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支付寶的相互保每月分攤金額越來越大!你怎麼看?

花襯衫大叔


生了大病,動輒幾十萬的醫療費用,這讓大部分人望而生畏。

由於保險在國內接受程度並不高,這也給互助計劃留下機會,相互寶就是一年來比較熱門的產品,參加人數已經突破 8 千萬。

近期深藍君留意到,隨著參與人員的增多,相互寶理賠人數也在激增,其中也不乏拒賠案例。

今天就來聊聊 相互寶的那點事,看看互助計劃值得加入嗎?主要內容如下:

1)相互寶理賠,為什麼越來越多?

2)如何看待相互寶,有哪些優劣勢?

一、為什麼扣費越來越多了?

自相互寶上線起,我就對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們要知道互助計劃不是保險,互助計劃採用的是先保障後繳費,當出險後,會統一從所有參與者賬戶中扣錢。

最近不少朋友反饋,相互寶分攤的金額越來越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仔細研究了近 7 個月以來相互寶公佈的數據,整理瞭如下表格:

可以看到,7 月最新一期雖然每人僅分攤 1.48 元,看起來並不算多,但相比於 2 月份,卻增長近 50 倍。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 3 點:

很多人過了等待期:在 90 天的等待期內,因疾病出險是不賠的,只能賠付意外導致的疾病,現在距成立過去 9 個月了,很多人度過了等待期,符合理賠要求的人自然多不少。

加入的人越來越多:從一開始幾百萬人,到現在的 8000 萬,參加的人數增加了,理賠量也自然上升了。

理賠調查壓力大:7 月份第二期的近 500 件理賠案件,其中不少 2、3 月就已經有了醫院報告,由於調查需要時間,很多在 7 月才獲得理賠。

其實分攤金額變多,是在意料之中的,不過官方也曾說過,預計 2019 年人均分攤不會超過 188 元。

但是 2019 年以後,金額具體會上漲到多少,我們也不得而知,只能等待時間去驗證。

二、相互寶值得加入嗎?

相互寶上線一年來,發展十分迅速,除了支付寶的大力主推的原因外,主要是因為和傳統保險相比,加入門檻非常低。

上文也提到,相互寶採用“ 先保障,後繳費 ”的方式,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先享受保障,後續別人需要理賠時,大家再均攤費用。

另外相互寶還引入了“ 陪審團 ”機制,對於有爭議的案件,會公示出來,由會員決定該不該賠,讓人更有參與感。

但是硬幣都有兩面性,除了優勢,我們也要看到互助計劃的不足,主要有以下 4 點:

風險 1 :可能無法獲得賠付

保險的本質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但互助計劃並不是保險,因此相互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我在宣傳資料找到如下提示:

(1)出現不可抗力或政策因素,導致相互寶無法存續

(2)官方停止相互寶服務

(3)成員小於 324 萬時,有權主動終止或調整該計劃

極端情況下,互助計劃是有可能無法持續的,而保險受到國家嚴格監管,不用過多擔心。

風險 2 :保障內容可隨時更改

保險的保障內容,保什麼、不保什麼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更改,而互助計劃不是保險,並不受限制。

比如今年 5 月起,相互寶修改了甲狀腺癌的理賠規定,對甲狀腺癌,只能賠 5 萬互助金,而之前是可以獲得 30 萬的。

雖然甲狀腺癌治療費用不高,但也不免擔憂,以後如果修改其它理賠規則,該怎麼辦?

風險 3 :保障降低、保費變高

相互保在 40 歲以後,只能有 10 萬的保障,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這 10 萬元能有什麼用呢?

相反絕大多數的重疾險,就算 40 歲以後,其實還可以買到 50 萬以上的保額的。

此外,我們看到 隨著互助計劃理賠數量增多,人均分攤的金額可能還會上漲,但重疾險,不論保險公司是否虧本,每年交多少錢都是固定的,並不會漲價。

風險 4 :理賠時效不固定

在相互保 7 月第二期公示中,我隨便點了幾個,發現一些 2、3 月份就確診為癌症的患者,但是在 7 月份才公示理賠。

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需要理賠,調查壓力較大,而保險一般都是要在收到理賠報案後,合同規定需要 30 日內做出理賠結論的,保險時效性更好。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東西,只有瞭解了相互寶的這些優缺點,才能讓我們更好的去看待這個產品。

三、有了相互寶,還要保險嗎?

其實通過上面的分析,能看到相互寶和保險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只靠相互寶抵抗風險,是完全不夠用的。

四、相互寶理賠案例啟示

目前相互寶成立以來,累計理賠案例已經超過了 1000 個,從最新公示的理賠案例來看,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警示的。

1、關注高發癌症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 380 萬癌症患者,每天超過一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就有 7 人得癌症,可以說癌症越來越常見。

在此次相互寶公佈的 496 例案例中,癌症患者佔了近 50%,其中理賠最多的仍然是甲狀腺癌。

深藍君過去整理了近 30 家公司的理賠數據,理賠趨勢也比較類似:

癌症的理賠,基本上佔到各家公司總量的 70% 以上,其中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甲狀腺癌都是最高發的癌症之一。

雖然此次相互寶的理賠樣本還不算太多,但整體上看,癌症仍然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疾病。深藍君建議大家,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

2、早買早保障

很多人覺得,只有老年人才會得重疾,年輕人身體健康沒必要買重疾險,真的是這樣嗎?

從這次相互寶的理賠年齡來看,30-39 歲的人佔了 41%,真的不算低了,而且這個階段的人,往往都“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都很重。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趁早給自己添加保障。

五、寫在最後

相互寶的出現,喚醒了更多人的風險保障意識,對整個行業來說意義都是十分重大的,為螞蟻金服點贊。

但也希望大家知道,相互寶並不是保險,和保險差異很大,抵禦風險的能力是很有限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也歡迎轉發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支付圈林夕


去年我加入的時候共一兩千萬人,每月分攤也就一分錢,我感覺這個是非常好的公益項目,去年底今年出這個費用在瘋狂加倍,目前已經沒有參與意義。

為什麼?

一年前參與人生病率約“0.0000001”

目前參與人生病率約為“0.000019449438202”

生病人÷參與人簡單計算一下,

一年前5千萬中約5人申請,

目前9千萬不到的人有1731人申請,

參與人新增約一倍,生病率增長約194倍!!

至於為啥,呵呵… 老百姓的錢真的太好騙了

(指出幾種可能🉐例子,我說了只是可能!)

1.其他保險公司降風險轉嫁

2.參保人惡意參保

3.騙保

…其他很多就不知道了

另外支付寶裡有大病保險幾百萬保額的那種,

年輕人每月也就十幾二十幾

每年合計一兩百塊,明年相互寶提高年上限後,相互寶基本失去價值了(也許早就沒有價值了)

起碼對年輕參保人來說。

我現在沒有退出

一,是當初我對相互寶這個模式很中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還推薦了不少朋友加入,極力推薦一度被盆友們懷疑是不是有錢拿🤪

二,是目前每月6塊錢,對我27的人已經沒有價值了但是父母相對來說還是有價值了

三,是我屏蔽了提醒,懶得看(每月都是過半的淋巴癌,以前都是30萬現在降低額度了)相互寶已經失去“前途”變成了買賣

我是對相互寶

從極力推從

到擔心

到失望

現在很反感(中國人果然做不出偉大的事情…)





藤原鹹魚


我現在一個月要分攤10塊錢左右了,最開始分攤幾分,然後幾毛,然後幾塊,現在十塊了,長此下去不知道會不會變成一個月幾十塊。



渴死的魚


稀裡糊塗加入進來才5天,看了大家的吐槽,剛剛果斷退出,不用打螞蟻客服電話,在線就可以操作。



木頭Vlog


照這樣的漲幅漲下去的話用戶肯定會流失掉一部分的,實話不相瞞我現在已經用取消相互保的想法了。一方面我是年輕人,基本上不會生病,即使生了小兵相互保也無法報銷,常用支付寶的大家應該都知道。另一方面,雖然每個月的費用很少,但是每個月又都有一定的漲幅給人的感覺很不好,好像是在欺騙消費者,感情受到了傷害!還有就是如果就這麼一直漲下去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呢。說白了還是用不到,所以我是有可能隨時退出相互保的。再說了,市場上關於這類似的產品太多了,比如水滴籌,所以始終都有點被利用的感覺,咱們可不能再窮人補貼富人了。即使是支付寶,也是這樣或那樣的套路,讓我們這些單純的群眾中了它的套路!!!








w大大w


在觀察一段時間吧,如果還像現在這樣成倍的增長的話,就退出了,還不如買份商業保險,不是付不起那幾塊錢,就是覺得審核有問題,不想當冤大頭!


Energy3768


成倍增加,公正性有待商榷,不是出不起這個錢,是感覺值不值得,支付寶從中提走多少錢,誰知道?中間騙保的有多少隻有天知道



lasky008


最近一期的,單人已達3.06元,我以前加入了四個家人,果斷退出了!



卟請自來


現在每期都在增加,雖然人數增加了,但是分攤的人也增加了,分攤比例是不是應該差不多,但是現在每期都在增加。其實我們應該建議,互助的人員每期應該是固定的,分攤比例也是固定的,這個人員固定可以按照參加總人數的某個比例進行,這樣我們的分攤比例可能保持一致,甚至降低。但是有一點不好,需要幫助的人就減少了,有些人得不到及時救助。但是作為相互保成員,大家都希望能夠合理分配資源,這畢竟是件好事!



發現一切美好的事


對於相互保每月分擔幾塊錢的事,我倒是沒有多在意。我就當捐款,做好事了。只要這些錢用在實在處,就沒什麼了。

不過,今年相互保擴大範圍以來(原來650信用分,現在600分)。加入的人增多,相應的分攤份兒應該減少,分攤份額為每次幾角,漸而轉為1塊多,幾塊錢。顯然分攤的錢反增加了。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假如一次分攤數額在5元左右,或者1年分攤總額在100元左右。勉強可以接受,若是超出此範圍。毫不猶豫的退出。不管相互保的加入條件有多誘人,該放手時就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