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辦壞事”,有些“善舉”,會得惡報,需要警醒

《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的本心都是善良的,但是後來被社會洗染了一次又一次,有的人心已經變得難以捉摸了,還有的人變成了十惡不赦的人。

“世上還是好人多”,堅持與人為善的人,總是多一些,因此我們相信善良,多行善舉。但是有一次,我到村裡的百里仙廟燒香,廟裡的師傅卻對我說,“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有些好心人,反而是好心辦壞事”。我很不解,於是和師傅攀談了很久。師傅出家之前,是鄉里的富裕人家,上世紀的萬元戶。但是他後來家道中落,究其原因就是“太好心了”,反而處處受挫,人生髮展越來越不順。五十多歲了,還是單身,他選擇了出家,也算是得到了解脫。

從師傅的話語中,我領悟到,以下幾種“善舉”,會得惡報,需要警醒。做人應該避開禍端,別把自己的善良給錯了人。

“好心辦壞事”,有些“善舉”,會得惡報,需要警醒

1.幫助朋友圓謊,往往會惹禍上身。

那些喜歡撒謊的人,看起來非常狡猾,其實是“難以自圓其說”。一個人的謊言說多了,總是會有破綻,只要被人揪住了,打破砂鍋問到底,就說不清了,就成為了一個笑話。最糟糕的是,有的謊言,涉及到了別人的利益,一旦露餡了,就會被人報復。

如果有一天,你也交往了愛說謊的人,那麼他就會讓你承擔“幫助說謊”的角色。他是主角,你是配角。你的話就是他的“見證”,他說得振振有詞,你就要說得有鼻子有眼。

你幫助別人說謊,對朋友來說,是善舉,但對你自己來說,是“作惡”,是違背了社會道德,你會得到惡報。比方說,朋友有了婚外的愛情,回家就遭到了妻子的責罰,朋友打電話來求助,希望你可以“作證一下”,你為朋友的事情“兩肋插刀”,於是捏造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故事,讓朋友的家庭變得和睦。但是朋友不知悔改,後來導致妻離子散,你在別人的印象中,就是一個“拆散婚姻的人”。

有比方說,一個幹了違法的事情的朋友,找到你,希望你“澄清”一下。你作了假證,但是你也會被定為“作偽證”的人,同樣是違法,還可能帶來牢獄之災。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幫助朋友圓謊的事情,你不要做,表面的善舉,是講義氣,本質是做壞事,害人害己,需要警醒,不要“同流合汙”。

“好心辦壞事”,有些“善舉”,會得惡報,需要警醒

2.無底線對別人好,別人覺得是理所當然,反而會向你索要更多。

在單位,你對同事很好,結果別人把事情都丟給你做,你從早到晚忙不停,也不能完成,你就是那個“做的多,錯的多”的人,真是費力不討好。一旦出現大亂子,別人都逃之夭夭,但你卻不得不自己把麻煩處理掉,有苦難言。

在朋友圈裡混,有人落魄了,你幫助他是情分,但是有人就賴上你了。但是你也不懂得拒絕,結果越來越被人賴上了。如果你不給他好處,他就對你憤憤不平,到處散播你的壞話,說你的不對,讓你成為一個“不壞好心,不願幫忙”的人。

在熟人群裡,總是有人打著“感情牌”,表面請你吃吃喝喝,然後請你辦事。你心腸好,什麼都答應別人,結果自己辦不好,別人就責怪你,說你“不用心,不真心”,你啊,該如何回答別人呢?越解釋,越說不清。

有陌生人找你,你好心去和他交談,結果對方“碰瓷”,你就是百口莫辯,只要乖乖地掏錢,用錢去了難。這樣的“惡報”也來得太快了,你都沒有想到吧。

因此,做人對別人好,要有自己的原則,學會拒絕別人,懂得沉默寡言,有些時候,你沒有把握,就“繞道而行”。你應該做一個頭腦清醒的人,堅守善良,但“愛心氾濫”。

“好心辦壞事”,有些“善舉”,會得惡報,需要警醒

3.放過了作惡多端的人,其實是禍害社會,你的良心會受到譴責。

“路見不平一聲吼”,這是傳統美德,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遇見了為非作歹的事情,選擇了沉默。你放任作惡的人,表面是不惹禍,不把事情鬧大,是“息事寧人”的善舉。但是你放過了他,就是讓他進一步去禍害別人。

農村有句俗語:小時候偷一根針,長大了變賊精。也就是說,你讓一個小偷小摸的人,非常順利偷到了東西,你也沒有及時制止,結果他長大了,就變成了大盜,禍害一方。

你在公交車上看到作惡的人,你不說,只是扭過頭看遠方,你對惡人善良了,他不會感激你,也許反過來就對你“下狠手”。這樣的善良,良心受譴責,自己過得惶惶不可終日,不可取。

一個人的善良,是要權衡利弊的,要面對大多數人,而不是對某一些人善良。真正的善良是可以“一傳十,十傳百”,匯聚成一股正能量。

做人,有時候“好心辦壞事”,做善良的人沒有錯,把善良給錯了人就是大錯特錯。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