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我們老家是給逝者上墳(送寒衣),哪些地方也有這種風俗呢?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洪海之力


農曆十月初一,老百姓稱之謂“十月朝”、“祭祖節”,也叫冥陰節,寒衣節。是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意思就是農曆十月份了,天冷了,要給已故親人送禦寒的衣服。

十月初一祭祖節與春季的清明節和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十月初一祭祖節,是人們擔心已故親人在陰朝地府挨冷受凍,人們要上墳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並連帶給孤魂野鬼送溫暖。寒衣節,寄託著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死者的悲憫。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送寒衣節風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孟姜女哭長城之說演變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修長城,新婚不久的孟姜女老公範杞梁被抓壯丁去修長城,北國天寒地凍,孟姜女帶著棉衣去找老公,她哪裡知道老公在何處?只知道修長城在北方。她日夜兼程,乾糧吃完了,淚水流乾了,沿街乞討趕在農曆十月初一到了長城,可是眼前除了修好的長城就是荒草中累累的白骨,哪有半個人影?此情此景,可憐的孟姜女心灰意冷,自己的丈夫十有八九已經死了,她癱坐在地,對著長城大哭起來,她的哭聲感天動地,竟把長城哭倒了一大段,哭倒的長城中,赫然有成堆的白骨,孟姜女認定,自己丈夫的屍首就在這些白骨中,孟姜女就把給丈夫帶的棉衣焚燒了祭奠丈夫。

還有一種說法是“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東漢時期,與我國四大發明其一的造紙發明人——蔡倫有關。

歷史浩瀚無垠,能傳承下來的肯定有它不可淹沒的生命力。


世俗凡塵


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寒衣節”、“冥陰節”、“十月朝”、“祭祖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人們在這一天供奉食物、燒紙、焚香,祭奠亡靈。“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並稱為三大“鬼節”。

一、寒衣節的由來:

《禮記·月令》記載,農曆十月,立冬之時,天氣轉冷。“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舉行穿冬衣的儀式,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為死去的有功績的人"送寒衣"。上行下效,民間也逐漸相沿成習。但民間這一習俗至宋代才有記載,十月初一"燒獻""冥衣靴鞋席帽衣段"。

民間還有一些關於“寒衣節”的傳說:

1、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時,為彰顯順天愛民,在十月初一早朝時,舉行“授衣”的儀式,並把赤豆、糯米等新糧做成熱羹,賜與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天氣轉冷,人們相互囑託親人添加衣物,這是“寒衣節”的由來。

2、十月初一用燒衣服祭祀祖先,傳說跟孟姜女有關。民間傳說中,孟姜女與丈夫範喜良相親相愛,感情深厚。但不幸的是,丈夫範喜良被秦始皇徵去修築長城,多年未歸。天氣轉寒,孟姜女擔心丈夫在外受寒受凍,思夫心切,千難萬苦,萬里尋夫。誰知到了長城腳下,得知丈夫已死於長城下,感覺天塌地陷,悲慟不已,哭倒長城。並將給丈夫帶的衣物焚燒,以期死者能在陰間能有衣穿,沒有嚴寒。

二、寒食節的習俗:

農曆十月初一,在“寒食節”這天,南北方自古都就有祭祀祖先的習俗,有家祭,也有墓祭。 祭祀時會供奉各種食物、酒等,焚燒香燭、燒紙、冥幣元寶,冥衣。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

還有的地方,用"燒包袱"(內裝冥幣,並寫上收送者的名稱。)來代替送寒衣。人們認為像在人間一樣,用冥幣可以在陰間買到衣服等各種用品。

祭祀時需要注意:

1、焚燒紙錢、寒衣時要在墳前畫個口對著墳墓的半圓,防止給逝去親人送的錢財讓別的小鬼搶跑,同時嘴裡要提醒著讓祖先趕緊收錢。

2、燒紙時燃放鞭炮。

3、凡焚燒的冥幣、元寶、衣物等,必定要焚燒成紙灰,陰間的親人才能使用。

4、如果在異鄉不能親自上墳祭祀的,可以在居住地附近的十字路口焚燒紙錢等,向家的方向遙祝逝去的親人收下紙錢。

5、上墳祭祖、掃墓,上午9點---中午13點為最佳時間段,陽氣充足,天黑以後就不要去墳地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鬼節”祭祀祖先,寄託了對親人的哀思和緬懷,也正是中華孝道傳承的體現。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的祭祀文化走向了國際,其他國家的網友也開始學習這種祭祀方式,給他們的祖先,焚燒這種印有“天地銀行”的冥幣了,我國的祭祀商品也賣到了國外,這也體現了文化的影響力。





林間紫薇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還有下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我國山西,魯西南一帶,南京等多地都有送寒衣習俗


貓咪和麵包


十月一,棉得(兒)得(兒)。北方,從十月初一開始穿棉衣,御風寒。活著的人這樣,也不忘給已忘故的親人送寒衣、燒紙錢、供果食,這一天也叫寒衣節(冥陰節),是和清明節、中元節一起並稱的三大鬼節,加上春節,一年有四季,一年也就有四個節日給忘故的先人燒紙供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不忘初心,也就是不忘來時的路……祭拜先人,既是傳統習俗,也是傳統美德。



偶然客的空間


農曆十月初一給逝去的祖輩送寒衣是老風俗了,兒時跟著老人去上墳。帶上燒紙和用彩紙剪的上衣褲子在祖輩的墳燒過,過去的陰影在不斷的憶回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