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青枯病導致死棵嚴重,該如何進行防治?

約翰遜Magic


我是“軒轅曰三農”,喜歡三農,愛好三農,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精彩。

青枯病發病急,蔓延快,導致番茄致死最重要的一種病害之一。發病嚴重時會造成大片植株的嚴重死亡,大量減產,甚至是絕收,給農民帶來嚴重損失。

番茄青枯病的主要症狀

西紅柿發生青枯病後,中午太陽炎熱的時萎蔫,早晚或陰天溫度低時可恢復正常,數天後植株即青枯而死,葉片青綠色;莖稈粗糙,解剖莖稈可從維管束中擠出菌膿。病株萎蔫致死時間很短,死時植株仍保持,綠色,僅葉片色澤稍變淡,故稱青枯病。病莖表皮粗糙,莖巾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溼度大時病莖上可見初為水浸狀後變褐色的l~2cm斑塊,病莖維管束變為褐色。橫切病莖,川手擠壓或經保溼。切面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青枯病與枯萎病區別的重要特徵是發病迅速,嚴重的病株經7~8天即死亡。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隨病殘體留在田間越冬,成為該病主要初侵染源。該菌主要通過雨水和灌溉水傳播,病果及帶菌肥料也可帶菌,病菌從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在植株體內的維管束組織中擴展,造成導管堵塞及細胞中毒致葉片萎蔫。高溫高溼有利於發病。

防治措施

(1)番茄與禾本科、十字花科、百合科以及瓜類作物進行2~3年以上輪作,最好是與水稻等作物進行水早輪作效果最為理想。不能與茄子、辣椒、馬鈴薯、花生以及豆科作物在同一塊地上連作。

(2)每商大田可用150~200kg生石灰進行撒施,惡化病菌生存環境。

(3)推廣高畦種植,開好三溝,做到廂溝、葉溝和圍溝相通,排灌方便,多施腐熟有機肥,做到氮、磷、鉀配合使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青枯立克150-250倍+大蒜油1000倍液,或20%噻菌茂可溼性粉劑1200倍液,或20%喹菌銅1200倍液·或20%噻森銅懸浮劑4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或68%農用硫酸鏈黴素1500倍液,首次用藥應在發病前10天。此外,每畝還可試用青枯潰瘍靈2包(80g/包,50%可溼性粉劑),或敵磺鈉5包(350g/包,50%可溼性粉劑),或農用鏈黴素30包(15g/包,72%可溶性粉劑),或食用鹽6(500g/包),對水500~600kg灌根,1~2天即可見效,6~7天1次,連灌2~3次。

在此提醒廣大菜農朋友們,西紅柿青枯病容易年年復發,要提前預防,不然一旦染病,不僅用藥量大,費用高,病情難以防治,而且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感謝您的足跡哦。

軒轅曰三農


[症狀]

(1)番茄:苗期不表現症狀,植株750px高後才發病。

•首先頂部葉片萎垂,以後下部葉片凋萎,中部葉片凋萎最遲。

•病初白天萎蔫,傍晚後恢復。幾天後病株不再恢復而死亡。

葉片顏色稍淡,但仍保持綠色——青枯。

•潮溼時病莖上產生水漬狀褐色斑塊。

•病莖木質部褐色,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膿滲出——病症。

[病原]:青枯勞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有5個生物型。生物型3在亞洲佔優勢。

•菌體短桿狀,極生鞭毛1—3根。

•菌落圓形平滑,有光澤。G-。

•生長最適溫度30—37C,pH6.6為最適。

[發病規律]

•病菌以病株殘體遺留在土中越冬,從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在導管內繁殖,阻塞導管,引起萎蔫。

•在田間病害除了可通過農具、家畜等傳病外,主要通過種植材料轉移;或以附生狀態生存和傳播。

•影響發病的因素:

1)高溫高溼適於青枯病發生。

2)栽培技術與發病的關係:

如低畦、連作、微酸性土壤、生長後期中耕過深等發病重。而高畦、輪作、微鹼性土壤發病較輕。

施硝酸鈣比硝酸銨發病輕,多施鉀肥可減輕病害。

[防治措施]

(1)輪作3—5年。(禾本科、瓜類)

(2)調節土壤酸鹼度。(結合整地撒施石灰)

(3)改進栽培技術。

(4)選用無病種薯及種薯藥劑處理。

(5)化學防治:福爾馬林、20%石灰水、農用鏈黴素。

(6)生物防治:Bacillus spp.Pseudomonas,Streptomyces

(7)農業措施、土壤添加劑、以及化防與生防結合。


農業小幫手


番茄青枯病是導致番茄死棵的重大病害,尤其是連作重茬地塊尤為嚴重。青枯病發病初期不易發現,一旦表現,植株很快就萎蔫,不久便會死亡,造成減產甚至絕收,著實令不少種植戶頭疼,那麼番茄的青枯病有什麼防治措施嗎?

1、實行輪作,實行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

2、選用抗耐病的品種。

3、選擇無病地育苗,或者對苗床進行藥劑消毒,可每平方米苗床用500倍的福爾馬林液18~22公斤噴灑,再用地膜覆蓋1周,揭膜後翻耕,殘留藥物散發後播種。移栽時需注意帶土移栽,可減少根部損傷。

4、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鉀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提高植株抗病力。

5、已經發病的番茄植株,不能留在田間,應立即拔除帶離後燒燬,並撒生石灰消毒。

6、定植時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進行大苗浸根,有較好的防病效果。發病初期可選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農抗“401”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微粒粉劑40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灌一次,交替使用不同藥劑,共灌2~3次。

以上是我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謝謝!

南皇陽農業


我是小風子橋牌,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你家田裡的番茄已經因青枯病死棵嚴重了,那麼請你考慮下全部清除,並對田地做一次處理,來年再種植。

畢竟已經死的已經是沉沒成本了,必須及時止損。

如果你還打算繼續種植番茄,必須要對青枯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下面,咱們一起了解一下青枯病。

第一個問題,青枯病到底是什麼!

從農業科技的角度來講,青枯病是一種是常見的維管束系統性病害之一,各地普遍發生,南方及多雨年份發生普遍而嚴重。發病嚴重時造成植株青枯死亡,導致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上面的表述比較專業,其實作為種植者來說,青枯病就是指番茄其實已經死了,但是葉子還是綠的,看起來沒死一樣。

這種病比較具有迷惑性,主要就在於葉子還是綠的,這種葉子的綠讓人有一種錯覺,總覺得是不是缺水了,要不要施肥啊,總想採取點措施來救活番茄。

但是你要是真澆水了,番茄死得更快。

第二個問題,青枯病的症狀是什麼樣子的!

一般來說,青枯病是在番茄長的比較高的時候才出現的,大致是30公分左右。

一開始的時候,番茄苗頂端的葉片開始變皺,不精神,有點像人的那種蔫了吧唧的狀態,然後這種情況會傳染到番茄底部的葉片,最後是中間部位的葉片被傳染。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一成不變,也有番茄苗一面的先變蔫,然後是另一面,也有整株都同時變蔫的。

但是,這種病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白天蔫,但是晚上精神。

如果番茄苗得了這種病,氣溫高的時候,土壤乾燥的時候,一般撐不了2-3天,但是如果氣溫變低了,碰到連續下雨,或者土壤的墒情比較好的時候,最多也就活一週。

第三個問題,青枯病和其他的枯萎病或者黃痿病的區別是什麼?

番茄苗發生上述症狀之後,也不能輕易地判定番茄苗就是百分之百的患了青枯病,畢竟一些枯萎病或者是黃痿病也是有上述症狀的。

這個時候,你要仔細觀察,看番茄苗的莖稈是不是會發生增生一些根,或者是一些芽,是不是有被水浸泡過後的褐色斑塊。

如果都有,那麼你可以取下來一節莖稈,切開來,用手擠壓,看是不是會有白色的液體流出來,如果有,基本上就可以確診為青枯病了。

如果不是,還要考慮是其他病,必要時候一定要請農科專業人士來判斷。

第四個問題,青枯病如何防治。

先說防。這要從青枯病的病因說起。青枯病其實是一種細菌引起的病,這種細菌學名叫做青枯假單胞菌,廣泛侵害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和生薑等農作物。

這種細菌有一個特性,就是需要寄存在田間或者馬鈴薯塊上越冬,通過雨水、灌溉水及農具傳播,一些帶病的肥料或者馬鈴薯塊也能傳播。

這種病菌喜歡高溫高溼偏酸性的環境。

掌握了這些要點,要防止青枯病就可以針對性的去做一些工作,比如把準備種植番茄的田地規劃在排水暢通,通風良好,管理精細、適度小的地塊,同時購買專業的種子,儘量選擇抗病品種,避免跟馬鈴薯等混用。

還可以和別的蔬菜植物進行輪種,避免一直種植番茄在田地裡留下病菌源。

再說治。若田間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燒燬,清潔田園,並在拔除部位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在病穴灌注2%福爾馬林液或20%石灰水來進行防治,同時整理田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傷到好苗的根部!


希望能幫到您!


小風子橋牌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種植時常見的病害,針對這種病建議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具體如下:

如何預防青枯病

  1. 青枯病是細菌性土傳病害,建議每年種植前收貨後及時清除病株殘體
  2. 科學輪做,不長時間種植番茄
  3. 注重田間水肥管理避免旱澇問題,同時科學施肥,適當使用硼肥
  4. 使用抗病植株,苗期消毒,避免感染
  5. 種植時不損傷植物體
  6. 定植時,使用4%中生•春雷/噻菌銅+氨基寡糖+硼肥等預防
  7. 後期發現有感染症狀植株建議及早清除,在清除部位土壤可以用石灰水消毒
  8. 發生後防治方法:葉面噴施噻菌銅/氫氧化銅/春雷黴素/中生菌素+香菇多糖+硼肥;灌根方案: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灌根,每隔7-10天灌根1次,共灌根2-3次。
青枯病,是番茄、辣椒等蔬菜常見的種植時常見的病害,防治成本較高,建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植保小貼士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番茄死棵一直是困擾廣大種植戶的一個重要問題,嚴重影響西紅柿的質量和產量,嚴重時甚至導致絕收,如何防治?一起來看吧!


青枯病屬於細菌性病害,通常在植株開花坐果時發生,先是頂端葉片萋蔫下垂,接著下部葉片萎蔫,中部葉片最後萎蔫,也有一側葉片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的。發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復,病程進展迅速,重病株7~8天死棵。

正是由於這些維管束遭到了破壞,使養分和水分無法正常向上輸送,才會使西紅柿出現了萎蔫症狀。這裡要提醒大家,西紅柿青枯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在反覆萎蔫幾次之後,出現死棵,給廣大農戶帶來很大的損失。


防治方法:

防治病害效果較好的辦法是藥劑灌根,但是要注重以防為主。在選擇藥劑時好選擇內吸性強的藥劑,例如:氯溴異氰尿酸、松脂酸銅等藥劑。

對沒發病的番茄可使用鏈黴素、中生菌素、可殺得等藥劑進行保護性噴霧預防青枯病。

加強田間管理工作。已經發病死亡的番茄植株,不能棄置在大棚裡,應拿到棚外深埋,同時對土壤進行消毒。青枯病可以通過流水傳播,大水漫灌可使病原菌迅速傳播蔓延,因此,有死棵症狀發生的大棚要嚴禁大水漫灌。而且要注意先灌根再澆水。

高溫期間禁止施用稀糞,適當控制澆水。舊苗床育苗要換土或進行藥劑消毒。


新三農王哥哥


廢話不多說,青枯病防治需要從源頭防治,多施農家肥,增加磷肥,鉀肥,增加生物菌肥調理土壤結構,深溝高畦栽培,幼苗定植前用殺菌劑沾根,定根後,用生根劑加殺菌劑再灌溉根部,就能有效解決青枯病


揮劍成王


可用於防治青枯病的殺菌劑大概有20多種,比如氫氧化銅`噻菌銅`噻森銅`噻唑鋅`葉枯唑`辛菌胺醋酸鹽`噻黴酮`氯溴異氰尿酸`中生菌素`申嗪黴素`多粘類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時噴霧防治效果不好,可採用藥劑灌根。一般每株用藥液3-5兩,最好使用上述中的多粘類芽孢桿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灌根,一定要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使用,嚴重時恐怕無力迴天。只能拔除,用生石灰水消毒。當然,實踐中發現單用生石灰水灌根也可控制青枯病發展,但不建議常規使用。畢竟用它會加重土壤鹽鹼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