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監利鄒金友:從田間走出的農民書法家

湖北監利鄒金友:從田間走出的農民書法家

圖/文 謝嶽成《中國紀錄》新聞專欄 於境源 發自湖北監利

湖北監利鄒金友:從田間走出的農民書法家

2017年,湖北監利縣柘木鄉農民鄒金友成為湖北書法家協會會員,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在當時的監利縣書法界人士曾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他是一名普通的農民,他的作品是怎樣通過專業人士的認可的呢?

的確,鄒金友在當時的書法圈內是一介無名者,既沒有作品流傳於書畫市場,也沒有參與過任何文化交流活動。今年60歲的鄒金友其實就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黝黑的臉膛上顯得蒼老,衣服上沾滿灰塵。然而就是這樣渾身帶著濃厚泥土味的“泥腿子”,近幾年來卻在各級書畫展中漸漸嶄露頭角,成為書畫界的一匹黑馬。

湖北監利鄒金友:從田間走出的農民書法家

近日,《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一行來到鄒金友的家鄉湖北監利縣柘木鄉萬和村。鄒金友至今還住在二間老式樓房裡,這棟危房隨時都有拆除的危險,和周圍的樓房相比顯得十分寒酸,堂屋內一張大案子佔據了一半空間,四周堆滿了字帖和宣紙,案頭一摞通紅的獲獎證書分外惹人注目:作品榮獲"中國第十屆書畫藝術大賽"優秀獎、新世紀全國第二屆書法作品展等,一系列的榮譽不由得讓人歎服,也讓人體會到這位莊稼漢一路走來所經歷的曲折和艱辛。剛從廣東回家的鄒金友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湖北監利鄒金友:從田間走出的農民書法家

鄒金友是監利柘木鄉萬和村農民。他早年教過書,做過校長,一邊教書一邊種田。後在廣東打工。

因鄒金友從小愛好書法,能寫一手漂亮的唐楷,所以他無論在何處都受到別人的尊重。他為了跟上時代,拓寬自已的書法之路,於2015年自費入廣東書法院學習,接受了國內名家劉顏濤,張建會,李遠東,傅亞成等老師的親自指教,研習了篆,隸,行,草,楷,魏碑諸體,遍臨了秦,晉,漢各代諸帖。書學上有了很大進步。現能隨手寫出楷,引,草,篆,隸諸體的作品。

鄒金友在2017年以《好大王》筆意書《岳陽樓記》入展《湖北省首屆老年書法大賽》,同時加入了湖北省書法家協會。

鄒金友現在深圳開設書畫培訓班一一《墨趣書畫教育》。他在學習書法的同時,還研習了國畫,書畫裝裱,古詩詞。鄒先生近年來在《監利人》、書法報、上海《龍山邨詩詞》發表五律、七律,詩詞和書法作品近百篇。最多的詩詞是發表在知名度較高的《龍山邨詩詞》。

鄒金友現在仍一邊教書,一邊筆耕,他的心語是:東隅已逝去,桑榆並非晚,結緣詩書畫,追夢傳統揚。

他曾一首五律《六十歲自嘲》表明他的心跡:

花甲尤飄影,鵬城且寄身。

心追吳道子,筆夢衛夫人。

沉醉吟詩句,淡泊遠世塵。

痴情誰解意,翰墨度秋春。

湖北監利鄒金友:從田間走出的農民書法家

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民草根書法家,相信鄒金友會再接再厲,用心揮毫潑墨,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描繪出更加瑰麗燦爛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