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運抵海南文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0月27日,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裝配和測試工作後,將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發射任務。

由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遠望21號、22號船組成的火箭運輸船隊於10月22日從天津港啟航,經過5晝夜航行,經受住了複雜海況環境考驗,安全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碼頭。隨後,火箭將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並按照計劃開展發射場飛行任務各項準備工作。

新聞鏈接:

長征五號的“專屬座駕”——遠望號火箭運輸船

長征五號火箭的運輸任務,是由遠望21號、遠望22號火箭運輸船組成的編隊來完成的。這兩艘火箭運輸船身材一樣,長130米,寬19米,吃水深度5.8米,排水量9080噸,這樣不到萬噸級的身材作為海洋運輸船舶來說並不算大,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一艘大型貨船來運送長征五號呢?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运抵海南文昌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號火箭運輸船編隊負責人史喆介紹,這是由於“長征五號”海運的目的地——海南文昌清瀾港的航道所限,清瀾港進港航道較窄、並且線路曲折,所以出於安全角度,不能採用過大的船舶進行運輸。

兩艘運輸船上裝載長征五號火箭的集裝箱數量達40件,總重量超過1000噸。箱體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長度達到30多米,大約是國際標準集裝箱的6倍。因此在裝船和卸船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火箭的萬無一失,保持箱體的平穩和落點的精準是對吊裝技術最大的考驗。

由於長征五號火箭內部的設備、儀器極其複雜和精密,劇烈的震動可能會給箭體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不僅吊裝要穩,在運輸過程中更要穩。因此“乘風破浪”這樣的場景對於遠望號火箭運輸船來說是要儘量避免的。

史喆介紹,如果在運輸航行過程中遇到大於2.5米的浪,船隊就不允許航行了。遇到惡劣海況,船隊會提前規避,到防風錨地去拋錨,在2.5米以下的浪,遠望號火箭運輸船可以開啟減搖鰭,對自身進行減搖,來減小風浪對船舶的影響。

據瞭解,遠望號火箭運輸船是我國首型專用火箭運輸船,兩艘遠望號火箭運輸船執行過多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集裝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集裝箱海上運輸任務。兩船自交付使用以來,單船累計航行達4萬餘海里,已圓滿完成了十餘次海上運輸任務。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运抵海南文昌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技術跨度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一型大型運載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首飛成功。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箭體直徑達到5米,最大身高超過60米,體重更是達到了865噸,起飛推力為1100多噸。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突破首先就在於運載能力的提升。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我國其他型號火箭最高9噸提升到了25噸,相當於一次可以將16輛轎車送上太空;而在更高的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更是從5.5噸提高到了14噸。

作為一型全新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全箭採用了超過200項核心關鍵新技術,新技術比例幾乎達到100%。而國際上研製新型火箭,包括衛星飛船,採用新技術的比例一般不超過30%。

長征五號重任在肩。載人空間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等一系列我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都將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來承擔。

長征五號,加油!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运抵海南文昌

(央視記者 李廈 劉常連 汪偉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 亓創 高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