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戰?

真歷史


近代以來,天下英雄半出湖南。也有人說過,一部近代史,半是湖南人。

湖南人民剽悍善戰,守土意識極強,境內多山,水網密佈,地形險要。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日本鬼子,在湖南都吃過大虧。

既然問的是勇武善戰的人,那麼不說毛主席,劉少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就先從開國將帥裡看看湖南人的比重吧。


開國十大元帥,湖南出了三個:彭德懷,湖南湘潭人,賀龍,湖南桑植人,羅榮桓,湖南衡山人。

開國十大大將,湖南出了六個:第一大將粟裕,湖南會同人,黃克誠,湖南永興人。譚政,湖南湘鄉人。蕭勁光,湖南長沙人。陳賡,湖南湘鄉人。許光達, 湖南長沙人。



開國57位上將,湖南籍的19人,佔了三分之一。其中就包括第一上將蕭克,威震新疆的王震,驍將楊勇,楊得志,宋時輪,起義的國軍名將陳明仁,陶峙嶽等人。毫無疑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湖南籍將帥人數位列第一。


陳明仁將軍,湖南醴陵人

國民黨軍中的湖南籍將領也不在少數,黃埔一期就有宋希濂,李默庵,鄭洞國,黃傑,等22人,後續還有廖耀湘,邱維達等人,湖南籍的高級將領人數在國軍中同樣處於第一位,獲得中將及以上軍銜者達72人。

正因湖南籍將領人才濟濟,中國歷史上才會有“無湘不成軍”,和“湖南不失,中國不亡”的說法。抗日戰爭中,湖南軍民前赴後繼,傷亡達300萬人之多,打死打傷日寇20多萬人,壯哉湖南!


每日一段歷史


我是湖北的,中國有名的將軍縣大悟縣,第一將軍縣是紅安縣,我們兩個縣挨著,我不太瞭解歷史,所以沒有發言權,但是我聽人家說的最多的還是川軍,中國當時參軍最多的就是川軍,陣亡最多的也是川軍,他們當時武器裝備最差,被稱為炮灰團,這只是聽很多老一輩的人說的,但是在書裡也看過這樣的說法,其實都是前人的偉績,我們算得上是坐享其成,我覺得我們不要去比這些,因為感覺不合適,因為都是中國人,都為國家做過貢獻的,祝大家國慶節快樂,玩的開心!


Arpo1


錢鍾書先生說:“中國只有三個半人:兩廣算一個人,湖南算一個人,江浙算一個人,山東算半個人。”意思就是說近代抗戰兩廣人出思想,湖南人出軍隊,江浙人出資本,山東人出半個人才。列一箇中國省份勇武善戰的排名,分別為:

第三名:桂軍

廣西是抗日戰爭時期貢獻很大的一個省份,抗戰時期區區1000萬的廣西居然出動了100萬軍隊。桂林保衛戰,抵死抗戰日軍到全軍覆沒,留下一片廢墟,廣西的民間武裝力量也非常強悍,被稱為土著武裝,很多人寧願把自己家拆了,也不願意給日軍留下任何東西。

第二名:湘軍

楊度湖南少年歌“中國若如古希臘,湖南便是斯巴達,中國若如德意志,湖南便是普魯士,若要中華國滅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抗戰後,湖南的元帥、將軍的比例是最高的。無湘不成軍,日本人一直想要拿下湖南,但是湖南百姓拼死反抗,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保衛戰,湖南各大城市幾乎淪為廢墟。

第一名:川軍

無川不成國。抗戰時期,四川出動350萬軍隊進行抗戰,付出了60多萬人的慘痛代價。當時四川也成為整個中國的大後方,重工業、科研機構、大學都搬到了四川,可以說只要四川省在,中國就不會滅亡,四川扛著中國前行。

以上三個省份也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成為中國抗戰勝利的基本保障。


不務齋


要我推崇,我推崇贛、鄂、湘、川,四省人士。

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四省人士有互稱“老表"的習俗。據著作資料考證,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之說。意即現在湖北、湖南居住的居民祖籍多來自古代江西省的移民,而四川人的祖籍又多來自“兩湖"的移民。四川至今很多人的家譜中,有來自湖北麻城“大槐樹"集合點的移民記載。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四省(含重慶市)屬親緣關係,有“同宗同祖"的親屬血緣。

中國的近代史上,湘軍是很有名的,這裡簡略不談。

中國的現代史,以中國共產黨的黨史丶軍史為例。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一次黨代會,13名黨代表:湖南的有4人:李達,零陵今永州人;毛澤東,湘潭人;何叔衡,寧鄉人;周佛海,沅陵人;湖北省有5人:李漢俊,潛江人;董必武,紅安人;陳潭秋,黃岡人;包惠珍,黃岡人;劉仁靜,應城人;江西有1人:張國煮,萍鄉人。13名黨代表代表當時全國53名黨員,湖南籍人士4人,湖北籍人士5人,江西籍人士1人;佔總人數13人之中的10人,可見當時4省人士是多麼的活躍!

1955~1965年,中國大陸對1614名當時在部隊軍事部門任職的有功之士進行了授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贛湘鄂川還有很多人當時不在軍隊任職,沒有授銜,如毛澤東丶鄧小平丶李先念等領導人。元帥湖南省有彭德懷丶賀龍丶羅榮桓,湖北有林彪,四川有朱德丶陳毅丶劉伯承丶聶榮臻;十大元帥四省佔據8人!十大大將中,湖南省有6人:粟裕、陳庚丶黃克誠、譚政、肖勁光、許光達,湖北省有2人:徐海東丶王樹生,四川省有:羅瑞卿;十大大將四省佔9人!上將:(名字略)湖南19人,湖北15人(含許世友,解放前屬湖北麻城,解放後劃入河南省),四川省3人,江西省3人;占上將57人中的41人!江西省當時有少將以上授銜軍人325人,佔將軍總數1614人總數20%以上;湖北省有235人,湖南有202人,四川省有99人;贛湘鄂川四省共861人參與授銜,佔1614名授銜人數的53.3%還多,而且當年很多4省籍老革命由於不在軍隊崗位,沒有參加授銜。

國民黨的授銜將軍中,4省籍人士也所佔比例不少,當年的“川軍"名燥天下,連日本鬼子都畏懼!當年百萬川軍出川抗戰,有“無川不成軍"的美譽,陣亡的川軍將士前仆後繼,歷史銘記。

湖北紅安是全國將軍縣,出了223位將軍,其中開國授銜的有61位。(在國民黨中,紅安籍授銜的將軍有56位。)據史料記載,紅安縣原名黃安縣,為革命犧牲了14萬人。在紅軍的行軍對列中,每3人中有1名紅安人,在紅軍烈士名錄中,每4人中有1名是紅安人。被稱為將軍縣的還有江西的興國縣,出了56名開國將軍;全國IO大將軍縣中就有:湖北紅安、大悟,江西興國丶永新,湖南平江、瀏陽6大將軍縣市。


為什麼四省出瞭如此多的元帥和將軍?說明這些地方人勇敢善戰,不怕犧牲,敢將頭顱灑熱血,為了理想不惜生命!


老狼48440790


中國最勇武善戰的省份,有3個,分別是江西、湖南和湖北。這個從開國將帥的數量上就可以看出來。

江西

江西籍開國將帥325人。其中有3位上將和38位中將,以及284位少將。

其中代表性的將軍有肖華上將、陳奇涵上將、賴傳珠上將、梁興初中將、吳克華中將、王恩茂中將等。

湖北

湖北籍開國將帥235人,其中元帥1人,大將2人,上將14人,中將32人,少將187人。

其中代表性的將帥有林彪元帥、徐海東大將、王樹聲大將、韓先楚上將、陳錫聯上將、陳士榘上將、王新亭上將、黃永勝上將、王必成中將、王近山中將、秦基偉中將、聶鳳智中將等。

湖南

湖南籍的開國將帥202人,其中元帥3人,大將6人,上將19人,中將73人,少將101人。

其中代表性的將帥有彭德懷元帥、賀龍元帥、羅榮桓元帥、粟裕大將、黃克誠大將、陳賡大將、蕭勁光大將、許光達大將、宋任窮上將 、王震上將 、楊勇上將、宋時輪上將、楊得志上將、李聚奎上將、肖克上將等。


袁衛宇


我也有上網查過,這個是相對可靠的,川軍第一,河南第二……無川不成軍



告訴我你夢到什麼96081911


中國歷史 上的戰爭,如果一定要按省份區域劃分的話,確實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徵,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談:

一、戰爭在各省份的特徵性概括:

古戰陝甘蒙晉,近戰湘貴桂川,零戰皖贛東北。

秦軍靠地利,湘軍靠善戰,川軍靠險關。

中原禦敵守長城,楚湘禦敵守長江,皖贛禦敵守糧倉。

湘軍不敗,川軍不降,桂兵不輸。

江浙出錢,楚人撒血,兩廣流汗。

兵猛說廣西,戰將道兩湖,統帥傳湖湘。

久戰靠川軍,善戰屬湖北,水戰有東吳。

無桂兵不勇,無湘帥不謀,無楚將不戰。

江浙有軍師,楚漢有將才,滇桂有勇兵。

川軍戰故土,秦軍佔中原,湘軍打天下。

兩廣兵起就北伐,江浙兵起就湊錢,秦陝兵起就東征。

湖北兵起忙備戰,湖南兵起主出擊,四川兵起守據點。

滇貴戰事動手,楚漢戰事炮抖,滬浙戰事動口。

寧甘兇狠無情,蒙古鐵騎無敵,疆藏團結無奸。

江浙食甜和為貴,楚贛食辣戰為上,川貴食麻守為本。

山東人以仁抱團,湖南人以孝治軍,陝晉人以忠率師。

皖軍起兵為權,東吳戰事因錢,滬杭拼戰因色。

川軍抗戰因侵,鄂軍抵抗過境,湘軍戰爭因義。

贏則山東封禪,敗者海島為寇,強則湘西為匪。

二、各省區域民族戰爭性格分析:

中華地域民族性格分析,具有明顯區域性和水系性,大致可以這樣劃分:

長城外的東北系:

包括東三省,氣溫低,以白菜,麵包為主食。性格較溫和,量力而行,不特別好戰 。

黃河上游系:

主要包括蒙甘寧陝晉,古代以放牧狩獵為生,粗獷豪野,騎馬射箭嫻熟,好戰勇猛,幾乎主宰了中國古代史戰事,佔有統治地位。

黃河中下游系:

包括河北,河南,山東,江漢平原帶,以農耕為主,文化深厚,豐衣食足,安閒保守,以文化和仁愛感染為手段入侵和融合,以柔克剛,是歷史上戰事爭奪之地,即得中原者得天下。

長江中上游系:

包括四川,湖南,貴州,湖北西南部,江西大部。

這裡多山區,開發較晚,多以水稻為主食,食物味道濃烈,喜辣,兼狩獵採摘,性生野蠻,兇猛好戰,身手敏捷靈活,不言敗,不服輸,爭強好勝。

是近現代歷史的戰事主宰者,政事的奠定者。

長江下游系:

包括江西東部,安徽東南,江浙滬。

水系發達,典型江南水鄉,農商發達,糧倉富庶之地。

這裡人們求安,厭戰,嚮往和平,忍辱負重,花錢消災,祈求平安。

這裡戰事難起,被侵佔也無大戰。

珠江上游系:

主要有廣西,雲南東南,這裡氣候較熱,多山區,開發晚,土地貧瘠,生活艱難

民族性格野性十足,團結如狼,具有韌性強,不服輸的個性

戰爭不怕死,不認輸,團隊作戰意識強。是近先代戰事的主要參與者。

珠江下游系:

主要指廣東,福建。

靠海為生,以魚為主食,貿易發達,海外關係濃厚。

不惹是非,不關政事,不生戰事。

疆藏系:

包括新疆,西藏。具有濃厚的宗教信仰。




楚逼王


說起武勇就拿抗戰時期來說吧,九一八時候,三十萬東北軍,加上三百輛坦克,一百多架飛機,還不算海軍,都不敢跟小日本一萬人打,這是東北人的恥辱,總體來說抗戰我國有五個地方的軍隊打的最勇敢最慘烈的,第一名:川軍,第二名:廣西狼兵,第三名:湘軍,第四:粵軍(張發奎的,二十六軍,二十二軍,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第五名:滇軍號稱金雞碧瓦子弟。以上只是我個人言論說不好請各位大神多多諒解,謝謝


八豬專屬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要說到那個省的人最勇武善戰,還真的不是我在自吹,自然是我們湖南人了,俗話說“無湘不成軍”嘛。

有人說湖南是中國的普魯士,個人認為這個有點誇張,但也有一定道理,湖南人比較勇猛,但是勇猛的同時也不是哪種一根經的情況,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不打。

說到湖南的軍事家,主要是出自於近現代,那麼我就一批一批的說吧。

晚清時期

晚清時期的湖南軍事家,主要以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為代表的湘軍是一批人。曾國藩就不用說了,創立了湘軍,經過10多年的艱苦奮戰,打敗了太平天國,攻下了南京,戰績輝煌。

胡林翼是湘軍的二號人物,主要戰績在於安慶之戰,當時他帶領湘軍圍攻安慶兩年,期間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拿下安慶,任陳玉成去進攻武漢也不回撤,最終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拿下了安慶,為進攻南京打開了通道,可惜就是英年早逝。


左宗棠的主要戰績則是收復了新疆,帶領大軍縱橫千里,一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擊敗了新疆的分裂勢力,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當然,這三個是湘軍那一批最為傑出的代表,其他的還有彭玉麟、曾國荃等,相對於以上三位名氣就小了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民國初期

民國初期來說,湖南出了眾多的軍事將領,其中也是名將輩出,我只說主要的:

黃興,作為同盟會孫中山的二把手,中華民國的創建者,領導發動了一系列同盟會在國內的起義,其中著名的就有兩廣起義、欽廉上思起義、廣州新軍起義,並指揮了武昌起義。當時的同盟會,也就是國民黨的前身,孫中山是精神領袖,是組織者和領導者,黃興則是軍事行動的具體執行人。

蔡鍔,湖南邵陽人,在袁世凱稱帝后領導了護國運動,他所率領的滇軍連續擊敗了袁世凱派來鎮壓的部隊,最終逼迫袁世凱放棄了帝位,並促使袁世凱最終倒臺。可惜蔡鍔英年早逝,35歲就與世長辭了。

黃埔三傑:

黃埔三傑是為蔣先雲、陳賡、賀衷寒,他們都是湖南人,也是當時黃埔軍校最早成名的軍事家,之後蔣先雲和陳賡都加入了我黨,併成為了我黨早期的軍事領導人,可惜蔣先雲英年早逝,在早期的革命鬥爭中不幸犧牲,至於陳賡後來成為了我軍的高層將領。賀衷寒則加入了國民黨軍,抗戰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一廳廳長、政治部秘書長,1950年於臺灣接任交通部長,1954年辭職,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我黨湖南籍軍事家

毛澤東,是近現代以來少有的軍事天才,他的軍事才能在1927年秋收起義進攻長沙失敗之後逐漸體現了出來,在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先後三次打敗了蔣介石的“圍剿”。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參加了紅軍的長征,在遵義會議上重新成為了我黨最高領導人和軍事最高領導人。在他的指揮下,紅軍四渡赤水,翻越雪山,過草地,經歷2萬5000里長徵,最終在陝北與紅四方面軍順利會師,完成了長征的壯舉。之後在抗戰中壯大了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只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就指揮我黨我軍消滅了800多萬國民黨軍隊,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共和國的締造者。

彭德懷,作為我黨十大元帥之一,其作戰勇猛而善於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調整部署。他早年參加革命,從井岡山的紅軍時期開始就成為了我軍的高級將領。抗戰中指揮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中指揮陝北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胡宗南部的“重點進攻”。解放後作為朝鮮戰爭志願軍最高指揮官指揮了與美帝的戰爭,獲得了朝鮮戰爭的勝利,毛主席曾評價彭德懷“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賀龍,是我黨軍隊的早期創建人,在南昌起義之時,他就是國民黨方面的軍長級人物,但是為了革命理想,毅然放棄了國民黨的高官厚祿,發動了南昌起義,在後來我黨我軍的歷次戰役中都作為軍隊的高層將領指揮了數次戰役,解放後成為了十大元帥之一。

羅榮桓,作為十大元帥之一,早期就成為了我黨的高層將領,主要戰績在於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與林彪搭檔,解放了東北全境,指揮了遼瀋戰役,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粟裕,其軍事才能主要是在解放戰爭中發揮出來,是華東野戰軍的實際指揮者,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殲滅了國民黨王牌主力74師,之後率領華東野戰軍逐步控制了華東戰場,參加了淮海戰役。解放後成為了我軍十大大將之一。

我黨之中,湖南籍的將領非常多,就不再一一詳細介紹了,大將中還有黃克誠、譚政、蕭勁光、陳賡、許光達等,可以說,共和國十大元帥中,湖南籍有3位,十大大將中,湖南籍有6位,佔據了最大的份額。

就近現代湖南出的這麼多能征善戰的軍事家來說,我認為沒有那個省能比的上,所以湖南人是最勇武善戰的。


老威觀史


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地域的人在網上流傳,吹噓過什麼所謂的戰力第一,甚至是世界最好最強,沒有,獨廣西是一個例外,自媒體更是比比皆是,天涯吧更是猖獗不但吹噓世界最強,狼兵中國戰力最高,沒漢奸,日軍膽寒,更是瘋狂踩其他地域抗戰戰力低下。你們一天到晚就在網上炫耀,吹噓,瘋狂打C,地域感十足,到底是想幹嘛?不但吹噓廣西桂軍,而且對其他地域貶低,你不覺得很可笑嗎?一開口就是狼兵,我還專門去查過,滿以為狼兵有什麼不得了的戰績,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關寧鐵騎,戚家軍,天雄軍,白桿兵,我從未聽過這些地域的人拿出來說事,你們廣西人真的是一開口就是狼兵,雄天下,世界第一。不管是天涯論壇還是百度全是廣西人複製粘貼,地域感爆棚解放軍內戰百多萬橫掃五百萬國軍包括所謂桂軍,殲滅所謂桂軍用時最短一個月,記住所謂跪軍大部分跪下投降,不要再吹了,建國後打敗美國為首聯合國軍,珍寶島和蘇聯硬剛蘇聯如此強大不敢南下一步,打印度打越南跟老爸打兒子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