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2007年上映的電影《血色將至》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美國電影之一,並吸引了一批狂熱的評論家。影評人穆爾塔扎·阿里·汗稱這部電影是“令人難忘的傑作”,並將其列入“100部最佳電影”和“50部最佳好萊塢電影”名單。這部電影在英國電影協會2012年的“最偉大電影”全球電影導演投票中並列第75位。《紐約時報》影評人曼諾拉·達吉斯將其評為21世紀迄今為止的最佳影片。不過在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競爭中遺憾落敗給了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

這部講述20世紀初美國石油工業貪婪與復仇的扣人心絃的故事,具有全面的、優秀的研究價值,這反映在這部電影獲得8項美國奧斯卡提名的事實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的表演,他完全沉浸在一個白手起家的石油企業家的角色中。戴-劉易斯第一次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在1985年的《我美麗的洗衣店》和1988年的《布拉格之戀》。在那段時間裡,他贏得了兩項奧斯卡獎,並第三次獲得提名。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血色將至》是根據厄普頓·辛克萊1927年的小說《石油》改編而來,同時它也被拿來與過去幾部關於美國野心和貪婪的經典之作作比較,如《貪婪》和《公民凱恩》(甚至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是21世紀的《公民凱恩》!)。

《血色將至》的編劇兼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顯然對休斯頓和他那部關於美國西部一些淘金者極度貪婪的著名電影產生了重要影響。安德森說:

“這是關於貪婪、野心和偏執,以及看到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當我寫《血色將至》的時候,我會在晚上睡覺前放上《馬德雷山脈的寶藏》,讓它伴我入眠。”

安德森還送給丹尼爾·戴-劉易斯一份《馬德雷山脈的寶藏》,並敦促他以此為基礎來塑造他在《血色將至》中要塑造的角色。事實上,有些人認為戴-劉易斯在《血色黑金》中低沉的嗓音聽起來很像約翰·休斯頓。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血色將至》的故事講述了石油大亨丹尼爾·普萊恩維尤(丹尼爾·戴·劉易斯飾)從1898年到1927年大約30年間的事件和生活。不過,影片的大部分情節都集中在1911年左右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延伸敘述的過程中,有兩個主要的趨勢:

物質價值——影響了普萊恩維尤的物質環境、財富和權力的活動和互動。在電影的前半部分,這似乎是主要的焦點。

自我價值——影響了普萊恩維尤自己的尊嚴感的活動和互動。

這第二股潮流,也就是普萊恩維尤對自我價值的執迷,最終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故事圍繞著他一生中與另外三個男人的交集展開,他們對普萊恩維尤的控制感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一切都在電影的四個主要部分或敘事行為中展開。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石油商的崛起

影片的前13分鐘沒有對白,追溯了丹尼爾·普萊恩維尤的早年生活,展現了他不惜一切代價獲得成功的堅定決心。1898年,他獨自一人在礦井裡勘探礦物。當一架壞了的梯子使他一頭扎進井底,摔斷了腿時,他仍然有勇氣在那裡找到礦石的證據。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接下來是1902年,他和僱工一起在銀礦裡幹活。一次意外使他們在礦井裡發現了石油,這使得普萊恩維尤變成了一個石油商。這裡的重點是展示採礦工作的原始和危險的性質。一場事故導致普萊恩維尤的一名工人死亡,所以普萊恩維尤收養了這名男子的男嬰,取名HW。

1911年,普萊恩維尤開始向西南地區的土地所有者兜售他的油井生意。當他在當地的集會上做宣傳時,他總是站在HW身邊,向人們展示他是一個顧家的人。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新的發現

有一天,一個名叫保羅·桑迪的年輕人向普萊恩維尤透露了他父母在加州“小波士頓”貧困地區的一個不大的農場的情況,他認為那裡的地下有石油。普萊恩維尤參觀了牧場,想看看他是否可以通過不告訴那家人有關石油前景的情況,以低廉的價格買下那塊地。在那裡,他遇到了保羅·桑迪的孿生兄弟伊萊,伊萊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年輕牧師和信仰治療師,他要求普萊恩維尤投資1萬美元幫助他建造新的“第三啟示教堂”。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普萊恩維尤展開了與伊萊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控制權的競爭。

丹尼爾·普萊恩維尤和伊萊·桑迪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丹尼爾勇猛好鬥,,而且直率,願意訴諸理性來說服人們。不過,伊萊說話更溫和,更隱晦,他通過聖經來啟示人們。但結果證明,這兩個人都是兩面派。

最後,一次致命的鑽井事故導致他們的關係爆發為公開的對抗。普萊恩維尤說,伊萊的說教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導致他們發生意外。但是伊萊說,事故是由於他沒有機會在他的會眾面前公開為新鑽井平臺祈福。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此後不久,一個油井發生了井噴,噴油的威力嚴重損害了HW的聽力,使他永遠喪失了聽力。但在這個事件中,普萊恩維尤的行為並不是先關心HW,而是對噴油井所象徵的新財富欣喜若狂。這個井噴的拍攝是壯觀的,是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部分之一。

隨後普萊恩維尤對HW的關注似乎更多的是關於這個男孩的失聰如何影響了他自己的生活和自尊。隨後,他在伊萊面前爆發出憤怒,用毆打的方式發洩了自己的不滿。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越來越貪婪

如今,野心勃勃、越來越不耐煩的普萊恩維尤變得更加貪婪。他沒有接受標準石油公司的一項通過鐵路運輸原油的交易,而是決定建造自己的輸油管道來運輸他的石油。為了做到這一點,他需要買斷桑迪牧場直到西海岸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石油將從這裡運出。如果他能成功,他會變得極其富有。

這時,一個叫亨利的外出工作的工人來到普萊恩維尤,他自稱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普萊恩維謹慎地接受了亨利的故事,並讓他幫忙測量新的輸油管道。也許是由於他對亨利的血緣和家庭的親密感,普萊恩維尤在與亨利閒聊時告訴了他一些他不會告訴其他人的事情。在一次這樣的談話中,他向亨利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本性:“我有一個競爭對手……我不希望別人成功。”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後來,丹尼爾開始懷疑亨利自稱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當他最終發現這名男子是冒牌貨時,便殘忍地殺死了他,並將屍體埋在了樹林裡。屍體隨後被附近的一個牧場主發現,當伊萊發現這件事時,他終於有機會對普萊恩維尤實施羞辱性的報復,因為他之前曾被這個男人毆打過。

儘管如此,普萊恩維尤還是設法建造了他的管道,從而保證了巨大的財富的到來。

電影最後

影片最後半小時的場景轉到1927年。超級富翁普萊恩維尤獨自一人住在他的豪宅裡,醉醺醺的。在最後一幕中,他與僅有的兩個與他有過重要私人交流的人——HW和伊萊進行了兩次最後的對抗。雖然這兩種對抗都導致了HW和伊萊這兩個角色的敘述結束,但這兩種對抗都不會讓普萊恩維尤有任何的自我救贖或自我理解。他的物質財富是巨大的,但他內心的自我價值卻是糟糕透頂。他還是原來的他:一個被驅使著要成功的人,但是為了什麼呢?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丹尼爾·普萊恩維尤的生活中,有三個人對他的性格產生了影響,因為他們都在某種程度上挑戰了他。但伊萊對每件事的反應都是仇恨:亨利騙過普萊恩維尤,讓他相信自己是他的兄弟。亨利並沒有從這種欺騙中得到什麼,但是通常很有悟性的普萊恩維尤卻因為被騙而感到羞辱。他的反應是朝亨利的腦袋開了一槍。

作為一個年輕人,HW一直被丹尼爾用作一種道具,一種工具。長大後,當HW表達出一些合理和尊重的獨立時,丹尼爾的反應是輕蔑。

伊萊也羞辱了普萊恩維尤,這對普萊恩維尤來說是最大的罪。他已經羞辱過伊萊一次了,所以在最後一次,喝醉的普萊恩維尤不能只是以牙還牙。他壓抑已久的怨氣徹底爆發了。

雖落敗給《老無所依》,但有人評價這部電影依舊是21世紀影史最佳

我們可以將丹尼爾·普萊恩維尤成功但空虛的職業生涯軌跡與《公民凱恩》相提並論,但兩者是有區別的。正如羅傑·艾伯特所說,在凱恩的內心深處,總是潛藏著一種“玫瑰花蕾”式的天真。而在普萊恩維尤內心裡只有自私的佔有慾和持久的怨恨。這表明了《血色將至》的一個弱點——丹尼爾·普萊恩維尤無情的自私。對他來說,生活就是一連串的競爭或遊戲。每一場比賽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輸贏,沒有更大的目標。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的一種性格類型,但很難與之產生共鳴。在這個故事中,沒有任何與之相反或不同的人物能引起我們的同情。伊萊·桑迪是一個對比鮮明的、孩子氣的人物,但他既是一個騙子,也是一個普通的人。

其他那些元素的電影包括幾乎沒有完整的女性(HW青梅竹馬的愛人也描述的不多!),在這個故事中的最後一幕也是悲觀的。

但《血色將至》也有不可否認的優點。一個是早期石油鑽探的地面和砂礫的表現。觀眾沉浸在這些活動的原始,激烈的性質。另一個亮點是丹尼爾·戴-劉易斯對普萊恩維尤的硬漢性格的刻畫,這與保羅·達諾對伊萊·桑迪更為細膩的刻畫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也許這部電影最強大的元素是貫穿整個故事的冷酷、多變的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