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回眸】1966年8月16日,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以法國GBC越野汽車底盤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太脫拉V8風冷發動機技術,研製出東方紅LT665軍用卡車。該車是我國第一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也是我國第一型採用風冷發動機的軍用車輛(8120F風冷柴油機)!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東方紅LT665採用液壓助力轉向機構,採用氣動操縱的牙嵌式強制差速鎖,氣動力雙片乾式液壓傳動離合器,駕駛室暖風裝置等,少數車輛還裝備了10噸絞盤。東方紅LT665主要用於牽引130毫米加農炮、152毫米加榴炮等師一級單位的重型裝備,並參加了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正文】我國的軍用越野車輛主要分:有限機動、標準機動和高性能機動;從使用角度又可分“前線攻擊型車輛”、“後勤保障支援車輛”。在之前的相關文章中,“玻羊車界”已經陸續介紹了大量國內軍用車輛,本篇文章以“後勤保障支援車輛”為主線,借鑑一部分內參解密資料來總結一下我國軍用重型越野卡車的發展歷程。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越野型軍用後勤保障支援車輛,在國內一般採用全輪驅動,分4×4型、6×6型、8×8型等形式,又以6×6或8×8兩種為主。在越野行駛時具有5噸以上的載重量,還要同時牽引5噸重的掛車或裝備。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早在1961年,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成立軍用輪式專業組,統一制定軍用汽車發展規劃,1963年《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頒佈。該方案確定研製0.5噸、1噸、2.5噸、3.5噸、5噸和7噸級6種基本車型軍用車輛——因此,我國的軍用車輛從國家層面講,是遵循重量來循序漸進發展的!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在東方紅LT665問世的兩年前,我國與法國貝利埃汽車公司簽訂引進GBU(6×6)重型越野卡車技術與部分關鍵生產設備的協議,這個協議促成了四川汽車製造廠的誕生。1968年,國內又依據“三線建設”的規劃,將北京汽車製造廠與北京汽車齒輪廠合組成陝西重型越野汽車生產基地(陝西省岐山縣渭河南岸的麥李西溝)。這兩家車廠建立後,川汽於1974年投產紅巖CQ260/261重型越野卡車;陝汽則在1975年研製出5噸級

延安牌(後陝汽牌)SX250(6×6)軍用越野卡車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與此同時,山東濟南汽車製造廠還同期研製出了黃河牌JN252(8×8)重型越野車。作為一型5噸級卡車,JN252的優勢在於牽引力方面,其牽引力高達18噸。在外形上,JN252與太脫拉T813十分相似。採用一臺水冷柴油機,匹配一款帶有高低檔位分動器的5檔機械式變速箱,採用乾式液壓離合器,還在輪、軸間裝有牙嵌式自由輪自鎖差速器。與東方紅LT665一樣,JN252也配備了轉向助力器。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在1984年的國慶大閱兵上,SX250、CQ261成為81式122毫米火箭炮運載車和海軍導彈牽引車;而黃河JN252則拖拽著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參與了此次閱兵儀式。

中國重型軍用越野卡車回眸,現在想說它不夠強大都難(上)

東方紅LT665、紅巖CQ261、延安SX250和黃河JN252等構成了我國軍用重型越野卡車的第一代裝備,這些車輛量產並裝備部隊後,不僅滿足了部隊的一部分需求,還對我國當時乃至今後汽車工業水平的邁進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未完待續,文字及圖片資料參考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