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在不知道儲戶密碼的情況下,能轉走賬戶中的錢嗎?

Avrola™


又又又不請自來!

當然是可以不輸入密碼就可以扣賬戶錢的!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資金歸集

當您自己辦理了資金歸集了,當然可以扣劃您的賬戶資金。這種方式,不需要銀行及個人操作,只需要按照您最初設定的規則進行自動扣劃。

第二、批量扣款

當您辦理某種業務,比如貸款、理財、繳納學費等等,當簽約此類業務,會根據簽約事項,定時扣劃您賬戶資金,同樣不需要客戶操作?

第三、權利機關扣劃

當權利機關(比如法院),持有相關扣劃文件到銀行時,銀行必須根據權利機關要求進行賬戶的扣劃、凍結等相關操作,此類扣劃不需要客戶任何操作,只需要法官持有法院相關手續就可以扣劃!

大致就是以上三大類,不需要客戶就扣劃銀行操作,剩下的只有非法手段扣劃了!


晟閒先生


銀行不知儲戶密碼,但只要想轉,就一定能轉走儲戶賬戶中的錢!!!

舉兩個親身經歷(在頭條說朋友的時候,都默認為是自己,乾脆無論朋友的還是自己,都是自己的,呵呵)的例子:

例一:宇Z行與某保險公司

事情經過:朋友在某保險公司做財務工作,具體工作是業務資金支付,業務資金支付的內容有退保金、理賠款等。每天從業務系統導出的付款,然後根據宇宙行的格式提交到網銀進行批量支付。

有一筆支付給客戶的退保金是55萬,公司網銀批量支付限定的是每筆5萬,朋友腦子一抽,把這個55萬拆成了13筆(看到13絕對是巧合啊),因為每個批量支付或收款的文件,每天多的時候同一個行近萬筆(我見到最多的一個是2萬多筆),少的數百筆。

批量支付文件做好後,也沒和系統導出的付款數據進行核對,就從網銀上提交了。然後交複核人員複核(正常複核是系統數據、網銀數據、紙質數據三個必須一致),複核人員當天請假,從核算部門抽調了一個人複核,該人員也是馬虎,看後兩個數據一致,就複核通過了,很快錢就到了客戶的賬上。

我朋友有個很好的習慣,每次付款之後都及時核對,結果核對出來了,多支付了10萬!公司樓下就是宇宙行,朋友趕緊過去,讓對公櫃檯的人員,趕緊把款項扣劃回來。

事情結果:櫃檯人員也不同意啊,他就坐在櫃檯不走了,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最終說服銀行人員把多付的10萬元扣劃回來了。當然,這個扣劃銀行是走了流程的,這個流程也是權限的流程。

退保金的賬戶,也是投保人繳納保費的賬戶,簽訂保單合同時,合同中明示了代扣代劃(現實中好多的代扣代繳,比如水電等)的這個操作。保費是可以,但退保金不可以啊。幸虧,客戶沒找銀行。最後都相安無事!

下面提供一個,因扣劃客戶投訴的例子!

例一:BO*行與某公司

該行批量支付有個特點,即其系統中收款的人員,只要賬號、姓名兩個對一個(前提是收款人有在該行開戶),款項就能支付出去。

該事件發生在某年的大年29,即次日就是除夕了。

該公司的付款人員在做批量支付的時候,用了原來的批量文件的底稿,在收款人都複製完後,其中一個收款人的賬戶有一個沒修改,複核的也沒逐筆複核,只進行了總額的複核。結果款項到了原來賬戶的人員的賬上,因年底發獎金嗎,數額也是大幾萬。

賬務核對的時候,也是及時發現了。次日(除夕的上午)到銀行處理,經過溝通,銀行把款項扣回來了。年底嗎,大家都花錢,都看賬上的銀子,結果被儲戶發現了,因未經過其同意直接打955**電話把銀行投訴了。

銀行人員又找到該公司人員,希望和客戶溝通,因為被投訴銀行好像處理很嚴格的。經過反覆的數次溝通,最後通過中間人,一直溝通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後才算結束。

結果相關的人員,都沒有回老家過年。這個春節,記憶猶新啊!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你說銀行在不知道儲戶密碼的情況下,能否轉走銀行的錢?

當然,現在除已簽訂的資金歸集、代扣代繳協議和法定的情況下,銀行一般不會這樣操作,每個操作層面都應相應的權限。只要銀行想做,是可以的。但現在銀保監管理很嚴格,在這方面銀行的操作非常謹慎了。


東嶺財經


可以肯定地說,能。但是是有條件的,不是想轉就轉的。

一、銀行不會知道儲戶的密碼是多少。儲戶在為自己的賬戶設置密碼的時候,銀行並不清楚設的是什麼,只有儲戶才知道,這樣才會讓密碼真正起到保密的作用。

二、銀行可以在不知道密碼的情況下把賬戶中的錢轉走,但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我挑主要的說一下。

第一種情況就是代扣代繳方面的。比如,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到了還款日,銀行自動從賬戶扣錢還款;代扣水電費;代替保險公司收保費,都屬於是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的代扣代繳,都是提前協有三方協議的,也就是收款方,付款方,和銀行三方之間有協議,銀行是照約辦事而已。

第二種情況是公檢法等國家執法機關要求凍結,劃款,銀行沒啥說的,照辦就是了。

以上兩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了。還有一種就是欠銀行錢,銀行一直盯著欠款人的賬戶,來了錢立即扣收,這一點也不用解釋了。

總之,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是可據可查,有依據的,並不是銀行想劃誰的錢就劃誰的錢,否則銀行就屬於違規操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