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目前全網最熱門新聞無疑是李國慶俞渝夫婦的互撕。不但引發創投圈的關注,更霸佔娛樂頭條。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李國慶與俞渝

李國慶在23日深夜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了條賣慘人設的消息,當大家正準備洗洗就睡的時候,妻子俞渝突然殺到評論區。有備而來的她,用三段話痛指李國慶種種不堪,還說李國慶不講事實講故事,九分假一分真。兩公婆深更半夜的齟齬,迅猛霸佔熱搜。

說起來,李國慶上一次霸佔熱搜就在短短的兩週前而已。10月10日,在《進擊的夢想家》訪談中,李國慶突然情緒失控,當著主持人的面摔杯子,並憤怒地講述俞渝頭天晚上看《雍正王朝》的逼宮戲,第二天就在噹噹上演真實的逼宮,把他踢出管理層。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這次摔杯子,因為事發有因,讓李國慶不但沒被罵,還得到了大量網友的同情。據說,還有女性在微博發私信向他示愛。

而這一次,真是天地倒轉。俞渝字字泣血的深夜發聲,讓網民們態度極速反轉,大家又紛紛站隊俞渝,大罵李國慶是渣男。之前的摔杯子,也被認為是沒素質的表現,甚至是家暴人格的特點。

而更加弔詭的是,隨著討論範圍的擴大,爭論的焦點竟不可思議地變成了——老婆到底該不該給老公洗襪子!

如今網絡熱點事件的發展,大都會經歷支持反轉和話題失焦。不少網友前腳說李國慶可憐,後腳就說他是渣男。

這背後折射出的現狀令人尷尬:很多人缺乏基本的邏輯素養,甚至連論題都搞不清楚,只能被人帶節奏,變為群氓。

01 群氓就是烏合之眾,是缺乏批判性思維的人群

提到群氓,不少人一定會想到勒龐的名著《烏合之眾》。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微信之父”張小龍在提到這本書時曾說過:“微博上多了,你的智商會降低的,大家認同嗎?你沒有發現這個變化,因為你每天在降低一點點。”

幾乎沒人願意承認自己在慢慢變笨,因為大家都覺得“我正在獲取資訊”“我正在接受新知”——這怎麼可能會變笨呢?

但是李國慶俞渝事件中網民的表現卻雄辯地說明,網友群體中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少之又少。這些缺乏批判性思維的人,讓微博變成了集體情緒的宣洩地。

在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面前,他們極少去質疑和求證,而是隻管接收信息。

李國慶說某晚和俞渝看《雍正王朝》,那一晚是否真的在播《雍正王朝》?他說俞渝把他踢出管理層,噹噹的人事變動是否真的如他所說?

俞渝爆料李國慶投資了他的某些同性戀朋友,他的哥哥多次吸毒入獄,這些朋友是否真的有相關的公司,他的哥哥是否真的因為吸毒而坐牢?……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大部分人只憑直覺來看待這件事情,並沒有對兩人所說的事實加以質疑、求證和邏輯推理。他們只派出了情感腦,用情緒來作出反應——喜歡誰、支持誰,負責邏輯思維的理智腦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所以他們做得最多的,就是在微博上站隊,讚揚自己支持的一方,貶損自己不支持的另一方。這種集體的情緒宣洩,說明大多數人在看待問題時不具備批判性思維。

可到底什麼才是批判性思維?

  • 美國哲學家、國際著名批判性思維專家理查德·保羅說:“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
  • 《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的作者庫恩和米特熱認為:在信息時代,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評估、比較、分析、探索和綜合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者願意探索艱難的問題,包括向流行的看法挑戰;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是主動評價觀念的願望。
  • 在《這次會用批判性思維了》這本書中,對批判性思維的拆解有兩個關鍵點:邏輯思維的方法論(技巧與框架)和正面的思考態度(思想準備)。在這兩個基本點之上,批判性思維能夠讓我們“用正確的方法,站在正確的高度思考問題”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概括地說,批判性思維有三大基本態度。如果我們就事論事地將這三大基本態度與李國慶夫婦的熱點事件相對照的話,就能印證很多優秀思維的特點。

  • 時刻意識到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要明確自己為了什麼而思考,緊貼論題,不能跑題。李國慶夫婦互相指責對方,論題是到底誰在過去的事業、生活中存在更多過錯,但網友們嚴重偏題,研究起老婆到底該不該給老公洗襪子。

  • 每個人的思考中都會有缺陷

這種缺陷往往來自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以及成長中的經驗和教訓。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環境不同,價值觀也差異很大。有人說李國慶是坦誠的大丈夫,有人則說他在演戲。只有把自己當成客體,以第三者視角看待問題,才能儘可能中立地擺脫缺陷,從而更客觀地思考問題。

  • 不斷追問

即使在經過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結論,也不該就此停止,而應該抽絲剝繭地繼續挖掘更深層次的命題

比如,我們可以重新回溯地追問:李國慶在節目中怒摔杯子,到底是為什麼?是他想先發制人獲得輿論支持嗎?如果答案為是,那又是為什麼?是因為他想在離婚財產分配中獲得更多股權嗎?……連續追問幾個為什麼,就能得到更深層次的信息,批判性思維也得到了訓練。

02 批判性思維的缺位導致輕信和盲從

隨手翻找網上各種爭論和罵戰,我們會發現擺事實、講道理的人並不多。抓住某些細節或片段來引導群眾情緒,才是百試不爽的手段。當事人通過對觀眾的情緒綁架來獲取輿論的支持,而缺乏批判性思維的網友總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套。

不久前,《演員請就位》讓老戲骨李誠儒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節目中,看完《悲傷逆流成河》片段的李誠儒點評中批評了兩點:演員臺詞不行,劇本劇情不行。

接著,他又說:“家國情懷,忠人義事,我們要寫的事情太多了。難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就是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這就是暢銷書?是吧?這樣下去以後這輩人受到什麼教育了?”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此時,作為《悲傷逆流成河》的作者和導演,郭敬明坐不住了,他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非常業餘和含糊地回應了演員演技和劇本劇情問題。專業不足,感情湊。他用一段“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金句”來了場煽情: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因為電影有成千上萬個故事,也正因為如此,電影的世界才迷人,才讓我們可以不斷地做夢。

憑藉這段金句雞湯,郭敬明在微博上完勝李誠儒。有網友讚揚郭敬明“放低姿態、有理有據、邏輯滿分”。

可這真的是邏輯滿分嗎?郭敬明的“滿分”邏輯,恰恰犯了最常見的一個邏輯謬誤——把問題訴諸感情。

訴諸感情,意味著迴避問題,轉而通過操縱別人的感情(焦慮、恐懼、嫉妒、憐憫等)來駁斥對方原本有力的論述。郭敬明就是用這樣只有感情,完全沒有邏輯的雞湯獲得了5.9萬缺乏批判性思維的網友的支持。

03 批判性思維的三大方法論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呢?思維專家總結出批判性思維的三大方法論。

  • 在把握論題的基礎上思考“思維框架”

在確定論題後,就要思考哪些事項能幫助我們達成目標,把握思考的要點,把握整體框架。所謂整體框架,是指為了回答論題而必須考慮、判斷的要點與論點的組合。

比如想判斷李俞孰是孰非,我們應該先建立框架。這個框架不但涉及到兩人間的情感,各自與他人的情感,還涉及兩人不止於噹噹內部的經濟利益,至少還包括與各自家人之間的關係等等。而這些,還僅僅是很粗略的框架。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 正確地展開邏輯

要讓自己的主張有說服力,推理過程就得有邏輯。展開推理主要有兩種基本模式:演繹和歸納。無論多麼複雜的內容,說到底都是由這兩種邏輯思維組合而成。

比如在網上瘋傳的哈佛大學圖書館照片,凌晨四點半仍然燈火通明——比你厲害的人,比你更努力,你怎麼好意思偷懶玩手機?很多人被這句雞湯感動,打了雞血似的通宵讀書備考,向哈佛學子學習。可兩個通宵下來,白天沒精神,效率更低。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實際上,哈佛圖書館凌晨四點半根本沒什麼人,因為大部分分館夜間都關閉。就算不知道這個事實,我們也能從邏輯中找到漏洞:哈佛的學生因為通宵學習,所以才優秀?這顯然不成立。

  • 把握結構與機制

在思考複雜問題的時候,我們經常引入模型思維。在構建模型的時候,不能對問題進行極端簡化,也不能浮於表面理解問題,而是要在將問題進行細緻拆分後,把握住各部分背後的關聯性,從結構上對全局進行把握。簡言之,就是不能割裂地看待問題,要把握不同結構之間的關聯和相互作用。這也是馬哲的基本原理之一。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比如很多網友糾結的老婆該不該給老公洗襪子的問題,如果放在整個事件的大框架下,放在兩人二十年的糾葛中,放在涉及面如此之廣的整個事件中,這簡直是不值得一提的。把握單獨事件在整個事件中的位置關係,說到底是一種看待問題的高度。當你站的位置更高,你的思維就更具有批判性。

04 批判性思維,你值得擁有

回到本文開頭的熱點,帶著批判性思維的眼光,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李俞夫婦的互撕呢?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難回答。在給出答案前,你至少需要了解兩人的過往,瞭解噹噹股權和管理權的變更,瞭解與兩人相關重要人物的背景信息。這些信息中的很多大概要從幾十年前開始溯源,更有一些,直到今天也並不被外人知曉。所以,我們很難分辨兩人到底誰在撒謊,到底誰對誰錯。可能當下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子彈飛一會兒。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那麼,這是否說明批判性思維沒用了呢?當然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21世紀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維與創造力。而無數熱點事件中圍觀網友展現出的批判性思維確實令人憂慮。

批判性思維,能幫助你宏觀地思考問題,認識到問題的複雜性。這種對複雜性的認識,會促使你產生同理心。

李國慶夫婦互撕,面對網絡事件,你需要有點批判性思維

在考察完李俞事件之後,也許你會覺得他倆誰都沒錯,都可以理解;也許你會覺得兩人都有錯,共同把事情推到今天。無論你的結論是什麼,只要運用了批判性思維,你的結論就是可靠的。

因為,批判性思維,讓你的結論經得住考驗。

-END-

作者丨學無紙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