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父母,最终就葬在霍山公园。1993年,拉宾曾到霍山公园参观,参观后留言:“二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当然,还有摩西会堂,这是二战时犹太人的宗教活动中心。如今,在摩西会堂的旧址上,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我想,历史的很多东西,总是要留下来的。就像犹太诗人阿米亥写的那样——

上帝怜悯幼儿,

却不怜悯少年,

对年长的更丢开不顾,

让他们自生自灭。

他们有时要匍匐在地,

爬过燃烧的沙砾,

找到救护的地方,

浑身都是血迹。

6

提篮桥是个奇妙的所在。

它一边是沉沦,一边是升华。在沉沦和升华之间,还可以容纳很多,堕落长肉的青春。

为民点心店的锅贴,石库门牛排面馆的牛排面,东来面馆的排骨年糕,飘胖面馆的四浇面,郭大王净素坊的净素月饼,阿福饭店的小笼包,老摊头的葱油饼一号……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我去过郭大王净素坊。“郭大王”,溜溜球大王也。20多年前,上海滩流行“溜溜球”,玩得好的人,就像现在那些RAPPER或舞者。这当中,玩得最好的,就是“郭大王”。别看就是一个球,一根线,他却能玩出“蚂蚁上树”、“牵狗散步”、“鲤鱼翻身”、“蜻蜓点水”、“五角星”、“吃面条”、“狗咬吕洞宾”这些花样。

“郭大王”火到什么程度?简单地说,上海人中75年出生的到85年出生的,认得出“郭大王”的人,大概能占一半。几年前,“郭大王”去世了,引发年轻人的集体怀念,很多80后专门去他的店,吃“郭大王溜溜饼”,或者双菇面。

还有就是“飘胖面馆”。菜单是用记号笔写在瓷砖上的,算起来也简单,三个浇头22元,四个浇头25元,随便你要。如果还吃不饱,面免费续。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据说,老板开店的初衷,是和朋友打赌,面馆开出来能不能赚钱。我看过一些文章,推荐飘胖面馆,写得有些神。其实,进“飘胖”的人,也就是为了吃上一碗拌面,3个或4个浇头,再加一点醋!

我不是最清楚,提篮桥的美食,应该怎么形容。但是我想,这里有禁锢,这里也有升华。在禁锢和升华之间,是人间。普通人,总还有很多欲望,需要满足。食欲,应该就是这样,在提篮桥滋生。

7

烈日之下,我来到了提篮桥。这里看看,那里走走。

我在日式的霍山公园,逛了一下。脑子里突然想起了“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的禅诗。

我跑到摩西会堂,那里有几个人物展。盛夏,会堂里冷气开得很足,很有一种“另外的世界”的感觉。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我当然也不忘,路过下海庙和提篮桥监狱。

这是2019年的夏天,一切似乎有了改变,一切又似乎没有改变。在提篮桥区域走上这么一遭,需要付出很多汗水和思考。这一带,似乎苦难居多,暗黑居多。它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你,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相比那些欢笑、喜悦、顺畅,磨砺、挫败、困苦似乎才是更值得回味的。

如果北外滩代表着虹口的未来,那么提篮桥,代表的就是上海发展文化中的一种反思。我不会说,我不喜欢白玉兰广场、星港国际中心,这些也很好。所有的一线城市都在大搞开发,上海不例外,虹口当然也不可能停下脚步。我只是想说的是,我希望在北外滩的现代环境中,去怀念一下提篮桥的旧。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人啊,都是这样的。

黄昏时分,我站在星港国际的楼下,久久地仰望着这座“双子楼”。门口的保安看我一直驻足,不禁上来问我。我笑笑,说没什么事。保安把我当成一个奇怪的人,而我,把提篮桥当作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很明显,这样的问题,永远不会有确切的答案。

上海滩的传奇监狱到底什么样?这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或许将来,提篮桥的白领从星港国际中心走出来,到“飘胖面馆”去吃上一碗面当午餐,那也是很好很好的啊。

在我的认知中,提篮桥属于这样一个阶段:妖艳而诡异,叛逆而前行,痛苦而昂扬。

这是一片有气场的区域。

我随意走进了白马咖啡馆。点了一杯果汁,一杯咖啡。和邻座的人讨论了一下“陈璧君为什么认准汪精卫”这样的问题。人的惯常习惯,是先苦后甜。这样,就有了满足。然而,这样的一个黄昏,我想先甜后苦。我先喝了果汁,再喝了咖啡。

在喝咖啡的时候,我特别回味果汁的甜。

图片来源:上海1族 上海监狱 上海范儿 看懂上海 淘最上海 邂逅下一站 一片吃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