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玉米、大豆收購價是多少?後期價格走勢又是怎樣的?

戀戀女生


2019玉米、大豆收購價是多少?後期價格走勢又是怎樣的?

目前,主產區2019年產秋糧已經上市有一段時間,價格表現上有強有弱,有漲有跌,從玉米、大豆這兩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品種來看,從收穫上市以來,雖然前一段有過短期的小幅反彈回升,但總體上隨著上市量的增加,供應壓力增大,價格持續穩中回落。

根據監測,目前內蒙古地區新玉米摺合標準水分後市場主流收購價多在0.83-0.92元/斤,遼寧地區在0.9元/斤左右,吉林地區在0.84-0.88元/斤,黑龍江地區0.78-0.85元/斤,華北黃淮地區多在0.9-0.99元/斤。另外,東北地區新產大豆折標準後市場主流收購價多在1.66-1.78元/斤。

至於後期玉米、大豆的市場走勢,在糧小咖個人看來,短期內隨著東北地區秋糧上市量的增加,雖然有糧庫輪換收購等支撐,但也只是延緩價格下跌的節奏,並不能改變大的走勢。一方面,今年東北主產區新糧因為天氣原因等,收穫上市期延後,10月下旬以來,東北新糧上量開始增大,預計到11月中下旬將進入售糧高峰期。

另一方面,市場下游需求仍處於緩慢恢復期,在糧庫輪換收購等多元化入市收購的情況下,市場價格還能穩定住,但一旦糧庫輪換收購任務完成,單靠市場化收購,特別是加工企業的收購是很難撐得住糧價的。

綜上所述,中長期的走勢畢竟還遠,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比如美國進口糧食、經濟形勢等還需要繼續觀察,但就短期玉米、大豆行情走勢來看,預計將以穩中偏弱的走勢為主。


糧小咖


2019年大豆、玉米種植情況展開調研。

  調研瞭解到,受2018年國家大豆、玉米種植補貼政策調整及玉米減產、市場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今年黑龍江多地種糧大戶、合作社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改種大豆的積極性明顯提升。但在吉林部分傳統“黃金玉米帶”,農民為求穩妥更傾向於種玉米。大豆振興還需因地制宜,加強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撐。近年來“保險+期貨”試點的開展,在穩定農民種植收益、構建金融助農機制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糧改豆”面積增加明顯

  2018年是玉米市場經受考驗的一年。從8月份開始,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玉米需求出現“負增長”;玉米臨儲政策取消餘波猶在,臨儲玉米拍賣對玉米價格形成較大影響;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酵,大豆、玉米進口情況不明朗,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受此影響,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低,尤其在12月份之後,國內玉米價格急轉直下。2019年春節前後各一個月的時間裡,不少玉米產區出現了農民“賣糧難”情況,農民玉米種植收益大幅下降。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鄉興福村二組,種糧大戶田志文告訴記者,目前該生產大隊有耕地2380畝,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受乾旱等氣候因素影響,2018年玉米平均減產30%,單產在9-10噸/公頃,比正常年份少3-4噸/公頃,年前的賣糧價格是0.65元/斤左右,比正常年份要低0.1-0.15元/斤左右。

  在市場行情上,玉米表現不理想。在政策補貼上,種玉米明顯遜於種大豆。在黑龍江,今年大豆種植補貼達到3900元/公頃、連片200畝以上專項補貼2250元/公頃。玉米與大豆的種植補貼差額在3000元/公頃,基本接近農民除去租地成本外的種植成本。

  由於玉米、大豆土地競爭關係明顯,黑龍江的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今年興福村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明顯高漲,種植比重從2018年的15%提升為40%。農安縣燒鍋營子村大豆種植面積增加50%,屬於大豆麵積增幅較大的區域。

  總的來看,在此次調研所涉及的區域內,黑龍江大豆種植增長面積約為4000公頃,增長率達到10%,而玉米種植面積出現了相應的下降。

  “大豆振興”需構建長效機制

  除了市場和價格補貼政策的影響,一些大型國營農場主動衝在了“大豆振興”的前線。

  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七星泡農場,記者看到大型機械化播種設備已經開始下地春耕。作為已有60多年曆史的“老牌”國營農場,在國家“大豆振興計劃”中,主動響應國家政策,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農場負責人範洪江說,農場耕地面積超過3.2萬公頃,以玉米、大豆種植為主。雖然2018年七星泡農場遭受旱災,但由於採用集約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等,使得玉米、大豆減產幅度低於預期水平。今年大豆種植面積達到了1.9萬公頃,比去年增加了3000公頃;玉米麵積3500公頃,較2018年減少2000公頃。

  與之相比,吉林部分傳統“黃金玉米帶”上的生產經營主體反應平淡。因玉米產量較高,當地下游加工企業對大豆的需求量有限,農民改種大豆的積極性並不強。

  德惠市文興玉米合作社負責人尹立文說,在受旱災減產21.4%的情況下,玉米產量依舊達到了11噸/公頃。對於普遍含水量在18%-20%的玉米來說,可以賣到0.85元/斤的價格,“即使大豆產量可以達到2-2.5噸/公頃的產量,加上補貼,還是沒有種玉米踏實。”

  業內人士認為,在“大豆振興計劃”提出後,激發了一些農戶的種植熱情,使東北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但補貼對大豆生產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有限。與2018年相比,今年的大豆補貼價格將有所下降,預計不超過270元/畝。此外,黑龍江第三、第四、第五積溫帶的三年大豆、玉米、雜糧雜豆輪作補貼150元/畝的政策已經結束。

  永安資本農產品總監鄭結明表示,要戰略性地改變大豆供給格局,還需從根本上提升大豆的競爭力,解決制約大豆高產的技術難題,依靠科技手段來增強農民的種植意向,改善種植結構。

  從長遠來看,東北大豆的持久健康發展,必須走科學化種植的道路,以期實現產業的集約化、機械化、綠色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大豆科學化種植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滿足食用需求、更好地開拓市場。

  “農民收入保障計劃”成效顯著

  黑龍江黑河市嫩江縣前進鎮劉東昇種植專業合作社有耕地1000公頃,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2018年玉米種植面積接近700公頃。由於受早霜影響,2018年玉米、大豆均遭遇減產,受災面積達到60%。

  合作社負責人劉東昇告訴記者:“去年我們附近幾個合作社的玉米都受災了,但是獲得了項目理賠,所以影響也不大。”他所說的“項目”,就是由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持,中糧期貨、龍江銀行、人保財險共同參與“保險+期貨+銀行”的農民收入保障項目。

  據瞭解,近年來大連商品交易所在連續開展“保險+期貨”試點的基礎之上,2018年推出了涵蓋“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收購等多種形式,期貨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多類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綜合性“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

  2018年6月,包括劉東昇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內的嫩江縣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6家個體種植戶拿到了玉米種植收入保險合同,並通過收入保險保單質押的方式,從龍江銀行獲得300餘萬元的貸款。今年2月,有8家種植專業合作社共獲得賠付302.82萬元。“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的順利實施,讓當地農戶及合作社近距離感受到“保險+期貨”帶來的安全感。

  記者瞭解到,2018年大連商品交易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總計為農民賠付約1.77億元,該計劃所包含的107個試點項目共備案服務了約580個合作社和15.28萬農戶。試點的實施,為迫切需要種植收益保障和綜合金融服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工具,同時也為“保險+期貨”試點的可持續推進積累著寶貴經驗。


朵兒apple


玉米情況分析

今日華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整體平穩。

最新監測顯示,今日山東濰坊各飼料廠收購價格在0.98-1.05元/斤;昌樂英軒0.99元/斤;昌樂盛泰0.981元/斤;壽光金玉米0.969斤;天力藥業0.969元/斤;壽光美倫造紙助劑(晨鳴) 0.958元/斤;諸城興貿0.97元/斤;諸城源發 0.97元/斤;沂水七星檸檬 0.955元/斤;濱州金匯0.96元/斤;沂水大地0.955元/斤;臨清金玉米0.963元/斤;博興香馳0.956元/斤;滕州恆仁 0.98元/斤。

關於近段時間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走勢,此前每日糧油在10月22日文章《今日國內玉米市場綜述:跌的多漲的少 東北玉米即將大量上市》中便有描述,目前整體市場環境仍未有太大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本地玉米上市量最近有所下降。

目前從各地秋糧收穫進度來看,東北地區也已臨近尾聲,雖然近期的雨雪天氣對短期新玉米上市構成一定的影響,但新玉米大量上市後預計還會有所波動。

目前,東北地區總體還沒有正式進入賣糧期。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東北地區玉米價格較關內低,因此,以當前深加工下游產品價格測算,當前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普遍盈利,其中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127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06元,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169元(數據來自行業機構JCI)。

另外,對農戶而言,針對大家的玉米各項補貼,來自黑龍江的有關主管部門對媒體做了詳細的解答,從補貼種類和數額來看,各項種糧補貼力度有增無減。

除了大家熟知的玉米生產者補貼(30元/畝)外,還有秸稈還田作業補貼(10-40元/畝)、玉米青貯配套補貼(每噸100元)、秸稈離田利用補貼(每噸50元)、秸稈離田作業補貼(15元/畝)、生物質爐具購置補貼(2100元/臺)、秸稈還田離田機具購置補貼、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建站補貼、秸稈工業原料化項目建設補貼等。

從以上補貼分配來看,總支持力度有增無減,重點支持農機和秸稈處理等上下游企業。據來自每日糧油最新監測到的消息顯示,今日華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整體平穩。

最新監測顯示,今日山東濰坊各飼料廠收購價格在0.98-1.05元/斤;昌樂英軒0.99元/斤;昌樂盛泰0.981元/斤;壽光金玉米0.969斤;天力藥業0.969元/斤;壽光美倫造紙助劑(晨鳴) 0.958元/斤;諸城興貿0.97元/斤;諸城源發 0.97元/斤;沂水七星檸檬 0.955元/斤;濱州金匯0.96元/斤;沂水大地0.955元/斤;臨清金玉米0.963元/斤;博興香馳0.956元/斤;滕州恆仁 0.98元/斤。

關於近段時間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走勢,此前每日糧油在10月22日文章《今日國內玉米市場綜述:跌的多漲的少 東北玉米即將大量上市》中便有描述,目前整體市場環境仍未有太大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本地玉米上市量最近有所下降。

目前從各地秋糧收穫進度來看,東北地區也已臨近尾聲,雖然近期的雨雪天氣對短期新玉米上市構成一定的影響,但新玉米大量上市後預計還會有所波動。

目前,東北地區總體還沒有正式進入賣糧期。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東北地區玉米價格較關內低,因此,以當前深加工下游產品價格測算,當前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普遍盈利,其中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127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06元,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169元(數據來自行業機構JCI)。

另外,對農戶而言,針對大家的玉米各項補貼,來自黑龍江的有關主管部門對媒體做了詳細的解答,從補貼種類和數額來看,各項種糧補貼力度有增無減。

除了大家熟知的玉米生產者補貼(30元/畝)外,還有秸稈還田作業補貼(10-40元/畝)、玉米青貯配套補貼(每噸100元)、秸稈離田利用補貼(每噸50元)、秸稈離田作業補貼(15元/畝)、生物質爐具購置補貼(2100元/臺)、秸稈還田離田機具購置補貼、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建站補貼、秸稈工業原料化項目建設補貼等。

從以上補貼分配來看,總支持力度有增無減,重點支持農機和秸稈處理等上下游企業。據來自每日糧油最新監測到的消息顯示,今日華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整體平穩。

最新監測顯示,今日山東濰坊各飼料廠收購價格在0.98-1.05元/斤;昌樂英軒0.99元/斤;昌樂盛泰0.981元/斤;壽光金玉米0.969斤;天力藥業0.969元/斤;壽光美倫造紙助劑(晨鳴) 0.958元/斤;諸城興貿0.97元/斤;諸城源發 0.97元/斤;沂水七星檸檬 0.955元/斤;濱州金匯0.96元/斤;沂水大地0.955元/斤;臨清金玉米0.963元/斤;博興香馳0.956元/斤;滕州恆仁 0.98元/斤。

關於近段時間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走勢,此前每日糧油在10月22日文章《今日國內玉米市場綜述:跌的多漲的少 東北玉米即將大量上市》中便有描述,目前整體市場環境仍未有太大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本地玉米上市量最近有所下降。

目前從各地秋糧收穫進度來看,東北地區也已臨近尾聲,雖然近期的雨雪天氣對短期新玉米上市構成一定的影響,但新玉米大量上市後預計還會有所波動。

目前,東北地區總體還沒有正式進入賣糧期。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東北地區玉米價格較關內低,因此,以當前深加工下游產品價格測算,當前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普遍盈利,其中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127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06元,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169元(數據來自行業機構JCI)。

另外,對農戶而言,針對大家的玉米各項補貼,來自黑龍江的有關主管部門對媒體做了詳細的解答,從補貼種類和數額來看,各項種糧補貼力度有增無減。

除了大家熟知的玉米生產者補貼(30元/畝)外,還有秸稈還田作業補貼(10-40元/畝)、玉米青貯配套補貼(每噸100元)、秸稈離田利用補貼(每噸50元)、秸稈離田作業補貼(15元/畝)、生物質爐具購置補貼(2100元/臺)、秸稈還田離田機具購置補貼、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建站補貼、秸稈工業原料化項目建設補貼等。

從以上補貼分配來看,總支持力度有增無減,重點支持農機和秸稈處理等上下游企業。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東北地區大豆收穫也已經進入尾聲。每年這個時候,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就是產量和價格,那今年大豆產量和收購行情怎麼樣呢?說起這個,很多豆農都不開心,今年大豆不僅產量下降了,收購價還特別低,只能囤在家裡,看看後續市場會不會有個好價錢。

大豆情況分析

今年夏季,東北地區遭遇連續陰雨天氣,正值大豆生長期,對產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像黑龍江在5月中旬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低溫寡照、降雨增多的現象,進入8月份,更是遭遇了“利奇馬”、“羅莎”、“玲玲”三次颱風影響,黑河一帶部分地區單產下降幅度達到20%左右。一位豆農表示,往年一公頃產量能達到5000斤左右,今年也就3000多斤,好在前期的降雨僅僅影響到了單產,大豆的品質比往年還要好,蛋白質含量高,外觀、色澤都不錯。

可好糧賣不上好價錢,現在的收購價普遍不到1塊7,有些農戶只能賣到1塊5。按照1公頃土地租金2000元,其他投入2500元算,共需要4500元的成本,3000多公斤的產量,每斤賣到1塊7,農民才有賺頭。但新豆集中上市,季節性供應比較充足,這個時候糧價通常要低一些,而且前期的一些陳豆還沒有完全消化,對於新豆的價格也造成了影響。不止東北地區,今年河南的新豆也是一上市就開始下跌,還波及到了安徽的豆價。

對於農戶來說,在產量和收購價都下降的情況下,現在賣出去賺不了啥錢,所以大部分豆農選擇直接收回家放著,等市場價高一點了再賣。而收購商也表示犯難,農民賣豆的積極性不高,自己為了避免高價收購、低價賣出產生虧損,今年的收購量也比去年少了一大半,只有部分急需用錢或者是對於後續市場情況沒把握的農戶才賣掉。農民都在等市場回暖,大豆收購價還能再漲?

對未來的大豆價格,很多人並不看好。一些人認為,雖說今年的東北地區的大豆單產有所下降,但黑龍江省的大豆種植面積預計比去年增加了20%,總產量或許會與去年持平甚至略有增加,後續市場收購價上漲的可能性有限。而且根據預測,2019至2020年度國產大豆產量約為1700萬噸,種用、壓榨、食品等各類總需求約有1730萬噸,再加上一部分進口大豆,市場供應量還是處於寬鬆的狀態,大豆緊俏的現象也不太可能。

綜合來看未來大豆價格並不穩定,在市場有所回暖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小幅度上漲,但是難以持續走高。一部分豆農表示將會在出現價格小高峰的時候賣掉,加上黑龍江每畝255元的大豆補貼也能賺一些錢。你們那裡現在大豆多少錢一斤,你覺得未來大豆價格走勢會是什麼樣?還能繼續漲價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東北地區大豆收穫也已經進入尾聲。每年這個時候,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就是產量和價格,那今年大豆產量和收購行情怎麼樣呢?說起這個,很多豆農都不開心,今年大豆不僅產量下降了,收購價還特別低,只能囤在家裡,看看後續市場會不會有個好價錢。

今年夏季,東北地區遭遇連續陰雨天氣,正值大豆生長期,對產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像黑龍江在5月中旬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低溫寡照、降雨增多的現象,進入8月份,更是遭遇了“利奇馬”、“羅莎”、“玲玲”三次颱風影響,黑河一帶部分地區單產下降幅度達到20%左右。一位豆農表示,往年一公頃產量能達到5000斤左右,今年也就3000多斤,好在前期的降雨僅僅影響到了單產,大豆的品質比往年還要好,蛋白質含量高,外觀、色澤都不錯。

可好糧賣不上好價錢,現在的收購價普遍不到1塊7,有些農戶只能賣到1塊5。按照1公頃土地租金2000元,其他投入2500元算,共需要4500元的成本,3000多公斤的產量,每斤賣到1塊7,農民才有賺頭。但新豆集中上市,季節性供應比較充足,這個時候糧價通常要低一些,而且前期的一些陳豆還沒有完全消化,對於新豆的價格也造成了影響。不止東北地區,今年河南的新豆也是一上市就開始下跌,還波及到了安徽的豆價。

對於農戶來說,在產量和收購價都下降的情況下,現在賣出去賺不了啥錢,所以大部分豆農選擇直接收回家放著,等市場價高一點了再賣。而收購商也表示犯難,農民賣豆的積極性不高,自己為了避免高價收購、低價賣出產生虧損,今年的收購量也比去年少了一大半,只有部分急需用錢或者是對於後續市場情況沒把握的農戶才賣掉。農民都在等市場回暖,大豆收購價還能再漲?

對未來的大豆價格,很多人並不看好。一些人認為,雖說今年的東北地區的大豆單產有所下降,但黑龍江省的大豆種植面積預計比去年增加了20%,總產量或許會與去年持平甚至略有增加,後續市場收購價上漲的可能性有限。而且根據預測,2019至2020年度國產大豆產量約為1700萬噸,種用、壓榨、食品等各類總需求約有1730萬噸,再加上一部分進口大豆,市場供應量還是處於寬鬆的狀態,大豆緊俏的現象也不太可能。

綜合來看未來大豆價格並不穩定,在市場有所回暖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小幅度上漲,但是難以持續走高。一部分豆農表示將會在出現價格小高峰的時候賣掉,加上黑龍江每畝255元的大豆補貼也能賺一些錢。你們那裡現在大豆多少錢一斤,你覺得未來大豆價格走勢會是什麼樣?還能繼續漲價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天上的豬在飛


我地目前玉米0.86左右一斤,價格太低,以前都是比山東和東北高,現在反低,不用加工,就是收儲販運也可以賺不少


宇波3687


我老家的玉米1.12元/斤,大豆1.65元/斤,漲價的可能性不大,漲個1毛2毛的也不算漲價,必竟打打下來的和屯起來含的水分不一樣,看著漲了一點殊不知水分蒸發了,目前市場進口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