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田協規定的馬拉松年齡組設置是不是應該改改了?

中國田協規定的馬拉松年齡組設置是不是應該改改了?

馬拉松年齡組的設置,中國田協有文件規定。《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及相關運動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規定:“年齡組別設置:分別為 29 歲以下組、30—34 歲組、 35—39 歲組、40—44 歲組、45—49 歲組、50—54 歲組、55—59 歲組、60—64 歲組、65 歲以上組,共 9 個組別。

由於有了這個明文規定,許多賽事都將其用於報名直通和年齡組獎勵,應用很廣泛。

但同時,中國田協的馬拉松平臺的業餘選手排名中,也有一個年齡組,則與上述明文規定的年齡組有異。是下面這個樣子。

中國田協規定的馬拉松年齡組設置是不是應該改改了?

平臺的規定和波士頓馬拉松的報名門檻年齡組是一模一樣的。

文件年齡組和平臺年齡組的不同之處,一個在年齡下限,一個在年齡上限。

文件規定,年齡下限為“29 歲以下組”,該組最下限是20歲,可理解為“20-29歲”;平臺則為“18-34歲”。

文件規定,年齡上限為“65 歲以上組”;平臺則為“80歲及以上”。

中國田協規定的馬拉松年齡組設置是不是應該改改了?

中國田協自身的這兩處不一致,顯然是以文件為大的,那是規範。這也是文件年齡組經常被賽事使用的原因。

從人體運動的機理看,人類運動的巔峰年齡段是19-31歲,擴展一點兒,就是18-34歲。這是合理的。或者說,文件規定的“29歲以下組”和“30-34歲”兩個年齡組將巔峰年齡段割裂開來是不夠合理的。這兩個組本來就是一個組的事兒。即這兩個組的運動能力是相差無幾的。

再看高齡組。“65歲以上組”疊加了四個年齡組,是顯然不合理的。且人類的長壽趨勢這麼明顯,還守著這麼保守的年齡組,太落伍了。

中國田協將兩個年齡設置歸併為一個平臺式,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不知中國田協以為然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