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控制血糖 糖友必知食物生熟比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攝入量,醫生總是告訴您每頓吃二兩或三兩主食,那醫生說的主食到底是指的米還是飯呢?估計不少人都存在這樣的糾結,其實糖尿病患者配餐中所指原料均是食物的生重,也就是沒有烹飪之前的重量,這是不少患者都存在的認識誤區。

飲食控制血糖 糖友必知食物生熟比

飲食控制血糖 糖友必知食物生熟比

一般來講米、面煮熟後因吸水重量增加,如果把每頓的主食量理解成熟重,按照熟重來吃勢必導致攝入量不足,吃得少也感覺餓。肉類等食材烹飪後會縮水變輕,如果也按照熟重來吃勢必導致攝入蛋白質和油脂等過多,從而不利於病情控制。

糖尿病食譜和糖尿病患者配餐常用的食物交換份中如果沒有特別標明的話,提到的均是食物的生重。糖尿病患者自己在家煮飯時首先要搞清楚二兩米和三兩米是多少,一般自家米桶的量杯都有一個刻度,上面標註的便是生重,您也可以用稱先量一下,看看用什麼樣的容器剛好能將一次煮飯所需的米量出來,一般100克大米煮熟後重量為200~300克。另外一張撲克牌大小,兩釐米厚度的生肉即為二兩肉,如果您把這塊肉用水煮熟,它就會縮小,此時100克肉就大約只有70克了,但是採用油炒等烹飪方式肉的熟重將大於其生重或和生重相當。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食材既有生的原料,也有煮熟的半成品或成品,最終都應該將其換算成食物生重來確定攝入量。我們收集了一些食物生熟比的數據,列於文中,不過食物熟重與原料的品種、烹飪時加入的水量、烹飪的方法等都有關,因此這些數據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