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自從王7朱8之後,為什麼很難再有真正意義上的投手了?

用戶156497313485


男籃世界盃中國隊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卻收穫不少,發現了很多問題,也認識到了與世界的差距。這一屆國家隊依舊是以內線為主,外線後衛雖然多,但並沒有一個可以穩定輸出的三分球投手,這也成為了男籃目前很大的弱點之一。投籃本身也是籃球基本功之一,然而這支男籃連罰球都罰不怎麼進,就更別提很好的三分球命中率了。


其實在國家隊紅藍合併之前,還是有幾位不錯的三分球投手的,比如吳前和陳林堅等人,然而在後來的國家隊合練中,吳前和陳林堅的狀態非常不穩定,最終也沒有進入世界盃12人大名單。從世界盃來看,男籃的外線投籃大多數時候依靠方碩和趙睿等人, 趙睿上賽季場均三分球命中率為42.3%,方碩則僅37%,可惜後來周鵬不能打,他的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2.6%,而且上賽季他命中了超過一百記三分。


吳前和陳林堅等人在CBA聯賽雖然可以投的很準,但是在遇到高強度防守時,他們很難保持穩定。不得不承認,自從朱芳雨和王仕鵬後,中國男籃國家隊就很難選出穩定的三分投手,現在的年輕球員,會投三分的基本沒有持球突破或無球跑動的能力,站樁式三分出手太容易被對手限制,再加上身高優勢也幾乎沒有,因此很難穩定投三分。


目前中國男籃後的衛線球員都沒有出色的身高和身體對抗性,完全沒有2米01的朱芳雨和1米96的王仕鵬這樣的外線身高。再加上沒有出色的持球突破能力,使得吳前和陳林堅等人很難在大賽高強度防守中保持狀態。再者,現在的男籃不像以前一樣有姚明這樣的強力中鋒坐鎮內線,可以為外線創造投籃機會,因此,當男籃陷入困境投不進時,球迷們總會想起朱芳雨王仕鵬等人。

要想為國家隊培養優秀的投手,還是得從CBA聯賽著手,要培養自己的外線核心球員,而不是過分依賴外援。當然年輕球員的刻苦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

原創文章,謝謝閱讀,喜歡籃球的朋友記得點贊加關注哦,謝謝大家!

歐文專區


這屆中國隊的問題不在於隊員能力,而是李楠這個私心嚴重的教練!怎麼知道吳前,陳林堅,沙拉木,可蘭投不進?你給了他們多少上場時間?他們四個加起來上場時間,都不及李方碩的一半!夏季聯賽第一場吳前只上四分鐘,連中三個三分,第二場照樣不給上場時間,時間全給李方碩,寧可他亂打鐵,也不讓別的投手上!易建聯未歸隊之前,李方碩球隊老大一樣,隨便扔,失誤再多也沒事,一個CBA二流替補,搖身一變就成了國家隊核心!也難為他了,腳步跟不上,被人隨便過,運球動不動被斷,運出界外N次,李楠視而不見!為了李方碩,內線和投手擠走了,更好的後衛孫銘徽和幾個鋒線全冷藏了!李方碩運球像太極,從不快攻和突破,遠遠躲在外面扔,李楠硬是讓全隊圍著這樣的核心打,直到易建聯歸隊才有所改觀。

熱身賽你李楠由著這個衙內瞎玩倒也罷了,輸就輸吧!到了世界盃正賽,李楠還敢讓他玩,對波蘭領先十分時,非要上前場負分的李方碩,結果繼續負分,被追上比分!對委內瑞拉頂著罵聲還要上他!明目張膽用人唯親的醜惡現象,居然明目張膽地出現在籃球場上 ,隊員們嘴上不說,心裡誰會服氣?會沒情緒?中國隊有今天的慘局,是必然的!








用戶9819477713231


不是所謂的意義上的沒有投手,相反的來說,準頭比他倆強或者持平的肯定是大有人在的。但為什麼入選不了國家隊,這就應該好好說一下了。

先舉個三分印象裡的選手,原帥。三分不畏不準,但就是打不出來,從青年隊後就基本再無進國家隊的可能,這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就是建隊的思路,一個絕對的三分手,更多的需要內線的牽制,或者絕對的突分配合。如果沒有這些就是純看能否蒙到吃頓餃子,就好比現在山西原帥的使用,有個好小外可以發揮一點,沒有就是靠天吃飯。

當時的7和8,國家隊有姚明帶,回俱樂部也是眾多強點在,所以顯得作用特別明顯,但如果你拿到現在的國家隊,他倆或許也算不上多優秀的選手。畢竟姚退役以後,國家隊啥樣大家都清楚。

所以以現在國家隊那些玩笑化的技戰術,絕對的投手是毫無用處的。

其次,現在球員發展更注重的是3D,就是這個3D讓我們的球員變得四不像,所以原帥這樣的一招鮮,打不了國家隊,所謂的防守不突出毀了球員的發展。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的國家隊有人有單兵防守能力嗎?對方的進攻時,我們的防守更多的就是賭對方的運氣,比如最近的一場打韓國。

總結一下就是不是上一代的選手就多優秀,只是被帶了起來,從那代起,就已經是基本功轉差的一代,也是國際籃球發展的快速期。而我們的隊員被籃協,被我們的這些大明白的媒體大明白,弄的越來越看不清自己。現在的籃球更多的已經作為一個商品,而不是運動了。我們離世界籃球越來越遠,是根源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幾個球員的事情


尖頭門玉狐


有姚明的汪7豬八混了一個08奧運會第八,沒有姚明的09年天津亞錦賽汪7豬8毒蜂孫猴易帝被伊朗打的屁滾尿流上演無恥偷笑門,沒有姚明的13年號稱中國男籃黃金一代的毒蜂孫猴汪7豬8易帝被臺灣按在地板上摩擦狂虐讓一個林志傑打爆踢出亞錦賽四強創中國男籃38年最差成績丟了14年世界盃入場券。還是被汪7噴的所謂廢的一代周琦郭艾倫趙繼偉王哲林等一群小夥伴打出了長沙亞錦賽冠軍。








粵猴粵噴粵有理


投籃靠訓練是籃球終極技術

以胡衛東為例,本身就是近視眼,我高度近視,一度玩著投三分,最高時候有四成準確度。

就我的經驗,只要眼睛情況不發生變化,比如近視度數改變,換了眼鏡等等,只要投籃動作規範,投中率基本有保證。

定點投三分,就像朱芳雨,甚至北京隊以前的張敬東,一定要藉助大量的投籃,將動作機械化,練成條件反射,才可能提高準確度與速率。

王仕鵬那樣的行進中投三分,瞬間的感覺特別重要,他的訓練就不應該單純定點練習,要大量結合球進行,相比而言為更高級的投籃技術。

男籃世界盃,我們沒有一個可靠的外線投手,即便周鵬,準確度都不如朱芳雨,至於王仕鵬那樣的投手,在我們中國,這幾年很少見,而在NBA很多。

主要原因還在訓練強度不夠,這幾年球員腰包鼓了,知名度高了,俱樂部和教練給球員的壓力 ,沒有同步提高,這些難題,現在看來都留給姚明瞭。




多彩體壇



在中國男籃的歷史上,從來不缺優秀的投手。

在94黃金一代中,有胡衛東、孫軍,進入到2000年之後,有李楠,緊接著就是王仕鵬和朱芳雨接過了大旗。但很遺憾,隨著王七朱八的退役,中國男籃在外線出現了斷層,沒有一名球員可以稱作是真正意義上的投手。

當然,這隻限於在男籃陣中。其實,單看聯賽數據的話,有很多球員的三分命中率是很可觀的。但是,一到了國際賽場上就不靈了。


就像是在今年備戰世界盃的時候,李楠指導曾經帶上了兩名投手型的球員:吳前和陳林堅。無論是在聯賽還是在訓練中,這兩人其實狀態都不錯,三分的命中率也很高。但一到賽場上,尤其碰到實力較強的對手時,命中率便大幅度下滑。

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基本功不過硬。要知道,三分投射可以說是外線球員在基本不過的基本功。如今,卻沒有人在打硬仗的時候有穩定的三分投射能力,這真的很讓人唏噓。(PS:今年的世界盃,男籃三分最準的是易建聯。)

再一方面則是聯賽的定位原因。一來,大部分外線球員可能會承擔更多的防守任務;再一個則是,外援會吸引更多的防守壓力,這樣比較容易出現空位和更好的投籃機會。但在國際賽場上,可就享受不到這般待遇了。


當然,還有一點原因不得不提的是,那就是出來空位,投不進,是投手的原因;但投手跑出了空位,球傳不過來,這同樣也值得去反思。

最後再多說一句,在當今小球盛行的潮流下,如果沒有投手,不能有穩定的三分輸出,那真的是很難去突破,去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籃球顏論


“姚明退役了誰打內線”?這個問題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想過,但是“朱芳雨、王仕鵬退役之後誰來投三分”?可能我們誰也不曾擔心。但是現在,我們不光少了內線的絕對優勢,就連投手也找不出來了!

本屆世界盃,我們的男籃打的一塌糊塗,三分命中率更是全部參賽隊伍中的倒數第四。帶了五名後衛。卻都不會投三分,這樣的尷尬我們誰也不曾想過。為什麼投手這麼難得?咱們的CBA也是搞得風風火火啊?

聯賽質量堪憂,一玩真格的全不行!

具體點說,本屆世界盃熱身賽期間,集訓隊中的兩名投手,陳林堅和吳前在聯賽中都是手起刀落的三分投手,在外線是絕對不敢放的,但是到了國際賽場上,熱身賽中,無論是陳林堅還是吳前,三分都是“靠天收”根本沒有穩定的命中率保證。這也是他們最後落選大名單的原因。CBA聯賽的水平等不少大雅之堂好像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就連我們自己也明白。但是本屆世界盃讓我們見識了差距到底有多大。

眾所周知,影響命中率的除了自己的技術動作之外還有就是防守壓迫性和自己的心理活動。當面對比平時更緊迫的防守的時候,出手時間和出手動作都會改變,而命中率下降也是在所難免的,由於我們熟悉了鬆懈的防守,所以到了國際賽程上立馬就不行了!

不瘋魔不成活、不下苦功練不出來!

確實,投籃比運球要難練的多。一個穩定的投手,也比花裡胡哨的運球試用的多。這就是郭艾倫為什麼在國內大殺四方,而到了國際賽場上想得一分都難的原因。沒有投籃就是自斷一臂!我們的投籃不是練不出來,而是沒有下苦功,其實,剛到國際賽場上,朱八王七的命中率也不好,最後無奈調整了出手空間更小,速度更快的動作之後才得以好轉。而一向以投籃能力著稱的韓國隊,為了對抗中國隊,在訓練館天天蒙著眼睛頂著人練三分神仙球,最後多少還是有點效果的,而我們的隊員們,一個個都是億萬富翁,哪能天天泡在球場加練枯燥的三分呢?

投手必須要橫!

作為一個投手,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十次打鐵之後,第十一次出手的勇氣。所以說,投手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其誰的橫勁。朱八王七都是經過大賽歷練的隊員。他們的心理已經在比賽中歷練出來了!特別是王仕鵬,在絕殺斯洛文尼亞後投籃自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這也是他成為優秀投手的重要事件!反觀現在的隊員,除了方碩有股神經刀勁兒之外,郭艾倫、趙睿每每站在三分線上自己就覺得沒有,那能投進嗎?

天賦+苦練才能成就萬眾矚目的誰射手,沒有誰是天生的,強如庫裡,也得每天瘋練才能保持手感!作為職業運動員!拿出一個夏天,每天投進五百個三分,我就不信得不到質的提升!


急速籃球


中國男籃也不是說沒有投手,像陳林堅和吳前等人都是投手,只不過他們的狀態很不穩定,這也是世界盃上李楠淘汰他們入選大名單的原因,而且中國現在投手都是站樁似的投手,根本沒有運球和無球跑動的能力,實在太容易被人針對,且不容易擺脫防守,所以也讓很多球迷懷念王仕鵬與朱芳雨那個時代。



王仕鵬和朱芳雨的無疑中國男籃歷史最出色的投手之一,三分球是他們的拿手絕活,朱芳雨是本土球員中投中最多三分球的球員,在CBA歷史有很高的地位,而王仕鵬曾經在CBA總決賽上與外援杜比對飆的時刻至今記讓人難以忘記,除此之外06年世錦賽絕殺斯洛文尼亞的三分球回想起來仍然熱血沸騰。

至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當然是現在的中國籃球運動員基本功太差了,在中國男籃黃金一代的時候,球隊根本沒有人不能投籃,就連大前鋒鞏曉彬和中鋒王治郅,投籃也是信手拈來。所以說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缺練,為什麼易建聯作為內線球員反而投籃那麼穩定,這真的是完全練出來的。
另外就是目前很多CBA球隊的外線核心都被外援佔據著,所以這導致本土球員也鮮有機會表現和鍛鍊自己,這導致本土球員的帶球能力很差,在賽場根本沒有自己沒有創造外線投三分機會的能力,大多都是靠內線的強大的實力給外線製造三分球機會,或者接到控衛的突分來投三分。所以中國的籃球運動員想要提高自己首先就是多加練習,所謂勤能補拙,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次就是我們必須增加聯賽的強度而且不能過分的依賴外援,打鐵還需自身硬啊,說道根上還是態度的問題。


Z先生看球


掙錢太多 太容易。再加上媒體,球迷漫無邊際的吹捧,把許多球員搞得天旋地轉,自以為很牛逼,結果碰上了最牛逼,立馬就陽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