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上,若關羽不顧往日情分,一心殺曹操,曹操會死在此嗎?

竹安先生


華容道上,關羽能否擒殺曹操,要看當時的情況了。首先,曹操身邊的大將有許褚,徐晃,張遼,張郃,李典,文聘,毛玠以及剩下的三百騎兵,還有一眾戰鬥力相當於零的謀士,關羽這邊有關平,周倉以及五百校刀手。正常情況下,曹操這邊陣容整齊,關羽要擒殺曹操幾乎不太可能,問題就是這是非常時刻。首先,曹操這邊連續作戰,將領們疲憊不堪,早就不能以正常的武力的判斷了。赤壁之敗,曹操連遇埋伏。



先是東吳的:

呂蒙追了上來,曹操留張遼抵禦;

火光中,淩統殺將出來,徐晃趕到對戰;

叫喊聲中,甘寧又殺到,新來匯合的北地二將馬延,張凱來敵,先後被秒殺;

太史慈和陸遜合兵殺來,曹操讓新匯合的張郃斷後;



其次是劉備這邊的:

曹操第一次大笑,趙雲衝了出來,徐晃和張郃雙戰趙雲;

曹操第二次大笑,笑出張飛,許褚騎無鞍馬和徐晃,張遼抵禦張飛;此戰後,曹操回顧眾將,多已帶傷;

曹操第三次大笑,關羽出現,眾將明顯感覺戰之不妙了,所以以馬匹疲乏為藉口回應曹操死戰的命令,於是程昱提議感化關羽;



所以,曹操諸將中張遼是一直在曹操身邊保護,又先後對戰呂蒙,張飛;徐晃在亂軍中突圍,正好遇到曹操,先後抵禦淩統,趙雲,張飛;許褚是在曹操遭遇趙雲埋伏後,才保護著眾謀士來匯合。在這之前,從東吳的圍困中,想必也是一番惡戰,但是至少謀士們一個沒丟。之後,許褚又騎著無鞍馬和徐晃,張遼抵禦張飛,從體力來說,許褚應該是主力,但是張飛是剋星;張郃先是斷後抵禦陸遜和太史慈軍,後又參與了和徐晃抵禦趙雲的戰鬥,但是趙雲是張郃的剋星,此戰後,張郃已經帶傷;李典是和許褚一起保護的眾謀士,在後面抵禦張飛,關羽都沒有出現,極有可能沒有戰鬥力了;文聘在剛開始就被射傷,讓毛玠救了;毛玠和眾謀士沒有多少戰鬥力;



兵力方面,關羽一票都是生力軍毫無疑問,曹操這邊,開始和張遼只有百餘騎,後來遇到毛玠,文聘幾十騎;徐晃帶一軍來匯合時,沒有說明多少,又抵禦淩統的損失,剩下不會太多;張郃情況和徐晃應該差不多;所以,主要是馬延,張凱帶來的三千北地軍是主力;後又遇到許褚,李典以及眾謀士,兵士應該有一些,不過應該也不多;所以,滿打滿算曹操手下最多就是三千多到四千人左右,這不重要,問題在連續遇到埋伏後,剩下不到一千人了。更要命的是,在華容道還得把他們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老弱病殘在後面吸引火力,一部分要開道,填平溝壑,還有一部分跟隨曹操。所以,前兩部分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了,只有跟隨曹操的三百人可能還能一戰。



綜上所述,曹操這邊將領,兵士幾乎沒有一戰的實力,如果關羽要擒殺曹操,大概率能成功。但是,小說不可能讓關羽成功的,第一,曹操在這死了,下面發生的情況就不是三國;第二,諸葛亮之所以派關羽在華容道,目的不是擒殺曹操,而是讓關羽還了曹操人情,反欠下諸葛亮的人情,無非就是讓關羽好駕馭一些。另外,還有一種情況能讓曹操逃出生天,就是江陵曹仁的部隊進入華容道的谷口,那也有可能解救了曹操。


大飛熊騎士


不會。

1、曹操雖然敗逃到華容道,但是身邊還有許褚、張遼、徐晃、李典、張郃等幾員大將,如果關羽真的不顧及往日情分,只憑關羽一人也抵擋不了許褚等人一擁齊上。

2、諸葛亮早已算準了曹操命不該絕,所以故意讓關羽來守華容道,目的就是讓關羽還清曹操昔日之恩,以後才能死心塌地、再無顧及。

3、在正史中,曹操並沒有在華容道遇到關羽,也沒有喪事華容道,所以在演義中無論遇到誰都不會命喪此地。





萬里清風來


最近我在寫作《豹眼中的官渡之戰》,根據我所瞭解的相關資料,回答一下題主這個問題。

《三國志•曹操傳》記載,曹操東征劉備,劉備戰敗逃走,投奔袁紹,妻子和孩子被俘獲。曹操繼續進攻關羽駐守的下邳,關羽投降。

白馬之戰,關羽斬殺了顏良。

之後,得知劉備下落,“關羽亡歸劉備。”

這是史料記載的曹操與關羽的恩恩怨怨。

華容道這個橋段,史料沒有記載,但據演義的情況判斷,老羅說了假話。最大的可能是,關羽不僅沒有殺得了曹操,差一點被曹操所斬殺。

據史料記載,劉備帶領二千人馬參加了赤壁之戰。可能的人馬配置是:關羽,張飛,趙雲各帶五百,劉備,諸葛亮留下五百。

諸葛亮安排關羽在華容道等候曹操。可關羽想啊,上次偷偷摸摸地逃跑了,也沒跟曹丞相打個招呼,如果真在這裡遇到了丞相,還不好說話哪)。

就在關羽糾結的時候,一打眼好似曹操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曹操跑得快啊。

曹操不僅跑得快,而且眼也賊尖,一眼就看出是關羽來了。

曹操氣不打一處來,大喊一聲,“好不容易找到你啦。許褚,張郃,徐晃,張遼,樂進,曹家將,夏侯家將們,給我拿下。”

眾將齊聲喊道:“好來。”

關羽本來就內心愧疚,又看到曹操人多勢眾,預感不妙,大叫一聲,“諸葛軍師這是坑爹啊,說好的是就曹操帶領殘兵敗將,咋還有這麼多呢?孩兒們,趕緊撤,否則,小命就沒有了哈。”

眾將要追,曹操說:“算了吧,關羽也是要面子的人,他已經不好意思,就別再難為他啦。”

曹操回到南郡,關羽也回去了。

之後,曹操再也沒有見到關羽,彼此十分思念。

這不,關羽被東吳潘璋部屬馬忠斬殺以後,就直接去看望曹操。

曹操也是十分悲傷,跟著也就走了。

這個在演義裡,老羅交待的很清楚,就不必多說了哈!





豹眼看歷史


當時關羽真的想要殺死曹操的話,真的是非常容易,雖然這件事情是在三國演義裡出現的,但是關羽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要是遇到這樣的情況,除非是他不想要殺掉曹操,否則的話他想要殺掉曹操的話是非常簡單。關羽連顏良這麼厲害的英雄都能夠殺死,像曹操這種沒有什麼厲害武功的人自然是打敗不了關羽,而且手底下也沒有什麼厲害的將軍,現在的曹操就如同土崩瓦狗一樣。

曹操也是非常可憐的,本來是在三國之中能夠奪得天下,但是沒想到在赤壁之戰之中失敗了,而且自己倉皇逃出,結果碰上了關羽這麼厲害的英雄,當時就只能夠賣假人情,騙得了關羽的喜歡。關羽最後是不忍心才放著曹操走,要是關羽真的狠下心來的話,就算有10個曹操也不夠他殺的。

當時曹操手底下根本沒有什麼厲害的將軍,一點抵抗力都沒有了,關羽想要殺死他非常容易。

當時曹操和袁紹鬧翻了,曾經他們兩個是最好的盟友。但是現在曹操想要當一把真正的霸主的,而袁紹成為他的阻礙,所以曹操就想要打敗他,成為北方的霸主,然後就奪取天下。


袁紹雖然是那麼驕傲,但是他手底下還有底牌,就像當時被華雄氣的要死,那時是因為沒有顏良和文丑,但是現在顏良文丑到了他身邊,他想要怎樣就怎樣得。 而現在顏良和曹操打起了仗,顏良可是越打越順利,將曹操欺壓的真的是非常的可憐。

曹操雖然是被這樣氣壓著,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就連許諸徐晃都不一定是顏良的對手,當時可以說是被打的沒有臉了。曹操心裡想著,或許只有關羽這麼厲害的人物才能夠打敗顏良,於是就派人去許都請關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說明了曹操手底下根本沒有人是關羽的對手,不然也不會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還需要關羽的幫助。

而現在的曹操是非常的虛弱,自己在赤壁之戰中就像當初的袁紹一樣,被人打的落花流水,根本沒有抵抗之力,而現在又碰到了關羽,現在關羽可是比以前更加的厲害。要是關羽真的想要殺死曹操的話,肯定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關羽是天下無敵的,曹操手底下根本沒有人能夠擋得住他。

關羽是在呂布死後已經是達到了天下無敵,根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只要關羽去打仗的話,就一定會取得勝利,在他臨死前的所有戰役之中,關羽都取得了勝利。面對這麼輕鬆的事情,就算是換做其他英雄的話都是可以的,因為曹操手底下根本沒有什麼厲害將軍,而且現在已經經過了這一次戰役,所有人都士氣低落,毫無抵抗之心。

這個時候要是張飛的話,他肯定就會直接殺死曹操,因為他們兩個之間沒有什麼交情。但是換作了關羽就不同了,關羽和曹操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曾經在曹操手底下做過這麼久的事情,而且曹操對他這麼好,關羽又是一個講義氣的人,自然是要報答好曹操的。所以並不是沒有能力殺死曹操,而是想要放掉曹操,是因為心軟。心軟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病,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最後關羽是被曹操殺死的。

你們認為關羽到底是應該要放掉曹操嗎?要是沒有放曹操,關羽會死嗎歡迎在下面評論。


史研三國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華容道上如果關羽不顧及成分的話,估計曹操會死在這裡,而且死的透透的、不要不要的。儘管當時曹操的部隊是關羽部隊的5倍,甚至還要往上,儘管曹操身邊有很多大將軍,他們都沒有死亡,可是這個時候要指望著他們能夠齊心協力保護曹操的話,實在是虛妄之談。

事件回顧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再詳細評判,關羽一心想要殺曹操的話,曹操能夠跑掉嗎?

首先說明一點,赤壁之戰儘管曹操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可是當時由於作戰的問題以及整個三國時期對於高級將領的重視,所以曹操身邊除了自己最開始殺掉的那兩位自己認為是叛徒的人之外,好像很少有高級將領去世。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曹操儘管兵少將也少,可是自己身邊的高級將領還是存在的,像一些能打能抗傷害的人也有很多。

緊隨其後,諸葛亮趁著曹操大敗之際,便開始一而再再而三的派遣很多蜀漢這邊的高級將領前去劫持,而最後一位劫持曹操的就是關羽。

當關羽出現的時候,三國志以及當時的歷史文獻記載是這樣的:關羽率領的人很少卻站在路中間,而曹操以及曹操的手下全都四散而逃,紛紛發抖。

曹操原本想著與關羽決一死鬥或者打出一條生路來,可是看著自己身邊的手下拿著武器都在發抖的樣子,迫不得已只能硬著頭皮來說情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

首先關羽曾經在曹操那邊呆過一段時間,其次關羽很厲害而且厲害到了一定的極限,這個所謂的厲害到一定極限,往往指的是別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會發抖。

現如今不單單是聽到他名字了,他整個人都來了,他來了他來了,而且沒有帶著鍵盤來。關羽的出現就已經讓曹操喪失了所有的戰鬥意志,一個沒有戰鬥意志的部隊,哪怕人數再多,也只是跑得更快,死得更多,最終的陣容更加混亂,也最被人恥笑罷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操除了打人情牌之外似乎已經無路可逃,曹操這個時候根本沒有辦法與關羽進行面對面抗衡。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華容道上關羽真的不顧往日情分,那曹操是死定了。

赤壁大戰時,曹操中計被周瑜一把火燒了個人仰馬翻,幸虧張遼駕著小船將他救下,護著奪路而逃。一路上連遭伏兵,曹軍且戰且走,等到天色微明時,曹軍上下都飢餒不堪,走不動路,戰馬也已經睏乏,時不時有倒斃路邊的。

而曹軍想休息一下,埋鍋造飯時,又被張飛帶三千人馬衝殺出來,曹操來不及吃飯又一次亡命而逃。等到好不容易甩掉張飛,曹操再看手下眾人,多已帶傷,而且之前一沒休息二沒吃上飯,曹軍上下比之前更加疲憊,加上華容道因為下雨,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之前被張飛突襲時很多人連馬鞍都來不及裝上,騎著禿馬,根本無法行走。

所以曹操只能下令老弱者在後面慢慢趕來,強壯者擔土束柴,搬草運蘆,整修道路,和自己一起逃生。曹軍將士此時早已又累又餓,一路上不斷有人倒斃,等到遇到關羽之時,曹操身邊只剩下了三百多人。

關羽當初在曹操手下時,曹軍眾將就服他的武藝了得,此時人困馬乏,自然更是不敢上前。所以雖然曹操說要和關羽決一死戰,許褚、徐晃等人都回答“安能復戰”,可見他們是已經根本打不動了,否則不至於說出這麼喪氣的話。曹操也不至於不顧面子,親自跪下求關羽放一條生路。

實際上最後關羽雖然念著舊日情面,放了曹操一馬。等到曹操逃到谷口看時,身邊的三百多人只剩下了二十七騎,其他人等估計不是倒斃在路上,就是走不動了掉隊。關羽不出手尚且這麼狼狽,要是真的殺上來的話可想而知什麼結果。


不沉的經遠


不會。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的道理。

(1)曹操是個時代梟雄,同時代超一流的人才,不可能落魄到孤身一人去面對蜀漢超一流名將關羽。還有搏命資本,至少自己逃脫。

曹操之所以同關羽談判基本上已經吃透了關羽的性格、脾氣、為人、弱點等,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以一人名義上的恥辱換的大將們生存,值得冒險。

(2)雖然戰敗,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手下一班武將猶在,雖說一句逃竄也不至於一點戰鬥力都沒有,圍毆拖住關羽應該做得到。手下戰將經驗豐富,戰鬥力客觀存在。

(3)有有信心與能力單獨面對超一流敵對勢力將領,同何進一起誅宦官(未遂),孟德獻刀時對董卓、呂布,後來又單獨對馬超,深刻明白猛將們的自負典韋、許褚都是世之猛將!

(4)兩手準備,以曹操之奸詐,必不可能束手就擒,一定在演戲的同時準備了魚死網破的路,以防萬一。




小莊有道



華容道上,如果關羽不顧及往日情分,一心要置曹老闆於死地。那麼!他很容易辦到,曹操難逃一死。不過“關雲長義釋曹操”只是演義的說法。在正史中,曹操雖然也走過華容道,但沿途是沒有埋伏的。

赤壁之戰中,孫劉兩家幾乎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正面戰場,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兵力去設置伏兵。

換句話說,他們連能不能打敗曹操,都必須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萬一黃蓋的火攻失敗了怎麼辦?如果正面的兵力不足,揚州很有可能被曹操順勢吞併掉。



所以!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他們都不敢事先的去設置伏兵堵截曹操的歸路。曹操通行華容道一路暢通無阻。唯一的挫折,是華容道上的那灘爛泥。


如題所說!按照演義的劇情,分析一下關羽義釋曹操一節。如果關羽鐵了心要殺曹操,能不能殺掉?

曹操逃往華容道之前,都經歷過什麼,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是赤壁兵敗。黃蓋的幾十艘火船,將曹軍燒死了大半,各自在火中亂竄。大將文聘也被射成重傷。張遼領百餘殘兵護曹操撤退。毛階救出了文聘,引十餘人與曹操會合。眾人往烏林方向趕去。

突然!呂蒙領一隊軍馬殺出。曹老闆身邊只有百餘殘兵,不敢戀戰,於是留張遼斷後,眾人相繼撤離。淩統又引一軍到,擋住了前路。曹操被夾在當中。眼看突圍無望,正在肝膽俱裂之間,徐晃領一支軍馬殺出,救走了眾人。

於是又往南走,行不多時,見馬延、張顗領三千兵馬,屯駐在土坡前。眾人總算得到了一絲安慰。曹操令馬延、張顗在前開路。

剛行過十里,吳將甘寧引一軍出,舞刀驟馬直取馬延、張顗,刀起處,二將雙雙落馬。曹操不敢往南夷陵走,慌忙下令往西撤退。途中遇到了張郃,讓張郃斷後。

行至烏林之西,宜都之北,曹操仰面大笑,卻笑出個常山趙子龍。曹操讓張郃、徐晃雙戰趙雲。趁機往葫蘆口方向撤退。突然間,狂風大起,驟雨大降,眾人冒雨而行,身上無一寸乾衣服。正值十月寒冬,將士們飢寒交迫,倒地者不計其數。

曹操下令到村中擄掠糧食,尋覓火種,期間許褚、李典保護眾謀臣並百餘兵馬至。眾人往葫蘆口撤離。行至葫蘆口,將士們又飢又冷,走行不動,陸續倒地。曹操見狀,只好稍歇,下令埋鍋造飯。

眾人解了盔甲,脫掉溼衣服在一旁涼曬。都解掉馬鞍,讓戰馬去啃食草根。曹老闆為了激勵軍心,再次仰天大笑。不想又笑出個張飛。眾人慌忙不迭,許褚騎無鞍馬而出,張遼、徐晃隨後跟上,曹操趁機向華容道逃走。

在華容道前,眾人是個什麼狀態?

且看原文:

此時人皆餓倒,馬盡走乏。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中箭著傷者強勉而走。衣甲溼透,個個不全;軍器旗旛,紛紛不整。大半皆是夷陵道上被趕得慌,只騎得剗馬,鞍轡衣服,盡皆拋棄。

人無衣甲,馬無鞍轡。有傷者勉強行走,人困馬乏,飢寒交迫。正值十月寒冬,曹軍將士的狼狽處境,可以腦補一下。

當然!這還不算啥。接下來迎接他們的這條華容道,才是曹軍真正的噩夢。

沿途泥濘難行。曹操下令“老弱中傷軍士,在後慢行,強壯者擔土束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將士們由於餓乏倒地,曹操下令人馬踐踏而行。死者不計其數。


稍行至平坦處,曹操回顧身後,跟隨者僅僅三百餘人。又行過數里,曹操仰天大笑。接下來關雲長閃亮登場。

這時候,曹操只有二十七騎。在關羽放走曹操之後,原文特地交代過。具體內容如下:

曹操既脫華容之難,行至谷口,顧所跟隨軍兵,止有二十七騎。

只有二十七騎,皆是鎧甲鞍轡不齊全者,飢寒交迫睏乏者。其中還有重傷的文聘,大部分都是文官。

將領只有張遼、徐晃、張郃、李典、許褚、毛階幾人。而且他們的戰鬥力大大削弱,在過華容道之前,他們遇到張飛、趙雲的時候,都要以二敵一,甚至以三敵一。


在經過華容道的消耗之後,他們的戰鬥力則會更弱。關羽一個人都可以擋住四人。

另外周倉、關平兩人,武力值都還不錯,特別是關平,正常情況下打平過徐晃。華容道下擊敗徐晃不成問題。以周倉的武力值,擺平疲憊的毛階應該也不難。

除此之外,關羽還有五百校刀手,這些人都是經過關羽親自選拔,親自訓練的特種兵。其戰鬥力不容忽視。



所以!如果關羽一心想置曹操於死地,曹操則難逃一死。


愛尚文史


其時其境,如果關羽不惜前情而一心殺曹,操必死無疑。這就好比你腳下的一堆螞蟻,如果你不感念蒼生,就一跺腳的事兒。

從今天看來,歷史上太多的大事件的結局都是有它的必然性的,極少有偶然性,無論天災、人禍!


紫氣東來


華容道這一關,關羽義釋曹操,多的是義氣得到讚揚,虧的是他的兄長稱帝立國的願望破滅了。

小說寫諸葛亮故意安排關羽去守華容道,激關羽立軍令狀,劉備知關羽去必會放曹操,故怕關羽犯法,諸葛亮說他夜觀天象,曹操沒死。這裡有幾個糾結:

一,諸葛亮不應該派關羽去,蜀魏相鬥,蜀軍本來就弱,這麼好的機會,一戰把曹操及其文武百官都抓到,天下歸蜀矣。

二,劉備應攔住,從為自已大事出發,改用張飛去,這樣,滅了魏國,他們三兄弟都功成名就了。

三,關羽不該去,他知道自已欠曹操人情,而且關羽性格上本來就怕軟不怕硬,所以,結果他自已出發時就應該有結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